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2240U - 一种引孔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孔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2240U
CN211362240U CN201921992286.0U CN201921992286U CN211362240U CN 211362240 U CN211362240 U CN 211362240U CN 201921992286 U CN201921992286 U CN 201921992286U CN 211362240 U CN211362240 U CN 211362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ead
guide
guiding
guide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22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冠晨
田冬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22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2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2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2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孔工具,涉及航空制造、维修技术领域。所述引孔工具包括引孔部、支撑部和导向部。所述引孔部设有尖端,所述尖端用以在待引孔面板留下引孔标记;所述支撑部与带有已制孔的骨架的上表面抵接,用以支撑所述引孔部;所述导向部能够与所述已制孔配合连接,所述支撑部直径大于所述导向部直径,所述尖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向部中心轴线共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孔工具,将其导向部置于已制孔中,使支撑部与已制孔的上表面接触,引孔部在待引孔平面留下印记,此印记即为对应的孔位。此引孔工具保证了已制孔与引孔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引孔的精度和生产效率。另外,此工具安装方便,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低,简便易行。

Description

一种引孔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制造、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孔工具。
背景技术
飞机机体结构中存在许多封闭狭小的空间,例如飞机的翼身整流罩,为保证飞机的气动外形,翼身整流罩与机身形成封闭式结构,整流罩面板与机身之间通过机身骨架支撑,为了便于拆卸维护,其面板通过螺钉与骨架上的托板螺母连接。在飞机制造中,由于骨架位于机身与整流罩之间,骨架与面板的连接孔应优先考虑骨架上的孔位。在实际操作中,需先在骨架上制出所有导孔,后续将导孔引至面板上,由于操作空间有限,无法直接将骨架上的导孔引至面板上。在飞机维修过程中,由于改装或者损坏,需要更换已完成装配的面板。为保证后续螺栓可安装,新面板上的孔与金属骨架上的孔需保证同心,也需将骨架上的托板螺母孔引至面板上。
对于封闭区域内,无论是导孔引孔还是终孔引孔,通用的方法均是将已制孔引至自制样板,再将样板上的孔引至面板上。此种方法需拆除已安装的托板螺母,自制样板,通过样板进行两次引孔操作,才能完成骨架到面板的引孔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引孔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样板进行两次引孔操作才能完成骨架到面板的引孔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引孔工具,其中包括:
引孔部,所述引孔部设有尖端,所述尖端用以在待引孔面板留下引孔标记;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带有已制孔的骨架的上表面抵接,用以支撑所述引孔部;
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能够与所述已制孔配合连接,所述支撑部直径大于所述导向部直径,所述尖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向部中心轴线共线。
可选地,所述导向部为阶梯式圆柱,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级导柱和第二级导柱,所述第一级导柱和所述第二级导柱圆滑过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级导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级导柱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导向部为圆柱。
可选地,所述引孔部与所述支撑部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引孔部与所述支撑部为分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引孔部与所述支撑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引孔部和所述支撑部二者中,其中一个设置有导向柱,另外一个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孔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孔工具,将引孔工具的导向部置于已制孔中,使支撑部与已制孔的上表面接触,引孔部在待引孔面板留下印记,此印记即为对应的孔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两次引孔的问题,保证了已制孔与引孔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引孔的精度和生产效率。另外,此工具安装方便,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低,简便易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上安装托板螺母时所用引孔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上未安装托板螺母时所用引孔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引孔部;2、支撑部;3、导向部;31、第一级导柱;32、第二级导柱;4、骨架;5、面板;6、托板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孔工具,包括引孔部1、支撑部2和导向部3。引孔部1设有尖端,尖端用以在待引孔面板5留下引孔标记;支撑部2与带有已制孔的骨架4的上表面抵接,用以支撑引孔部1;导向部3能够与已制孔配合连接,支撑部2直径大于导向部3直径,尖端的中心轴线与导向部3中心轴线共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孔工具,适用于封闭狭小空间的引孔。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飞机的翼身整流罩面板5与机身骨架4之间的引孔。将引孔工具的导向部3与骨架4上的已制孔过渡配合,使支撑部2与已制孔的上表面接触为引孔部1提供支撑,使该引孔工具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已制孔。引孔部1的尖端在面板5上留下印记,此印记即为面板5上对应的孔位。此引孔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封闭狭小区域内钻孔需要两次引孔的问题,保证了已制孔与引孔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引孔的精度和生产效率。另外,此工具安装方便,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低,简便易行。
可选地,如图1所示,导向部3为阶梯式圆柱,导向部3包括第一级导柱31和第二级导柱32,第一级导柱31和第二级导柱32圆滑过渡连接。第一级导柱31的直径大于第二级导柱32的直径,能够使导向部3快速插入已制孔内。导向部3为阶梯式圆柱的引孔工具用于骨架4已安装托板螺母6的情况,为了避免导向部3与托板螺母6干涉,导向部3设为阶梯式圆柱。第一级导柱31与骨架4上的已制孔形成过渡配合,第二级导柱32置于托板螺母6的安装孔中。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向部3为圆柱。当骨架4未安装托板螺母6时,导向部3设为等直圆柱,与骨架4上的已制孔形成过渡配合。
可选地,引孔部1与支撑部2为一体式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引孔部1与支撑部2设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引孔工具结构简单,不需安装拆卸。
可选地,引孔部1与支撑部2为分体式结构,引孔部1与支撑部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引孔部1与其他两部件可以设为分体式结构。引孔部1可以与不同直径的导向部3配合连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已制孔。
可选地,引孔部1和支撑部2二者中,其中一个设置有导向柱,另外一个设置有导向孔,导向柱与导向孔配合连接。
当然,引孔部1和支撑部2的固定连接方式还有很多,根据不同材质可以采用不同连接方式。如果是金属材质,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如果是其他材质,也可以通过卡接或者粘贴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孔工具,根据骨架4上是否安装托板螺母6选择对应导向部3。将所选择的引孔工具放在骨架4的已制孔内,使支撑部2与骨架4的表面接触,在面板5上贴一层胶带,将面板5放置于骨架4上,轻微按压面板5使面板5与引孔部1的尖端接触,取下面板5,面板5上的印记即为对应的孔位。在面板5上贴一层胶带是为了避免面板5的其他位置受到磕碰。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引孔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孔部(1),所述引孔部(1)设有尖端,所述尖端用以在待引孔面板(5)留下引孔标记;
支撑部(2),所述支撑部(2)与带有已制孔的骨架(4)的上表面抵接,用以支撑所述引孔部(1);
导向部(3),所述导向部(3)能够与所述已制孔配合连接,所述支撑部(2)直径大于所述导向部(3)直径,所述尖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向部(3)的中心轴线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引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3)为阶梯式圆柱,所述导向部(3)包括第一级导柱(31)和第二级导柱(32),所述第一级导柱(31)和所述第二级导柱(32)圆滑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导柱(3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级导柱(3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3)为圆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孔部(1)与所述支撑部(2)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孔部(1)与所述支撑部(2)为分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孔部(1)与所述支撑部(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孔部(1)和所述支撑部(2)二者中,其中一个设置有导向柱,另外一个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孔配合连接。
CN201921992286.0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引孔工具 Active CN211362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2286.0U CN211362240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引孔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2286.0U CN211362240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引孔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2240U true CN211362240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2286.0U Active CN211362240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引孔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224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9088A (zh) * 2021-10-28 2021-12-17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翼身整流罩面板孔位标记装置
CN114012690A (zh) * 2021-12-03 2022-02-08 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专用磁性标记孔位工具和方法
CN116408686A (zh) * 2023-06-08 2023-07-11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磁力的引孔装置及引孔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9088A (zh) * 2021-10-28 2021-12-17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翼身整流罩面板孔位标记装置
CN113799088B (zh) * 2021-10-28 2023-02-03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翼身整流罩面板孔位标记装置
CN114012690A (zh) * 2021-12-03 2022-02-08 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专用磁性标记孔位工具和方法
CN114012690B (zh) * 2021-12-03 2024-01-26 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磁性标记孔位的方法
CN116408686A (zh) * 2023-06-08 2023-07-11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磁力的引孔装置及引孔方法
CN116408686B (zh) * 2023-06-08 2023-10-03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磁力的引孔装置及引孔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62240U (zh) 一种引孔工具
CN101786244A (zh) 圆弧风挡玻璃钻孔工装
CN205684994U (zh) 一种超速轴压装工装
CN203414262U (zh) 一种汽车车门外把手耐久试验装置
CN203455223U (zh) 一种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
CN207256090U (zh) 风道围板定位机构以及风道圈夹装装置
CN201997888U (zh) 焊接胎具
CN206263076U (zh) 一种挂板冲切模具
CN205200787U (zh) 一种环形螺母专用防分流式凸焊电极
CN208853521U (zh) 一种快速定位冲孔尺
CN201868279U (zh) 一种真空灭弧室的安装模具
CN209648004U (zh) 一种钢管定位对中焊接工装
CN204221264U (zh) 微型涡喷发动机壳体组合件焊接工装
CN209140152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内部零件焊接工装
CN206966872U (zh) 用于激光切割头的陶瓷组件
CN206732598U (zh) 一种专用于铰链钻铣一体夹具
CN205065194U (zh) 一种快捷拔插摄像头支架
CN208645168U (zh) 一种大型翼梁定位装置
CN209349768U (zh) 一种手机屏蔽罩焊接的工装夹具
CN208787854U (zh) 一种快捷式焊接共箱充气式环网柜壳体上螺钉的夹具
CN110217405A (zh) 一种飞机投放装置安装方法
CN204430534U (zh) 一种弧焊套管定位机构
CN220480319U (zh) 一种自动化螺栓定位支撑装置
CN217495697U (zh) 一种高定位精度的定位尺
CN217668905U (zh) 一种引孔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