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6668U -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6668U
CN211376668U CN201922126807.0U CN201922126807U CN211376668U CN 211376668 U CN211376668 U CN 211376668U CN 201922126807 U CN201922126807 U CN 201922126807U CN 211376668 U CN211376668 U CN 211376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econdary battery
bent portion
electrode assembly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268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于炼
陈元宝
王鹏
孙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268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6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6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6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壳体、顶盖组件、绝缘构件和固定构件。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绝缘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顶盖组件连接于所述壳体并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所述绝缘构件一体设置且包括底板、第一包覆板和第二包覆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远离所述顶盖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包覆板和所述第二包覆板均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包覆板和所述第二包覆板围成内腔,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内腔。所述固定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包覆板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包覆板的外表面,且所述固定构件至少部分地密封所述内腔。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如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近年来,为了应对环境问题,汽油价格问题,以及能量存储问题,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已经快速扩展到油电混动车辆、轮船以及能量存储系统等。
二次电池通常包括电极组件、壳体和顶盖组件,电极组件收容于壳体内,顶盖组件连接于壳体并将电极组件密封在壳体内。在装配二次电池的过程中,壳体内会残留金属杂质,所述金属杂质容易将电极组件与金属壳体导通,从而引发短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其能降低电极组件与壳体接触的风险,避免壳体腐蚀,提高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壳体、顶盖组件、绝缘构件和固定构件。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绝缘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顶盖组件连接于所述壳体并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所述绝缘构件一体设置且包括底板、第一包覆板和第二包覆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远离所述顶盖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包覆板和所述第二包覆板均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包覆板和所述第二包覆板围成内腔,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内腔。所述固定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包覆板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包覆板的外表面,且所述固定构件至少部分地密封所述内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板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于所述底板且位于所述电极组件沿所述二次电池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沿所述二次电池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且所述第一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朝靠近所述第二包覆板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包覆板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于所述底板且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远离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沿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且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部朝靠近所述第一包覆板的方向弯折。所述固定构件密封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的缝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部分密封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底板的端部;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朝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弯折,并延伸到所述底板的远离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密封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缝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靠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主体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构件还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厚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三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外表面并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四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并覆盖所述第二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构件还包括弯折板,所述弯折板连接于所述底板沿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且所述弯折板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远离电极组件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远离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构件将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到所述弯折板,并密封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弯折板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弯折板之间的缝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和绝缘体,所述顶盖板连接于所述壳体并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所述绝缘体设置于所述顶盖板的靠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绝缘体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内腔并熔接于所述第一包覆板和所述第二包覆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板与所述绝缘体的熔接区域未被所述固定构件覆盖,所述第二包覆板与所述绝缘体的熔接区域未被所述固定构件覆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设置与所述底板的远离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底板热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具有第三通孔,所述支撑构件具有第四通孔。沿高度方向,所述第三通孔不与所述第四通孔重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其包括如上所述的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包括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为多个且设置于所述主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的绝缘构件能够将电极组件与壳体隔开,降低电极组件与壳体接触的风险,提高安全性能。固定构件能够密封绝缘构件所围成的内腔,减少流动到内腔外部的电解液,降低锂离子嵌入壳体的风险,提高壳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二次电池的剖视图。
图4为图3在圆框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二次电池的一分解图,其中壳体省略。
图6为二次电池的另一分解图,其中壳体省略,且固定构件连接于绝缘构件。
图7为图5的绝缘构件在成型前的示意图。
图8为图5的固定构件在成型前的示意图。
图9为绝缘构件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绝缘构件和固定构件在一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在圆框部分的放大图。
图12为绝缘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为支撑构件的示意图。
图14至16为绝缘构件在不同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电极组件
2 壳体
3 顶盖组件
31 顶盖板
32 绝缘体
33 电极端子
4 绝缘构件
41 底板
411 第三通孔
42 第一包覆板
421 第一主体部
422 第一弯折部
43 第二包覆板
431 第二主体部
432 第二弯折部
44 弯折板
45 第一通孔
46 第二通孔
47 内腔
5 固定构件
51 第一部分
52 第二部分
53 第三部分
54 第四部分
6 支撑构件
61 第四通孔
7 集流构件
1000 二次电池
W 熔接区
X 长度方向
Y 厚度方向
Z 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其包括主体以及二次电池1000,二次电池1000为多个且设置于所述主体。参照图1,所述装置可为轮船、车辆等。所述车辆为新能源汽车,其可以为纯电动汽车,也可以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车辆的主体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二次电池1000电连接,由二次电池1000提供电能,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辆的主体上的车轮连接,从而驱动汽车行进。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电池1000为锂离子电池。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参照图2,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二次电池1000,所述多个二次电池1000依次排列。电池模块还可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收容并固定所述多个二次电池1000。
参照图3至图6,本申请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1、壳体2、顶盖组件3、绝缘构件4和固定构件5。
电极组件1是二次电池实现充放电功能的核心构件。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隔膜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隔开。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均为带状结构,将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依次层叠并卷绕为扁平状。正极极片包括铝箔和涂覆于铝箔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三元材料、锰酸锂或磷酸铁锂。负极极片包括铜箔和涂覆于铜箔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石墨或硅。
壳体2可具有六面体形状或其它形状。壳体2内部形成收容腔,以容纳电极组件1和电解液。壳体2在一端形成开口,而电极组件1可经由所述开口放置到壳体2的收容腔。壳体2可由导电金属的材料制成,优选地,壳体2由铝或铝合金制成。
顶盖组件3连接于壳体2并覆盖壳体2的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组件3包括顶盖板31、绝缘体32和电极端子33,顶盖板31连接于壳体2并覆盖壳体2的开口,从而将电极组件1密封在壳体2内。顶盖板31可为金属板,且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于壳体2。绝缘体32设置于顶盖板31的靠近电极组件1的一侧,绝缘体32可以将电极组件1与顶盖板31隔开,以降低短路风险。
电极端子33为两个且设置于顶盖板31,两个电极端子33分别为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电池还包括两个集流构件7,一个集流构件7连接正极端子和正极极片,另一个集流构件7连接负极端子和负极极片。
顶盖板31设置有注液孔,电解液可以在注液工序中经由注液孔进入壳体2之内。当注液完成后,在顶盖板31上焊接密封片,所述密封片从外侧覆盖并密封所述注液孔。
顶盖板31可电连接于正极端子,且绝缘设置于负极端子。而由于壳体2焊接于顶盖板31,所以壳体2带正电。壳体2带正电时,可以降低壳体2腐蚀的风险。然而,如果电极组件1中的负极极片与壳体2接触,将会造成局部短路,引发安全风险。
顶盖板31也可同时绝缘设置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此时,壳体2不带电。如果电极组件1中的负极极片与壳体2接触,将会导致壳体2处于低电位状态,容易被电解液腐蚀,影响二次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为了降低电极组件1与壳体2接触的风险,提高安全性能,本申请优选在电极组件1的外侧设置绝缘构件4。绝缘构件4容纳于壳体2内,并将电极组件1与壳体2隔开。
绝缘构件4一体设置且包括底板41、第一包覆板42和第二包覆板43,底板41位于电极组件1的远离顶盖组件3的一侧,第一包覆板42和第二包覆板43均连接于底板41。参照图7,绝缘构件4可由一张绝缘板弯折而成。底板41大体为平板状。绝缘构件4的材质可为聚丙烯。
底板41、第一包覆板42和第二包覆板43围成内腔47,电极组件1容纳于内腔47。顶盖板31的注液孔与内腔47连通。在注液工序中,电解液注入到内腔47中。
在二次电池中,如果电解液流动到绝缘构件4与壳体2之间的空间内,那么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电解液中游离的锂离子容易嵌入到壳体2上并形成锂铝合金,这样会降低壳体2的可靠性。
因此,本申请优选设置固定构件5,固定构件5连接于第一包覆板42的外表面和第二包覆板43的外表面,且固定构件5至少部分地密封内腔47。固定构件5能够密封内腔47,减少流动到内腔47外部的电解液,降低锂离子嵌入壳体2的风险,提高壳体2的可靠性。固定构件5可为绝缘胶带。
下面以不同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绝缘构件4和固定构件5。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8,第一包覆板42包括第一主体部421和第一弯折部422,第一主体部421连接于底板41且位于电极组件1沿二次电池的厚度方向Y的一侧,第一弯折部422连接于第一主体部421沿二次电池的长度方向X的端部,且第一弯折部422相对于第一主体部421朝靠近第二包覆板43的方向弯折。优选地,第一弯折部422为两个,且所述两个第一弯折部422分别连接于第一主体部421沿二次电池的长度方向X的两端。此时,第一包覆板42弯折为U形结构。
第二包覆板43包括第二主体部431和第二弯折部432,第二主体部431连接于底板41且位于电极组件1的远离第一主体部421的一侧,第二弯折部432连接于第二主体部431沿长度方向X的端部,且第二弯折部432相对于第二主体部431朝靠近第一包覆板42的方向弯折。优选地,第二弯折部432为两个,且所述两个第二弯折部432分别连接于第二主体部431沿二次电池的长度方向X的两端。此时,第二包覆板43弯折为U形结构。
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并未直接连接,所以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之间会留有缝隙,而电解液可以经由所述缝隙流动到内腔47的外部。为减少流动到内腔47外部的电解液,本申请的固定构件5密封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之间的缝隙。
另外,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均是通过弯折成型,所述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容易向外张开(即回复至未弯折状态)。如果第一弯折部422或第二弯折部432向外张开,那么在将绝缘构件4和电极组件1放入壳体2的过程中,绝缘构件4容易被壳体2刮破,引发绝缘失效的风险。而固定构件5可以将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连接在一起,避免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张开。
固定构件5包括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第一部分51连接于第一弯折部422的外表面和第二弯折部432的外表面,且第一部分51密封第一弯折部422与第二弯折部432之间的缝隙。第一部分51可以减少流动到内腔47外部的电解液,并避免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张开。
第二部分52连接于第一部分51靠近底板41的端部。第二部分52相对于第一部分51朝靠近底板41的方向弯折,并延伸到底板41的远离电极组件1的一侧。第二部分52密封第一弯折部422与底板41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弯折部432与底板41之间的缝隙。第二部分52可以进一步减少流动到内腔47外部的电解液,降低壳体2被腐蚀的风险。
第二部分52可以粘接于底板41的远离电极组件1的表面。
在长度方向X上,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至少部分重叠,且第二弯折部432位于第一弯折部422的靠近电极组件1的一侧。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的重叠区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密封的作用;另外,即使重叠区域存在缝隙,固定构件5的第一部分51也可以将缝隙密封。
固定构件5还包括第三部分53和第四部分54,第三部分53和第四部分54分别连接于第一部分51沿厚度方向Y的两端,第三部分53连接于第一主体部421的外表面,第四部分54连接于第二主体部431的外表面。
通过设置第三部分53和第四部分54,可以增大固定构件5与绝缘构件4的连接面积,降低固定构件5与绝缘构件4脱离的风险。
绝缘体32至少部分插入内腔47并熔接于第一包覆板42和第二包覆板43,绝缘体3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密封内腔47。参照图3,绝缘体32、第一包覆板42和第二包覆板熔接在一起并形成熔接区W。熔接区W为环形。
熔接区W包括第一熔接区域、第二熔接区域和第三熔接区域,第一包覆板42熔接于绝缘体32并形成第一熔接区域,第二包覆板43熔接于绝缘体32并形成第二熔接区域,第一包覆板42和第二包覆板43的重叠区域熔接于绝缘体32并形成第三熔接区域。
固定构件5未覆盖第一熔接区域、第二熔接区域和第三熔接区域,这样可以避免固定构件5增大熔接处的厚度,降低熔接难度。另外,各熔接区域均能够实现密封,无需固定构件5再次密封。
二次电池还包括支撑构件6,支撑构件6设置与底板41的远离电极组件1的一侧,且支撑构件6与底板41热熔连接。支撑构件6用于从下侧支撑电极组件1。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构件5的第二部分52也可以粘接到支撑构件6上。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绝缘构件4的一实施例的成型方法。
i)通过裁剪,将聚丙烯膜片裁切为图7所示的形状。
ii)沿线L1弯折,以使形成的底板41、垂直于底板41的第一包覆板41以及垂直于底板41的第二包覆板42。
iii)沿线L2弯折第二包覆板43,以形成第二主体部431和两个第二弯折部432。
iv)沿线L3弯折第一包覆板42,以形成第一主体部421和两个第一弯折部422,且各第一弯折部422位于对应的第二弯折部432的外侧。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固定构件5的一实施例的成型方法。
i)通过裁剪,将绝缘胶带裁切为图8所示的形状。
ii)将绝缘胶带粘接到绝缘构件4上并覆盖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
iii)沿线L4弯折绝缘胶带,以使绝缘胶带粘接到第一主体部421的外表面,从而形成第三部分53;沿线L5弯折绝缘胶带,以使绝缘胶带粘接到第二主体部431的外表面,从而形成第四部分54;沿线L6弯折绝缘胶带,以使绝缘胶带粘接到底板41上,从而形成第二部分52。
下面对本申请的绝缘构件的其它实施例进行说明。为了简化描述,以下仅主要介绍与上述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未描述的部分可以参照上述的实施例进行理解。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第一主体部421和第一弯折部42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通孔45,第二主体部431和第二弯折部43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通孔46。第一通孔45和第二通孔46可以减小弯折第一包覆板42和第二包覆板43的难度,在弯折成型后,降低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张开的风险。
优选地,第三部分53覆盖第一通孔45,第四部分54覆盖第二通孔46。这样可以避免电解液经由第一通孔45和第二通孔46流动到内腔47的外部,降低壳体2被腐蚀的风险。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和图11,第二包覆板43也可以整体为平板状,第一弯折部422抵靠在第二包覆板43沿长度方向X的端部。固定构件5粘接在第一弯折部422的外表面和第二包覆板43的外表面,以将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包覆板43之间的缝隙密封。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和图13,底板41具有第三通孔411,支撑构件6具有第四通孔61。沿高度方向Z,第三通孔411不与第四通孔61重叠。支撑构件6可以从下侧密封底板41的第三通孔411,从而避免内腔47中的电解液经由第三通孔411流出。另外,通过开设第三通孔411和第四通孔61,可以减小底板41和支撑构件6的重量,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4,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也可以不在长度方向X上重叠,只要固定构件5可以密封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之间的缝隙即可。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5,绝缘构件4还包括弯折板44,弯折板44连接于底板41沿长度方向X的端部,且弯折板44位于第一弯折部422远离电极组件1的一侧以及第二弯折部432的远离电极组件1的一侧。弯折板4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密封第一弯折部422与底板41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弯折部432与底板41之间的缝隙,提高密封性能。
优选地,固定构件5将第一弯折部422和第二弯折部432连接到弯折板44,并密封第一弯折部422和弯折板44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弯折部432和弯折板44之间的缝隙。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流动到内腔47外部的电解液,降低壳体2被腐蚀的风险。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6,第一包覆板42和第二包覆板43均可为平板状。此时,绝缘构件4整体为U形结构。此时,固定构件5的第二部分52粘接于底板41,第三部分53粘接于第一包覆板41,第四部分54粘接于第二包覆板43,第一部分51将底板41、第一包覆板42和第二包覆板43围成的开口密封。

Claims (12)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1)、壳体(2)、顶盖组件(3)、绝缘构件(4)和固定构件(5);
所述电极组件(1)和所述绝缘构件(4)容纳于所述壳体(2)内;
所述壳体(2)具有开口,所述顶盖组件(3)连接于所述壳体(2)并覆盖所述壳体(2)的开口;
所述绝缘构件(4)一体设置且包括底板(41)、第一包覆板(42)和第二包覆板(43),所述底板(41)位于所述电极组件(1)的远离所述顶盖组件(3)的一侧,所述第一包覆板(42)和所述第二包覆板(43)均连接于所述底板(41);
所述底板(41)、所述第一包覆板(42)和所述第二包覆板(43)围成内腔(47),所述电极组件(1)容纳于所述内腔(47);
所述固定构件(5)连接于所述第一包覆板(42)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包覆板(43)的外表面,且所述固定构件(5)至少部分地密封所述内腔(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包覆板(42)包括第一主体部(421)和第一弯折部(422),所述第一主体部(421)连接于所述底板(41)且位于所述电极组件(1)沿所述二次电池的厚度方向(Y)的一侧,所述第一弯折部(422)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421)沿所述二次电池的长度方向(X)的端部,且所述第一弯折部(422)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部(421)朝靠近所述第二包覆板(43)的方向弯折;
所述第二包覆板(43)包括第二主体部(431)和第二弯折部(432),所述第二主体部(431)连接于所述底板(41)且位于所述电极组件(1)的远离所述第一主体部(421)的一侧,所述第二弯折部(432)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431)沿所述长度方向(X)的端部,且所述第二弯折部(432)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部(431)朝靠近所述第一包覆板(42)的方向弯折;
所述固定构件(5)密封所述第一弯折部(422)和所述第二弯折部(432)之间的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5)包括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所述第一部分(51)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部(422)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弯折部(432)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部分(51)密封所述第一弯折部(422)与所述第二弯折部(432)之间的缝隙;
所述第二部分(52)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51)靠近所述底板(41)的端部;所述第二部分(52)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51)朝靠近所述底板(41)的方向弯折,并延伸到所述底板(41)的远离所述电极组件(1)的一侧;
所述第二部分(52)密封所述第一弯折部(422)与所述底板(41)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第二弯折部(432)与所述底板(41)之间的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度方向(X)上,所述第一弯折部(422)和所述第二弯折部(432)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二弯折部(432)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422)的靠近所述电极组件(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部(421)和所述第一弯折部(42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通孔(45),所述第二主体部(431)和所述第二弯折部(43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通孔(46);
所述固定构件(5)还包括第三部分(53)和第四部分(54),所述第三部分(53)和所述第四部分(54)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51)沿所述厚度方向(Y)的两端;
所述第三部分(53)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421)的外表面并覆盖所述第一通孔(45),所述第四部分(54)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431)的外表面并覆盖所述第二通孔(4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构件(4)还包括弯折板(44),所述弯折板(44)连接于所述底板(41)沿所述长度方向(X)的端部,且所述弯折板(44)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422)远离电极组件(1)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弯折部(432)的远离电极组件(1)的一侧;
所述固定构件(5)将所述第一弯折部(422)和所述第二弯折部(432)连接到所述弯折板(44),并密封所述第一弯折部(422)和所述弯折板(44)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第二弯折部(432)和所述弯折板(44)之间的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组件(3)包括顶盖板(31)和绝缘体(32),所述顶盖板(31)连接于所述壳体(2)并覆盖所述壳体(2)的开口,所述绝缘体(32)设置于所述顶盖板(31)的靠近所述电极组件(1)的一侧;
所述绝缘体(32)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内腔(47)并熔接于所述第一包覆板(42)和所述第二包覆板(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板(42)与所述绝缘体(32)的熔接区域未被所述固定构件(5)覆盖,所述第二包覆板(43)与所述绝缘体(32)的熔接区域未被所述固定构件(5)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支撑构件(6),所述支撑构件(6)设置与所述底板(41)的远离所述电极组件(1)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构件(6)与所述底板(41)热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41)具有第三通孔(411),所述支撑构件(6)具有第四通孔(61);
沿高度方向(Z),所述第三通孔(411)不与所述第四通孔(61)重叠。
1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为多个。
12.一种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为多个且设置于所述主体。
CN201922126807.0U 2019-12-02 2019-12-02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Active CN211376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6807.0U CN211376668U (zh) 2019-12-02 2019-12-02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26807.0U CN211376668U (zh) 2019-12-02 2019-12-02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6668U true CN211376668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6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26807.0U Active CN211376668U (zh) 2019-12-02 2019-12-02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66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7130A1 (zh) * 2022-07-04 2024-01-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WO2024016273A1 (zh) * 2022-07-21 2024-01-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7130A1 (zh) * 2022-07-04 2024-01-1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WO2024016273A1 (zh) * 2022-07-21 2024-01-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29211U (zh)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
KR101146414B1 (ko) 이차 전지
EP2426751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JP4499648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KR100551887B1 (ko) 이차전지
CN101567431B (zh) 电池组
US9698405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battery comprising the same
EP2388847B1 (en)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first and second collector plates that are enmeshed together
CN112332039B (zh)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
CN110832661B (zh)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CN105914304B (zh) 可再充电电池及其模块
KR20080049547A (ko) 원통형 이차전지
WO2023185288A1 (zh) 电池
CN111276732A (zh) 一种单体式电池和电池模组
CN216213745U (zh) 一种方形二次电池的顶盖及二次电池
JP7490761B2 (ja) トップカバー組立体、二次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装置
CN101459236A (zh) 保护电路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电池组
CN113966562B (zh) 可再充电电池
KR20090042535A (ko) 배터리 팩
CN211376668U (zh)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装置
CN214203812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1697191A (zh) 一种拼接式长动力电池及其组装方法、电池包
KR20140124613A (ko) 이차 전지
CN211045490U (zh) 二次电池及用于其的顶盖组件、电池模块和装置
CN210136970U (zh) 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