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5118U -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5118U
CN211375118U CN202020208037.4U CN202020208037U CN211375118U CN 211375118 U CN211375118 U CN 211375118U CN 202020208037 U CN202020208037 U CN 202020208037U CN 211375118 U CN211375118 U CN 211375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80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080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5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5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5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以及反射结构;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面、背离第一出光面的目标面以及与第一出光面和目标面相交的入光面,光源靠近目标面设置;光源的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源光线经过反射结构反射后,从入光面入射至导光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光源靠近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目标面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将光源沿与导光板的出光面平行的方向,与导光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能够减小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在背光模组中,沿与导光板第一出光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从而达到窄边框的效果。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用户对电子设备窄边框的要求,超窄边框设计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追求标准。
目前,在对背光模组的设计中,常采用将光源沿与导光板的出光面平行的方向,与导光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但是随着用户对更窄边框的追求,上述结构受制于LED的尺寸,无法满足窄边框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旨在解决随着背光模组的光源沿与导光板的出光面平行的方向,与导光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而该结构受制于LED的尺寸,无法满足窄边框需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以及反射结构;
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面、背离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目标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目标面相交的入光面,所述光源靠近所述目标面设置;
所述光源的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源光线经过所述反射结构反射后,从所述入光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背光模组。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以及反射结构;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面、背离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目标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目标面相交的入光面,所述光源靠近所述目标面设置;所述光源的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源光线经过所述反射结构反射后,从所述入光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所述光源靠近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目标面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将光源沿与导光板的出光面平行的方向,与导光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能够减小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在背光模组中,沿与导光板第一出光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从而达到窄边框的效果。再者,所述光源的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源光线经过所述反射结构反射后,从所述入光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光源出射的光线直接进入导光板的侧面,能够增加光线从光源到导光板的光程,从而避免了由于光线光程短导致背光模组内部温度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光路模拟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参照图1,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1、光源12以及反射结构;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面112、背离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目标面113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目标面相交的入光面111,所述光源12靠近所述目标面113设置;
所述光源12的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源光线经过所述反射结构反射后,从所述入光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所述光源12靠近所述导光板11的目标面113设置,能够减小所述背光模组在与所述导光板第一出光面112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进而能够达到窄边框的效果。所述光源12用于出射光线,所述光源12的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源光线经过所述反射结构反射后,从所述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入射进所述导光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出射光线直接从光源出射后进入导光板中,增加了所述光源到导光板之间的光程,避免了由于光线光程短导致背光模组内部温度较高的问题。同时,由于将光源12靠近所述导光板11的目标面113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增大了光源附近的结构空间,能够减轻光源侧的散热问题。
可选地,所述反射结构包括第一反射部和第二反射部,所述第一反射部靠近所述光源设置,所述第二反射部靠近所述导光板设置,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与所述入光面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
参照图2,示出了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反射结构包括第二反射部13和第一反射部14,所述第一反射部14靠近所述光源12设置,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光源12远离所述导光板11的一侧。所述光源12的出光方向为与所述光源的出光面121垂直的方向,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111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一预设夹角的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90°,所述第一预设夹角具体可以根据所述光源12与所述第一反射部14之间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一反射部14与第二反射部13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第二反射部13与所述导光板11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出射的光路具体是:所述光源12出射的光源光线射入所述第一反射部14,光线经过第一反射部14的反射后,进入第二反射部13中,并在第二反射部13的反射下,光线进入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中。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所述光源12的出光方向与所述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光源12的出光方向与所述第一反射部14上入射光线所在的反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一反射部14上的反射平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部13上的反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反射部13上的反射平面与所述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之间的夹角为45°,以上的设置,可以使从光源12中出射的光线,经过第一反射部14、第二反射部13的反射后,垂直进入导光板的入光面111中。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所述光源12的出光方向与导光板11之间的夹角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对结构进行相应的调节,以满足用户对整机结构的其它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所述反射部设置为第一反射部和第二反射部能够使所述光源与反射部具有多种结构关系,以满足不同的用户对整机结构的需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部上具有第一目标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部上具有第二目标反射面;
所述第二出光面与所述第一目标反射面之间呈第二预设夹角;所述入光面与所述第二目标反射面之间呈第三预设夹角;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反射面为所述光源光线在所述第一反射部上的入射点所在的反射面,所述第二目标反射面为所述光源光线在所述第二反射部上的出射点所在的反射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光源12包括第二出光面121,所述第二出光面121与所述反射结构的第一目标反射面之间呈第二预设夹角;所述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与所述反射结构的第二目标反射面之间呈第三预设夹角;所述第二预设夹角的范围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所述第三预设夹角的范围包括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在满足所述光源12出射的光线经过第一目标反射面反射后,再经过第二目标反射面反射,最后能够进入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的情况下,具体的夹角范围可根据实际的结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在第一目标反射面和第二目标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90°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预设夹角为45°,所述第三预设夹角为45°。
作为另一种具体的示例,在第一目标反射面和第二目标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90°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预设夹角为30°,所述第三预设夹角为60°。
可选地,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源平行设置。
此时,由于导光板与光源平行设置,可以尽量减小该背光模组的厚度,且可以方便由光源出射的光反射至导光板内。
可选的,所述光源的第二出光面及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均朝向所述反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导光板11与所述光源12平行设置,所述光源12的第二出光面121及所述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均朝向所述反射结构。以上设置在实现超窄边框的基础上也能够节省背光模组的横向尺寸。参照图3,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和所述第二反射结构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反射结构上的第一目标反射面141与所述光源12的出光面121按照一定角度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反射结构上的第二目标反射面131与所述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按照一定角度相对设置,以上的设置要能够满足从光源12出光面121出射的光线经过第一目标反射面141和第二目标反射面131反射后进入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反射面和第二目标反射面可以为具有镀银面或高镜面的反射面。
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参照图4,示出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光路模拟图,所述第一目标反射面141和第二目标反射面131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光源12的出光方向与所述第一目标反射面141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与所述第二目标反射面131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目标反射面141和第二目标反射面131反射后,垂直入射至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以上结构可以压缩背光模组沿与导光板第一出光面平行的方向上的空间,达到超窄边框,实现可视区域增大,同时以上结构由于光线的镜面反射变相也增加了光源第二出光面到可视区的光程,避免了由于光线光程短导致背光模组内部温度较高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反射结构位于所述胶框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15,所述反射结构包括第一目标反射面141和第二目标反射面131,所述第一目标反射面141和第二目标反射面131位于所述胶框15靠近所述导光板11的一侧。以上设置,能够进一步节省所述背光模组的沿所述导光板的轴向尺寸,从而实现更窄的边框。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光源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光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电路板16,所述电路板16设置在所述光源12背离所述导光板11的一侧,且与所述光源12连接。进一步的,为了满足不同的客户对整机结构的需求,所述电路板16具有不同的伸出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参照图3,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固定框17和第一胶层18;所述固定框17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6背离所述光源12的一侧,且与所述胶框15相连接;所述第一胶层18设置在所述固定框17与所述电路板16之间。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路板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1伸出,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光源相连接。
作为另一种示例,参照图5,所述固定框17上开设有第二通孔51,所述电路板具有弯折形成的第一部分161和第二部分162,所述第一部分161与所述光源12相连接,所述第二部分162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出。
作为另一种示例,参照图6,所述固定框17上开设有第三通孔61,所述胶框15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对的第四通孔62,所述电路板16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后从所述第三通孔伸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以及反射结构;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面、背离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目标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目标面相交的入光面,所述光源靠近所述目标面设置;所述光源的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源光线经过所述反射结构反射后,从所述入光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所述光源靠近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目标面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将光源沿与导光板的出光面平行的方向,与导光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能够减小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在背光模组中,沿与导光板第一出光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从而达到窄边框的效果。再者,所述光源的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源光线经过所述反射结构反射后,从所述入光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光源出射的光线直接进入导光板的侧面,能够增加光线从光源到导光板的光程,从而避免了由于光线光程短导致背光模组内部温度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背光模组,而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以及反射结构;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面、背离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目标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目标面相交的入光面,所述光源靠近所述目标面设置;所述光源的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源光线经过所述反射结构反射后,从所述入光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所述光源靠近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目标面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将光源沿与导光板的出光面平行的方向,与导光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能够减小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在背光模组中,沿与导光板第一出光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从而达到窄边框的效果。再者,所述光源的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源光线经过所述反射结构反射后,从所述入光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光源出射的光线直接进入导光板的侧面,能够增加光线从光源到导光板的光程,从而避免了由于光线光程短导致背光模组内部温度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导航仪、助听器或穿戴设备。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背光模组的反射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将所述光源靠近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目标面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将光源沿与导光板的出光面平行的方向,与导光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能够减小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在背光模组中,沿与导光板第一出光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从而达到窄边框的效果。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又将所述反射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缩小边框,达到更窄边框的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以及反射结构;
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面、背离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目标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目标面相交的入光面,所述光源靠近所述目标面设置;
所述光源的第二出光面出射的光源光线经过所述反射结构反射后,从所述入光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包括第一反射部和第二反射部,所述第一反射部靠近所述光源设置,所述第二反射部靠近所述导光板设置,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与所述入光面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部上具有第一目标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部上具有第二目标反射面;
所述第二出光面与所述第一目标反射面之间呈第二预设夹角;所述入光面与所述第二目标反射面之间呈第三预设夹角;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反射面为所述光源光线在所述第一反射部上的入射点所在的反射面,所述第二目标反射面为所述光源光线在所述第二反射部上的出射点所在的反射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源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的第二出光面及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均朝向所述反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反射结构位于所述胶框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光源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光源连接。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背光模组的反射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CN202020208037.4U 2020-02-25 2020-02-25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375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8037.4U CN211375118U (zh) 2020-02-25 2020-02-25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8037.4U CN211375118U (zh) 2020-02-25 2020-02-25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5118U true CN211375118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0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8037.4U Active CN211375118U (zh) 2020-02-25 2020-02-25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51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0715A (zh) * 2021-12-13 2022-03-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US11982829B2 (en) 2021-12-13 2024-05-14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panel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0715A (zh) * 2021-12-13 2022-03-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WO2023108510A1 (zh) * 2021-12-13 2023-06-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US11982829B2 (en) 2021-12-13 2024-05-14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pane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24306A1 (zh)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
WO2020150879A1 (zh) 屏下指纹识别系统、液晶显示屏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53703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406058B (zh) 背光模組
CN211375118U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JP3129206U7 (zh)
US20220244456A1 (en) Display modul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apparatus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cross-reference to related applications
CN11303789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721235U (zh) 电子设备
CN110738193B (zh) 电子设备
CN105527749A (zh) 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TWM602721U (zh) 應用於反射式顯示屏之前光模組及其反射式顯示裝置
CN106764639A (zh)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9031785B (zh) 灯条组件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208141089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8205170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428736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221166B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9625231U (zh)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556233A (zh) 光转换元件、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US10274163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10650276A (zh) 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EP2821819A1 (en) Reflectors for the corners of a direct backlight in a display device
CN104678477A (zh)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104297953A (zh) 液晶显示总成与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