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6972U - 防猫眼装置及门体 - Google Patents

防猫眼装置及门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6972U
CN211396972U CN201922145029.XU CN201922145029U CN211396972U CN 211396972 U CN211396972 U CN 211396972U CN 201922145029 U CN201922145029 U CN 201922145029U CN 211396972 U CN211396972 U CN 211396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ggle
sliding
handle
assembly
peep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50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耀炳
钟文涛
张秀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21450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6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6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6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猫眼装置及门体。其中,防猫眼装置包括:面板;基座组件,设置在面板上,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与把手连接;防猫眼组件,设置在面板上,防猫眼组件包括拨动结构,防猫眼组件具有用于使拨动结构与连接结构限位止挡的锁止状态和用于使拨动结构与连接结构脱离配合的解锁状态;其中,当防猫眼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时,拨动结构通过连接结构对把手进行锁定。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防猫眼装置及门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猫眼装置及门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安装智能门锁。通常地,在门内侧设置有把手,通过下压把手即可将门打开。
然而,智能门锁的猫眼处存在安全隐患,不法分子只需要破坏掉猫眼,就可以使用工具直接下压把手将门打开,导致智能门锁的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猫眼装置及门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猫眼装置,包括:面板;基座组件,设置在面板上,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与把手连接;防猫眼组件,设置在面板上,防猫眼组件包括拨动结构,防猫眼组件具有用于使拨动结构与连接结构限位止挡的锁止状态和用于使拨动结构与连接结构脱离配合的解锁状态;其中,当防猫眼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时,拨动结构通过连接结构对把手进行锁定。
进一步地,防猫眼组件还包括:止挡结构,包括止挡部,当防猫眼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时,止挡部对拨动结构进行限位止挡。
进一步地,止挡结构呈板状,止挡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直板段、曲面板段及第二直板段,曲面板段朝向拨动结构凸出,以形成止挡部。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具有第一限位部,拨动结构包括:拨动本体;拨动部,设置在拨动本体上;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拨动本体上且与拨动部间隔设置,以通过沿第一预设方向滑动拨动部,实现防猫眼组件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其中,拨动部与把手位于面板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面板具有用于供拨动部穿过的过孔,防猫眼组件还包括:盖板,设置在面板上以用于封堵过孔,盖板具有滑槽,滑槽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拨动结构还包括:滑动部,设置在拨动本体上,至少部分滑动部伸入滑槽内并沿滑槽滑动,以与止挡部限位止挡或脱离配合,进而实现防猫眼组件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其中,拨动部和滑动部分别位于拨动本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滑动部包括第一轴段和与第一轴段连接的第二轴段,第二轴段通过第一轴段与拨动本体连接,第二轴段的外径大于第一轴段的外径;其中,在防猫眼组件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止状态的过程中,第一轴段经由第一直板段和曲面板段滑动至第二直板段所在位置处,以使曲面板段对第一轴段进行限位止挡,并使第二轴段与第二直板段远离面板的侧边限位止挡。
进一步地,滑动部为两个,滑槽为两个,两个滑动部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滑动部与两个滑槽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滑动部为两个,止挡结构为两个,两个滑动部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滑动部与两个止挡结构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防猫眼装置还包括:检测结构,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滑动部所在位置;控制模块,与检测结构连接,当检测结构检测到滑动部滑动至预设位置处时,通过控制模块得出滑动部滑动到位和/或控制蜂鸣器发出蜂鸣声。
进一步地,防猫眼组件还包括:过渡连接结构,设置在面板上且位于过孔所在位置处,过渡连接结构包括安装部,止挡结构卡设在安装部内。
进一步地,安装部为两组,两组安装部与两个止挡结构一一对应地设置,各组安装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子安装部,子安装部为插槽,第一直板段伸入一个子安装部内,第二直板段伸入另一个子安装部内。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本体,第一限位部设置在连接本体上;连接部,设置在连接本体上,连接部与把手卡接、或粘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其中,第一限位部为两个,两个第一限位部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部为凹槽,以通过沿第一预设方向滑动拨动部,使第二限位部朝向第一限位部移动,直至第一限位部伸入凹槽内且与凹槽的槽壁限位止挡,以使防猫眼组件处于锁止状态。
进一步地,基座具有用于供拨动结构穿过的通孔,拨动结构伸入通孔内后与连接结构限位止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门体,包括门本体、把手及防猫眼装置,防猫眼装置设置在门本体上;其中,防猫眼装置为上述的防猫眼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防猫眼装置包括面板、基座组件及防猫眼组件。其中,基座组件设置在面板上,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与把手连接。防猫眼组件设置在面板上,防猫眼组件包括拨动结构,防猫眼组件具有用于使拨动结构与连接结构限位止挡的锁止状态和用于使拨动结构与连接结构脱离配合的解锁状态。这样,当需要对把手进行锁定以防止把手被下压时,用户操作防猫眼组件,以使防猫眼组件处于锁止状态,以对连接结构和把手进行锁定,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避免不法分子破坏掉猫眼后通过工具下压把手实现开门。当用户需要操作把手时,操作防猫眼组件,以使防猫眼组件处于解锁状态,则用户能够对把手进行操作,实现开门动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猫眼装置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防猫眼装置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防猫眼装置的拨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防猫眼装置的止挡结构与检测结构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防猫眼装置的面板与过渡连接结构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防猫眼装置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1中的防猫眼装置的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面板;11、过孔;20、基座组件;21、基座;211、通孔;22、连接结构;221、第一限位部;222、连接本体;223、连接部;2231、方形台;30、把手;40、防猫眼组件;41、拨动结构;411、拨动本体;412、拨动部;413、第二限位部;414、滑动部;4141、第一轴段;4142、第二轴段;42、止挡结构;421、止挡部;422、第一直板段;423、曲面板段;424、第二直板段;43、盖板;431、滑槽;432、沉头孔;44、过渡连接结构;441、安装部;4411、子安装部;50、检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猫眼装置、门体及窗体。
如图1至图3所示,防猫眼装置包括面板10、基座组件20及防猫眼组件40。基座组件20设置在面板10上,基座组件20包括基座21和设置在基座21上的连接结构22,连接结构22用于与把手30连接。防猫眼组件40设置在面板10上,防猫眼组件40包括拨动结构41,防猫眼组件40具有用于使拨动结构41与连接结构22限位止挡的锁止状态和用于使拨动结构41与连接结构22脱离配合的解锁状态。其中,当防猫眼组件40处于锁止状态时,拨动结构41通过连接结构22对把手30进行锁定。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把手30进行锁定以防止把手30被下压时,用户操作防猫眼组件40,以使防猫眼组件40处于锁止状态,以对连接结构22和把手30进行锁定,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避免不法分子破坏掉猫眼后通过工具下压把手实现开门。当用户需要操作把手30时,操作防猫眼组件40,以使防猫眼组件40处于解锁状态,则用户能够对把手30进行操作,实现开门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防猫眼组件40处于锁止状态时,把手30无法转动、下压,进而避免不法分子通过猫眼处开锁,提升了门体的安全性。
如图1和图4所示,防猫眼组件40还包括止挡结构42。其中,止挡结构42包括止挡部421,当防猫眼组件40处于锁止状态时,止挡部421对拨动结构41进行限位止挡。这样,当用户操作防猫眼组件40并使其处于锁止状态时,止挡部421能够对拨动结构41进行支撑并限位止挡,以使拨动结构41处于预设位置处,以确保防猫眼组件40始终处于锁止状态,进而提升了防猫眼组件40的防盗性。
如图4所示,止挡结构42呈板状,止挡结构4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直板段422、曲面板段423及第二直板段424,曲面板段423朝向拨动结构41凸出,以形成止挡部421。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止挡结构42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加工难度及防猫眼装置的加工成本。
具体地,操作拨动结构41,使得曲面板段423与拨动结构41限位止挡,以使拨动结构41维持在预设位置处,确保防猫眼组件40在未受到用户操作时始终处于锁止状态,避免把手30被下压,进而提升了防猫眼装置的防盗性及使用可靠性。
如图1至图3及图6所示,连接结构22具有第一限位部221,拨动结构41包括拨动本体411、拨动部412及第二限位部413。拨动部412设置在拨动本体411上。第二限位部413设置在拨动本体411上且与拨动部412间隔设置,以通过沿第一预设方向滑动拨动部412,实现防猫眼组件40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其中,拨动部412与把手30位于面板10的同一侧。这样,用户只需通过操作拨动部412即可实现防猫眼组件40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使得用户对防猫眼组件40的操作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操作难度,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同时,上述结构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防猫眼装置的加工成本。
具体地,当需要对把手30进行锁定以防止把手30被下压时,用户沿第一预设方向滑动拨动部412,以使第二限位部413滑动至与第一限位部221限位止挡。此时,止挡部421对拨动结构41限位止挡,以使防猫眼组件40维持在锁止状态,以实现对把手30的锁定。当用户需要操作把手30时,用户沿与第一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拨动部412,以使第二限位部413与第一限位部221脱离配合,则止挡部421也不再对拨动结构41进行限位止挡,防猫眼组件40处于解锁状态,用户操作把手30即可实现开门动作。
如图1至图3、图5及图7所示,面板10具有用于供拨动部412穿过的过孔11,防猫眼组件40还包括盖板43。盖板43设置在面板10上以用于封堵过孔11,盖板43具有滑槽431,滑槽431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拨动结构41还包括滑动部414,滑动部414设置在拨动本体411上,至少部分滑动部414伸入滑槽431内并沿滑槽431滑动,以与止挡部421限位止挡或脱离配合,进而实现防猫眼组件40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其中,拨动部412和滑动部414分别位于拨动本体411的两侧。这样,在用户滑动拨动部412过程中,滑动部414可沿滑槽431滑动,进而使得拨动结构41的运动更加容易、顺畅,也确保拨动结构41在预设范围内滑动,提升了拨动结构41的运动可靠性,确保防猫眼组件40能够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具体地,拨动部412穿设在过孔11内且和把手30均位于门本体的内侧,盖板43用于封堵过孔11,在用户拨动拨动部412沿第一预设方向滑动的过程中,滑动部414在滑槽431内滑动,进而保证拨动结构41始终沿第一预设方向滑动,确保第二限位部413能够与第一限位部221接触并限位止挡,提升了防猫眼组件40的使用可靠性,进而提升了防猫眼装置的防盗性。当第二限位部413与第一限位部221接触并限位止挡时,止挡部421对滑动部414进行支撑,以防止滑动部414向下滑动而导致第二限位部413与第一限位部221脱离,保证防猫眼组件40始终处于锁止状态。
如图7所示,盖板43还具有沉头孔432。其中,螺钉或螺栓穿过沉头孔432后拧紧在面板10上,进而实现盖板43与面板10的连接。
如图3所示,滑动部414包括第一轴段4141和与第一轴段4141连接的第二轴段4142,第二轴段4142通过第一轴段4141与拨动本体411连接,第二轴段4142的外径大于第一轴段4141的外径。其中,在防猫眼组件40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止状态的过程中,第一轴段4141经由第一直板段422和曲面板段423滑动至第二直板段424所在位置处,以使曲面板段423对第一轴段4141进行限位止挡,并使第二轴段4142与第二直板段424远离面板10的侧边限位止挡。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确保滑动部414能够沿滑槽431滑动,且减小滑动部414与滑槽431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避免滑动部414从滑槽431内脱出而影响拨动结构41的滑动。
具体地,第一轴段4141的外径小于滑槽431的槽宽,第二轴段4142的外径大于滑槽431的槽宽,第一轴段4141沿滑槽431滑动,以确保拨动结构41能够沿第一预设方向滑动,第二轴段4142位于滑槽431外且能够与盖板43限位止挡,以防止第一轴段4141从滑槽431内脱出而影响拨动结构41的正常滑动。
如图1、图3及图7所示,滑动部414为两个,滑槽431为两个,两个滑动部414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滑动部414与两个滑槽431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呈夹角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拨动结构41沿第一预设方向的滑动更加平稳,进而保证拨动结构41能够顺畅地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滑动部414的个数不限于此。可选地,滑动部414为三个、或四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滑槽431的个数不限于此。可选地,滑槽431为三个、或四个、或多个。
如图1所示,滑动部414为两个,止挡结构42为两个,两个滑动部414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滑动部414与两个止挡结构42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呈夹角设置。这样,当滑动部414滑动至第二限位部413与第一限位部221接触并限位止挡时,与该滑动部414相对应的止挡结构42与滑动部414接触并对滑动部414进行支撑,进而保证第二限位部413始终与第一限位部221接触,确保防猫眼组件40始终处于锁止状态。两个止挡结构42分别对两个滑动部414限位止挡,进而提升了止挡结构42的止挡有效性,避免滑动部414向下运动而导致第二限位部413与第一限位部221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止挡结构42的个数不限于此。可选地,止挡结构42为三个、或四个、或多个。
如图4所示,防猫眼装置还包括检测结构50和控制模块。其中,检测结构50用于检测滑动部414所在位置。控制模块与检测结构50连接,当检测结构50检测到滑动部414滑动至预设位置处时,通过控制模块得出滑动部414滑动到位,并控制蜂鸣器发出蜂鸣声。可选地,检测结构50为红外传感器。具体地,当检测结构50检测到滑动部414时,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该信号后控制蜂鸣器发出蜂鸣声,且通过客户端通知用户,以告知用户防猫眼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把手30不可下压。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用户更加容易获取防猫眼装置的工作状态,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地,若蜂鸣器未发出蜂鸣声,且客户端未通知用户,则防猫眼装置并未投入使用,即防猫眼组件40处于解锁状态,则用户拨动拨动结构41,以使防猫眼组件40处于锁止状态。
如图5所示,防猫眼组件40还包括过渡连接结构44。其中,过渡连接结构44设置在面板10上且位于过孔11所在位置处,过渡连接结构44包括安装部441,止挡结构42卡设在安装部441内。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止挡结构42与面板10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拆装难度。
如图5所示,安装部441为两组,两组安装部441与两个止挡结构4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组安装部44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子安装部4411,子安装部4411为插槽,第一直板段422伸入一个子安装部4411内,第二直板段424伸入另一个子安装部4411内。这样,第一直板段422和第二直板段424分别卡设在相应的插槽内,进而使得止挡结构42与过渡连接结构44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拆装难度。
具体地,各组安装部441的两个子安装部4411沿门本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直板段422插入位于下方的子安装部4411内,第二直板段424插入位于上方的子安装部4411内。初始状态时,防猫眼组件40处于解锁状态,滑动部414位于曲面板段423的下方。之后,用户滑动拨动部412向上运动,以使滑动部414滑动至曲面板段423的上方,曲面板段423对滑动部414进行支撑,则此时第二限位部413与第一限位部221接触并限位止挡,防猫眼组件40由解锁状态切换为锁止状态,则把手30不能够被下压。
需要说明的,止挡结构42与过渡连接结构44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止挡结构42与过渡连接结构44粘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如图6所示,连接结构22包括连接本体222和连接部223。第一限位部221设置在连接本体222上。连接部223设置在连接本体222上,连接部223与把手30通过紧固件连接。其中,第一限位部221为两个,两个第一限位部221相对设置。具体地,连接部223与把手30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当第一限位部221与第二限位部413接触并限位止挡时,连接部223和把手30被锁定,无法对把手30进行下压。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把手30的更换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操作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223与把手3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连接部223与把手30卡接、或粘接。
具体地,连接部223具有方形台2231。其中,方形台2231伸入把手30内且与把手30止转配合,进而避免连接部223与把手30发生相对转动而导致防猫眼装置失效。
如图3和图6所示,第二限位部413为凹槽,以通过沿第一预设方向滑动拨动部412,使第二限位部413朝向第一限位部221移动,直至第一限位部221伸入凹槽内且与凹槽的槽壁限位止挡,以使防猫眼组件40处于锁止状态。这样,第二限位部413与第一限位部221接触的表面为第一弧形面,第一限位部221与第二限位部413接触的表面为第二弧形面,第一弧形面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弧形面的曲率半径。上述设置使得防猫眼装置的加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加工成本。
如图1所示,基座21具有用于供拨动结构41穿过的通孔211,拨动结构41伸入通孔211内后与连接结构22限位止挡。这样,拨动结构41伸入通孔211内后可与连接结构22接触,以对连接结构22进行限位止挡。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门体(未示出),包括门本体、把手30及防猫眼装置,防猫眼装置设置在门本体上。其中,防猫眼装置为上述的防猫眼装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当需要对把手进行锁定以防止把手被下压时,用户操作防猫眼组件,以使防猫眼组件处于锁止状态,以对连接结构和把手进行锁定,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避免不法分子破坏掉猫眼后通过工具下压把手实现开门。当用户需要操作把手时,操作防猫眼组件,以使防猫眼组件处于解锁状态,则用户能够对把手进行操作,实现开门动作。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10);
基座组件(20),设置在所述面板(10)上,所述基座组件(20)包括基座(21)和设置在所述基座(21)上的连接结构(22),所述连接结构(22)用于与把手(30)连接;
防猫眼组件(40),设置在所述面板(10)上,所述防猫眼组件(40)包括拨动结构(41),所述防猫眼组件(40)具有用于使所述拨动结构(41)与所述连接结构(22)限位止挡的锁止状态和用于使所述拨动结构(41)与所述连接结构(22)脱离配合的解锁状态;
其中,当所述防猫眼组件(40)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拨动结构(41)通过所述连接结构(22)对所述把手(30)进行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猫眼组件(40)还包括:
止挡结构(42),包括止挡部(421),当所述防猫眼组件(40)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止挡部(421)对所述拨动结构(41)进行限位止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结构(42)呈板状,所述止挡结构(4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直板段(422)、曲面板段(423)及第二直板段(424),所述曲面板段(423)朝向所述拨动结构(41)凸出,以形成所述止挡部(4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2)具有第一限位部(221),所述拨动结构(41)包括:
拨动本体(411);
拨动部(412),设置在所述拨动本体(411)上;
第二限位部(413),设置在所述拨动本体(411)上且与所述拨动部(412)间隔设置,以通过沿第一预设方向滑动所述拨动部(412),实现所述防猫眼组件(40)在所述锁止状态和所述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
其中,所述拨动部(412)与所述把手(30)位于所述面板(10)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0)具有用于供所述拨动部(412)穿过的过孔(11),所述防猫眼组件(40)还包括:
盖板(43),设置在所述面板(10)上以用于封堵所述过孔(11),所述盖板(43)具有滑槽(431),所述滑槽(431)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拨动结构(41)还包括:
滑动部(414),设置在所述拨动本体(411)上,至少部分所述滑动部(414)伸入所述滑槽(431)内并沿所述滑槽(431)滑动,以与所述止挡部(421)限位止挡或脱离配合,进而实现所述防猫眼组件(40)在所述锁止状态和所述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
其中,所述拨动部(412)和所述滑动部(414)分别位于所述拨动本体(41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414)包括第一轴段(4141)和与所述第一轴段(4141)连接的第二轴段(4142),所述第二轴段(4142)通过所述第一轴段(4141)与所述拨动本体(411)连接,所述第二轴段(414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段(4141)的外径;其中,在所述防猫眼组件(40)由所述解锁状态切换至所述锁止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轴段(4141)经由所述第一直板段(422)和所述曲面板段(423)滑动至所述第二直板段(424)所在位置处,以使所述曲面板段(423)对所述第一轴段(4141)进行限位止挡,并使所述第二轴段(4142)与所述第二直板段(424)远离所述面板(10)的侧边限位止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414)为两个,所述滑槽(431)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部(414)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滑动部(414)与两个所述滑槽(431)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呈夹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414)为两个,所述止挡结构(42)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部(414)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滑动部(414)与两个所述止挡结构(42)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呈夹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猫眼装置还包括:
检测结构(50),所述检测结构(50)用于检测所述滑动部(414)所在位置;
控制模块,与所述检测结构(50)连接,当所述检测结构(50)检测到所述滑动部(414)滑动至预设位置处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得出所述滑动部(414)滑动到位和/或控制蜂鸣器发出蜂鸣声。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猫眼组件(40)还包括:
过渡连接结构(44),设置在所述面板(10)上且位于所述过孔(11)所在位置处,所述过渡连接结构(44)包括安装部(441),所述止挡结构(42)卡设在所述安装部(441)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441)为两组,两组所述安装部(441)与两个所述止挡结构(4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组所述安装部(44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子安装部(4411),所述子安装部(4411)为插槽,所述第一直板段(422)伸入一个所述子安装部(4411)内,所述第二直板段(424)伸入另一个所述子安装部(4411)内。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2)包括:
连接本体(222),所述第一限位部(221)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222)上;
连接部(223),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222)上,所述连接部(223)与所述把手(30)卡接、或粘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其中,第一限位部(221)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221)相对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413)为凹槽,以通过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滑动所述拨动部(412),使所述第二限位部(413)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221)移动,直至所述第一限位部(221)伸入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的槽壁限位止挡,以使所述防猫眼组件(40)处于所述锁止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具有用于供所述拨动结构(41)穿过的通孔(211),所述拨动结构(41)伸入所述通孔(211)内后与所述连接结构(22)限位止挡。
15.一种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本体、把手(30)及防猫眼装置,所述防猫眼装置设置在所述门本体上;其中,所述防猫眼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猫眼装置。
CN201922145029.XU 2019-12-02 2019-12-02 防猫眼装置及门体 Active CN211396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5029.XU CN211396972U (zh) 2019-12-02 2019-12-02 防猫眼装置及门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5029.XU CN211396972U (zh) 2019-12-02 2019-12-02 防猫眼装置及门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6972U true CN211396972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32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5029.XU Active CN211396972U (zh) 2019-12-02 2019-12-02 防猫眼装置及门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69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3287A (zh) * 2021-10-22 2022-02-11 刘硕 与智能猫眼配套使用的防盗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3287A (zh) * 2021-10-22 2022-02-11 刘硕 与智能猫眼配套使用的防盗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8654B2 (en) Safety switch
US9761384B2 (en) Shift assembly structure of switch device
US10683677B1 (en) Intelligent door lock system for use with a door assembly
CN211396972U (zh) 防猫眼装置及门体
CN108695704B (zh) 一种基于智能化监测的电源柜
CN108933338A (zh) 端子装卸装置
CN111021831A (zh) 防猫眼装置及门体
US20060274492A1 (en) Portable computer having a keyboard coupled to a computer main body
CN210598448U (zh) 一种把手离合结构及门锁
KR100445369B1 (ko) 기어 조합체가 구비된 도어록
CN210444623U (zh) 一种带自锁功能的服务器盖板锁
KR101242164B1 (ko) 도어 잠금장치
CN108487797B (zh) 一种指纹锁结构及指纹锁笔记本
CN214943290U (zh) 一种自动锁
CN218525824U (zh) 一种插头防松装置
CN219263668U (zh) 云台锁止装置及云台
CN110630098B (zh) 一种防猫眼控制装置、防猫眼控制系统、门锁以及门
CN113338717B (zh) 锁体
CN109519058B (zh) 锁具装置、解锁方法和闭锁方法
CN216744853U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CN220979120U (zh) 门锁的童锁机构及门锁
CN210795414U (zh) 一种全防护挂壁显示器
CN219910366U (zh) 旋转装置、电子设备及门锁
CN216403468U (zh) 一种电梯操纵箱
CN211287008U (zh) 转轴组件和锁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