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1878U - 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1878U
CN211351878U CN201921892020.9U CN201921892020U CN211351878U CN 211351878 U CN211351878 U CN 211351878U CN 201921892020 U CN201921892020 U CN 201921892020U CN 211351878 U CN211351878 U CN 211351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shell body
fixed
spring
fusel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20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春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mar Automobil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牟春喜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牟春喜 filed Critical 牟春喜
Priority to CN2019218920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1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1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1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包括机壳机身,下机盖和上机盖,所述机壳机身的底端固定有下机盖,所述机壳机身的顶端设置有上机盖,所述机壳机身的内壁和下机盖的顶端皆固定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靠近机壳机身一端的两侧皆胶粘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远离机壳机身的一端胶粘在橡胶杆的顶端,所述橡胶杆固定在橡胶垫远离机壳机身的内壁,所述橡胶杆内部中间位置处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空腔,两组所述第二弹簧之间第一空腔靠近机壳机身的一端皆固定有第一铰接杆。本实用新型只需转动转动盘,即可对上机盖和机壳本身进行固定连接,对电机进行防护措施,使得电机不会因汽车颠簸而撞击损坏。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机壳领域,具体为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
背景技术
电机为新能源汽车电力驱动的主要装置,电机高速运转会使得电机的温度逐渐升高,而电机温度过高则影响电机内部的运转,传统的新能源电机机壳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装置,其主要作用是为电机降温,但是在新能源汽车行驶时,汽车会产生晃动,晃动会间接延伸至电机的机壳,而传统的机壳并未设置减震装置,因此会使得晃动延伸至电机本体,而电机本体晃动则极易撞击在机壳的内壁上,从而造成电机因撞击而损坏的现象,使得汽车因电力驱动损坏而整体瘫痪,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和防护性,因此亟需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电机机壳未设置防护装置,汽车颠簸而容易间接使得电机撞击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包括机壳机身,下机盖和上机盖,所述机壳机身的底端固定有下机盖,所述机壳机身的顶端设置有上机盖,所述机壳机身的内壁和下机盖的顶端皆固定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靠近机壳机身一端的两侧皆胶粘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远离机壳机身的一端胶粘在橡胶杆的顶端,所述橡胶杆固定在橡胶垫远离机壳机身的内壁,所述橡胶杆内部中间位置处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空腔,两组所述第二弹簧之间第一空腔靠近机壳机身的一端皆固定有第一铰接杆,且第一铰接杆远离机壳机身的一端皆通过铰接轴连接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远离机壳机身的一端皆通过铰接轴连接有移动套环,两组所述移动套环之间通过第三弹簧连接,所述移动套环和第三弹簧皆套设在橡胶杆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机壳机身内部的上机盖底端设置有橡胶软垫。
优选的,所述上机盖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底端固定有转动杆,且转动杆贯穿上机盖并延伸至机壳机身的内部,所述转动杆靠近机壳机身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在卡块的底端,所述卡块顶端的机壳机身内壁上固定有与卡块相互贴合的第二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内部的卡块底端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贯穿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块的底端外部。
优选的,所述机壳机身顶端的上机盖底端设置有密封橡胶圈,且密封橡胶圈底端的机壳机身内部设置有与密封橡胶圈相互配合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内部的第一空腔靠近机壳机身一端的内壁固定有套杆,且套杆远离机壳机身的一端内嵌有嵌入杆,所述嵌入杆远离机壳机身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空腔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内壁方便清洗的榨汁机设置有机壳机身、转动盘、卡块、第二固定块和密封橡胶圈,密封橡胶圈卡合在机壳机身内部的卡槽中,转动转动盘使得卡块贴合在第二固定块的底端,卡块亦对第二固定块进行挤压,使得卡块和第二固定块的贴合更加紧密,实现上机盖的安装操作,操作简单,只需转动转动盘,不需要螺栓拧动数圈从而对上机盖进行固定连接,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2、该内壁方便清洗的榨汁机设置有套杆、嵌入杆、第二弹簧、移动套环和第三弹簧,当机壳受到冲撞,第二弹簧压缩,嵌入杆向套杆的内部收缩,移动套环向两者之间的位置移动,第三弹簧亦压缩,实现装置的防护操作,对电机进行防护措施,使得电机不会因汽车颠簸而撞击损坏,从而汽车不会因电机损坏而停止工作,提高了装置的防护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壳机身;2、下机盖;3、上机盖;4、转动盘;5、转动杆;6、第一固定块;7、第一弹簧;8、卡块;9、固定杆;10、第二固定块;11、密封橡胶圈;12、橡胶垫;13、套杆;14、嵌入杆;15、第二弹簧;16、橡胶杆;17、第一空腔;18、第一铰接杆;19、第二铰接杆;20、移动套环;21、第三弹簧;22、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包括机壳机身1,下机盖2和上机盖3,机壳机身1的底端固定有下机盖2,机壳机身1的顶端设置有上机盖3,机壳机身1顶端的上机盖3底端设置有密封橡胶圈11,且密封橡胶圈11底端的机壳机身1内部设置有与密封橡胶圈11相互配合的卡槽,通过该设计,使得上机盖3与机壳机身1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机壳机身1内部的上机盖3底端设置有橡胶软垫,通过该设计,对电机的顶端进行缓冲防护,提高了装置的防护性,上机盖3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盘4,转动盘4的底端固定有转动杆5,且转动杆5贯穿上机盖3并延伸至机壳机身1的内部,转动杆5靠近机壳机身1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固定块6,且第一固定块6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顶端固定在卡块8的底端,第一弹簧7内部的卡块8底端固定有固定杆9,且固定杆9贯穿第一固定块6的内部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块6的底端外部,固定杆9底端的第一固定块6底端胶粘有橡胶环,通过该设计,对第一弹簧7进行缓冲和支撑,使得第一弹簧7不会因一直处于压缩状态而逐渐变形,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卡块8顶端的机壳机身1内壁上固定有与卡块8相互贴合的第二固定块10,通过该设计,对上机盖3和机壳机身1进行安装固定操作,且操作简单,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和实用性,机壳机身1的内壁和下机盖2的顶端皆固定有橡胶垫12,且橡胶垫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7,第一空腔17靠近机壳机身1一端的两侧皆胶粘有第二弹簧15,且第二弹簧15远离机壳机身1的一端胶粘在橡胶杆16的顶端,橡胶杆16固定在橡胶垫12远离机壳机身1的内壁,橡胶杆16内部中间位置处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空腔22,第二弹簧15内部的第一空腔17靠近机壳机身1一端的内壁固定有套杆13,且套杆13远离机壳机身1的一端内嵌有嵌入杆14,嵌入杆14远离机壳机身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空腔17的内壁,通过该设计,使得橡胶垫12在受到挤压时,嵌入杆14可以收缩在套杆13的内部,提高了减震效果,两组第二弹簧15之间第一空腔17靠近机壳机身1的一端皆固定有第一铰接杆18,且第一铰接杆18远离机壳机身1的一端皆通过铰接轴连接有第二铰接杆19,第二铰接杆19远离机壳机身1的一端皆通过铰接轴连接有移动套环20,两组移动套环20之间通过第三弹簧21连接,移动套环20和第三弹簧21皆套设在橡胶杆16的外壁上。
工作原理:首先将电机放置入机壳机身1的内部后,随后将上机盖3放置在机壳机身1的顶端上,此时密封橡胶圈11卡合在机壳机身1内部的卡槽中,随后转动转动盘4,使得卡块8逐渐移至第二固定块10的底端,此时卡块8向下移动较小距离,固定杆9同步向下移动,第一弹簧7呈压缩蓄力状态,此时完成了对上机盖3的安装操作。
橡胶垫12远离机壳机身1的一端贴合在电机的外壁上,当机壳机身1受到晃动时,此时第二弹簧15呈压缩蓄力状态,嵌入杆14向套杆13的内部收缩,在挤压力和铰接轴的作用下,第二铰接杆19远离机壳机身1的一端向两者之间位置移动,从而使得移动套环20向两者之间的位置移动,此时第三弹簧21呈压缩蓄力状态,实现减震操作,操作到此结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包括机壳机身(1),下机盖(2)和上机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机身(1)的底端固定有下机盖(2),所述机壳机身(1)的顶端设置有上机盖(3),所述机壳机身(1)的内壁和下机盖(2)的顶端皆固定有橡胶垫(12),且橡胶垫(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7),所述第一空腔(17)靠近机壳机身(1)一端的两侧皆胶粘有第二弹簧(15),且第二弹簧(15)远离机壳机身(1)的一端胶粘在橡胶杆(16)的顶端,所述橡胶杆(16)固定在橡胶垫(12)远离机壳机身(1)的内壁,所述橡胶杆(16)内部中间位置处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空腔(22),两组所述第二弹簧(15)之间第一空腔(17)靠近机壳机身(1)的一端皆固定有第一铰接杆(18),且第一铰接杆(18)远离机壳机身(1)的一端皆通过铰接轴连接有第二铰接杆(19),所述第二铰接杆(19)远离机壳机身(1)的一端皆通过铰接轴连接有移动套环(20),两组所述移动套环(20)之间通过第三弹簧(21)连接,所述移动套环(20)和第三弹簧(21)皆套设在橡胶杆(16)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机身(1)内部的上机盖(3)底端设置有橡胶软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盖(3)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盘(4),所述转动盘(4)的底端固定有转动杆(5),且转动杆(5)贯穿上机盖(3)并延伸至机壳机身(1)的内部,所述转动杆(5)靠近机壳机身(1)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固定块(6),且第一固定块(6)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顶端固定在卡块(8)的底端,所述卡块(8)顶端的机壳机身(1)内壁上固定有与卡块(8)相互贴合的第二固定块(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7)内部的卡块(8)底端固定有固定杆(9),且固定杆(9)贯穿第一固定块(6)的内部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块(6)的底端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机身(1)顶端的上机盖(3)底端设置有密封橡胶圈(11),且密封橡胶圈(11)底端的机壳机身(1)内部设置有与密封橡胶圈(11)相互配合的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15)内部的第一空腔(17)靠近机壳机身(1)一端的内壁固定有套杆(13),且套杆(13)远离机壳机身(1)的一端内嵌有嵌入杆(14),所述嵌入杆(14)远离机壳机身(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空腔(17)的内壁。
CN201921892020.9U 2019-11-05 2019-11-05 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 Active CN211351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2020.9U CN211351878U (zh) 2019-11-05 2019-11-05 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2020.9U CN211351878U (zh) 2019-11-05 2019-11-05 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1878U true CN211351878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9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2020.9U Active CN211351878U (zh) 2019-11-05 2019-11-05 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1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71720U (zh) 一种风冷柴油静音发电机组
CN11225987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避震装置
CN211351878U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
CN108317035A (zh) 一种风力和波浪能双动力发电装置
CN105253239A (zh) 一种自行车及其刹车装置
CN21088920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减震装置
CN211183651U (zh) 一种双轴伸无刷外转子电动机
CN204704306U (zh) 内置叶片马达式能量回收减振器
CN207218441U (zh) 一种带防水防尘外罩的发电机机架
CN213990385U (zh) 新能源汽车用大扭矩永磁同步电机
CN104819241A (zh) 内置叶片马达式能量回收减振器
CN213846425U (zh) 车用直流马达
CN213906464U (zh) 一种抽尘电机的抗震防护外壳
CN212627471U (zh) 一种新能源电机外壳
CN211273245U (zh) 一种杆塔作业防坠落缓冲装置
CN202798274U (zh) 铝合金、铸铁复合轴承座振动电机
CN212673515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蓄热式电锅炉
CN205207092U (zh) 空气压缩机
CN205207091U (zh) 空气压缩机
CN216162238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安全防护效果好的智能配电柜
CN109274203B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永磁电机
CN210182299U (zh) 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弹簧式继电器
CN212660050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钻井平台用直流电机
CN213235890U (zh) 一种较好减震的缓冲器壳体
CN211231343U (zh) 一种离合器用分离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Address after: 201799 room 510-523, Lai Ga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510-523.

Patentee after: Weimar Automobil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 Penglai Road, Jianxi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ou Chun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