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0671U -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0671U
CN211350671U CN202020375423.2U CN202020375423U CN211350671U CN 211350671 U CN211350671 U CN 211350671U CN 202020375423 U CN202020375423 U CN 202020375423U CN 211350671 U CN211350671 U CN 211350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olar cell
touch sensing
layer
sen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754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源
谢雄才
眭斌
张文进
杨亮
任国光
廖亿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Semiconductors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754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0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0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06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包括透明基板,透明基板的同一侧并列设置有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触控感应单元,触控感应单元形成在第一区域,太阳能电池单元形成在第二区域;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透明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光伏层和第二电极,触控感应单元包括设置在透明基板上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覆盖触控感应电极的保护层,其中第一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由相同材料、同时形成,触控感应电极为单层透明导电氧化膜结构,制作及结构简单,还解决了分开制作时触控感应单元和太阳能电池单元的位置偏差的问题,降低用于电性连接的柔性印刷线路板绑定复杂程度,以及减少柔性印刷线路板的数量和绑定次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在实现触控功能时,通常采用外挂的方式,将成品的触控感应结构与成品的太阳能电池贴合并连接到驱动电路上形成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在厚度方面也不满足产品的轻薄化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通过将触控感应单元的触控感应电极与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第一电极设置为同一材质,在同一制程中完成,不需要将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触控感应单元分开制作,减少了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步骤和降低了加工的复杂程度,结构简单、厚度薄。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的同一侧并列设置有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触控感应单元,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形成在第一区域,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形成在第二区域;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透明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光伏层和第二电极,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设置在透明基板上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覆盖触控感应电极的保护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由相同材料、同时形成,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为单层透明导电氧化膜结构。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还包括与第一电极连接的辅助电极层。
优选地,还包括绝缘层,所述辅助电极层通过绝缘层与第二电极绝缘隔开。
优选地,所述辅助电极层和/或第二电极还用于触控感应单元的电极绑定。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一柔性印刷线路板,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同时用于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绑定和触控感应单元的绑定。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通过将触控感应单元的触控感应电极与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第一电极采用同一材质,在同一制程中完成,不需要将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触控感应单元分开制作,减少了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步骤和降低了加工的复杂程度,还可以解决分开制作时触控感应单元和太阳能电池单元的位置偏差的问题,降低用于电性连接的柔性印刷线路板绑定复杂程度,以及减少柔性印刷线路板的数量和绑定次数的问题;
2、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触控感应单元相互绝缘设置,具体可通过触控感应单元的保护层实现两者的绝缘隔开,避免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触控感应单元相互产生影响。并且,由于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触控感应单元并列分开设置,当太阳能电池应用在其它带显示的设备时,太阳能电池单元避开显示区域,且太阳能电池单元对触控感应单元对应的显示区域不产生任何影响,再将太阳能电池的电能提供给功耗较大的显示设备,有效提升显示设备的续航能力。本发明的触控感应单元的设置相当于将整块太阳能电池镂空成第一区域,再将触控感应单元集成在太阳能电池内,实现太阳能电池具有触控功能;
3、本发明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同时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触控感应单元,这样可以使用一片柔性印刷线路板同时作为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触控感应单元的两种功能的输出,有效减少器件的绑定加工难度和驱动主板的设计复杂度和外形尺寸,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集成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显示绝缘层和辅助电极层以及显示触控感应电极绑定端子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柔性印刷线路板绑定在太阳能电池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的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其中太阳能电池具有第一区域10-b和第二区域10-a,图2中所示第二区域10-a环绕第一区域10-b设置,形成在第一区域10-b的外周边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图中所述第一区域10-b和第二区域10-a的分布仅作为示例,不应以此为限定,还可以例如是第一区域10-b和第二区域10-a并列设置等。所述太阳能电池整体呈膜状或者板状,可以用于电子显示设备上或者电子穿戴设备上,为电子显示设备和电子穿戴设备提供光电转换的电能。
具体地,所述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一透明基板10。
所述透明基板10可以是玻璃、石英等透明的无机材料或透明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等,满足光的透过率在90%以上即可,不会影响正常的显示和光电转换的效率,其可以是刚性材质,也可以是柔性材质,以满足不同需求。
步骤二:在透明基板10的同一侧、同时进行第一电极21的制作和触控感应电极31的制作,所述第一电极21和触控感应电极31采用相同材料制作,所述触控感应电极31为单层透明导电氧化膜结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31制作在第一区域10-b和所述第一电极21制作在第二区域10-a。
本制作步骤中,可以先进行第一电极21和触控感应电极31的成膜,再对第一电极21和触控感应电极31成像、刻蚀成图案。所述第一电极21和触控感应电极31的成膜温度可以是在室温下进行,也可以在高温230℃-350℃下成膜,成膜厚度在20nm-1000nm之间。所述第一电极21背向透明基板10的第一侧还可以选择用低浓度HCl或碱性物质制绒形成凹凸不平的平面,以提高环境光的吸收。
所述第一电极21和触控感应电极31可以采用TCO材质,包括但不限于AZO(掺铝氧化锌)、ITO(氧化烟锡)、纳米银、镁银合金或石墨烯等透明导电氧化膜,提高透过率和减少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31采用单层透明导电氧化膜实现触控功能,结构简单。常规结构中,所述触控感应电极31包括发射极和接收极,为现有技术中的已有技术,本申请不作赘述。
步骤三:在触控感应电极31的外表面制作保护层32形成触控感应单元30。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32覆盖在触控感应电极31的外侧并延伸至与透明基板10接触,实现对触控感应电极31的全面密封保护作用。所述保护层32的材质可以采用无机的氧化硅、氮化硅,或亚克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及聚丙烯树脂等有机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四:在所述第一电极21上依次进行光伏层22和第二电极23的成膜。
具体地,所述光伏层22可以分为P层、I层和N层,其中P层厚度为10nm-30nm,成膜温度为150℃-250℃, I层厚度为300 nm -500nm,成膜温度为150℃-250℃,N层厚度为20 nm-40nm,成膜温度为150℃-250℃。
所述光伏层22可以但不限于为采用多晶硅、非晶硅或砷化镓类材质制作形成的PN或PIN型器件。
所述第二电极23可以是单层电极膜或多层电极膜,可以但不限于采用单体金属材质、合金材质或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卤化物材质等,这些单体金属材质、合金材质或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卤化物材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为电阻率较低的金、银、铜、铝、镍或钼等之一。
步骤五:清洗后依次对第二电极23和光伏层22进行成像刻蚀形成太阳能电池单元20。
其中第二电极23可以采用涂胶曝光成像后进行化学刻蚀,光伏层22可以采用干刻的方式进行刻蚀。
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通过将触控感应单元30的触控感应电极31与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一电极21采用同一材质,在同一制程中完成,不需要将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分开制作,减少了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步骤和降低了加工的复杂程度,还可以解决分开制作时触控感应单元30和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位置偏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可以是透明的结构、不透明的结构或者是半透明的结构,具体可依据实际需求选择第二电极23的材质决定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透明与否。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可以是单结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单元20,也可以是多结结构串联的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其结构的具体设置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本发明不作过多阐述和限定。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20设置的面积与光电转换的效果成正比,即为了更大的接收外界光照射,则提高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面积,就能获得更好的光电转换效果,从而为应用的设备提供更多的电能,延长使用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相互绝缘或者绝缘断开设置,具体可通过触控感应单元30的保护层32实现两者的绝缘隔开,避免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相互产生影响。并且,由于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并列分开设置,当太阳能电池应用在其它带显示的电子设备时,触控感应单元30对应形成在显示区域,太阳能电池单元20避开显示区域,且太阳能电池单元20对触控感应单元30对应的显示区域不产生任何影响,再将太阳能电池的电能提供给功耗较大的显示设备,有效提升显示设备的续航能力。本发明的触控感应单元30的设置相当于将整块太阳能电池镂空成第一区域10-b,再将触控感应单元30集成在太阳能电池内,实现太阳能电池具有触控功能。
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对第一电极21进行辅助电极层50的制作,所述辅助电极层50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方式一次性成膜形成。该步骤还包括绝缘层40的制作,所述绝缘层40使辅助电极层50与第二电极23绝缘隔开。所述辅助电极层50可以降低第一电极21的电阻,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单元20在强光下的转化效率,同时有利于第一电极21的引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图4所示的辅助电极层50设置在最上层,是为了便于辅助电极层50的大面积设置,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第一电极21的电阻,当辅助电极层50与第一电极21接触连接时,可以通过将第二电极23和光伏层22进行开孔的方式使辅助电极层50通过该孔延伸至与第一电极21接触连接(该连接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图4中未示出),利用小面积开孔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辅助电极层50对光电转换面积的影响。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中,还包括对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制作和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绑定制作,所述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和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绑定优选采用同一柔性印刷线路板制作,可以降低用于电性连接的柔性印刷线路板绑定复杂程度,以及减少柔性印刷线路板的数量和绑定次数的问题。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引出电极区域(即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3的引出电极区域)可以与触控感应单元30的电极绑定区域并列设置在透明基板10的同一方向,这样可以使用一片柔性印刷线路板同时作为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的两种功能的输出,有效减少器件的绑定加工难度和驱动主板的设计复杂度和外形尺寸,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集成度。
如图6所示,所述触控感应单元30的电极绑定可以通过触控感应电极31直接引出至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位30-a,所述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位30-a形成在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绑定位20-a之间,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位30-a与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绑定位20-a相互隔开。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上还布设有触控感应单元30的输出端子30-b和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输出端子20-b。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辅助电极层50和/(或)第二电极23还可以用于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电极制作,即在制作辅助电极层50和/(或)第二电极23时,可以在触控感应单元的绑定位30-a上同时制作辅助电极层50和/(或)第二电极23,以增加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电极的厚度,进而使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绑定电极和触控感应单元30绑定电极的厚度一致。具体来说,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绑定电极的平整性,所述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电极还可以利用辅助电极层50和/(或)第二电极23,使绑定电极的厚度增加,此时用于绑定电极的辅助电极层50和第二电极23应当与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辅助电极层50和第二电极23绝缘隔开形成相互独立的部分,以免发生短路。
本发明通过将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绑定电极与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电极设置在同一个区域,不同功能的绑定电极输出端子的叠层厚度也可以设计成厚度相同的结构,在通过ACF(各向异性导电膜)作为与柔性印刷线路板电性连接的过程,有利于ACF采用相同的型号、宽度和绑定条件,一次同时完成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相对于将其分别独立开、分别绑定的情况,减少了加工次数、降低加工难度,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成品率。
所述辅助电极层50可以但不限于采用金属单质、合金材质、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卤化物材质或纳米导电材质等,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蒸镀、离子镀、磁控溅射或CVD等成膜工艺制成;其中金属单质可以是Al、Ag等单质,合金材质可为镁银合金或钼银合金等,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卤化物材质可为ITO或IZO等,纳米导电材质可为石墨烯等。这些金属单质、合金材质、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卤化物材质或纳米导电材质形成的辅助电极层50在厚度小于一定值时,即可达到透明的光学效果。
当绝缘层采用有机物时,可以通过涂胶曝光显影、移印或丝印的方式制备,工艺更为简单。当绝缘层采用SiNx、SiO2等非金属保护时,可通过采用化学气象沉积(CVD)或磁控溅射等方式来成膜,然后利用黄光线曝光做出图形后干刻蚀成图形。
实施例二
结合图2、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具有第一区域10-b和第二区域10-a,图2中所示第二区域10-a环绕第一区域10-b设置,形成在第一区域10-b的外周边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图中所述第一区域10-b和第二区域10-a的分布仅作为示例,不应以此为限定,还可以例如是第一区域10-b和第二区域10-a并列设置等。所述太阳能电池整体呈膜状或者板状,可以用于电子显示设备上或者电子穿戴设备上,为电子显示设备和电子穿戴设备提供光电转换的电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基板10,所述透明基板10的同一侧并列设置有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所述触控感应单元30形成在第一区域10-b,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20形成在第二区域10-a。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透明基板10上的第一电极21、光伏层22和第二电极23,所述触控感应单元30包括设置在透明基板10上的触控感应电极31和覆盖触控感应电极31的保护层32,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1和触控感应电极31由相同材料、同时形成,即所述第一电极21和触控感应电极31在透明基板10上呈同一水平面设置,而不是上下层叠的位置关系,当然,第一电极21和触控感应电极31在透明基板10上形成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不同。当第一电极21和触控感应电极31在透明基板10上形成的厚度不同时,在PVD(物理气相沉积)的过程中,对应第一区域10-b或第二区域10-a采用MASK分时遮蔽即可实现。
本发明通过将触控感应单元30的触控感应电极31与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第一电极21采用同一材质,在同一制程中完成,不需要将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分开制作,减少了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步骤和降低了加工的复杂程度,还可以解决分开制作时触控感应单元30和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位置偏差的问题。
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20还包括与第一电极21连接的辅助电极层50。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20还包括绝缘层40,所述辅助电极层50应当通过绝缘层40与第二电极23绝缘隔开,避免短路发生。所述辅助电极层50可以减少第一电极21的电阻,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单元20在强光下的转化效率,同时有利于第一电极21的引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图4所示的辅助电极层50设置在最上层,是为了便于辅助电极层50的大面积设置,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第一电极21的电阻,当辅助电极层50与第一电极21接触连接时,可以通过将第二电极23和光伏层22进行开孔的方式使辅助电极层50通过该孔延伸至与第一电极21接触连接(该连接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图4中未示出),利用小面积开孔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辅助电极层50对光电转换面积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极层50和/(或)第二电极23还可以用于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电极制作,即在制作辅助电极层50和/(或)第二电极23时,可以在触控感应单元的绑定电极上同时制作辅助电极层50和/(或)第二电极23,以增加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电极的厚度,进而使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绑定电极和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电极的厚度一致。具体来说,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电极的平整性,所述触控感应单元30的电极绑定还可以利用辅助电极层50和/(或)第二电极23,使绑定电极的厚度增加,此时用于绑定电极的辅助电极层50和第二电极23应当与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辅助电极层50和第二电极23绝缘隔开形成相互独立的部分,以免发生短路。
本发明通过将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绑定电极与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电极设置在同一个区域,不同功能的绑定电极输出端子的叠层厚度也可以设计成厚度相同的结构,在通过ACF(各向异性导电膜)作为与柔性印刷线路板电性连接的过程,有利于ACF采用相同的型号、宽度和绑定条件,一次同时完成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电极的绑定,相对于将其分别独立开、分别绑定的情况,减少了加工次数、降低加工难度,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成品率。
如图5、图6所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一柔性印刷线路板,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优选同时用于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绑定和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降低用于电性连接的柔性印刷线路板绑定复杂程度,以及减少柔性印刷线路板的数量和绑定次数的问题。具体地,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绑定区域(即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3的绑定区域)可以与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区域并列设置在透明基板10的同一方向,这样可以使用一片柔性印刷线路板同时作为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的两种功能的输出,有效减少器件的绑定加工难度和驱动主板的设计复杂度和外形尺寸,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集成度。
如图6所示,所述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位30-a形成在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绑定位20-a之间,触控感应单元30的绑定位30-a与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绑定位20-a相互隔开。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上还布设有触控感应单元30的输出端子30-b和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输出端子20-b。
所述第一电极21和触控感应电极31可以采用TCO材质,包括但不限于AZO(掺铝氧化锌)、ITO(氧化烟锡)、纳米银、镁银合金或石墨烯等透明导电氧化膜。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电极31采用单层透明导电氧化膜实现触控功能,结构简单。
所述第二电极23可以是单层电极膜或多层电极膜,可以但不限于采用单体金属材质、合金材质或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卤化物材质等,这些单体金属材质、合金材质或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卤化物材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为电阻率较低的金、银、铜、铝、镍或钼等之一。
所述辅助电极层50可以但不限于采用金属单质、合金材质、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卤化物材质或纳米导电材质等,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蒸镀、离子镀、磁控溅射或CVD等成膜工艺制成;其中金属单质可以是Al、Ag等单质,合金材质可为镁银合金或钼银合金等,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卤化物材质可为ITO或IZO等,纳米导电材质可为石墨烯等。这些金属单质、合金材质、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卤化物材质或纳米导电材质形成的辅助电极层50在厚度小于一定值时,即可达到透明的光学效果。
所述光伏层22可以但不限于为采用多晶硅、非晶硅或砷化镓类材质制作形成的PN或PIN型器件。
所述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3形成回路,使得光伏层22受光照射激发产生的电荷载流子形成电流,从而为设备提供电能,图1中所示第一电极21为受到外界光照射的前电极,外界光透过透明基板10直接照射在第一电极21上,第二电极23则为背向光照射的背电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板10可以是玻璃、石英等透明的无机材料或透明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等,满足光的透过率在90%以上即可,不会影响正常的显示和光电转换的效率,其可以是刚性材质,也可以是柔性材质,以满足不同需求。用于覆盖触控感应电极31的保护层32优选但不限于透明光阻(有机高分子材料)或无机类的SiO2、SiNx等材质。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相互绝缘设置,具体可通过触控感应单元30的保护层32实现两者的绝缘隔开,避免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相互产生影响。并且,由于太阳能电池单元20和触控感应单元30并列分开设置,当太阳能电池应用在其它带显示的设备时,太阳能电池单元20避开显示区域,且太阳能电池单元20对触控感应单元30对应的显示区域不产生任何影响,再将太阳能电池的电能提供给功耗较大的显示设备,有效提升显示设备的续航能力。本发明的触控感应单元30的设置相当于将整块太阳能电池镂空成第一区域10-b,再将触控感应单元30集成在太阳能电池内,实现太阳能电池具有触控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可以是透明的结构、不透明的结构或者是半透明的结构,具体可依据实际需求选择第二电极23的材质决定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透明与否。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20可以单结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单元20,也可以是多结结构串联的太阳能电池单元20,其结构的具体设置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本发明不作过多阐述和限定。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20设置的面积与光电转换的效果成正比,即为了更大的接收外界光照射,则提高太阳能电池单元20的面积,就能获得更好的光电转换效果,从而为应用的设备提供更多的电能,延长使用时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的同一侧并列设置有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触控感应单元,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形成在第一区域,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形成在第二区域;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透明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光伏层和第二电极,所述触控感应单元包括设置在透明基板上的触控感应电极和覆盖触控感应电极的保护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由相同材料、同时形成,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为单层透明导电氧化膜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还包括与第一电极连接的辅助电极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层,所述辅助电极层通过绝缘层与第二电极绝缘隔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层和/或第二电极还用于触控感应单元的电极绑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一柔性印刷线路板,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同时用于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绑定和触控感应单元的绑定。
CN202020375423.2U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 Active CN211350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5423.2U CN211350671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5423.2U CN211350671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0671U true CN211350671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6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75423.2U Active CN211350671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067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7147A (zh) * 2020-12-10 2021-03-1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WO2021189841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
CN113917723A (zh) * 2021-09-30 2022-01-11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光感应器和太阳能电池的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9841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
CN112527147A (zh) * 2020-12-10 2021-03-1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13917723A (zh) * 2021-09-30 2022-01-11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光感应器和太阳能电池的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7723B (zh) * 2021-09-30 2024-04-09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光感应器和太阳能电池的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50671U (zh)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
CN105378940B (zh) 薄层半透明光伏单电池
CN106463561B (zh) 晶体硅系太阳能电池、晶体硅系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EP2489076A1 (en) Device comprising electrical contacts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US8779282B2 (en) Solar cel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495699B2 (en) Thin-film photovoltaic cell with high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rate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CN107318269B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布线板
CN103270604A (zh)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JP2014103259A (ja) 太陽電池、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112378A (zh)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11403501A (zh)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
WO2022222953A1 (zh) 太阳能电池和电子设备
US9166078B2 (en) Solar cel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8352417A (zh) 晶体硅系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和晶体硅系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CN211150569U (zh) 薄膜太阳能电池
KR101114099B1 (ko) 태양광 발전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1081152A (zh) 一种集成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JP2012094846A (ja) 太陽電池用集電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EP4095936B1 (en) Solar cell,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smart glass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5053303A (ja) 太陽電池セ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セルの製造方法。
CN103797582A (zh) 太阳能电池用集电片以及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US9806207B2 (en) Solar c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210836906U (zh) 一种集成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显示模组
CN211150572U (zh) 薄膜太阳能电池
CN212257425U (zh) 一种改良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