CN211400189U - 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0189U
CN211400189U CN201922208594.6U CN201922208594U CN211400189U CN 211400189 U CN211400189 U CN 211400189U CN 201922208594 U CN201922208594 U CN 201922208594U CN 211400189 U CN211400189 U CN 211400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plate
fresh air
new fa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85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隋晓杰
林佳源
余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lancetech Opt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lancetech Opt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lancetech Opt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lancetech Opt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085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0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0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0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包括阀门主体,其内形成有一内循环风腔和一新风风腔;阀门板,其滑动设置在阀门主体上,用于调整内循环风腔中和新风风腔中的通风量;以及动力部件,其设置在阀门主体上,用于向阀门板传导滑动动力,以更变阀门主体的导通部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分风阀门,其能够根据新风机的运行模式,自动地调整新风风腔中和内循环风腔中的通风量,以更变导向室内的空气气源。本申请结构简单且方便安装,降低了新风机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且减少了新风机的组件数量,不仅减小了新风机内部结构的布局难度,还降低了新风机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
背景技术
新风机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使室内空气实现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地对室内空气进行置换,其内置的净化系统还能够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健康。通常,新风机设定有内循环模式和外循环模式,当新风机在内、外循环模式的调换过程中,需要对导向室内的空气气源进行更变,即调整内循环入风口和新风入口的通风量。现有技术中,实现上述导通效果的技术方案为在内循环入风口和新风入口处均设置一个阀门,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求对其导通;上述调整导通入风口的方式加大了新风机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且增多了新风机的组件数量,不仅加大了新风机内部结构的布局难度,还提高了新风机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其设置在新风机中,新风机分风阀门包括阀门主体,其内形成有一内循环风腔和一新风风腔;阀门板,其滑动设置在阀门主体上,用于调整内循环风腔中和新风风腔中的通风量;以及动力部件,其设置在阀门主体上,用于向阀门板传导滑动动力,以更变阀门主体的导通部位。
优选的,阀门主体基本成型为三棱柱结构;内循环风腔的内循环进风端口成型在阀门主体的第一侧面上,其和设置在新风机上的内循环入风口连通对接;新风风腔的新风进风端口成型在阀门主体的第二侧面上,其和设置在新风机上的新风入口连通对接;内循环风腔的内循环出风端口和新风风腔的新风出风端口均成型在阀门主体的第三侧面上,两者均能够通过第一风道和设置在新风机上的室内出风口导通;阀门板滑动设置在第三侧面上,以调整内循环风腔的内循环出风端口和新风风腔的新风出风端口的通风量。
优选的,阀门主体上设置有滑动导轨,用于支撑和导向阀门板;滑动导轨包括上滑动导轨和下滑动导轨;阀门板滑动设置在上滑动导轨和下滑动导轨间。
优选的,阀门板上设置有滑动轮,用于减少滑动阻力;阀门板上设置有若干筋条,用于实现和滑动导轨的线接触,降低摩擦阻力。
优选的,动力部件为步进电机,其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传动齿轮;阀门板成型有一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传动齿条。
优选的,阀门主体上设置有阀门板支架,其上开设有与内循环出风端口密封导通的第一通风口;和与新风出风端口密封导通的第二通风口;阀门板限定为能够调整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的通风开度。
优选的,阀门板支架上设置有阀门行程开关,用于感应阀门板是否运行到行程原点;阀门板上设置有一能够触发阀门行程开关的触动部。
优选的,阀门主体上安装有一温度探头,其能够对流经新风风腔的新风进行温度信息采集。
优选的,阀门主体上用于安装阀门板的面为一平面;阀门板为一平型板面;传动齿条为一直型齿条。
优选的,阀门主体上用于安装阀门板的面为一弧面;阀门板为一弧型板面;传动齿条为一弧型齿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分风阀门,其能够根据新风机的运行模式,自动地调整新风风腔中和内循环风腔中的通风量,以更变导向室内的空气气源。本申请结构简单且方便安装,降低了新风机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且减少了新风机的组件数量,不仅减小了新风机内部结构的布局难度,还降低了新风机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新风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风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阀门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阀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新风机在内循环净化模式下的气流导向图;
图10为新风机在新风排风换气模式下的气流导向图。
图中:1、新风机;2、新风机分风阀门;20、阀门主体;21、内循环风腔;22、新风风腔;23、阀门板;25、动力部件;11、内循环入风口;12、新风入口;13、室内出风口;211、内循环进风端口;221、新风进风端口;241、上滑动导轨;242、下滑动导轨;233、滑动轮;232、筋条;251、传动齿轮;231、传动齿条;24、阀门板支架;243、第一通风口;244、第二通风口;230、密封结构;240、软性结构面;26、阀门行程开关;234、触动部;27、温度探头;141、初效滤网;15、热回收装置;142、中效滤网;16、新风风机;143、高效滤网;17、室内排风入口;18、室外排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其设置在新风机1中,新风机分风阀门2包括
阀门主体20,其内形成有一内循环风腔21和一新风风腔22;
阀门板23,其滑动设置在阀门主体20上,用于调整内循环风腔21中和新风风腔22中的通风量;以及
动力部件25,其设置在阀门主体20上,用于向阀门板23传导滑动动力,以更变阀门主体20的通风位置;
其中,
内循环风腔21和设置在新风机1上的内循环入风口11相连通;
新风风腔22和设置在新风机1上的新风入口12相连通;
内循环风腔21和新风风腔22均能够通过第一风道和设置在新风机1上的室内出风口13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阀门主体20基本成型为三棱柱结构;
内循环风腔21的内循环进风端口211成型在阀门主体20的第一侧面上,其和内循环入风口11连通对接;
新风风腔22的新风进风端口221成型在阀门主体20的第二侧面上,其和新风入口12连通对接;
内循环风腔21的内循环出风端口和新风风腔22的新风出风端口均成型在阀门主体20的第三侧面上,两者均和第一风道连通对接;
阀门板23滑动设置在第三侧面上,以调整内循环风腔21的内循环出风端口和新风风腔22的新风出风端口的通风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阀门主体20上设置有滑动导轨,用于支撑和导向阀门板23。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滑动导轨包括上滑动导轨241和下滑动导轨242;
阀门板23滑动设置在上滑动导轨241和下滑动导轨242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阀门板23上设置有滑动轮233,用于减少滑动阻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阀门板23上设置有若干筋条232,用于实现和滑动导轨的线接触,降低摩擦阻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动力部件25为步进电机,其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传动齿轮251;
阀门板23成型有一和传动齿轮251啮合连接的传动齿条231;
动力部件25通过传动齿轮251连动传动齿条231,以实现滑动阀门板23。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阀门主体20上设置有阀门板支架24,上滑动导轨241和下滑动导轨242均固定在阀门板支架24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动力部件25固定在阀门板支架24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阀门板支架24上开设有
与内循环出风端口密封导通的第一通风口243;和
与新风出风端口密封导通的第二通风口244;
阀门板23限定为能够调整第一通风口243和第二通风口244的通风开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阀门板23上设置有一密封结构230;
阀门板支架24上设置有一软性结构面240,用于和密封结构230进行有效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阀门板支架24上设置有阀门行程开关26,用于感应阀门板23是否运行到行程原点,作为动力部件25是否停止动作的判定依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阀门板23上设置有一能够触发阀门行程开关26的触动部234。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阀门主体20上安装有一温度探头27,其能够对流经新风风腔22的新风进行温度信息采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由新风机分风阀门2导向室内出风口13的第一风道中依次设置有
初效滤网141,用于对导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初效过滤;
热回收装置15,用于对导入室内的空气和导出室外的空气进行热能交换;
中效滤网142,用于对导入室内的空气进行中效过滤;
新风风机16,用于向导入室内的空气提供流动动力;以及
高效滤网143,用于对导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高效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新风机1上还设置有室内排风入口17和室外排风出口18;
室内排风入口17和室外排风出口18间通过第二风道导通;
室内排风入口17和室外排风出口18间安装有用于向导出室外的空气提供流动动力的排风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热回收装置15连接在第二风道上。
参照图3—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阀门主体20上用于安装阀门板23的面为一平面;
阀门板23为一平型板面;
传动齿条231为一直型齿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传动齿轮251和阀门板23平行设置。
参照图7和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阀门主体20上用于安装阀门板23的面为一弧面;
阀门板23为一弧型板面;
传动齿条231为一弧型齿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传动齿轮251和阀门板23垂直设置。
上述新风机分风阀门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照图9,当新风机处于内循环净化模式时,动力部件25连动阀门板23将第二通风口244完全密封且将第一通风口243完全打开,以切断新风风腔22的通路并导通内循环风腔21的通路;
在新风风机16的作用下,室内空气依次流经内循环入风口11、内循环风腔21以及第一风道,并通过室内出风口13排放至室内。
参照图10,当新风机处于新风排风换气模式时,动力部件25连动阀门板23将第一通风口243完全密封且将第二通风口244完全打开,以导通新风风腔22的通路并切断内循环风腔21的通路;
在新风风机16的作用下,室外空气依次流经内新风入口12、新风风腔22以及第一风道,并通过室内出风口13排放至室内;
同时,在排风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气依次流经室内排风入口17和第二风道,并通过室外排风出口18排放至室外;
此过程中,导入室内的空气和导出室外的空气在热回收装置15的作用下进行了热量交换,以避免能源浪费。
当新风机同时进行内循环净化和新风排风换气时,动力部件25连动阀门板23部分封堵第一通风口243并部分封堵第二通风口244,以导通内循环风腔21和新风风腔22的通路;
在新风风机16的作用下,部分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在第一风道中混合,并通过室内出风口13排放至室内;
同时,在排风风机的作用下,部分室内空气依次流经室内排风入口17和第二风道,并通过室外排风出口18排放至室外;
此过程中,阀门板23能够在动力部件25的作用下,调整第一通风口243和第二通风口244的开度比例,使得能够对即将导入室内的室外空气和内循环空气的比例作出调整;且热回收装置15也发挥了能量交换的作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其特征在于,其设置在新风机(1)中,所述新风机分风阀门(2)包括
阀门主体(20),其内形成有一内循环风腔(21)和一新风风腔(22);
阀门板(23),其滑动设置在所述阀门主体(20)上,用于调整所述内循环风腔(21)中和所述新风风腔(22)中的通风量;以及
动力部件(25),其设置在所述阀门主体(20)上,用于向所述阀门板(23)传导滑动动力,以更变所述阀门主体(20)的导通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分风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主体(20)基本成型为三棱柱结构;
所述内循环风腔(21)的内循环进风端口(211)成型在所述阀门主体(20)的第一侧面上,其和设置在所述新风机(1)上的内循环入风口(11)连通对接;
所述新风风腔(22)的新风进风端口(221)成型在所述阀门主体(20)的第二侧面上,其和设置在所述新风机(1)上的新风入口(12)连通对接;
所述内循环风腔(21)的内循环出风端口和所述新风风腔(22)的新风出风端口均成型在所述阀门主体(20)的第三侧面上,两者均能够通过第一风道和设置在所述新风机(1)上的室内出风口(13)导通;
所述阀门板(2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上,以调整所述内循环出风端口和所述新风出风端口的通风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分风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主体(20)上设置有滑动导轨,用于支撑和导向所述阀门板(23);
所述滑动导轨包括上滑动导轨(241)和下滑动导轨(242);
所述阀门板(23)滑动设置在所述上滑动导轨(241)和所述下滑动导轨(242)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机分风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板(23)上设置有滑动轮(233),用于减少滑动阻力;
所述阀门板(23)上设置有若干筋条(232),用于实现和所述滑动导轨的线接触,降低摩擦阻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分风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25)为步进电机,其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传动齿轮(251);
所述阀门板(23)成型有一和所述传动齿轮(251)啮合连接的传动齿条(23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分风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主体(20)上设置有阀门板支架(24),其上开设有
与所述内循环出风端口密封导通的第一通风口(243);和
与所述新风出风端口密封导通的第二通风口(244);
所述阀门板(23)限定为能够调整第一通风口(243)和第二通风口(244)的通风开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分风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板支架(24)上设置有阀门行程开关(26),用于感应所述阀门板(23)是否运行到行程原点;
所述阀门板(23)上设置有一能够触发所述阀门行程开关(26)的触动部(23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分风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主体(20)上安装有一温度探头(27),其能够对流经所述新风风腔(22)的新风进行温度信息采集。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机分风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主体(20)上用于安装所述阀门板(23)的面为一平面;
所述阀门板(23)为一平型板面;
所述传动齿条(231)为一直型齿条。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机分风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主体(20)上用于安装所述阀门板(23)的面为一弧面;
所述阀门板(23)为一弧型板面;
所述传动齿条(231)为一弧型齿条。
CN201922208594.6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 Active CN211400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8594.6U CN211400189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8594.6U CN211400189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0189U true CN211400189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31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8594.6U Active CN211400189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01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62204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15260129U (zh)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605340U (zh) 中央云无动力新风净化系统
CN106642435B (zh) 空调器
KR100582457B1 (ko) 청정모드기능을 갖는 전열교환기
CN211400189U (zh) 一种新风机分风阀门
CN212511454U (zh) 风机组件、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819795U (zh) 一种空气调节用风机
CN101380482B (zh) 新风净化机
CN107327909B (zh)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15675489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EP3892926A1 (en) Air duct device and air handling apparatus
CN215597610U (zh) 水洗新风装置、空调内机及空调
CN213272913U (zh) 空调
CN213480476U (zh) 新风机
KR20210127603A (ko) 외기 도입 공기 조화기 시스템 및 풍구 조절 방법
CN20796291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944532U (zh) 空调器
CN110762629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348774U (zh) 空气净化设备
CN117267837B (zh) 一种新风装置、空调及控制方法
CN213713216U (zh) 厨房空调系统
CN220911567U (zh) 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N220852357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7330173U (zh) 新风装置和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