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2465U - 新型结构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结构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2465U
CN211372465U CN201921958361.1U CN201921958361U CN211372465U CN 211372465 U CN211372465 U CN 211372465U CN 201921958361 U CN201921958361 U CN 201921958361U CN 211372465 U CN211372465 U CN 211372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box body
superconducting medium
collecting tub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83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金荣
付宝龙
钟林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nlan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nlan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nlan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nlan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583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2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2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2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换热器,包括保温箱体,保温箱体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保温箱体中设置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呈组设置,每组设置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一端连接第一端汇集管,另一端连接第二端汇集管,所述第一端汇集管设置热量导出或导入接口,所述第二端汇集管设置超导介质注入/泻出口。本实用新型管路简单而占用空间少,无需增压泵持续供压维持介质水的传送动力,运行和维护成本低,尤其对于烟气换热处理的应用场合,能极大地方便设备布置和降低运行能耗,且超导材料不含腐蚀管道的有害元素,延长使用寿命及提高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新型结构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结构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是余热回收利用换热器均采用烟气-水热交换器或者水-水热交换器,烟气或者水所携带余热经换热器通过介质水导出并加以利用。
当传统的热交换器用于烟气热量回收或其它具有一定高程的装置中时,设备的管路比较复杂、空间占用大,设备维护的负担重,且需要相当的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换热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换热器,能应用超导介质,节省占地空间,传导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延长使用寿命。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型结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体,保温箱体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保温箱体中设置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呈组设置,每组设置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一端连接第一端汇集管,另一端连接第二端汇集管,所述第一端汇集管设置热量导出或导入接口,所述第二端汇集管设置超导介质注入/泻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接烟气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热量导出或导入接口设置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箱体中设置多组超导介质换热管,每组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一端连接第一端汇集管,另一端连接第二端汇集管。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设置若干挡气板,所述挡气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箱体、超导介质换热管、第一端汇集管,连接第二端汇集管之间,形成气体通道,并在挡气板与箱体之间围成第一端汇集管的设置箱体和第二端汇集管的设置箱体。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在保温箱体的侧面;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设置成垂直于水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在保温箱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设置成倾斜于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介质采用超导材料而不采用水等传统导热介质,设备整体取消传统导热介质入口,管路简单而占用空间少,无需增压泵持续供压维持介质水的传送动力,运行和维护成本低,尤其对于烟气换热处理的应用场合,能极大地方便设备布置和降低运行能耗,且超导材料不含腐蚀管道的有害元素,延长使用寿命及提高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导介质换热管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挂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结构换热器,包括保温箱体1,箱体外壳设置保温材料及保护层。
保温箱体1设置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作为烟气换热器,所述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分别连接烟气管道100,作为保温箱体的烟气进出口。
保温箱体中设置超导介质换热管2,超导介质换热管2内填充超导介质材料,超导介质换热管2可采用鳍片管;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2呈组设置,每组设置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2,所述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2的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第一端汇集管21,另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第二端汇集管22,所述第一端汇集管设置热量导出或导入接口210,所述第二端汇集管设置超导介质注入/泻出口220。第一端汇集管21,第二端汇集管22均填充超导介质材料。
所述热量导出或导入接口210设置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的连接结构,比如法兰结构,超导介质换热管2中的超导介质通过第一端汇集管21中的超导介质与外界的超导介质进行换热,该外界的超导介质为所述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中的超导介质或者进一步还通过它和其它超导换热器连接而与其它超导换热器中的超导介质换热。
所述保温箱体1中设置多组超导介质换热管2,每组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一端连接第一端汇集管21,另一端连接第二端汇集管22,热量导出或导入接口210设置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的连接结构。
如果所述换热器是作为吸热装置,则第一端汇集管21的这端处在上端,而第二端汇集管22的这端处在下端,如果所述换热器是作为放热装置,则第一端汇集管21的这端处在下端,而第二端汇集管22的这端处在上端,
所述箱体内设置若干挡气板3,所述挡气板3通过螺栓连接在箱体1、超导介质换热管22、第一端汇集1管,连接第二端汇集管22之间,形成气体通道,并在挡气板3与箱体1之间围成第一端汇集管的设置箱体211和第二端汇集管的设置箱体221。
实施时,如果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设置在保温箱体1的侧面;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2可设置成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组可通过螺栓41连接在吊挂梁4上,吊挂梁则4安装在箱体1上。如果所述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设置在保温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2设置成倾斜于水平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之组装设计,换热管组只需1组热量导出接口即可将热交换所得热量传递出去,本结构基于超导材料整体结构减少换热管组2的热传递介质的进口,且不需另设传递介质的增压泵,节省设备成本,免除后期维护。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7)

1.新型结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体,保温箱体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保温箱体中设置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呈组设置,每组设置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一端连接第一端汇集管,另一端连接第二端汇集管,所述第一端汇集管设置热量导出或导入接口,所述第二端汇集管设置超导介质注入/泻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接烟气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导出或导入接口设置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的连接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中设置多组超导介质换热管,每组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一端连接第一端汇集管,另一端连接第二端汇集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若干挡气板,所述挡气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箱体、超导介质换热管、第一端汇集管,连接第二端汇集管之间,形成气体通道,并在挡气板与箱体之间围成第一端汇集管的设置箱体和第二端汇集管的设置箱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在保温箱体的侧面;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设置成垂直于水平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在保温箱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设置成倾斜于水平面。
CN201921958361.1U 2019-11-13 2019-11-13 新型结构换热器 Active CN211372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8361.1U CN211372465U (zh) 2019-11-13 2019-11-13 新型结构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8361.1U CN211372465U (zh) 2019-11-13 2019-11-13 新型结构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2465U true CN211372465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4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8361.1U Active CN211372465U (zh) 2019-11-13 2019-11-13 新型结构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2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7174B (zh) 一种气电耦合极限冷凝的铸铝硅镁燃气热水炉
CN201599788U (zh) 一种带夹套径向热管省煤器
CN204301563U (zh) 翅片管余热回收器
CN211372465U (zh) 新型结构换热器
CN209978667U (zh) 一种电采暖换热装置
CN101799248B (zh) 高效太极模块高速换热器
CN210773558U (zh) 一种双壳程半容积式换热器
CN107289796B (zh) 一种高效换热卧式导热油换热器
CN211372466U (zh) 烟气脱白装置
CN206364660U (zh) 一种发电机冷却器
CN206944786U (zh) 一种钢铁储能装置
CN204372899U (zh) 一种电站锅炉板壳式省煤器
CN220119408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热管换热器
CN214198752U (zh) 一种有防冻功能的暖风器
CN209961025U (zh) 一种复合管式空冷器管束装置
CN210441710U (zh) 一种用于电锅炉的换热器
CN215408738U (zh) 一种矿用大温差串联式冷却水降温系统
CN213147479U (zh) 一种无盘管式不锈钢热交换器
CN214172189U (zh) 余热锅炉
CN201811622U (zh) 一种径向热管换热器
CN212538864U (zh) 一种新型乏汽热能回收成套装置
CN210467514U (zh) 变压器用不锈钢冷却管式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器
CN215003072U (zh) 一种废机油提炼加热换热设备
CN211146558U (zh) 一种并联混合式多级空气预热器
CN215295454U (zh) 一种氨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