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0046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0046U
CN211400046U CN201922154327.5U CN201922154327U CN211400046U CN 211400046 U CN211400046 U CN 211400046U CN 201922154327 U CN201922154327 U CN 201922154327U CN 211400046 U CN211400046 U CN 211400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outlet
fresh
re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543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明珠
谭建明
夏光辉
梁博
林金煌
金海元
郑丹平
林裕亮
王朝新
曾庆和
彭裕辉
曾俊杰
刘禾铭
古正荣
杨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21543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0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0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0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机壳和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安装在机壳内,以通过新风装置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其中,机壳上设置有新风出风口和空调出风口,新风装置具有新风通道,新风出风口与新风通道连通;新风出风口与空调出风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同步送风距离,同步送风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送风距离,以使由空调出风口流出的空调风带动由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流动,这不仅能够加大由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的送风距离;还能够通过改变由空调出风口流出的空调风的风量大小和流动方向来改变由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方向,进而实现较好地新风送风效果,使室内的空气品质得到良好的改善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在中国大多数城市已经出现了常年的雾霾天气。PM2.5浓度的增加,将直接导致灰霾天气频发、雾中有毒和有害物质的大幅增加等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家用空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健康、舒适、环保已成为现代空调发展的目标。
对于普通空调,为保证其空调效果,要求空调房间必须封闭,其结果是室内的微尘、烟雾、细菌、病毒、废气不断增加,氧气含量不断降低,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近年来,随着“空调病”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经开始要求大家不要长期呆在空调房间里,而且要通过开窗通新风或者是通过室内排风形成负压由门、窗缝隙渗漏的方式给房间补新风,改善室内的环境。
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具有新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然而,现有的带新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存在以下问题:
1、排风效果较差,从而不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2、人体舒适性较差,即夏季人体会感觉空调吹出的新风温度比室内温度高,冬季人体会感觉空调吹出的新风温度比室内温度低;
3、能耗较高、节能效果较差;
4、引进新风后导致空调制冷、制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不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和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安装在机壳内,以通过新风装置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其中,机壳上设置有新风出风口和空调出风口,新风装置具有新风通道,新风出风口与新风通道连通;新风出风口与空调出风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同步送风距离,同步送风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送风距离,以使由空调出风口流出的空调风带动由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流动。
进一步地,预定送风距离为新风出风口的高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新风出风口位于机壳的上端,空调出风口位于新风出风口的下方,同步送风距离为新风出风口的底端与空调出风口的顶端之间的最小距离。
进一步地,机壳上还设置有回风口,新风装置还具有回风通道,回风口与回风通道连通,回风口的孔心线与机壳的底端之间的最大距离为预定回风距离,预定回风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1m至1.6m。
进一步地,回风口位于空调出风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回风口的顶端与空调出风口的底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或等于回风口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新风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以通过控制导风板来调整由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的方向。
进一步地,导风板包括导风叶片,导风叶片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度至90度。
进一步地,机壳上还设置有新风进风口,新风进风口与室外和新风通道均连通,以将室外新风引入新风通道内;其中,新风进风口位于机壳的上端。
进一步地,机壳上还设置有排风口,排风口与室外和回风通道均连通,以将回风通道内的回风由排风口排出;其中,排风口位于机壳的上端。
进一步地,新风装置包括热交换器,新风通道的至少部分与回风通道的至少部分均位于热交换器内,且位于热交换器内的部分新风通道与位于热交换器内的部分回风通道交叉设置;其中,热交换器设置于机壳内腔体的上端。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和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安装在机壳内,以通过新风装置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其中,机壳上设置有新风出风口和空调出风口,新风装置具有新风通道,新风出风口与新风通道连通;新风出风口与空调出风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同步送风距离,同步送风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送风距离,以使由空调出风口流出的空调风带动由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流动。通过在新风出风口与空调出风口之间设置同步送风距离,来使由空调出风口流出的空调风能够带动由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流动,这不仅能够加大由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的送风距离,使新风能够被输送至较远的人体活动区域;还能够通过改变由空调出风口流出的空调风的风量大小和流动方向来改变由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方向,进而实现较好地新风送风效果,使室内的空气品质得到快速、有效地改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不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问题。
另外,由新风出风口出来的新风与由空调出风口出来的空调风合流后,由新风出风口出来的新风能够与由空调出风口出来的空调风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新风的送风温度,使新风的送风温度较为接近空调风温度,进而提高人体舒适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风口的正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出风口处的导风板的导风叶片与竖直面的夹角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的气流流动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回风的一种气流流动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回风的另一种气流流动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壳;12、导风板;13、导风叶片;32、新风出风口;36、新风进风口;31、回风口;37、排风口;33、回风通道;35、热交换器;20、空调出风口;50、蒸发器;60、空调风机;71、进风管;72、排风管;A、导风叶片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请参考图1至图6,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10和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安装在机壳10内,以通过新风装置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其中,机壳10上设置有新风出风口32和空调出风口20,新风装置具有新风通道,新风出风口32与新风通道连通;新风出风口32与空调出风口20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同步送风距离,同步送风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送风距离,以使由空调出风口20流出的空调风带动由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如图4所示,通过在新风出风口32与空调出风口20之间设置同步送风距离,来使由空调出风口20流出的空调风能够带动由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流动,这不仅能够加大由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的送风距离,使新风能够被输送至较远的人体活动区域;还能够通过改变由空调出风口20流出的空调风的风量大小和流动方向来改变由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方向,进而实现较好地新风送风效果,使室内的空气品质得到快速、有效地改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不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问题。
另外,由新风出风口32出来的新风与由空调出风口20出来的空调风合流后,由新风出风口32出来的新风能够与由空调出风口20出来的空调风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新风的送风温度,使新风的送风温度较为接近空调风温度,进而提高人体舒适性。
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预定送风距离为新风出风口32的高度的二分之一。
具体实施过程中,新风出风口32位于机壳10的上端,以避免由新风出风口32输送的新风直接吹向人体,有助于提高人体舒适性;空调出风口20位于新风出风口32的下方,同步送风距离为新风出风口32的底端与空调出风口20的顶端之间的最小距离;可选地,新风出风口32的孔心线与机壳10的顶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机壳10的高度的十分之一,空调出风口20的孔心线与机壳10的顶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机壳10的高度的二分之一,空调出风口20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机壳10的高度的二分之一;优选地,空调出风口20为条形开口。
具体地,机壳10上还设置有回风口31,新风装置还具有回风通道33,回风口31与回风通道33连通,回风口31的孔心线与机壳10的底端之间的最大距离为预定回风距离,预定回风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1m至1.6m,该取值范围是人体站立或坐着时的主要呼吸区域高度,因此,此处的预定回风距离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在人体坐着或站立时,能够使回风口31处于人体的主要呼吸区域,使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污浊气体从回风口31进入回风通道33内,进而有效地排出室内人体呼吸区域的二氧化碳等污浊气体。
具体实施过程中,回风口31位于空调出风口20的下方;即新风出风口32、空调出风口20和回风口31沿机壳10的高度方向依次布置,新风出风口32、空调出风口20和回风口31均位于机壳10的前面板上。
具体实施过程中,回风口31的顶端与空调出风口20的底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或等于回风口31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由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能够被由空调出风口20流出的空调风带动着流动,新风出风口32处设置有导风板12,以通过控制导风板12来调整由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的方向。
具体地,如图3所示,导风板12包括导风叶片13,通过改变导风叶片13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来改变由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方向,将导风叶片13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A的取值范围设置为0度至90度,能够使由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朝向空调出风口20流动。
具体地,机壳10上还设置有新风进风口36,新风进风口36与室外和新风通道均连通,以将室外新风引入新风通道内;其中,新风进风口36位于机壳10的上端。可选地,新风进风口36的孔心线与机壳10的顶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机壳10的高度的十分之一。可选地,新风进风口36位于机壳10的后面板上。
具体地,新风装置还包括新风风机,新风进风口36与新风风机相对设置,以使室外新风经由新风进风口36进入新风通道内。
具体地,机壳10上还设置有排风口37,排风口37与室外和回风通道33均连通,以将回风通道33内的回风由排风口37排出;其中,排风口37位于机壳10的上端。可选地,排风口37位于机壳10的侧面板上。
具体地,新风装置还包括排风风机,回风口31与排风风机相对设置,以使室内污浊空气经由回风口31进入回风通道33内。
具体地,新风装置还包括热交换器35,新风通道的至少部分与回风通道33的至少部分均位于热交换器35内,且位于热交换器35内的部分新风通道与位于热交换器35内的部分回风通道33交叉设置,以使位于热交换器35内的部分新风通道内的新风与位于热交换器35内的部分回风通道33内的回风进行换热,这可以回收一定的能量损失,降低能量损失。
具体实施过程中,新风通道包括第一新风段、第二新风段和第三新风段,第三新风段设置于第一新风段和第二新风段之间;第三新风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新风段的第二端和第二新风段的第一端连通,第一新风段的第一端与新风进风口36连通,第二新风段的第二端与新风出风口32连通;其中,第一新风段和第二新风段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三新风段位于热交换器35内。
回风通道包括第一回风段、第二回风段和第三回风段,第三回风段设置于第一回风段和第二回风段之间;第三回风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回风段的第二端和第二回风段的第一端连通,第一回风段的第一端与回风口31连通,第二回风段与排风口37连通;其中,第一回风段和第二回风段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三回风段位于热交换器35内并与第三新风段交叉设置。
具体实施过程中,热交换器35设置于机壳10内腔体的上端。
具体实施过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空调进风口和蒸发器50;蒸发器50设置于机壳10内,以使室内空气由空调进风口进入机壳10内,并经过蒸发器50进行换热后,由空调出风口20送至室内;可选地,蒸发器50与空调出风口20相对设置,蒸发器50的侧壁与机壳10的后面板的内壁接触。
具体实施过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空调风机60,空调风机60设置于蒸发器50与空调出风口20之间,并与空调出风口20相对设置,以使室内风由空调进风口进入机壳10内。
具体实施过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进风管71,进风管71的一端与新风进风口36连通,进风管71的另一端穿过室内墙壁伸出至室外以与室外连通,室外新风通过进风管71进入新风通道。
具体实施过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排风管72,排风管72的一端与排风口37连通,排风管72的另一端穿过室内墙壁伸出至室外以与室外连通,回风通道33内的回风通过排风管72排出至室外。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10和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安装在机壳10内,以通过新风装置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其中,机壳10上设置有新风出风口32和空调出风口20,新风装置具有新风通道,新风出风口32与新风通道连通;新风出风口32与空调出风口20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同步送风距离,同步送风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送风距离,以使由空调出风口20流出的空调风带动由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流动。通过在新风出风口32与空调出风口20之间设置同步送风距离,来使由空调出风口20流出的空调风能够带动由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流动,这不仅能够加大由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的送风距离,使新风能够被输送至较远的人体活动区域;还能够通过改变由空调出风口20流出的空调风的风量大小和流动方向来改变由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方向,进而实现较好地新风送风效果,使室内的空气品质得到快速、有效地改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不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问题。
另外,由新风出风口32出来的新风与由空调出风口20出来的空调风合流后,由新风出风口32出来的新风能够与由空调出风口20出来的空调风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新风的送风温度,使新风的送风温度较为接近空调风温度,进而提高人体舒适性。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10);
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安装在所述机壳(10)内,以通过所述新风装置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
其中,所述机壳(10)上设置有新风出风口(32)和空调出风口(20),所述新风装置具有新风通道,所述新风出风口(32)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
所述新风出风口(32)与所述空调出风口(20)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同步送风距离,所述同步送风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送风距离,以使由所述空调出风口(20)流出的空调风带动由所述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送风距离为所述新风出风口(32)的高度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风口(32)位于所述机壳(10)的上端,所述空调出风口(20)位于所述新风出风口(32)的下方,所述同步送风距离为所述新风出风口(32)的底端与所述空调出风口(20)的顶端之间的最小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上还设置有回风口(31),所述新风装置还具有回风通道(33),所述回风口(31)与所述回风通道(33)连通,所述回风口(31)的孔心线与所述机壳(10)的底端之间的最大距离为预定回风距离,所述预定回风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1m至1.6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31)位于所述空调出风口(20)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31)的顶端与所述空调出风口(20)的底端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回风口(31)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风口(32)处设置有导风板(12),以通过控制所述导风板(12)来调整所述由所述新风出风口(32)流出的新风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2)包括导风叶片(13),所述导风叶片(13)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度至9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上还设置有新风进风口(36),所述新风进风口(36)与室外和所述新风通道均连通,以将室外新风引入所述新风通道内;
其中,所述新风进风口(36)位于所述机壳(10)的上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上还设置有排风口(37),所述排风口(37)与室外和所述回风通道(33)均连通,以将所述回风通道(33)内的回风由所述排风口(37)排出;
其中,所述排风口(37)位于所述机壳(10)的上端。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
热交换器(35),所述新风通道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回风通道(33)的至少部分均位于所述热交换器(35)内,且位于所述热交换器(35)内的部分所述新风通道与位于所述热交换器(35)内的部分所述回风通道(33)交叉设置;
其中,所述热交换器(35)设置于所述机壳(10)内腔体的上端。
CN201922154327.5U 2019-12-04 2019-12-04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1400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4327.5U CN211400046U (zh) 2019-12-04 2019-12-04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4327.5U CN211400046U (zh) 2019-12-04 2019-12-04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0046U true CN211400046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6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54327.5U Active CN211400046U (zh) 2019-12-04 2019-12-04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00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51135U (zh) 环窗框热回收式新风机
CN20823799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986173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986172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986174A (zh) 空调室内机
CN1580661A (zh) 多方向送风的柜式空调器
CN21140004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1209935Y (zh) 一种新风换气装置
CN20823799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482887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178726U (zh) 一种风口结构、风管机及中央空调
CN21140004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4000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238010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1429163Y (zh) 新型新风换气机
CN212252878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08238006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21399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481427U (zh) 一种被动式低能耗绿色建筑专用柜式新风空调一体设备
CN208750939U (zh) 新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21140005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094886U (zh) 一种用于中央空调或新风管道空气净化的系统装置
WO2019184504A1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140934A (zh) 一种厨房用冷空调设备
CN111256354A (zh) 一种新型厨房用换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