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2990U - 一种通风装置及人防工程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装置及人防工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2990U
CN211342990U CN201922002539.1U CN201922002539U CN211342990U CN 211342990 U CN211342990 U CN 211342990U CN 201922002539 U CN201922002539 U CN 201922002539U CN 211342990 U CN211342990 U CN 211342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nnecting piece
ventilation
tunnel
air defe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025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小峰
张霞
周仕仁
叶剑波
李小鹏
张玉杰
谢聪
吴建威
杜德龙
范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025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2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2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29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防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风装置及人防工程,其包括通风管道和过滤网,通风管道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连接件,第一管和第二管间隔设置,连接件套设于第一管的连接端和第二管的连接端的外侧,用于将第一管和第二管连接在一起,过滤网包括网体和手持部,手持部连接于网体的一端,连接件上设置有开口,网体能够通过开口插装于连接件中,网体在连接件中插装到位时,位于第一管的连接端和第二管的连接端之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通风装置,在通风管道上中设置过滤网,防止飞虫进入,保证隧道内环境,延长通风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装置及人防工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防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及人防工程。
背景技术
人防又称为民防,民防是国际通用词,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人防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目前,人防工程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现有的人防工程中通风装置使用时存在外界虫子飞入的隐患,影响隧道内的环境,长时间的积累还会导致吸气或排气装置堵塞,缩短通气装置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一种通风装置及人防工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风装置,能够防止飞虫进入,保证隧道内环境,延长通风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装置,包括:
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连接件,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管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管的连接端的外侧,用于将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连接在一起;
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包括网体和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连接于所述网体的一端,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网体能够通过所述开口插装于所述连接件中,所述网体在所述连接件中插装到位时,位于所述第一管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管的连接端之间。
作为优选,在所述网体远离所述手持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在所述连接件上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网体在所述连接件中插装到位时,所述第二磁铁和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吸附。
作为优选,在所述连接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网体在所述连接件中插装到位时,部分伸入所述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通风管道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两个连接部,每个所述连接部将一个所述第一管和一个所述第二管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人防工程,能够防止飞虫进入,保证隧道内环境,延长通风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防工程,包括上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基体和隧道,所述隧道开设于所述基体内,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位于所述隧道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基体外,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隧道内。
作为优选,还包括半圆环型支撑座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基体外侧,所述支撑座的外环面与所述支撑柱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内环面固定支撑所述通风管道位于所述基体外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的内圆环处开设有多个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弹性件和活动块,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活动块和所述缓冲槽的底部,所述支撑座固定支撑所述通风管道时,所述活动块抵靠于所述通风管道的外侧。
作为优选,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缓冲槽相对的两侧各开设有一个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缓冲槽相连通,所述滑槽的开口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活动块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卡条,当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卡条抵靠所述限位块的底部。
作为优选,还包括换气扇,所述换气扇连接于所述通风管道位于所述隧道内的一端。
作为优选,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安装于所述隧道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装置及人防工程,在通风管道上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网,不仅能够防止飞虫进入隧道内,而且方便更换过滤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风装置及人防工程,能够过滤飞虫,保证隧道内的环境,还能延长通风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人防工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人防工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通风管道;2、过滤网;4、支撑座;5、支撑柱;6、基体;7、隧道;8、换气扇;
11、第一管;12、第二管;13、连接件;21、网体;22、手持部;31、第一磁铁;32、第二磁铁;41、缓冲槽;42、弹性件;43、活动块;44、卡条;45、限位块;46、滑槽;91、照明装置、92、防护门;93、储备室;94、连接杆;
13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安装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风装置,其包括通风管道1和过滤网2,通风管道1包括第一管11、第二管12和连接件13,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间隔设置,连接件13套设于第一管11的连接端和第二管12的连接端的外侧,用于将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连接在一起;过滤网2包括网体21和手持部22,手持部22连接于网体21的一端,连接件13上设置有开口,网体21能够通过开口插装于连接件13中,网体21在连接件13中插装到位时,位于第一管11的连接端和第二管12的连接端之间。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网2为活性炭防虫网,能够吸附附近的灰尘杂质及虫类。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风装置,在通风管道1上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网2,不仅能够防止飞虫进入隧道7内,而且方便更换过滤网2,能够保证隧道7内的环境,还能延长通风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了方便过滤网2的位置找准及安装,在网体21远离手持部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31,在连接件13上与开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磁铁32,网体21在连接件13中插装到位时,第二磁铁32和第一磁铁31相互吸附。
为了保证过滤网2安装的稳定性,在连接件13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131,第二磁铁32设置于凹槽131内,网体21在连接件13中插装到位时,部分伸入凹槽131内,在有较大风进入通风管道1时,可避免网体21因风的冲击作用而发生偏移。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风装置,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区别于实施例一的通风管道1的设置:
通风管道1设置有两个,连接件13上设置有两个连接部,每个连接部将一个第一管11和一个第二管12连接在一起。可以将两个通风管道1用一个连接件13连接在一起,拆装更加方便快捷。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防工程,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通风装置,还包括基体6和隧道7,隧道7开设于基体6内,通风管道1的一端位于隧道7内,另一端位于基体6外,连接件13位于隧道7内。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人防工程,还包括半圆环型支撑座4和支撑柱5,支撑柱5设置于基体6外侧,支撑座4的外环面与支撑柱5的顶面相连接,支撑座4的内环面固定支撑通风管道1位于基体6外的一端,可保证通风管道1安装的稳定性。
具体地,支撑座4上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有在支撑座4的内圆环处开设的多个缓冲槽41,缓冲槽41内设置有弹性件42和活动块43,弹性件4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动块43和缓冲槽41的底部,支撑座4固定支撑通风管道1时,活动块43抵靠于通风管道1的外侧。弹性件42可以为弹簧、橡胶等具有弹性恢复的元件。缓冲机构起到缓冲通风管道1对支撑座4的负荷的作用,避免了通风管道1直接与支撑座4接触所造成的表面磨损,延长通风管道1的使用寿命,确保人防工程的通风顺畅。
更具体地,在支撑座4上缓冲槽41相对的两侧各开设有一个滑槽46,滑槽46与缓冲槽41相连通,滑槽46的开口处设置有限位块45,活动块43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与滑槽46相配合的卡条44,当弹性件42处于自由状态时,卡条44抵靠限位块45的底部。限位块45的设置限制了活动块43的活动区间,防止活动块43对通风管道1产生较大的反冲力,造成安装的不稳定。
如图3和图6所示,为了使该人防工程更适宜使用,隧道7内包括换气扇8、照明装置91和储备室93,换气扇8连接于通风管道1位于隧道7内的一端,利用连接杆94将两个换气扇8连接在一起并安装于隧道7的顶部;照明装置91安装于隧道7的顶部;隧道7的开口设置有防护门92,保护内部物品。
具体地,隧道7由二衬钢筋围成,二衬钢筋的厚度为50-60mm,有助于起到稳固支撑的效果,提高该人防工程的质量,更好的保护隧道7内的人员。
通过设置的过滤网2有助于对空气进行过滤,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也便于阻隔虫子通过通风管道1进入隧道7内,当过滤网2表面吸附灰尘杂质较多时,也便于将其抽拉出进行清洁,清洁后,将过滤网2从连接件13上的开口插入,在第一磁铁31和第二磁铁32的吸附力下,过滤网2可迅速准确定位。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风管道(1),所述通风管道(1)包括第一管(11)、第二管(12)和连接件(13),所述第一管(11)和所述第二管(12)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13)套设于所述第一管(11)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管(12)的连接端的外侧,用于将所述第一管(11)和所述第二管(12)连接在一起;
过滤网(2),所述过滤网(2)包括网体(21)和手持部(22),所述手持部(22)连接于所述网体(21)的一端,所述连接件(13)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网体(21)能够通过所述开口插装于所述连接件(13)中,所述网体(21)在所述连接件(13)中插装到位时,位于所述第一管(11)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二管(12)的连接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体(21)远离所述手持部(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31),在所述连接件(13)上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磁铁(32),所述网体(21)在所述连接件(13)中插装到位时,所述第二磁铁(32)和所述第一磁铁(31)相互吸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件(13)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131),所述第二磁铁(32)设置于所述凹槽(131)内,所述网体(21)在所述连接件(13)中插装到位时,部分伸入所述凹槽(1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1)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件(13)上设置有两个连接部,每个所述连接部将一个所述第一管(11)和一个所述第二管(12)连接在一起。
5.一种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通风装置,还包括基体(6)和隧道(7),所述隧道(7)开设于所述基体(6)内,所述通风管道(1)的一端位于所述隧道(7)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基体(6)外,所述连接件(13)位于所述隧道(7)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圆环型支撑座(4)和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设置于所述基体(6)外侧,所述支撑座(4)的外环面与所述支撑柱(5)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支撑座(4)的内环面固定支撑所述通风管道(1)位于所述基体(6)外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的内圆环处开设有多个缓冲槽(41),所述缓冲槽(41)内设置有弹性件(42)和活动块(43),所述弹性件(4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活动块(43)和所述缓冲槽(41)的底部,所述支撑座(4)固定支撑所述通风管道(1)时,所述活动块(43)抵靠于所述通风管道(1)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座(4)上所述缓冲槽(41)相对的两侧各开设有一个滑槽(46),所述滑槽(46)与所述缓冲槽(41)相连通,所述滑槽(46)的开口处设置有限位块(45),所述活动块(43)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滑槽(46)相配合的卡条(44),当所述弹性件(42)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卡条(44)抵靠所述限位块(45)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气扇(8),所述换气扇(8)连接于所述通风管道(1)位于所述隧道(7)内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防工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装置(91),所述照明装置(91)安装于所述隧道(7)的顶部。
CN201922002539.1U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通风装置及人防工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42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2539.1U CN211342990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通风装置及人防工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2539.1U CN211342990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通风装置及人防工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2990U true CN211342990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5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0253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42990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通风装置及人防工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29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6474A (zh) * 2020-12-03 2021-03-26 向仁英 一种人防工程的通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6474A (zh) * 2020-12-03 2021-03-26 向仁英 一种人防工程的通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42990U (zh) 一种通风装置及人防工程
US6328775B1 (en) Protection system against the penetration of contaminated air and blast waves into a protective space
KR20080000505U (ko) 공기정화필터를 장착한 방충망
KR102640048B1 (ko) 주거용 안전실을 위한 소형 화생방 여과 시스템
CN211288248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地下室风机进风口
CN211146838U (zh) 一种暖通空调系统的通风管道连接装置
KR101140732B1 (ko) 방폭 밸브
CN110966032A (zh) 一种防护功能的煤矿通风用支撑装置
KR100728799B1 (ko) 수평식 제연 경계벽 작동 장치
CN110398017A (zh) 一种装修用强制通风装置
CN214209201U (zh) 一种人防工程通风防毒装置
CN209278644U (zh) 呼吸宝穿墙管结构
CN211449192U (zh) 一种壁式边墙风机
CN212692088U (zh) 一种消防排烟风管防晃支撑结构
CN214971336U (zh) 柔性挡烟垂壁
CN218237722U (zh) 一种建筑设计通风结构
CN219829025U (zh) 一种排风换气设备
CN216817561U (zh) 带生命探测的可燃气体报警器
CN212746797U (zh) 一种面板可拆卸窗式隔音通风器
CN212720145U (zh) 一种出风系统
CN210107666U (zh) 一种建筑室内通风管道
CN202654833U (zh) 多用式吸粉尘机
CN220397743U (zh) 一种人防工程用通风过滤装置
CN214852156U (zh) 矿用避难硐室联动控制装置
CN203985741U (zh) 一种蚊香安全承载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