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8757U - 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8757U
CN211348757U CN201921824320.3U CN201921824320U CN211348757U CN 211348757 U CN211348757 U CN 211348757U CN 201921824320 U CN201921824320 U CN 201921824320U CN 211348757 U CN211348757 U CN 211348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cable
optical cable
rack
distribution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43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涛
朱江勇
孙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43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8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8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8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包括:机架,机架顶端和/或底端设置有光缆进出口和跳纤进出口;余缆架,余缆架固定设置于机架内侧壁,余缆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件;光缆固定单元,光缆固定单元用于固定光缆,光缆由光缆进出口引入并绕设于余缆架的固定件上,光缆一端深入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内并与其盘内的尾纤熔接;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与跳纤一端通信连接,跳纤另一端与外部通信设备通信连接。通过在机架内部的可利用空间设置余缆架可对冗余光缆进行有效存放,在机架上设置固定件可将冗余光缆有序缠绕在机架上,有效解决了电力光纤配线柜内盘存冗余光缆问题,提高了机架内空间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通信系统骨干网和终端通信网都是采用光纤传输,光纤配线机柜是通信机房中必不可少的通信设备。机房光纤配线机柜的光缆从光缆沟进入机柜,为方便光缆二次施工,一般会预留冗余光缆。目前的冗余光缆盘存在光缆沟里,一旦光纤配线机柜进出光缆数量多时,冗余光缆没有空间盘存,当光缆沟内存储过多的光缆时,不方便其他光缆、网线、光缆等线缆通行路由,同时严重影响后续二次施工维护。
运营商的光纤配线柜进出光缆也必须预留冗余光缆。光缆的走线形式一般为以下两种:
①当机房为上走线时,为了美观,将冗余光缆盘存在机房隔层里,当光缆二次施工时,剪断光纤配线柜内的光缆,需要将隔层的光缆释放一部分,一般需要2个人同时操作,操作不便;②当机房为下进缆时,直接将冗余光缆盘存在静电地板下面,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操作不方便。
然而,现有的电力通信机房和运营商的光纤配线柜本身都不带光缆预留装置,因此冗余光缆只能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处理;运营商机房着重在光纤通信配线方面,为了节省机房空间,光纤配线柜深度做到300mm,而安装主设备的机柜深度一般为600mm,为了保证机房整体美观,会在光纤配线机柜背面(背靠背)加装同样尺寸的光纤配线柜;同时运营商主干光缆的芯数比较大,因此进出的光缆数量不多,所以机房一直按照传统方式盘存冗余光缆。电力通信机房则是光纤配线比较少,但进出支路光缆比较多,机房光纤配线柜深度一般为600mm,但实际用到的有效深度小于300mm,多余深度一直没有用到,比较浪费。
此外,跳纤路由一直是光纤配线柜难易解决的难题。运营商机房光纤配线量很大,传统的光纤配线柜在机柜底部设计了一套4U高的水平过纤装置,机柜一侧从顶到底部均匀设置绕纤柱,用于挂存冗余跳纤,跳纤错综缠绕,堆积挂存,跳纤使用时间过长,一旦跳纤标签脱落后,后期维护人员无从查起跳纤接续的设备端口;目前电力通信机房使用的都是传统光纤配线柜,跳纤错综缠绕,堆积挂存,后期维护困难。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部分或全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配线柜成为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储存冗余光缆以及有序整理跳纤的配线柜,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端和/或底端设置有光缆进出口和跳纤进出口;余缆架,所述余缆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内侧壁,所述余缆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件;光缆固定单元,所述光缆固定单元用于固定光缆,所述光缆由光缆进出口引入并绕设于所述余缆架的固定件上,所述光缆一端深入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内并与其盘内的尾纤熔接;所述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与跳纤一端通信连接,所述跳纤另一端与外部通信设备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机架内部的可利用空间设置余缆架可对冗余光缆进行有效存放,在机架上设置固定件可将冗余光缆有序缠绕在机架上,有效解决了电力光纤配线柜内盘存冗余光缆问题,提高了机架内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光缆固定单元为光缆固定座,所述光缆固定座与地裸纤通信连接,所述地裸纤外套设有保护套管。
进一步的,还包括72芯跳纤存储装置和跳纤走线通道,所述72芯跳纤存储装置上设置有跳纤,其一端通过72芯ODF配线单元与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通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跳纤走线通道连接,所述跳纤走线通道与外部通信设备连通。优选的,所述跳纤走线通道包括水平跳纤走线通道和垂直跳纤走线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立体走纤结构,机架的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一侧安装多层水平走线槽道,以满足多个机架并架时的走纤;机架的设备侧安装多层垂直走线槽道,以满足不同层次配线单元间路由走纤。水平走线槽配合垂直走线槽使用,组成立体走线通道。跳纤存储装置配合立体走线通道,确保电力新型光纤配线柜走线美观、整洁。
进一步的,还包括冗余光缆走线槽,所述冗余光缆走线槽一端与所述光缆进出口连通,另一端靠近所述余缆架设置,所述冗余光缆走线槽的截面尺寸为120mm×6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光缆从外部光缆沟引入机架后,从光缆进出口进入冗余光缆走线槽,然后在绕射于余缆架上,走线更加简洁规整,另外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滑动调节盖板,所述滑动调节盖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与所述光缆进出口滑动连接,且当所述滑动调节盖板位于第二位置时完全覆盖所述光缆进出口。优选的,当调节盖板调节至合适位置时,可结合螺栓等紧固结构实现定位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光纤配线柜整体施工完毕后,需要封堵进缆口,传统光纤配线柜在机柜顶部和底部开了进缆口,当大量进出光缆穿过进缆口后,需要用很多密封泥封堵。本实用新型配线柜机柜底部和顶部前后左右可以设计4处独立进线孔,第一孔为光缆进出孔,用于光缆进出,满足90条48芯光缆进出(备用)。第二孔为电源线进出孔,用于测试电源线进出。第三孔为跳纤进出线孔,用于机柜内连接至设备的跳纤进出孔,最多满足288芯跳纤进出。第四孔为光缆进出线孔,用于光缆进出,满足90条48芯光缆进出。
所有进线孔采用滑动可调节盖板封堵进线孔,施工完毕后使用少量密封泥封堵线缆和滑动盖板之间的空隙即可。
进一步的,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设置于所述余缆架与所述光缆固定单元之间。通过背板可将余缆架与其余单元进行隔离,预留走线孔后可有效提高安全性和规整性。
优选的,所述余缆架呈蜗壳型,其缠绕半径自内向外依次为490mm、570mm、650mm、730mm。每套余缆架满足存储6根48芯光缆,每根光缆最少盘存10m长,光缆挂取盘存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纤走线结构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缆进出口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72芯ODF配线单元、3-72芯跳纤存储装置、4-光缆固定单元、5-垂直跳纤走线通道、6-水平跳纤走线通道、7-滑动调节盖板、8-余缆架、9-冗余光缆、10-冗余光缆走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能够储存冗余光缆以及有序整理跳纤的配线柜,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包括:机架1,机架1顶端和/或底端设置有光缆进出口和跳纤进出口;余缆架8,余缆架8固定设置于机架1内侧壁,余缆架8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件;光缆固定单元4,光缆固定单元4用于固定光缆,光缆由光缆进出口引入并绕设于余缆架8的固定件上,光缆一端深入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内并与其盘内的尾纤熔接;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与跳纤一端通信连接,跳纤另一端与外部通信设备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光缆固定单元4为光缆固定座,光缆固定座与地裸纤通信连接,地裸纤外套设有保护套管。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72芯跳纤存储装置3和跳纤走线通道,72芯跳纤存储装置3上设置有跳纤,其一端通过72芯ODF配线单元2与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通信连接,另一端与跳纤走线通道连接,跳纤走线通道与外部通信设备连通。优选的,跳纤走线通道包括水平跳纤走线通道6和垂直跳纤走线通道5。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冗余光缆走线槽10,冗余光缆走线槽10一端与光缆进出口连通,另一端靠近余缆架8设置,冗余光缆走线槽10的截面尺寸为120mm×60mm。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滑动调节盖板7,滑动调节盖板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与光缆进出口滑动连接,且当滑动调节盖板7位于第二位置时完全覆盖光缆进出口。进线孔两侧焊接“Z”字型滑槽,滑动盖板安装在滑槽中,滑动盖板可前后滑动调节,当滑动到适当位置时,拧紧手拧螺母固定滑动盖板即可。
进一步的,还包括背板,背板设置于余缆架8与光缆固定单元4之间。通过背板可将余缆架8与其余单元进行隔离,预留走线孔后可有效提高安全性和规整性。
优选的,余缆架8呈蜗壳型,其缠绕半径自内向外依次为490mm、570mm、650mm、730mm。
具体安装过程如下:
1、光缆安装;光缆从光缆进出孔进入机柜,将冗余光缆9盘存在余缆架8上,然后光缆从机柜顶部穿到机柜正面,经过光缆固定座开剥、固定、接地裸纤,进入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与盘内尾纤熔接;
2、跳纤安装;跳纤一端与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对接,冗余跳纤进入跳纤存储装置盘存,从跳纤存储装置引出后,经过水平跳纤走线通道6和垂直跳纤走线通道5连接至通信设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机架内部的可利用空间设置余缆架可对冗余光缆进行有效存放,在机架上设置固定件可将冗余光缆有序缠绕在机架上,有效解决了电力光纤配线柜内盘存冗余光缆问题,提高了机架内空间的利用率。
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立体走纤结构,机架的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一侧安装多层水平走线槽道,以满足多个机架并架时的走纤;机架的设备侧安装多层垂直走线槽道,以满足不同层次配线单元间路由走纤。水平走线槽配合垂直走线槽使用,组成立体走线通道。跳纤存储装置配合立体走线通道,确保电力新型光纤配线柜走线美观、整洁。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光纤配线柜整体施工完毕后,需要封堵进缆口,传统光纤配线柜在机柜顶部和底部开了进缆口,当大量进出光缆穿过进缆口后,需要用很多密封泥封堵。本实用新型配线柜机柜底部和顶部前后左右可以设计4处独立进线孔,第一孔为光缆进出孔,用于光缆进出,满足90条48芯光缆进出(备用)。第二孔为电源线进出孔,用于测试电源线进出。第三孔为跳纤进出线孔,用于机柜内连接至设备的跳纤进出孔,最多满足288芯跳纤进出。第四孔为光缆进出线孔,用于光缆进出,满足90条48芯光缆进出。
所有进线孔采用滑动可调节盖板封堵进线孔,施工完毕后使用少量密封泥封堵线缆和滑动盖板之间的空隙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所述机架(1)顶端和/或底端设置有光缆进出口和跳纤进出口;
余缆架(8),所述余缆架(8)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1)内侧壁,所述余缆架(8)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件;
光缆固定单元(4),所述光缆固定单元(4)用于固定光缆,所述光缆由光缆进出口引入并绕设于所述余缆架(8)的固定件上,所述光缆一端深入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内并与其盘内的尾纤熔接;
所述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与跳纤一端通信连接,所述跳纤另一端与外部通信设备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固定单元(4)为光缆固定座,所述光缆固定座与地裸纤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裸纤外套设有保护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72芯跳纤存储装置(3)和跳纤走线通道,所述72芯跳纤存储装置(3)上设置有跳纤,其一端通过72芯ODF配线单元(2)与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通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跳纤走线通道连接,所述跳纤走线通道与外部通信设备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跳纤走线通道包括水平跳纤走线通道(6)和垂直跳纤走线通道(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冗余光缆走线槽(10),所述冗余光缆走线槽(10)一端与所述光缆进出口连通,另一端靠近所述余缆架(8)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光缆走线槽(10)的截面尺寸为120mm×6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调节盖板(7),所述滑动调节盖板(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与所述光缆进出口滑动连接,且当所述滑动调节盖板(7)位于第二位置时完全覆盖所述光缆进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设置于所述余缆架(8)与所述光缆固定单元(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缆架(8)呈蜗壳型,其缠绕半径自内向外依次为490mm、570mm、650mm、730mm。
CN201921824320.3U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 Active CN211348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4320.3U CN211348757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4320.3U CN211348757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8757U true CN211348757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32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4320.3U Active CN211348757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8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70183C2 (ru)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добавления разветвителей
US8472775B2 (en) Enclosur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cables, with removable organizer
US8718435B2 (en) Terminal enclosure with extractable fiber organizer tray
EP2674800B1 (en) Access Terminal Box
US20110164854A1 (en) Fiber distribution enclosure with extractable organizer
US20150309276A1 (en) Rapid distribution terminal
TWI488395B (zh) 用於高架電纜通道之橫向貯存捲線軸
JPS61103108A (ja) 光学ケーブル端末装置
EP3230780B1 (en) Fiber optic cable slack management module
CN104934912B (zh) 一种网络布线系统、桥架及可装卸配线装置
US10502914B2 (en) Stackable telecommunication cabinet construction
CN107632354A (zh) 一种大容量光纤配线柜
CN211348757U (zh) 一种电力光纤配线柜
CN202351470U (zh) 室内壁挂式分光分纤盒
US20230261452A1 (en) Management device for hybrid cable
RU181686U1 (ru) Разветвитель
CN104267470B (zh) 用于19英寸机柜的储纤型光纤分线盒
EP2616860B1 (en) Riser box for optical fiber cable drop-off
CN207281352U (zh) 一种大容量光纤配线柜
CN105044869B (zh) 一种新型光纤配线柜
CN103293617B (zh) 一种光缆交接箱
KR200411362Y1 (ko) 랙타입 광분배함
CN216013750U (zh) 一种带皮缆固定的光缆分纤箱
CN220271627U (zh) 一种光缆终端盒
CN218240494U (zh) 三网合一光缆交接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