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6809U - 极片辊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极片辊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6809U
CN211376809U CN201922478885.7U CN201922478885U CN211376809U CN 211376809 U CN211376809 U CN 211376809U CN 201922478885 U CN201922478885 U CN 201922478885U CN 211376809 U CN211376809 U CN 211376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baking
roll
air outlet
o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88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和尉
吴望雄
林鹏
胡兆伟
段洋
李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88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6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6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6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辊压装置,其包括轧辊组件、支撑组件以及反弹烤箱,轧辊组件包括上轧辊和下轧辊,以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对极片进行辊压;支撑组件设置在极片的传动路径上,以对极片进行支撑;通过在极片的传动路径上设置反弹烤箱,并将该反弹烤箱设置在轧辊组件的下游,以在极片穿过反弹烤箱时通过反弹烤箱对极片进行烘烤,即经过轧辊组件的辊压作用后的极片能够在其传动的过程中通过反弹烤箱来对其进行烘烤,这就避免了辊压后的单独的烘烤工序,也就是使用本极片辊压装置能够实现对经过一次辊压后的极片直接进行二次辊压,从而缩短了极片的前段制造工序时间,进而缩短了整个锂电池的制作周期。

Description

极片辊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片辊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极片在完成浆料涂布后极片初始孔隙率高,粘结性低,有着不利于电解液的浸润、活物质颗粒间接触电阻大、锂电池使用过程中活物质容易剥离集流体等弊端,严重影响了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发挥。
极片制造属于前段工序,在整个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极片质量的好坏,关系着锂电池中段组装工序的进行,也影响着后段及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涂布完成后的极片,需要经过辊压工序来改善其性能。极片完成辊压工序后会发现极片在几小时后或者在其它工序之后厚度比辊压之后的极片厚度有增大的现象,这就是极片的反弹。
极片处于不同的阶段,其厚度反弹(例如辊压反弹、注液反弹、充放电反弹等)的原因不同。
在传统制造工艺中,为控制极片在辊压后的反弹,通常石墨阳极会进行两次辊压,在一、二次辊压中间,通常会将完成一次辊压的极片进行4h至8h高温烘烤后再进行二次辊压,以此来控制极片辊压后的反弹厚度。
如上所述,一次辊压后极片需要进行4h至8h的高温烘烤后才能进行二次辊压,致使整个锂电池制作周期长,且烘烤过程不可控,烘烤均匀性差等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辊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整个锂电池的制作周期较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辊压装置,其包括:轧辊组件,轧辊组件包括上轧辊和下轧辊,以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对极片进行辊压;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极片的传动路径上,以对极片进行支撑;反弹烤箱,反弹烤箱设置在极片的传动路径上并位于轧辊组件的下游,以在极片穿过反弹烤箱时通过反弹烤箱对极片进行烘烤。
进一步地,反弹烤箱包括:箱体,箱体具有用于供极片穿入的穿入口和用于供极片穿出的穿出口;烘烤部件,烘烤部件设置在箱体内,以通过烘烤部件对极片的位于箱体内的部分进行烘烤。
进一步地,烘烤部件包括出风通道和与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以出风口朝向极片设置,以通过出风口将出风通道内的烘烤风吹送至极片。
进一步地,烘烤部件为管体,出风口设置在管体的管壁上。
进一步地,出风通道沿极片的传送方向延伸,出风口为多个,多个出风口沿极片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烘烤部件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烘烤部件位于极片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极片辊压装置还包括送风风机,送风风机与出风通道连通,以向出风通道内输送烘烤风。
进一步地,箱体上设置有泄压口。
进一步地,烘烤部件为发热体,发热体为条形结构,发热体沿极片的传送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极片辊压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温度检测装置与箱体连接,以检测箱体内的温度;温度检测装置与报警装置连接,以在温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温度超过预定温度后,通过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极片辊压装置包括轧辊组件、支撑组件以及反弹烤箱,轧辊组件包括上轧辊和下轧辊,以通过上轧辊和下轧辊对极片进行辊压;支撑组件设置在极片的传动路径上,以对极片进行支撑;反弹烤箱设置在极片的传动路径上并位于轧辊组件的下游,以在极片穿过反弹烤箱时通过反弹烤箱对极片进行烘烤。通过在极片的传动路径上设置反弹烤箱,并将该反弹烤箱设置在轧辊组件的下游,即经过轧辊组件的辊压作用后的极片能够在其传动的过程中通过反弹烤箱来对其进行烘烤,这就避免了辊压后的单独的烘烤工序,也就是使用本极片辊压装置能够实现对经过一次辊压后的极片直接进行二次辊压,从而缩短了极片的前段制造工序时间,进而缩短了整个锂电池的制作周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整个锂电池的制作周期较长的问题。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将一次辊压后的整卷极片进行烘烤,本极片辊压装置采用的烘烤方式中极片是在开卷状态进行烘烤,这能够使得极片的受热较为充分、均匀,进而使极片快速反弹至预定值且反弹一致性较好,从而缩短烘烤时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辊压装置的实施例的极片辊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极片辊压装置的反弹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极片辊压装置;
1、放卷轴;2、浮动辊;31、第一放料平台;32、第二放料平台;6、收卷轴;
4、下轧辊;5、上轧辊;
7、反弹烤箱;71、箱体;72、穿入口;73、穿出口;74、烘烤部件;
8、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辊压装置100,请参考图1和图2,该极片辊压装置100包括轧辊组件、支撑组件以及反弹烤箱7,轧辊组件包括上轧辊5和下轧辊4,以通过上轧辊5和下轧辊4对极片8进行辊压;支撑组件设置在极片8的传动路径上,以对极片8进行支撑;反弹烤箱7设置在极片8的传动路径上并位于轧辊组件的下游,以在极片8穿过反弹烤箱7时通过反弹烤箱7对极片8进行烘烤。
在本实用新型的极片辊压装置100中,通过在极片8的传动路径上设置反弹烤箱7,并将该反弹烤箱7设置在轧辊组件的下游,即经过轧辊组件的辊压作用后的极片8能够在其传动的过程中通过反弹烤箱7对其进行烘烤,这就避免了辊压后的单独的烘烤工序,也就是使用本极片辊压装置100能够实现对经过一次辊压后的极片8直接进行二次辊压,从而缩短了极片8的前段制造工序时间,进而缩短了整个锂电池的制作周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整个锂电池的制作周期较长的问题。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将一次辊压后的整卷极片进行烘烤,本极片辊压装置100采用的烘烤方式中极片8是在开卷状态进行烘烤,这能够使得极片8的受热较为充分、均匀,进而使极片8快速反弹至预定值且反弹一致性较好,从而缩短烘烤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反弹烤箱7包括箱体71和烘烤部件74,箱体71具有用于供极片8穿入的穿入口72和用于供极片8穿出的穿出口73;烘烤部件74设置在箱体71内,以通过烘烤部件74对极片8的位于箱体71内的部分进行烘烤;即极片8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穿设在箱体71内,以使烘烤部件74能够对穿设在箱体71内的极片8部分进行烘烤。
具体地,烘烤部件74的一种实现方式为:烘烤部件74包括出风通道和与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以出风口朝向极片8设置,以通过出风口将出风通道内的烘烤风吹送至极片8,进而通过烘烤风来实现对极片8的烘烤作用。
可选地,烘烤部件74为管体,该管体内的管腔形成上述出风通道,出风口设置在该管体的管壁上。
为了确保烘烤部件74对极片8的烘烤效率,出风通道沿极片8的传送方向延伸,出风口为多个,多个出风口沿极片8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以便于增大极片8的受烘烤面积,从而提高烘烤效率。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管体沿极片8的传送方向延伸,沿该管体的延伸方向,在其管壁上间隔布置多个出风口。
优选地,烘烤部件74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烘烤部件74位于极片8的相对两侧,以对极片8的两侧同时进行烘烤,这能够进一步增大极片8的受烘烤面积,提高烘烤效率。
优选地,各个烘烤部件74的出风通道的长度与箱体71的宽度相等;其中,出风通道的长度指的是其沿极片8的传送方向的长度,箱体71的宽度方向与极片8的传送方向相同;这也是为了确保极片8的受烘烤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极片辊压装置100还包括送风风机,送风风机与出风通道连通,以向出风通道内输送烘烤风。具体地,箱体71上设置有泄压口,以通过该泄压口维持箱体71内部的正常压力,防止箱体71内部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
或者,烘烤部件74也可采用另一种实现方式,即烘烤部件74为发热体,发热体为条形结构,发热体沿极片8的传送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极片辊压装置100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温度检测装置与箱体71连接,以检测箱体71内的温度;温度检测装置与报警装置连接,以在温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温度超过预定温度后,通过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且当温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温度超过预定温度的同时控制烘烤部件74的加热线路断开。可选地,该预定温度为85±5℃。
具体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71的内部。
具体实施过程中,箱体71为四方体结构,将两个烘烤部件74分别设置在箱体71内部的顶壁和底壁上,以使两个烘烤部件74分别作用于穿设在箱体71内的极片8部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穿入口72和穿出口73分别设置在箱体71内部的相对的两侧壁上,温度传感器设置箱体71内部的任一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多个浮动辊2,多个浮动辊2相间隔地设置在极片8的传动路径上,相邻两个浮动辊2中的其中一个浮动辊2用于与极片8的上表面贴合接触,另一个浮动辊2用于与极片8的下表面贴合接触,以此形成对极片8的支撑作用。
其中,沿一个烘烤部件74至另一个烘烤部件74的布置方向,位于反弹烤箱7内的多个浮动辊2中的相邻两个浮动辊2也间隔设置,这也是为了增大极片8的烘烤面积。值得说明的是,一个烘烤部件74至另一个烘烤部件74的布置方向与极片8的传动方向垂直。
沿极片8的传动方向,在首个浮动辊2以及与其相邻的浮动辊2之间设置有第一放料平台31,该第一放料平台31位于轧辊组件的上游;在末尾浮动辊2以及与其相邻的浮动辊2之间也设置有第二放料平台32,该第二放料平台32位于反弹烤箱7的下游;第一放料平台31和第二放料平台32均能够对位于其上的极片8部分形成支撑作用。
沿极片8的传动方向,极片8的传动路径的首端位置设置有放卷轴1,以使极片8呈展开状态;极片8的传动路径的末端位置设置有收卷轴6,以对展开的极片8进行收卷;其中,放卷轴1位于第一放料平台31的上游;收卷轴6位于第二放料平台32的下游。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极片辊压装置100中,该极片辊压装置100包括轧辊组件、支撑组件以及反弹烤箱7,轧辊组件包括上轧辊5和下轧辊4,以通过上轧辊5和下轧辊4对极片8进行辊压;支撑组件设置在极片8的传动路径上,以对极片8进行支撑;反弹烤箱7设置在极片8的传动路径上并位于轧辊组件的下游,以在极片8穿过反弹烤箱7时通过反弹烤箱7对极片8进行烘烤。通过在极片8的传动路径上设置反弹烤箱7,并将该反弹烤箱7设置在轧辊组件的下游,即经过轧辊组件的辊压作用后的极片8能够在其传动的过程中通过反弹烤箱7对其进行烘烤,这就避免了辊压后的单独的烘烤工序,也就是使用本极片辊压装置100能够实现对经过一次辊压后的极片8直接进行二次辊压,从而缩短了极片8的前段制造工序时间,进而缩短了整个锂电池的制作周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整个锂电池的制作周期较长的问题。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将一次辊压后的整卷极片进行烘烤,本极片辊压装置100采用的烘烤方式中极片8是在开卷状态进行烘烤,这能够使得极片8的受热较为充分、均匀,进而使极片8快速反弹至预定值且反弹一致性较好,从而缩短烘烤时间。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轧辊组件,所述轧辊组件包括上轧辊(5)和下轧辊(4),以通过所述上轧辊(5)和所述下轧辊(4)对极片(8)进行辊压;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极片(8)的传动路径上,以对所述极片(8)进行支撑;
反弹烤箱(7),所述反弹烤箱(7)设置在所述极片(8)的传动路径上并位于所述轧辊组件的下游,以在所述极片(8)穿过所述反弹烤箱(7)时通过所述反弹烤箱(7)对所述极片(8)进行烘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弹烤箱(7)包括:
箱体(71),所述箱体(71)具有用于供所述极片(8)穿入的穿入口(72)和用于供所述极片(8)穿出的穿出口(73);
烘烤部件(74),所述烘烤部件(74)设置在所述箱体(71)内,以通过所述烘烤部件(74)对所述极片(8)的位于所述箱体(71)内的部分进行烘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部件(74)包括出风通道和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以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极片(8)设置,以通过所述出风口将所述出风通道内的烘烤风吹送至所述极片(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部件(74)为管体,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管体的管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沿所述极片(8)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出风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极片(8)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部件(74)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所述烘烤部件(74)位于所述极片(8)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辊压装置还包括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以向所述出风通道内输送烘烤风。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71)上设置有泄压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部件(74)为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条形结构,所述发热体沿所述极片(8)的传送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辊压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箱体(71)连接,以检测所述箱体(71)内的温度;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报警装置连接,以在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温度超过预定温度后,通过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CN201922478885.7U 2019-12-31 2019-12-31 极片辊压装置 Active CN211376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8885.7U CN211376809U (zh) 2019-12-31 2019-12-31 极片辊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8885.7U CN211376809U (zh) 2019-12-31 2019-12-31 极片辊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6809U true CN211376809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7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8885.7U Active CN211376809U (zh) 2019-12-31 2019-12-31 极片辊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68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622A (zh) * 2021-04-28 2021-07-27 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制造方法
CN114309063A (zh) * 2021-12-16 2022-04-12 江苏润孚机械轧辊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极片轧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622A (zh) * 2021-04-28 2021-07-27 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制造方法
CN114309063A (zh) * 2021-12-16 2022-04-12 江苏润孚机械轧辊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极片轧机
CN114309063B (zh) * 2021-12-16 2024-02-27 江苏润孚机械轧辊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极片轧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76809U (zh) 极片辊压装置
KR100269819B1 (ko) 비수전해질 전지, 비수전해질 전지용 극판, 비수전해질 전지용 극판의 제조방법 및 비수전해질 전지용 극판의 제조장치
CN20908524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萃取干燥装置
CN105917511B (zh) 层压方法
WO2017008290A1 (zh) 二次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及涂布方法
CN206392351U (zh) 电池极片水平涂覆机
CN210110928U (zh) 锂离子电池极片加工装置
JPWO2010082230A1 (ja) 電池用極板の製造方法
KR20120095159A (ko) 활물질 코팅 장치 및 방법
CN20184836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涂布烘干装置
CN101985118A (zh) 一种电池极片的间歇式涂布方法
CN106328886B (zh) 动力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CN105098134A (zh) 用于干燥电极板的方法和装置
CN210349965U (zh) 一种极片辊压装置
CN105080811B (zh) 用于干燥电极板的方法和设备
CN110828773A (zh) 电池极片的加工装置和方法
CN108232119A (zh) 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边缘波浪形状的工艺
CN101453008B (zh) 电池正极极片及制作方法以及具有该电池正极极片的电池
CN214813994U (zh) 一种极片辊压模切装置
CN209715486U (zh) 一种基材的卷对卷涂布设备
CN205666288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CN207576827U (zh) 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斑马式”涂布留白褶皱装置
CN117638254B (zh) 一种电极组件及电池
KR20160126670A (ko) 배터리 전극 시트용 압연 장치
CN105080810B (zh) 用于干燥电极板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