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1107U - 刹车片 - Google Patents

刹车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1107U
CN211371107U CN201922089022.0U CN201922089022U CN211371107U CN 211371107 U CN211371107 U CN 211371107U CN 201922089022 U CN201922089022 U CN 201922089022U CN 211371107 U CN211371107 U CN 211371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pad
brake
clamping jaw
elastic
steel b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890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在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0890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1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1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1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开了刹车片,其包括钢背和安装在钢背一侧的卡爪件,卡爪件包括三个弹性卡爪,钢背上还设置有用于限位刹车片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限位柱,限位柱和卡爪件安装在钢背的同一侧;三个弹性卡爪包括一个正卡爪和两个侧卡爪,两个侧卡爪分布在正卡爪的两侧;三个弹性卡爪均呈V型;限位柱通过与刹车钳上的圆孔插接配合实现对刹车片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限位;限位柱为柱销,柱销的个数为2个。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采用三个V型弹性卡爪,从三个方向对刹车钳的卡槽进行卡紧,有效防止刹车片的上下移动;通过在钢背上单独安装柱销,能够有效防止刹车片的左右移动,使得刹车片与刹车钳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Description

刹车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了刹车片。
背景技术
刹车片一般由钢背和摩擦块构成,在汽车刹车时,由摩擦块与刹车盘摩擦,产生制动力。目前很多刹车片主要是通过背后的卡簧固定在制动器的制动卡钳上,卡簧一般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卡爪,卡爪的端部一般都设置有向下呈半圆形的凸起,卡爪通过凸起压在制动卡钳上将刹车片固定在制动卡钳的安装槽内,但是这个结构稳定性较弱,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刹车片容易因振动发生偏斜甚至脱落,造成刹车片的加速磨损,削弱制动性能,造成安全隐患,卡爪具有弹性的张力都与钢背表面平行,所以卡爪的弹性只能缓冲与钢背平行的方向的振动,不能消除刹车片垂直方向的振动,增加了制动器的噪音,进一步降低了制动器整体工作的稳定性,并且摩擦块一般是粘接在钢背上的,具有摩擦块与钢背的连接强度小的缺点;卡爪的形状都相同,使刹车片安装时难以找正,容易造成刹车片偏斜,安装困难。
中国专利号为CN203784166U的专利公开了新型刹车片,包括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侧卡爪和设置在前侧的正卡爪,侧卡爪的中部都设置有向下的凸起,凸起的两端平滑过渡,侧卡爪的外端都与钢背表面平行,侧卡爪外端的宽度都大于侧卡爪中部的宽度,正卡爪为T形,正卡爪的中部为弧形,侧卡爪的外端和正卡爪的外端都可卡在制动卡钳背面的卡槽中。新型刹车片使侧卡爪和钢背夹住制动卡钳,安装时可利用正卡爪找正定位,安装定位准确,卡爪的形变小,不易出现金属疲劳,刹车片不易发生错位或者脱落,防止正常行驶时刹车片因错位与刹车盘摩擦,延长刹车片的使用寿命,维持良好的制动性能。但是,其卡爪结构和制备工艺较为复杂,该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卡爪的端部依然是横压在制动卡钳的端面上,卡爪的卡紧力有限,造成其对与钢背平行方向缓冲效果有限,使用时间久了,刹车片容易活动,且其钢背冲压工艺复杂,钢背两端冲压而成的圆柱的高度较低,不能很好的与卡爪配合,难以有效防止刹车片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刹车片卡爪的卡紧力差、钢背冲压复杂等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卡爪卡紧强度大,钢背冲压工艺简单,整体结构稳定性好的刹车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刹车片,包括钢背和安装在钢背一侧的卡爪件,卡爪件包括三个用于将刹车片固定在刹车钳上的弹性卡爪,钢背上还设置有用于限位刹车片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限位柱,限位柱和卡爪件安装在钢背的同一侧。通过设置三个弹性卡爪,当刹车片安装在刹车钳上时,三个弹性卡爪能够将刹车片牢牢固定在刹车钳上,防止刹车片脱落;限位柱能够与刹车钳上的圆孔插接配合,防止刹车片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移动。
作为优选,三个弹性卡爪分别从三个方向卡紧在刹车钳的卡槽内并将刹车片固定在刹车钳上。三个弹性卡爪从三个方向对刹车钳进行卡紧,能够增大卡爪件对刹车钳的卡紧强度,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刹车片在刹车钳上发生位移。
作为优选,三个弹性卡爪包括一个正卡爪和两个侧卡爪,两个侧卡爪分布在正卡爪的两侧;卡爪件还包括底座,三个弹性卡爪均与底座为一体成型。安装时可利用正卡爪进行定位,使得三个弹性卡爪能够准确卡紧在刹车钳的安装槽内,防止刹车片发生偏斜,同时三个弹性卡爪均与底座一体成型设置,使得卡爪件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作为优选,底座上还开设有变形口,变形口开设在与正卡爪相对应的一侧。变形口的开设,能够分解在弹性卡爪卡紧时对底座的压力,从而防止底座变形,延长卡爪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正卡爪的中心线与侧卡爪的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90°,变形口的数量为2个,2个变形口沿正卡爪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正卡爪的中心线与侧卡爪的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90°,能够使整个卡爪件对刹车钳的卡紧作用力更加协调,卡紧强度更佳;2个变形口沿正卡爪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对底座所受压力的分解更加有效,能够有效防止底座变形。
作为优选,三个弹性卡爪均包括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第一弹性板沿钢背向外倾斜方向内折弯形成第二弹性板,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组成V型卡爪。V型的弹性卡爪不仅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形程度更大,能够获得更大的卡紧力;还能够有效防止刹车片在上下方向的移动。
作为优选,限位柱对称设置在卡爪件的两侧,限位柱通过与刹车钳上的圆孔插接配合实现对刹车片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限位。限位柱通过插接在刹车钳的圆孔内对刹车片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移动。
作为优选,限位柱与钢背为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限位柱为柱销,柱销的个数为2个。限位柱与钢背为可拆卸连接,现有技术中限位柱是由钢背冲压而成的,因此钢背冲压工艺比较复杂,而限位柱的长度因冲压工艺的限制是非常小的,不能够很好的与卡爪件配合对刹车片进行限位,很容易脱离刹车钳的圆孔,且冲压而成的限位柱往往强度不够,脆性大,一旦损坏,钢背报废率高,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柱销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不仅可以满足长度要求,能够完全插接或穿过刹车钳的圆孔,而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当使用时间久了,更换也较为方便,不需要报废整个钢背。
作为优选,钢背的另一侧粘接有摩擦块,钢背与摩擦块的粘接表面上设置有金属颗粒涂层,钢背通过在金属颗粒涂层上喷涂粘接剂与摩擦块粘接;摩擦块上设有中心开槽,中心开槽位于摩擦块的竖直中心线上。通过设置金属颗粒涂层,使粘接表面形成一层粗糙表面,且金属颗粒之间还会存在一定的空隙,再利用粘接剂进行粘接,增加了粘接的表面积,有效提升了粘接强度,增大了钢背与摩擦块的连接强度;中心开槽能够起到有效消音和散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不改变刹车钳任何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刹车钳本身结构,采用三个V型弹性卡爪,从三个方向对刹车钳的卡槽进行卡紧,从而将刹车片牢牢固定在刹车钳上,并有效防止刹车片的上下移动;通过在钢背上单独安装柱销作为限位柱,使得钢背冲压简单,提高了限位柱的强度和硬度,同时柱销插接在圆孔内,不容易脱落,还能够有效防止刹车片的左右移动,使得刹车片与刹车钳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其中,采用可拆卸限位柱的优点还体现在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换,能够根据刹车片的不同匹配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限位柱,适用范围更广;在钢背上设置金属颗粒涂层,能够有效提升钢背与摩擦块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刹车片的主视图。
图2是刹车片的俯视图。
图3是钢背与摩擦块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钢背、11—限位柱、12—安装柱、2—卡爪件、21—正卡爪、22—侧卡爪、23—底座、231—变形口、24—安装孔、25—第一弹性板、26—第二弹性板、3—摩擦块、31—中心开槽、4—金属颗粒涂层、5—粘接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刹车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钢背1和安装在钢背1一侧的卡爪件2,卡爪件2包括三个用于将刹车片固定在刹车钳上的弹性卡爪,钢背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位刹车片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限位柱11,限位柱11和卡爪件2安装在钢背1的同一侧。通过设置三个弹性卡爪,当刹车片安装在刹车钳上时,三个弹性卡爪能够将刹车片牢牢固定在刹车钳上,防止刹车片脱落;限位柱11能够与刹车钳上的圆孔插接配合,防止刹车片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移动。
三个弹性卡爪分别从三个方向卡紧在刹车钳的卡槽内并将刹车片固定在刹车钳上。三个弹性卡爪从三个方向对刹车钳进行卡紧,能够增大卡爪件2对刹车钳的卡紧强度,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刹车片在刹车钳上发生位移。
三个弹性卡爪包括一个正卡爪21和两个侧卡爪22,两个侧卡爪22分布在正卡爪21的两侧。安装时可利用正卡爪21进行定位,使得三个弹性卡爪能够准确卡紧在刹车钳的安装槽内,防止刹车片发生偏斜。
卡爪件2还包括底座23,三个弹性卡爪均与底座23为一体成型,底座23上还开设有变形口231,变形口231开设在与正卡爪21相对应的一侧。三个弹性卡爪均与底座23一体成型设置,使得卡爪件2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变形口231的开设,能够分解在弹性卡爪卡紧时对底座23的压力,从而防止底座23变形,延长卡爪件2的使用寿命。很显然的是,三个弹性卡爪也可与底座23为可拆卸连接,但是这种结构较为复杂,卡紧效果不佳,生产成本高。在本实施例中,钢背1上设置有安装柱12,底座23上开设有用于与安装柱12配合的安装孔24,卡爪件2通过安装孔24与安装柱12插接配合固定在钢背1上,当然,卡爪件2也可以通过其他安装方式固定在钢背1上。
三个弹性卡爪均包括第一弹性板25和第二弹性板26,第一弹性板25沿钢背1向外倾斜方向内折弯形成第二弹性板26,第一弹性板25和第二弹性板26组成V型卡爪。V型的弹性卡爪不仅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形程度更大,能够获得更大的卡紧力;还能够有效防止刹车片在上下方向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板25和第二弹性板26为一体成型设计,第一弹性板25与底座23连接,当然,第一弹性板25和第二弹性板26也可为可拆卸连接,但是显然第一弹性板25和第二弹性板26一体成型,加工更为简单,弹性更大。
在本实施例中,三个弹性卡爪连接在底座23上并呈包裹状。
限位柱11对称设置在卡爪件2的两侧,限位柱11通过与刹车钳上的圆孔插接配合实现对刹车片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限位。限位柱11通过插接在刹车钳的圆孔内对刹车片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移动。
限位柱11与钢背1为可拆卸连接。
限位柱11为柱销,柱销的个数为2个。限位柱11与钢背1为可拆卸连接,现有技术中限位柱11是由钢背1冲压而成的,因此钢背1冲压工艺比较复杂,而限位柱11的长度因冲压工艺的限制是非常小的,不能够很好的与卡爪件2配合对刹车片进行限位,很容易脱离刹车钳的圆孔,且冲压而成的限位柱11往往强度不够,脆性大,一旦损坏,钢背1报废率高,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柱销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不仅可以满足长度要求,能够完全插接或穿过刹车钳的圆孔,而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当使用时间久了,更换也较为方便,不需要报废整个钢背1。其中,采用柱销的优点不仅体现在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换,还在于能够根据刹车片的不同匹配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限位柱11,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正卡爪21对准刹车钳卡槽的正中间,与此同时柱销将会对准刹车钳的圆孔,再将正卡爪21和两个侧卡爪22卡入刹车钳的卡槽内,同时慢慢移动钢背1,使柱销插接在刹车钳的圆孔内,弹性卡爪利用V型弯折处形成的张力,将刹车片牢牢固定在刹车钳上,对刹车钳进行限位,由于弹性卡爪产生的弹力会将柱销紧紧地压在圆孔内,柱销与弹性卡爪有效配合,进一步增强了刹车片安装的牢固性。
实施例2
刹车片,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正卡爪21的中心线与侧卡爪22的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90°,变形口231的数量为2个,2个变形口231沿正卡爪2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正卡爪21的中心线与侧卡爪22的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90°,能够使整个卡爪件2对刹车钳的卡紧作用力更加协调,卡紧强度更佳;2个变形口231沿正卡爪2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对底座23所受压力的分解更加有效,能够有效防止底座23变形。
实施例3
刹车片,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限位柱11与钢背1为一体成型连接。零部件少。
实施例4
刹车片,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钢背1的另一侧粘接有摩擦块3,钢背1与摩擦块3的粘接表面上设置有金属颗粒涂层4,钢背1通过在金属颗粒涂层4上喷涂粘接剂5与摩擦块3粘接;摩擦块3上设有中心开槽31,中心开槽31位于摩擦块3的竖直中心线上。在本实施例中,金属颗粒为黄铜粉末颗粒,粘接剂5为酚醛树脂类粘接剂5,通过设置金属颗粒涂层4,使粘接表面形成一层粗糙表面,且金属颗粒之间还会存在一定的空隙,再利用粘接剂5进行粘接,增加了粘接的表面积,有效提升了粘接强度,增大了钢背1与摩擦块3的连接强度;中心开槽31能够起到有效消音和散热的作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刹车片,包括钢背(1)和安装在钢背(1)一侧的卡爪件(2),其特征在于:卡爪件(2)包括三个用于将刹车片固定在刹车钳上的弹性卡爪,钢背(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位刹车片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限位柱(11),限位柱(11)和卡爪件(2)安装在钢背(1)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三个弹性卡爪均包括第一弹性板(25)和第二弹性板(26),第一弹性板(25)沿钢背(1)向外倾斜方向内折弯形成第二弹性板(26),第一弹性板(25)和第二弹性板(26)组成V型卡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三个弹性卡爪分别从三个方向将刹车片固定在刹车钳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三个弹性卡爪包括一个正卡爪(21)和两个侧卡爪(22),两个侧卡爪(22)分布在正卡爪(21)的两侧;卡爪件(2)还包括底座(23),三个弹性卡爪均与底座(23)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底座(23)上还开设有变形口(231),变形口(231)开设在与正卡爪(21)相对应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正卡爪(21)的中心线与侧卡爪(22)的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为90°,变形口(231)的数量为2个,2个变形口(231)沿正卡爪(2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限位柱(11)对称设置在卡爪件(2)的两侧,限位柱(11)通过与刹车钳配合实现对刹车片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限位柱(11)与钢背(1)为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限位柱(11)为柱销,柱销的个数为2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钢背(1)的另一侧粘接有摩擦块(3),钢背(1)与摩擦块(3)的粘接表面上设置有金属颗粒涂层(4),钢背(1)通过在金属颗粒涂层(4)上喷涂粘接剂(5)与摩擦块(3)粘接;摩擦块(3)上设有中心开槽(31),中心开槽(31)位于摩擦块(3)的竖直中心线上。
CN201922089022.0U 2019-11-28 2019-11-28 刹车片 Active CN211371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9022.0U CN211371107U (zh) 2019-11-28 2019-11-28 刹车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9022.0U CN211371107U (zh) 2019-11-28 2019-11-28 刹车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1107U true CN211371107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70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89022.0U Active CN211371107U (zh) 2019-11-28 2019-11-28 刹车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11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31913A (zh) * 2024-01-09 2024-02-09 江苏恒源康盛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片钢背及弹性连接件同步成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31913A (zh) * 2024-01-09 2024-02-09 江苏恒源康盛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片钢背及弹性连接件同步成型装置
CN117531913B (zh) * 2024-01-09 2024-04-12 江苏恒源康盛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片钢背及弹性连接件同步成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71107U (zh) 刹车片
CN100397708C (zh) 用于金属型材的接地装置
CN101449079B (zh) 盘式制动器和所述类型盘式制动器的衬片托架及压盘
US20120211314A1 (en) Pad assembly for use in a disc brake
EP3822506B1 (en) Floating type brake pad
CA2276228A1 (en) Resilient clip-on wear plate
KR101545227B1 (ko) 플렉서블 브레이크 패드
CN210760065U (zh) 一种具有弹簧挡块的脚轮安装结构
US20020189911A1 (en) Spring for retracting and retaining a pad in a caliper type disc brake assembly
CN113819173A (zh) 一种高散热汽车用盘式制动器衬片
CN210218927U (zh) 一种汽车管路限位夹结构
CN217540845U (zh) 挂脚及吸油烟机
CN215258849U (zh) 一种警报器用磁吸式安装结构
CN220430143U (zh) 一种轨道交通贯通道球铰拆装装置
CN220082007U (zh) 自调节式动车组制动闸片
CN215293373U (zh) 一种浮动式高速列车制动闸片
CN218817754U (zh) 制动钳回位簧、制动钳及车辆
CN210255880U (zh) 一种用于光伏板拼装的安装工装
CN213825884U (zh) 一种筛煤机筛板组件
CN218918036U (zh) 一种硬盘固定支架
CN103122601A (zh) 一种新型轨道接头
CN214888121U (zh) 一种陶瓷连接管套的弹片
CN220770884U (zh) 一种汽车灯座
CN217148326U (zh) 一种抓斗卸船机夹轮器装置
CN213228463U (zh) 加强框、汽车顶灯安装结构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