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9136U - 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9136U
CN211369136U CN201921992750.6U CN201921992750U CN211369136U CN 211369136 U CN211369136 U CN 211369136U CN 201921992750 U CN201921992750 U CN 201921992750U CN 211369136 U CN211369136 U CN 211369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dy
fixed
connecting rod
energy
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27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兴坤
夏志明
毛丹
夏宁
王清松
彭贤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o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o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o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27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9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9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9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包括内墙体和外墙体,所述内墙体位于外墙体的前侧,且内墙体和外墙体之间设置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竖向连接有竖板,竖板为多个,且多个竖板之间等距分布,所述隔热腔的后侧内部竖向嵌入固定有水管,所述外墙体的后侧通过连接杆固定有挡板,连接杆的前侧嵌入固定在外墙体内,且连接杆为多个。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墙体和外墙体之间设置有隔热腔,在隔热腔内设置多个竖板,能够阻断热量向内墙体的传播,且使水管与自来水连接,能够起到吸收外部热量或者储存热量的目的,增加在夏季和冬季的隔热性能,此外外墙体表面固定的挡板能够进一步增加隔热效果,增加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在墙体中则通过增加墙体的隔热性能来提高其节能性。
现有的墙体通过在内部嵌入固定保温板,或者在墙体的表面铺设隔热层来实现增加隔热性能的目的,但是其隔热节能效果依然有限。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通过在内墙体和外墙体之间设置有隔热腔,在隔热腔内设置多个竖板,能够阻断热量向内墙体的传播,且使水管与自来水连接,能够起到吸收外部热量或者储存热量的目的,增加在夏季和冬季的隔热性能,此外外墙体表面固定的挡板能够进一步增加隔热效果,增加节能效果,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包括内墙体和外墙体,所述内墙体位于外墙体的前侧,且内墙体和外墙体之间设置有隔热腔;
所述隔热腔内竖向连接有竖板,竖板为多个,且多个竖板之间等距分布,所述隔热腔的后侧内部竖向嵌入固定有水管,所述外墙体的后侧通过连接杆固定有挡板,连接杆的前侧嵌入固定在外墙体内,且连接杆为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墙体的表面贴合固定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由岩棉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的末端焊接固定有限定块,连接杆的末端通过限定块嵌入固定在外墙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管为多个,且多个水管之间等距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挡板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通过在内墙体和外墙体之间设置有隔热腔,在隔热腔内设置多个竖板,能够阻断热量向内墙体的传播,且使水管与自来水连接,能够起到吸收外部热量或者储存热量的目的,增加在夏季和冬季的隔热性能,此外外墙体表面固定的挡板能够进一步增加隔热效果,增加节能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通过外墙体的表面贴合固定有隔热层,隔热层由岩棉制成,隔热层设置在外墙体的表面,具有增加墙体隔热性能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通过使连接杆的末端焊接固定有限定块,连接杆的末端通过限定块嵌入固定在外墙体内,能够增加连接杆固定在外墙体内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的A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墙体;2、外墙体;3、隔热腔;4、竖板;5、挡板;6、水管;7、连接杆;8、隔热层;9、限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包括内墙体1和外墙体2,所述内墙体1位于外墙体2的前侧,且内墙体1和外墙体2之间设置有隔热腔3;
所述隔热腔3内竖向连接有竖板4,竖板4为多个,且多个竖板4之间等距分布,所述隔热腔3的后侧内部竖向嵌入固定有水管6,所述外墙体2的后侧通过连接杆7固定有挡板5,连接杆7的前侧嵌入固定在外墙体2内,且连接杆7为多个。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通过在内墙体1和外墙体2之间设置有隔热腔3,在隔热腔3内设置多个竖板4,能够阻断热量向内墙体1的传播,且使水管6与自来水连接,能够起到吸收外部热量或者储存热量的目的,增加在夏季和冬季的隔热性能,此外外墙体2表面固定的挡板5能够进一步增加隔热效果,增加节能效果。
其中,所述外墙体2的表面贴合固定有隔热层8,所述隔热层8由岩棉制成。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外墙2的表面贴合固定有隔热层8,隔热层8由岩棉制成,隔热层8设置在外墙体2的表面,具有增加墙体隔热性能的效果。
其中,所述连接杆7的末端焊接固定有限定块9,连接杆7的末端通过限定块9嵌入固定在外墙体2内。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通过使连接杆7的末端焊接固定有限定块9,连接杆7的末端通过限定块9嵌入固定在外墙体2内,能够增加连接杆7固定在外墙体2内部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水管6为多个,且多个水管6之间等距分布。
其中,所述连接杆7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挡板5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包括内墙体1、外墙体2、隔热腔3、竖板4、挡板5、水管6、连接杆7、隔热层8、限定块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使水管6与自来水的接入管道连接,其末端再与家庭的用水管道连接,在使用自来水时可以使水管6内形成旋环水,夏季时水管6内的自来水可以吸收热量,阻止热量的传播,冬季时水管6内的自来水可以散发出储存的热量,避免热量的散发,提高隔热效果,此外内墙体1和外墙体2之间隔热腔3内的竖板4能够阻止热量的传播和散发,挡板5和外墙体2表面隔热层8能够进一步增加墙体的隔热效果,具有较好的节能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包括内墙体(1)和外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体(1)位于外墙体(2)的前侧,且内墙体(1)和外墙体(2)之间设置有隔热腔(3);
所述隔热腔(3)内竖向连接有竖板(4),竖板(4)为多个,且多个竖板(4)之间等距分布,所述隔热腔(3)的后侧内部竖向嵌入固定有水管(6),所述外墙体(2)的后侧通过连接杆(7)固定有挡板(5),连接杆(7)的前侧嵌入固定在外墙体(2)内,且连接杆(7)为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体(2)的表面贴合固定有隔热层(8),所述隔热层(8)由岩棉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的末端焊接固定有限定块(9),连接杆(7)的末端通过限定块(9)嵌入固定在外墙体(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6)为多个,且多个水管(6)之间等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挡板(5)的一侧。
CN201921992750.6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 Active CN211369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2750.6U CN211369136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2750.6U CN211369136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9136U true CN211369136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6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2750.6U Active CN211369136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9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50327U (zh) 一种新型隔热保温建筑节能墙板
CN109184007A (zh) 一种建筑保温结构
CN202131693U (zh) 太阳能光热转换幕墙
CN211369136U (zh) 一种节能建筑工程墙体构造
CN202850243U (zh) 建筑外墙防火保温板
CN206034673U (zh) 一种降噪吸声墙
CN202672381U (zh) 聚氨酯复合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
CN201991110U (zh) 组装式建筑围护填充节能墙板体系
CN211899006U (zh) 一种结构一体化建筑保温系统
CN209293345U (zh) 一种保温装饰板锚固用的锚固件
CN204063685U (zh) 新型套管式地埋管
CN207228390U (zh) 一种耐腐蚀耐高温的保温墙
CN210439671U (zh) 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建筑自保温模板
CN211421568U (zh) 一种保温砖
CN110905097A (zh) 一种全铝墙板结构
CN218437752U (zh) 一种热桥阻断保温墙板
CN205536609U (zh) 节能玻璃幕墙
CN216897486U (zh) 一种相变蓄热组件的地暖装置
CN218779769U (zh) 一种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混凝土砖
CN212053556U (zh) 一种复合型轻质节能保温瓷砖
CN209799038U (zh) 一种高效保温阻燃岩棉板
CN213682805U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自保温混凝土配砖
CN219732385U (zh) 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装配式储热墙体
CN204266387U (zh) 装配式外墙保温板及其外墙保温结构
CN215519718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装配式保温地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