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5620U - 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5620U
CN211395620U CN201921715522.4U CN201921715522U CN211395620U CN 211395620 U CN211395620 U CN 211395620U CN 201921715522 U CN201921715522 U CN 201921715522U CN 211395620 U CN211395620 U CN 211395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quipment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in bod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155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7155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5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5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5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前端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设备主体的中部内置有控制箱;后端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储存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由于储存机构整体呈斜向后上方倾斜,并且可通过分流槽使得垃圾和水分流,并且储存桶的底部球面处横向开设有的间隔均匀的沥水孔A,可将储存桶内的水沥出,此外,平衡罩的安装位置与储存桶的下端位置相对应,且平衡罩为下凸的弧面结构,其平衡罩的后端为开设有纵向间隔均匀的沥水孔B,从储存桶中沥出的水可从沥水孔B中进入到水系中。

Description

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各种生活垃圾也不断增多,由于人们环保意识不强会随意向水中丢弃垃圾,加之近年来各地建筑、水电、路桥工程大量建设,所带来的各种垃圾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给工程管理带来较大的不便。据调查,目前我国的河流湖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水面上的漂浮垃圾使环境保护过程中较难治理的问题之一,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进行治理,因此对一种河面漂浮垃圾打捞装置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专利申请书 CN201820678762.0中一种河面漂浮垃圾打捞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右端面上侧固定连接有运输管,所述运输管右侧固定连接有垃圾箱,所述垃圾箱右侧设有排水箱,所述排水箱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机箱前端面设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外侧设有滚筒,所述滚筒外侧设有运输带,所述机箱下端面设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运输带可以自动清理水面垃圾,这种构思新颖,设计科学,值得推广使用。
传统的河面清理通常是采用人工打捞,乘着小船,人工用网兜浆水面的垃圾打捞到船上然后在运上岸,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还容易造成打捞人员的人身伤害,而现有的打捞船只,一般通常体积较大,打捞机械造价昂贵,对小河流的水系使用较为不便,尤其对于少数的单体垃圾打捞极为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通过结构与功能性的改进,以解决传统的河面清理通常是采用人工打捞,乘着小船,人工用网兜浆水面的垃圾打捞到船上然后在运上岸,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还容易造成打捞人员的人身伤害,而现有的打捞船只,一般通常体积较大,打捞机械造价昂贵,对小河流的水系使用较为不便,尤其对于少数的单体垃圾打捞极为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对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中,具体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前端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设备主体的中部内置有控制箱;后端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储存机构;所述设备主体的尾端固定对接有后铲;所述后铲的前端与设备主体相连接处横向安装有两个对称的打捞机构;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平衡罩。
优选地,所述储存机构还包括分流槽、密封圈、储存桶和沥水孔A,所述储存机构整体呈斜向后上方倾斜,且储存机构的端口位置开设有前端高后端低的分流槽,其分流槽的前端与储存机构中的储存机构端口中内嵌的密封圈相对接,所述储存机构中内置有储存桶。
优选地,所述储存桶的底部球面处横向开设有的间隔均匀的沥水孔A。
优选地,所述平衡罩的安装位置与储存桶的下端位置相对应,且平衡罩为下凸的弧面结构,其平衡罩的后端为开设有纵向间隔均匀的沥水孔B。
优选地,所述打捞机构还包括机械臂、机械爪和电动气缸,所述打捞机构整体由三段机械臂构成,所述机械臂之间均通过电动气缸相连接,其中,末端的两个所述机械臂横向连接。
优选地,末端的所述机械臂上安装有机械爪,其机械臂通过内拉的电动气缸提供驱动咬合力。
优选地,所述后铲还包括槽板、边板和透水孔,所述后铲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下凸的弧面槽板,且槽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与后铲顶部平面相平齐的边板。
优选地,所述槽板的弧面上开设有前后贯穿的透水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由于储存机构整体呈斜向后上方倾斜,且储存机构的端口位置开设有前端高后端低的分流槽,其分流槽的前端与储存机构中的储存机构端口中内嵌的密封圈相对接,储存机构中内置有储存桶,可通过储存桶将漂浮垃圾进行盛放,并且可通过分流槽使得垃圾和水分流,并且储存桶的底部球面处横向开设有的间隔均匀的沥水孔A,可将储存桶内的水沥出,此外,平衡罩的安装位置与储存桶的下端位置相对应,且平衡罩为下凸的弧面结构,其平衡罩的后端为开设有纵向间隔均匀的沥水孔B,从储存桶中沥出的水可从沥水孔B中进入到水系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由于打捞机构整体由三段机械臂构成,机械臂之间均通过电动气缸相连接,其中,末端的两个机械臂横向连接,从而可实现三轴转动,结构简单,可将垃圾在短行程内转移到储存桶中,并且末端的机械臂上安装有机械爪,其机械臂通过内拉的电动气缸提供驱动咬合力,可通过机械爪快速抓取垃圾,配合后铲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下凸的弧面槽板,且槽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与后铲顶部平面相平齐的边板,可使得后铲存有一定的水,当需要打捞垃圾时,为避免垃圾飘走,可预先使得后铲置于垃圾下方,然后再进行打捞,而且槽板的弧面上开设有前后贯穿的透水孔,减少行进过程的阻力,并且可以使得后铲中的水流出,减轻负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右前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后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2中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右前下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平衡罩与主体相分离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密封圈取出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储存桶取出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9中,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设备主体;2、电源;3、控制箱;4、储存机构;401、分流槽; 402、密封圈;403、储存桶;404、沥水孔A;5、打捞机构;501、机械臂;502、机械爪;503、电动气缸;6、后铲;601、槽板;602、边板;603、透水孔;7、平衡罩;701、沥水孔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9。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存在的传统的河面清理通常是采用人工打捞,乘着小船,人工用网兜浆水面的垃圾打捞到船上然后在运上岸,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还容易造成打捞人员的人身伤害,而现有的打捞船只,一般通常体积较大,打捞机械造价昂贵,对小河流的水系使用较为不便,尤其对于少数的单体垃圾打捞极为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用于对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的前端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设备主体1的中部内置有控制箱3;后端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储存机构4;设备主体1的尾端固定对接有后铲6;后铲6的前端与设备主体1相连接处横向安装有两个对称的打捞机构5;设备主体1的底部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平衡罩7。
其中,储存机构4还包括分流槽401、密封圈402、储存桶403和沥水孔A404,储存机构4整体呈斜向后上方倾斜,且储存机构4的端口位置开设有前端高后端低的分流槽401,其分流槽401的前端与储存机构4 中的储存机构4端口中内嵌的密封圈402相对接,储存机构4中内置有储存桶403,可通过储存桶403将漂浮垃圾进行盛放,并且可通过分流槽 401使得垃圾和水分流。
其中,储存桶403的底部球面处横向开设有的间隔均匀的沥水孔 A404,可将储存桶403内的水沥出。
其中,平衡罩7的安装位置与储存桶403的下端位置相对应,且平衡罩7为下凸的弧面结构,其平衡罩7的后端为开设有纵向间隔均匀的沥水孔B701,从储存桶403中沥出的水可从沥水孔B701中进入到水系中。
其中,打捞机构5还包括机械臂501、机械爪502和电动气缸503,打捞机构5整体由三段机械臂501构成,机械臂501之间均通过电动气缸 503相连接,其中,末端的两个机械臂501横向连接,从而可实现三轴转动,结构简单,可将垃圾在短行程内转移到储存桶403中。
其中,末端的机械臂501上安装有机械爪502,其机械臂501通过内拉的电动气缸提供驱动咬合力,可通过机械爪502快速抓取垃圾。
其中,后铲6还包括槽板601、边板602和透水孔603,后铲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下凸的弧面槽板601,且槽板60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与后铲6顶部平面相平齐的边板602,可使得后铲6存有一定的水,当需要打捞垃圾时,为避免垃圾飘走,可预先使得后铲6置于垃圾下方,然后再进行打捞。
其中,槽板601的弧面上开设有前后贯穿的透水孔603,减少行进过程的阻力,并且可以使得后铲6中的水流出,减轻负重。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于后铲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下凸的弧面槽板601,且槽板60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与后铲6顶部平面相平齐的边板602,可使得后铲6存有一定的水,当需要打捞垃圾时,为避免垃圾飘走,可预先使得后铲6置于垃圾下方,然后再进行打捞,配合打捞机构5整体由三段机械臂501构成,机械臂501之间均通过电动气缸503相连接,其中,末端的两个机械臂501横向连接,从而可实现三轴转动,结构简单,可将垃圾在短行程内转移到储存桶403中,并且末端的机械臂501上安装有机械爪502,其机械臂501通过内拉的电动气缸提供驱动咬合力,可通过机械爪502快速抓取垃圾;
而储存桶403的底部球面处横向开设有的间隔均匀的沥水孔A404,可将储存桶403内的水沥出,且平衡罩7的安装位置与储存桶403的下端位置相对应,且平衡罩7为下凸的弧面结构,其平衡罩7的后端为开设有纵向间隔均匀的沥水孔B701,从储存桶403中沥出的水可从沥水孔B701中进入到水系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所述设备主体(1)的前端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所述设备主体(1)的中部内置有控制箱(3);后端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储存机构(4);所述设备主体(1)的尾端固定对接有后铲(6);所述后铲(6)的前端与设备主体(1)相连接处横向安装有两个对称的打捞机构(5);所述设备主体(1)的底部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平衡罩(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机构(4)还包括分流槽(401)、密封圈(402)、储存桶(403)和沥水孔A(404),所述储存机构(4)整体呈斜向后上方倾斜,且储存机构(4)的端口位置开设有前端高后端低的分流槽(401),其分流槽(401)的前端与储存机构(4)中的储存机构(4)端口中内嵌的密封圈(402)相对接,所述储存机构(4)中内置有储存桶(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桶(403)的底部球面处横向开设有的间隔均匀的沥水孔A(4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罩(7)的安装位置与储存桶(403)的下端位置相对应,且平衡罩(7)为下凸的弧面结构,其平衡罩(7)的后端为开设有纵向间隔均匀的沥水孔B(7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机构(5)还包括机械臂(501)、机械爪(502)和电动气缸(503),所述打捞机构(5)整体由三段机械臂(501)构成,所述机械臂(501)之间均通过电动气缸(503)相连接,其中,末端的两个所述机械臂(501)横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其特征在于,末端的所述机械臂(501)上安装有机械爪(502),其机械臂(501)通过内拉的电动气缸提供驱动咬合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铲(6)还包括槽板(601)、边板(602)和透水孔(603),所述后铲(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下凸的弧面槽板(601),且槽板(60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与后铲(6)顶部平面相平齐的边板(6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板(601)的弧面上开设有前后贯穿的透水孔(603)。
CN201921715522.4U 2019-10-14 2019-10-14 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 Active CN211395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5522.4U CN211395620U (zh) 2019-10-14 2019-10-14 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5522.4U CN211395620U (zh) 2019-10-14 2019-10-14 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5620U true CN211395620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07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15522.4U Active CN211395620U (zh) 2019-10-14 2019-10-14 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56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4457A (zh) * 2019-10-14 2020-01-03 贵州师范大学 用于水面漂浮垃圾打捞的一体式多功能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4457A (zh) * 2019-10-14 2020-01-03 贵州师范大学 用于水面漂浮垃圾打捞的一体式多功能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1445B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河道自动清理船及其方法
CN106985978A (zh) 一种水上垃圾打捞船
CN102776910B (zh) 一种河道疏理工程机械
KR20100071117A (ko) 수역 유출입 쓰레기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로보틱 폰툰 및 자동 쓰레기 스크리닝 시스템
CN207193929U (zh) 河水漂浮垃圾清理装置
CN211395620U (zh) 用于工程管理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设备
KR102137352B1 (ko) 부유물 수거 선박
CN206087212U (zh) 一体式水面垃圾清理船
CN20812184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清淤船
CN107554710A (zh) 可自识别固液两相污染物的清污双体船及清污方法
CN110644457A (zh) 用于水面漂浮垃圾打捞的一体式多功能设备
CN208251045U (zh) 一种用于清除水面悬浮物的清洁装置
KR100494138B1 (ko) 다기능 해양폐기물 수거선
CN201792995U (zh) 海上漂浮垃圾回收船
CN209241267U (zh) 一种江河保洁船
CN203946246U (zh) 用于运输水面清洁船收集的水生植物和漂浮物的运输船
JP3910696B2 (ja) 油回収装置、および油回収船
CN214168989U (zh) 一种河道水面漂浮物的拦截装置
CN202706091U (zh) 一种河道疏理工程机械水上定位和稳定机构
CN215290041U (zh) 一种水葫芦切割打捞收集船
KR200305199Y1 (ko) 다기능 해양폐기물 수거선
CN114132446A (zh)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CN212983815U (zh) 一种海洋工程用水面漂浮物捞取装置
CN212709875U (zh) 一种用于收集水面中型垃圾的机器人
CN211646313U (zh) 一种用于水面垃圾打捞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