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8972U - 激光投影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激光投影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48972U CN211348972U CN202020418624.6U CN202020418624U CN211348972U CN 211348972 U CN211348972 U CN 211348972U CN 202020418624 U CN202020418624 U CN 202020418624U CN 211348972 U CN211348972 U CN 2113489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heat dissipation
- cavity
- heat exchange
- vortex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及其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包括:涡流管,所述涡流管具有低温气体出口和高温气体出口;密封的器件腔体,所述器件腔体的气体进口与所述涡流管的低温气体出口连通;气体换热腔体,所述气体换热腔体的气体进口与所述器件腔体的气体出口和所述涡流管的高温气体出口连通,所述气体换热腔体的气体出口与所述涡流管的气体进口连通;设置于所述气体换热腔体的腔壁上的热电制冷器,所述热电制冷器的冷面朝向所述气体换热腔体内部且所述热电制冷器的热面朝向所述气体换热腔体外部。该散热系统可以降低光学器件的工作温度,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防止外部的污染,提升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设备中光源及图像处理设备的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电影行业及工程投影行业中,超大屏幕、超高亮度放映设备的需求量逐步提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之相对应的,光源功率也在呈指数型增长。卤素灯泡、汞灯、氙灯灯泡等传统光源的亮度受到限制,而且这几种光源的光电转化效率低下,寿命短,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放映要求。因此,激光光源成为放映机厂商的首选。激光光源体积紧凑,使用寿命长,而且显示效果优良,有更好的色彩饱和度,其应用场景及匹配的产品越来越丰富。
在激光投影设备中,有很多光学器件的发热量较大,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散热。虽然液冷散热方式有更高的效率,但是对于荧光轮、散射轮、光棒等光学器件,无法使用浸没式或使用水冷板的间接式液冷散热方式,从而风冷散热就成为首选。激光放映设备中各个光学器件的功耗密度很高,而且对工作温度的要求更为苛刻,所以需要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高效散热。
传统风冷散热系统中,多采用风扇作为空气循环的动力源,这导致空气压力较低,流速较慢,无法在狭小流道中实现集中高效的换热。另外,周围空气温度必定高于光学器件环境温度,才能实现光学器件的散热。如周围空气温度过高则会影响光学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此外,在光源系统复杂、存在多光源及多光学器件耦合使用的场景中,需要为每个光学器件匹配对应的风扇及空气循环风道,这对提高风冷散热系统的集成度和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使用环境空气散热时,不可避免地会将空气中的杂质带入系统中,对各个器件造成污染,降低其效率,甚至导致器件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可以降低光学器件的工作温度,提高系统集成度,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防止外部的污染,提升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散热系统的激光投影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系统,包括:
涡流管,所述涡流管具有低温气体出口和高温气体出口;
密封的器件腔体,所述器件腔体的气体进口与所述涡流管的低温气体出口连通;
气体换热腔体,所述气体换热腔体的气体进口与所述器件腔体的气体出口和所述涡流管的高温气体出口连通,所述气体换热腔体的气体出口与所述涡流管的气体进口连通;
设置于所述气体换热腔体的腔壁上的热电制冷器,所述热电制冷器的冷面朝向所述气体换热腔体内部且所述热电制冷器的热面朝向所述气体换热腔体外部。
优选地,上述散热系统中,还包括串接在所述气体换热腔体的气体出口与所述涡流管的气体进口之间的气体压缩装置;
所述气体压缩装置为高压气泵或压缩机。
优选地,上述散热系统中,所述涡流管的高温气体出口与所述气体换热腔体的气体进口之间的管路、所述涡流管的低温气体出口与所述器件腔体的气体进口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器件腔体的气体出口与所述气体换热腔体的气体进口之间的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上串接有气体过滤器。
优选地,上述散热系统中,所述热电制冷器的冷面和热面均连接有散热片;
所述散热片远离所述热电制冷器的一侧设置有风扇。
优选地,上述散热系统中,所述热电制冷器的冷面和/或热面设置有导热层;
所述导热层为硅脂。
优选地,上述散热系统中,所述器件腔体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器件腔体并联设置。
优选地,上述散热系统中,至少一个所述器件腔体的进气管路上串接有流量调节阀。
优选地,上述散热系统中,所述器件腔体内部设置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能够将气体引至该器件腔体内的待散热位置。
优选地,上述散热系统中,所述热电制冷器与所述气体换热腔体的腔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
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
应用上述散热系统时,将激光投影设备的需要散热的光学器件置于器件腔体内部,然后使器件腔体密封。从涡流管排出的低温气体通过气管进入器件腔体内,对器件腔体内的光学器件进行散热,进而使光学器件的温度降低。器件腔体内的气体排出后进入气体换热腔体,从涡流管排出的高温气体也进入气体换热腔体,进入气体换热腔体内的气体与热电制冷器的冷面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进入气体换热腔体内的气体降温。降温后的气体从气体换热腔体内排出后,再经气管进入涡流管,实现了气体的循环。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影设备,该激光投影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散热系统。由于上述的散热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散热系统的激光投影设备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流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电制冷器两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荧光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荧光轮与马达的装配图。
在图1-6中:
1-器件腔体、2-光学器件、3-涡流管、3a-低温气体出口、3b-高温气体出口、3c-高压气体进口、4-高压气泵、5-气体过滤器、6-内部散热片、7-热电制冷器、8-外部散热片、9-外部风扇、10-气体换热腔体、11-流量调节阀、12-内部风扇、13-荧光轮、14-荧光粉、15-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分析,在激光投影领域,随着亮度需求的不断提高,设备内各个光学器件的功率持续上升,在光学器件工作温度要求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更加高效的散热方式为其降温。由于液冷散热会对光学器件2的工作状态产生影响,因此需改进现有的风冷散热系统。
部分投影设备使用简单的风扇直吹风的散热方式,该方式易于设计,但是需要使用环境空气进行散热,这会将杂质引入光学系统,影响各个器件的工作效率及寿命,即使增加过滤器,也需经常对过滤器进行更换或清洗,增加了设备维护成本,而且设备内的空气温度会等于甚至高于环境温度,在高温环境中,存在器件温度过高的风险,限制了投影设备的使用场景,且会降低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系统可以降低光学器件2的工作温度,提高系统集成度,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防止外部的污染,提升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散热系统的激光投影设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系统主要用于对激光投影设备的光学器件2进行散热。该散热系统包括涡流管3、器件腔体1、气体换热腔体10以及热电制冷器7。
如图3所示,涡流管3具有低温气体出口3a和高温气体出口3b。涡流管3还具有气体进口。
密封的器件腔体1具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器件腔体1为密封结构,气体只能经其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进出器件腔体1。器件腔体1用于容置光学器件2,即激光投影设备的需要散热的光学器件2置于器件腔体1内部。
器件腔体1的气体进口与涡流管3的低温气体出口3a连通,即从涡流管3排出的低温气体能够通过气管进入器件腔体1内,以实现对器件腔体1内的光学器件2进行散热。
气体换热腔体10的气体进口与器件腔体1的气体出口和涡流管3的高温气体出口3b连通,即从器件腔体1排出的气体和从涡流管3排出的高温气体均进入气体换热腔体10内进行降温处理。气体换热腔体10的气体出口与涡流管3的气体进口连通,即在气体换热腔体10中降温后的气体再次进入涡流管3内,实现了气体的循环。
热电制冷器7设置于气体换热腔体10的腔壁上,热电制冷器7固定在气体换热腔体10的腔壁上。热电制冷器7的冷面朝向气体换热腔体10内部,热电制冷器7的热面朝向气体换热腔体10外部,以使热电制冷器7的冷面对热电制冷器7内的气体进行降温。
应用上述散热系统时,将激光投影设备的需要散热的光学器件2置于器件腔体1内部,然后使器件腔体1密封。从涡流管3排出的低温气体通过气管进入器件腔体1内,对器件腔体1内的光学器件2进行散热,进而使光学器件2的温度降低。器件腔体1内的气体排出后进入气体换热腔体10,从涡流管3排出的高温气体也进入气体换热腔体10,进入气体换热腔体10内的气体与热电制冷器7的冷面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进入气体换热腔体10内的气体降温。降温后的气体从气体换热腔体10内排出后,再经气管进入涡流管3,实现了气体的循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系统可以为荧光轮13、光棒、散射轮等光学器件2进行风冷散热。涡流管3可以输出低于环境温度的低温空气(该处低温空气还可以为其它气体,在此以空气为例进行说明),并使气流以较高的流速流经待器件腔体1内的光学器件2,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集中式散热。涡流管3排出的高温空气与流经光学器件2后的高温空气在气体换热腔体10内汇合后流经热电制冷器7冷面进行降温,然后再次进入涡流管3,从而形成空气的内部循环。空气仅在系统内部循环,避免了系统外部杂质对精密光学器件2产生影响。
由上可知,该散热系统可以降低光学器件2的工作温度,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防止外部的污染,从而能够拓展投影设备的使用场景,提高高功率激光投影显示设备的工作性能,提升散热效果,为投影设备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增加散热系统内的气体流速,上述散热系统还包括气体压缩装置,该气体压缩装置串接在气体换热腔体10的气体出口与涡流管3的气体进口之间的气路上。气体压缩装置的出口与涡流管3的高压气体进口3c连通。
具体地,气体压缩装置可以为高压气泵4或压缩机,在此不作限定。或者,不设置气体压缩装置,而是直接向散热系统内充入高压气体。
气体压缩装置的接口应与气体管路相契合,并配有接头结构,以方便与气体管路相连接并密封,气体压缩装置的进出口压差应高于0.6MPa,以满足涡流管3的进气压力需要,气体压缩装置的流量需大于系统的最高流量,因为在涡流管3处有部分气体通过高温气体出口3b排出,无法起到散热的作用,通常气体压缩装置流量应高于0.15m3/min。气体压缩装置与设备内结构件之间的固定需采用弹性结构,如橡胶固定环或弹性垫圈,以防止气体压缩装置的振动传递到光学器件2,影响输出图像的效果。
涡流管3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能量分离装置,涡流管3包括喷嘴、涡流室、分离孔板和冷热两端管。工作时高压气体由高压气体进口3c进入并在腔体内膨胀,然后以很高的速度沿切线方向进入涡流管3。气流在涡流管3内高速旋转时,经过涡流变换后分离成总温不相等的两部分气流,处于中心部位的气流温度低,由低温气体出口3a排出,而处于外层部位的气流温度高,由高温气体出口3b排出,调节冷热流比例,可以得到最佳制冷效应。高压气泵4可以提升气体压力,将其出口与涡流管3的入口相连接,作为回路中空气循环的动力源。
涡流管3的气体进口、低温气体出口3a和高温气体出口3b处需设置螺纹、卡扣或管路快速接头等结构,以方便与气体管路相连接并密封。涡流管3的高温气体出口3b处的温度最高可达80℃以上,因此高温气体出口3b处的材质应可耐受100℃以上的温度,在高温下不发生软化变形。涡流管3包括节流装置,通过调节涡流管3的节流装置,可以控制不同的出气温度及冷热空气的流量比例,以匹配不同发热功耗的器件。涡流管3外管壁处可以贴附保温材料,如气溶胶,防止其与周围空气发生换热。
为了保证散热系统内气体的纯净,散热系统还可以包括气体过滤器5。涡流管3的高温气体出口3b与气体换热腔体10的气体进口之间的管路、涡流管3的低温气体出口3a与器件腔体1的气体进口之间的管路以及器件腔体1的气体出口与气体换热腔体10的气体进口之间的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上串接有气体过滤器5。如此可以滤除系统内部空气中的少量杂质。
气体过滤器5为折叠纤维、无纺布等材质,可以过滤直径0.5微米以上的杂质,从而保证系统内部清洁。
荧光轮13的边缘有环状的荧光粉14,中轴处与马达15的转子连接,工作过程中荧光轮13高速旋转,荧光粉处接收激光,并反射出黄光。因光效率有限,部分激光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传导至整个荧光轮13及马达15,马达15寿命与温度强相关,因此需对其高效散热。当光学器件2为荧光轮13及其马达15时,气体过滤器5可以吸收荧光轮13的马达15在工作过程中挥发出的少量润滑油。
优选地,可以仅在涡流管3的高温气体出口3b与气体换热腔体10的气体进口之间的管路上串接气体过滤器5,在此不作限定。
为了提高热电制冷器7的换热效率,热电制冷器7的冷面和热面均连接有散热片。具体地,与热电制冷器7的冷面连接的散热片位于气体换热腔体10的内部,因此与热电制冷器7的冷面连接的散热片为内部散热片6。与热电制冷器7的热面连接的散热片位于气体换热腔体10的外部,因此与热电制冷器7的热面连接的散热片为外部散热片8。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散热片远离热电制冷器7的一侧设置有风扇。具体地,内部散热片6远离热电制冷器7的一侧的风扇为内部风扇12;外部散热片8远离热电制冷器7的一侧的风扇为外部风扇9。当然,也可以仅设置外部风扇9。
外部风扇9可以是轴流风扇或涡流风扇,其进出风方向需与系统风道相契合,风量需满足外部散热器的散热需求,其噪声需低于设备运行的噪声标准。在低噪声、高风量需求的场景中,可以放置两个或更多风扇,以满足散热需求。
当热电制冷器7的两个引脚接通直流电时,热量会从一个表面迁移到另一个表面,从而形成冷面与热面,热电制冷器7的冷面与内部散热片6连接,热电制冷器7的热面与外部散热片8连接。外部散热片8处放置一个或多个外部风扇9,将系统中各个部件的热量散发到环境空气中去,由于风扇及散热片对灰尘不敏感,因此外部风扇9处可以放置初效过滤器进行初步过滤即可。
另外,热电制冷器7的冷面和/或热面可以设置有导热层,以便提高热电制冷器7的冷面和/或热面的热交换率。具体地,可以在冷面和热面均设置导热层。上述导热层可以为硅脂或其它材质,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内部散热片6、外部散热片8与热电制冷器7之间需妥善贴合,为防止贴合面弯曲或翘起,对热电制冷器7边缘造成局部应力,导致器件破坏及换热效果下降,散热器与热电制冷器7的贴合面可以放置导热界面材料,如导热硅脂或导热垫片,以降低界面换热热阻。散热片可以选用铜、铝等具有高导热系数的金属材质,加强基板与翅片之间的均温性,降低温度梯度,促进热量快速由热电制冷器7高温处传导到腔体外部环境中,从而降低系统中空气的温度。
器件腔体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器件腔体1并联设置。多个器件腔体1的气体进口均与涡流管3的低温气体出口3a连通,多个器件腔体1的气体出口均与气体换热腔体10的气体进口连通。如此设置,在待散热光学器件2较多时,可以同时为多个器件提供气流,达到提高散热系统集成度的目的。每个器件腔体1内可以装配一个或多个光学器件2。
对于各个光学器件2发热功率差异较为明显的情况,可以通过气体管路的设计来实现不同流量的分配,例如,对于高发热功率的支路,匹配直径更大的管路,并在低发热功率支路的入口处设置阀门或挡板,以降低该支路的空气流量。
或者,为了调整器件腔体1的进风量,至少一个器件腔体1的进气管路上串接有流量调节阀11。即器件腔体1的气体进口上游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1,调整流量调节阀11的开度以实现器件腔体1的进气量的调整。
当有光路经过器件腔体1时,器件腔体1的腔壁上可以设置镜片,镜片的边缘与器件腔体1的腔壁密封连接。当器件腔体1内的光学器件2与其它部件连接时,器件腔体1的腔壁上可以开设供部件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孔壁与部件之间需密封连接。
优选地,器件腔体1内部还可以设置有导风件,导风件能够将气体引至该器件腔体1内的待散热位置。具体地,导风件位于器件腔体1的气体进口处,以将进入腔体的风收拢,正对待散热光学器件2流动。例如对于荧光轮13,轮体尺寸较大,但是马达对温度要求更为苛刻,因此导风件将入风引至马达周围,针对马达进行局部散热,满足寿命要求。对于光棒等光学器件2,需将气流引导至其侧壁等不干涉光路的部位,实现集中高效的散热。
热电制冷器7的供电使用直流电源,还可以增加PMW控制电路,PMW控制电路控制热电制冷器7的电流或电压,使热电制冷器7在不同系统发热功率及不同环境温度中,提供不同的制冷量,避免散热能力过剩。
为防止热电制冷器7冷面温度较低时出现结露的情况,需在热电制冷器7周围放置密封材料,隔绝空气中的水蒸气。具体地,热电制冷器7与气体换热腔体10的腔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密封材料可以为硅胶垫或发泡条。
气体换热腔体10与器件腔体1可选用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并对内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以提高表面黑度。由于腔体内空气温度一般会高于环境温度,使用高黑度的腔体材料可以帮助腔体向环境传热。在系统有轻量化要求的场景,也可以使用经过发黑处理的塑料、有机玻璃等材质。腔体使用粘接、螺纹加密封圈等方式进行密封。
气体管路在各个接口处设置有螺纹或快速接头等结构,方便安装及拆卸各个部件,管路可选用PVC、波纹管等材质,便于加工管路形状,管路内径需大于气泵及涡流管3接口的直径,以降低流动阻力,涡流管3低温气体出口3a与器件腔体1之间的管路需包裹隔热材料,防止环境热量传导至系统内部的低温空气。
该散热系统使用涡流管3作为主要冷却部件,接受来自高压气泵4的高压气体,并输出低温高压空气,以较高的流速为一个或多个光学器件2进行高效散热,每个空气回路之间相互独立,无需进行压力及流量的匹配,各个器件之间的热量无串联现象。由于涡流管3输出的空气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因此设备可以在高温环境中运行而不影响器件的稳定性及寿命。该系统形成密闭的空气循环回路,彻底防止外部杂质的污染。即使待散热器件较多,只需设计并联器件腔体,从而减小设备体积,拓展投影设备的应用场景。该系统可以提高高功率激光投影显示设备的散热效果,优化各个器件的工作性能及寿命。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散热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影设备,该激光投影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散热系统。由于该激光投影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散热系统,所以该激光投影设备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涡流管(3),所述涡流管(3)具有低温气体出口(3a)和高温气体出口(3b);
密封的器件腔体(1),所述器件腔体(1)的气体进口与所述涡流管(3)的低温气体出口(3a)连通;
气体换热腔体(10),所述气体换热腔体(10)的气体进口与所述器件腔体(1)的气体出口和所述涡流管(3)的高温气体出口(3b)连通,所述气体换热腔体(10)的气体出口与所述涡流管(3)的气体进口连通;
设置于所述气体换热腔体(10)的腔壁上的热电制冷器(7),所述热电制冷器(7)的冷面朝向所述气体换热腔体(10)内部且所述热电制冷器(7)的热面朝向所述气体换热腔体(10)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接在所述气体换热腔体(10)的气体出口与所述涡流管(3)的气体进口之间的气体压缩装置;
所述气体压缩装置为高压气泵(4)或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3)的高温气体出口(3b)与所述气体换热腔体(10)的气体进口之间的管路、所述涡流管(3)的低温气体出口(3a)与所述器件腔体(1)的气体进口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器件腔体(1)的气体出口与所述气体换热腔体(10)的气体进口之间的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上串接有气体过滤器(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制冷器(7)的冷面和热面均连接有散热片;
所述散热片远离所述热电制冷器(7)的一侧设置有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制冷器(7)的冷面和/或热面设置有导热层;
所述导热层为硅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腔体(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器件腔体(1)并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器件腔体(1)的进气管路上串接有流量调节阀(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腔体(1)内部设置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能够将气体引至该器件腔体(1)内的待散热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制冷器(7)与所述气体换热腔体(10)的腔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
10.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18624.6U CN211348972U (zh) | 2020-03-27 | 2020-03-27 | 激光投影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18624.6U CN211348972U (zh) | 2020-03-27 | 2020-03-27 | 激光投影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48972U true CN211348972U (zh) | 2020-08-25 |
Family
ID=72101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18624.6U Active CN211348972U (zh) | 2020-03-27 | 2020-03-27 | 激光投影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48972U (zh) |
-
2020
- 2020-03-27 CN CN202020418624.6U patent/CN2113489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155502A1 (zh) | 冷却散热箱体及散热控制方法 | |
CN101922778B (zh) | 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装置 | |
KR20180000291U (ko) | 반도체-기반 공조장치 | |
WO2018166301A1 (zh) | 散热系统和电子设备 | |
CN110030629B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WO2013181815A1 (zh) | 节能机柜空调器 | |
CN201844486U (zh) | 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装置 | |
CN105588322A (zh) | 散热装置及应用其的空调 | |
WO2018176535A1 (zh) | 一种新型机械泵液冷散热系统 | |
CN211348972U (zh) | 激光投影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 |
CN212114287U (zh) | 冷却装置及激光器组件 | |
KR20070059911A (ko) | 열전소자를 이용한 수냉식 냉난방기 | |
TW200909989A (en) | Projection device and heat dissipation method | |
CN215833751U (zh) | 散热箱及包含它的多媒体投影仪 | |
JP2001355937A (ja) | 電子冷却装置 | |
CN215567846U (zh) | 一种变速箱用油温冷却机 | |
CN214751286U (zh) | 一种户外投影设备 | |
KR20040061286A (ko) | Tec와 히트 파이프 조합의 하이브리드 히트 익스체인저 | |
CN219302860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新型lcd投影机 | |
CN218601668U (zh) | 一种间接液冷的lcd投影机密封光机 | |
CN221149122U (zh) | 一种直立封闭式投影的散热风道 | |
CN219285574U (zh) | 一种直接制冷式激光投影机 | |
CN220820452U (zh) | 一种投影仪的短距散热风道结构 | |
CN118409469A (zh) | 一种封闭式光机和投影装置 | |
CN215729248U (zh) | 一种用于投影仪的热管散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Room 401, room 402, building 1, Zone C, industrial squ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588 Wutai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radiu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Room 502, 5 / F, block B, building 19, Han's enterprise Bay, Liangshuihe 2nd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ITRONICS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