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8689U - 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8689U
CN211368689U CN201921324735.4U CN201921324735U CN211368689U CN 211368689 U CN211368689 U CN 211368689U CN 201921324735 U CN201921324735 U CN 201921324735U CN 211368689 U CN211368689 U CN 211368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body
pointed
pointed pile
pil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47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Mingxi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Mingx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Mingxi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Mingx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247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8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8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8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包含尖桩本体,所述尖桩本体为圆锥状,尖桩本体中心设置成中空,所述尖桩本体的侧面均匀分布设有若干相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均连接设置有相应的封口板,所述封口板均通过多个均匀设置的焊点点焊连接到所述尖桩本体上的相应开口处,所述尖桩本体为锥度60‑70°的圆锥状,所述尖桩本体的锥头顶部往下至少6cm设置成实心锥头,所述尖桩本体在其内部填充有圆台状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在其底端与内部之间设置有连接到所述开口的通槽。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管桩内侧壁所受的摩擦力和阻力,能够有效的连接尖桩的上半部分和下班部分,不仅起到支撑、防止连接处变形的情况,还能为沙土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领域,具体指有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
背景技术
管桩是一种预制的工程桩,主要用于桩基工程来提高地基与基础的承载力,现在常用的主要是PH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当地质条件不好,地基承载力较小时,就得采用桩基,将一根一根的桩打入地下,将上面建筑物的重量通过桩基传导下层承载力高的土层上。管桩的中心设置成连通的通孔状,随着管桩不断被打入地下,通过土层再进入砂层和鹅卵石层。由于砂层和鹅暖石层对于管桩所产生的摩擦力和阻力远比土层对于管桩所产生的摩擦力和阻力大,当管桩进入砂层和鹅卵石层的时候,随着管桩越打越深,砂层和鹅卵石层对管桩内壁以及外壁的摩擦力和阻力越来越大。所以当管桩进入砂层和鹅卵石层之后,打桩难度大大提升,而且管桩打入的深度难以达到预期深度,降低了桩基所产生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我司研发了“一种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专利号:CN201720475623.3。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管桩进入砂层和鹅卵石层之后,随着受力的增加,由于尖桩在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圈开口,封口板与开口处的连接断开后,尖桩的支撑性大大降低,尖桩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连接处容易弯曲、损坏。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包含尖桩本体,所述尖桩本体为圆锥状,尖桩本体中心设置成中空,所述尖桩本体的侧面均匀分布设有若干相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均连接设置有相应的封口板,所述封口板均通过多个均匀设置的焊点点焊连接到所述尖桩本体上的相应开口处,所述尖桩本体为锥度60-70°的圆锥状,所述尖桩本体的锥头顶部往下至少6cm设置成实心锥头,所述尖桩本体在其内部填充有圆台状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在其底端与内部之间设置有连接到所述开口的通槽。
所述通槽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开口映射到所述固定块的面积。
所述固定块的上下两端超过所述开口至少3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当管桩进入砂层和鹅卵石层之后,随着受力的增加,当封口板承受力达到200T-350T的时候,封口板与开口处的连接开始产生破坏,随着进入砂层和鹅卵石层深度的增加,受力逐步加大,封口板与开口处的焊点逐点断开,封口板从固定块的通槽挤压进入管桩内部,此时,沙土才开始随着管桩进入的深度,逐步进入管桩的通孔内,有效降低管桩内侧壁所受的摩擦力和阻力。同时,由于固定块的存在,能够有效的连接尖桩的上半部分和下班部分,不仅起到支撑、防止连接处变形的情况,还能为沙土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3,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包含尖桩本体1,所述尖桩本体1为圆锥状,尖桩本体1中心设置成中空,所述尖桩本体1的侧面均匀分布设有若干相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均连接设置有相应的封口板2,所述封口板2均通过多个均匀设置的焊点3点焊连接到所述尖桩本体1上的相应开口处,所述尖桩本体1为锥度60-70°的圆锥状,所述尖桩本体1的锥头顶部往下至少6cm设置成实心锥头,所述尖桩本体在其内部填充有圆台状的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在其底端与内部之间设置有连接到所述开口的通槽5。
所述通槽5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开口映射到所述固定块4的面积。
所述固定块4的上下两端超过所述开口至少3cm。
工作时,打桩之前,将本实用新型装置于管桩的头部,管桩打入土层时,受力较小,管桩易打,封口板2与尖桩本体1侧面的开口处之间的连接不会产生破坏,泥土不进入管桩内;当管桩进入砂层和鹅卵石层之后,随着受力的增加,当封口板2承受力达到200T-350T的时候,封口板2与开口处的连接开始产生破坏,随着进入砂层和鹅卵石层深度的增加,受力逐步加大,封口板2与开口处的焊点3逐点断开,封口板2从固定块4的通槽5挤压进入管桩内部,此时,沙土才开始随着管桩进入的深度,逐步进入管桩的通孔内,有效降低管桩内侧壁所受的摩擦力和阻力。同时,由于固定块4的存在,能够有效的连接尖桩的上半部分和下班部分,不仅起到支撑、防止连接处变形的情况,还能为沙土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3)

1.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包含尖桩本体,所述尖桩本体为圆锥状,尖桩本体中心设置成中空,所述尖桩本体的侧面均匀分布设有若干相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均连接设置有相应的封口板,所述封口板均通过多个均匀设置的焊点点焊连接到所述尖桩本体上的相应开口处,所述尖桩本体为锥度60-70°的圆锥状,所述尖桩本体的锥头顶部往下至少6cm设置成实心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尖桩本体在其内部填充有圆台状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在其底端与内部之间设置有连接到所述开口的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开口映射到所述固定块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上下两端超过所述开口至少3cm。
CN201921324735.4U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 Active CN211368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4735.4U CN211368689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4735.4U CN211368689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8689U true CN211368689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51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4735.4U Active CN211368689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8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78446U (zh) 一种伸缩式柱基深孔置换锤
CN211368689U (zh) 一种新型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
CN207121896U (zh) 预制空心抗拔桩
CN211571697U (zh) 一种建筑地桩结构
CN102660946A (zh) 一种管桩注浆桩头及其使用方法
CN210621687U (zh) 外爪式不注浆土钉
CN207828962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倒刺式建筑桩
CN207878441U (zh) 一种软土地基的加固结构
CN215888272U (zh) 一种深基坑复合支护结构
CN206233233U (zh) 新型扩大头桩组件
CN205617369U (zh) 一种高效的空心桩桩靴
CN213741101U (zh) 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加固结构
CN208685601U (zh) 复合扩径抗浮钢锚杆
CN210529683U (zh) 一种用于软土地基的管桩
CN210315493U (zh) 一种地基结构
CN213773333U (zh) 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混凝土基桩
CN202124857U (zh) 一种劈裂桩
CN202577290U (zh) 一种管桩注浆桩头
CN105544507A (zh) 一种带有外伸臂的钢管桩装置
CN112049104A (zh) 一种可扩展的软土地区桩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017261U (zh) 一种圆锥状管桩侧开口尖桩
CN1970892A (zh) 钢筋混凝土扩底预制桩
CN205188945U (zh) 一种带有外伸臂的钢管桩装置
CN215105250U (zh) 一种用于桩板式结构的扩底复合桩
CN211395681U (zh) 一种防变形圆台状管桩开口桩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