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8784U -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28784U
CN211328784U CN201921682195.7U CN201921682195U CN211328784U CN 211328784 U CN211328784 U CN 211328784U CN 201921682195 U CN201921682195 U CN 201921682195U CN 211328784 U CN211328784 U CN 211328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tank
oil gas
adsorption
tank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821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振辉
赵军
郭永华
额尔敦
尚兴高
刘瑞平
张东先
张宝雄
高玉柱
白涛
乔燕
王彩丽
侯丽华
刘相
庄磊
常远
林强
李艳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ta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taineng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taineng Fine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taineng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821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28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28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28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罐、引气风机、冷箱、吸附罐A、吸附罐B和吸收塔;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并且吸附罐A和吸附罐B交替进行油气吸附和脱附;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床层,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油气出口经真空泵与吸收塔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所述冷箱内设置有3个冷室,按照油气的流向依次为5℃冷室、‑30℃冷室和‑75℃冷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率,将油气彻底回收,同时也提高了产品产量和项目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我国油品储运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油气挥发,尤其是夏天高温天气时,挥发组分增多。不仅导致化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无法实现,还对我国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一旦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可怕的是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油气挥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含油污水污染、溢油造成油品污染以及烃类污染,每一种污染对自然环境都能造成严重的破坏。此外,化工厂区内的油气挥发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挥发的油气进行回收是化工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回收系统,本实用新型中的油气回收系统能够更彻底的回收油气、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也提高产品产量和项目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罐、引气风机、冷箱、吸附罐A、吸附罐B和吸收塔;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并且吸附罐A和吸附罐B交替进行油气的吸附和脱附;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床层,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和氮气入口;
所述吸收塔顶的油气出口与吸附罐的油气入口相连通,用于将吸收不充分的油气返回吸附罐入口进行重新吸附;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连接有抽真空装置;
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
所述冷箱内设置有3个冷室,按照油气的流向依次为5℃冷室、-30℃冷室和-75℃冷室。
优选的,所述冷箱内设置一套排量匹配,性能良好的制冷机组,用于为冷箱提供冷能。
优选的,所述冷箱的底部设置有富油出口,所述富油出口连接有储液罐。
优选的,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设置有富油出口,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罐、引气风机、冷箱、吸附罐A、吸附罐B和吸收塔;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并且吸附罐A和吸附罐B交替进行油气的吸附和脱附;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床层,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和氮气入口;所述油气出口与油气入口相连通,用于将脱附后的油气返回油气入口重新吸附;所述吸收塔顶的油气出口与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油气入口相连通,用于将吸收不充分的油气返回吸附罐入口进行重新吸附;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连接有抽真空装置;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所述冷箱内设置有3个冷室,按照油气的流向依次为5℃冷室、-30℃冷室和-75℃冷室。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吸附罐,并使两个吸附罐交替工作,在一个吸附罐达到吸附饱和之后切换到另一个吸附罐,达到饱和的吸附罐进行脱附之后再次进行吸附,再次吸附后的尾气进入吸收塔进行最终吸收,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阶梯式、多层次的油气回收系统,能够将油气彻底回收,同时也提高产品产量和项目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油气回收系统的装置连接示意图;
1为气液分离罐,2为引气风机,3为冷箱,3-1为制冷机组,4为吸附罐A,5为吸附罐B,6为吸收塔,7为抽真空装置,8为储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罐、引气风机、冷箱、吸附罐A、吸附罐B和吸收塔;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并且吸附罐A和吸附罐B交替进行油气吸附;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床层,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
所述油气出口还与吸收塔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连接有抽真空装置;
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油气指的是化工分馏和储存过程中挥发的油气,主要有两部分,主装置系统抽负压产生的气体和装车过程的产生气体,主要为C8~C12之间的成分。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液分离罐设置有油气入口,挥发的油气通过油气入口进入气液分离罐,用于将油气中的液体组分进行分离。
所述引气风机用于将气液分离罐排出的油气引入冷箱中,进行进一步的气液分离,所述冷箱内设置一套排量匹配,性能良好的制冷机组,用于为冷箱提供冷能。所述冷箱的内部设置有三个冷室,三个冷室的温度分别设置为5℃、-30℃和-75℃,油气依次经过5℃冷室、-30℃冷室和-75℃冷室,分级冷却,能够提高冷凝效率,更大程度的回收油气中的富油。所述冷箱的底部设置有富油出口,用于将冷凝下来的富油排出,所述富油出口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富油流入所述储液罐之后,经富油泵输出至储罐。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吸附罐,分别为吸附罐A和吸附罐B,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对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规格没有特殊的限制,根据实际需求选用适当规格的吸附罐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附罐A优选与吸附罐B的规格相同。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内均设置有活性炭床层,用于对油气进行吸附回收;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活性炭床层的高度以及活性炭的性能没有特殊的限制。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所述热氮气用于将油气从活性炭层脱附;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所述油气从底部的油气入口进入,由下至上通过活性炭床层,进行油气吸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连接有抽真空装置,用于在吸附和脱附过程中为吸附罐内提供所需的真空环境,所述抽真空装置优选与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底部的油气入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抽真空装置优选为真空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油气出口与所述吸附塔的油气入口相连通,所述吸收塔用于对吸附后的尾气进行再吸收。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吸收塔内的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采用1#费托粗液蜡和2#费托粗液蜡的混合液作为吸收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罐、引气风机、冷箱、吸附罐A、吸附罐B和吸收塔;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并且吸附罐A和吸附罐B交替进行油气吸附和脱附;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床层,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所述油气出口与吸收塔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连接有抽真空装置;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设置有富油出口,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吸附罐,并使两个吸附罐交替工作,在一个吸附罐达到吸附饱和之后切换到另一个吸附罐,达到饱和的吸附罐进行脱附之后再次进行吸附,再次吸附后的尾气进入吸收塔进行最终吸收,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阶梯式、多层次的油气回收系统,能够将油气彻底回收,同时也提高产品产量和项目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中的油气回收系统工作流程如下:
吸附过程:油气通过气液分离罐,由引气风机引入冷箱中进行冷凝分离,然后从吸附罐A底部的油气入口阀进入吸附罐A内,经过活性炭床层吸附后,通过吸附罐顶端的高点放空排放到大气中,此过程中油气中的碳氢化合物被活性炭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当吸附罐A接近达到饱和时,系统自动切换到吸附罐B吸附,而对接近饱和的吸附罐A,则通过抽真空装置降低其活性炭床层的压力,利用压降将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从活性炭的孔隙结构中脱离出来,脱附出的产品有两部分,一部分为液态富油,通过底部的富油出口进入储液罐内,另一部分为吸附尾气,再吸附净化后的吸附出口尾气通过吸附罐A顶部的油气出口进入吸收塔。
吸收过程:吸附后的尾气进入吸收塔,通过吸收塔填料层,用1#费托粗液蜡和2#费托粗液蜡混合液循环喷淋吸收,去除大部分废气,吸收油气后的富油经富油泵输送至指定的罐区原料罐。

Claims (4)

1.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罐、引气风机、冷箱、吸附罐A、吸附罐B和吸收塔;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并且吸附罐A和吸附罐B交替进行油气吸附;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床层,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
所述油气出口与吸收塔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连接有抽真空装置;
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
所述冷箱内设置有3个冷室,按照油气的流向依次为5℃冷室、-30℃冷室和-75℃冷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箱内设置一套排量匹配,性能良好的制冷机组,用于为冷箱提供冷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箱的底部设置有富油出口,所述富油出口连接有储液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设置有富油凝液出口,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
CN201921682195.7U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Active CN211328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2195.7U CN211328784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2195.7U CN211328784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28784U true CN211328784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05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82195.7U Active CN211328784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287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6700A (zh) * 2021-09-01 2021-12-14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6700A (zh) * 2021-09-01 2021-12-14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CN113786700B (zh) * 2021-09-01 2023-12-19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8950B2 (en) Deep-condensation VOCs recovery system using air as refrigerant
WO2017166943A1 (zh) 一种全温程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提纯与净化的方法
CN101342427B (zh) 一种油气回收方法
CN107261754B (zh) VOCs废气回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3556260U (zh) 废水或废气中易挥发有机溶剂的回收装置
CN107413183B (zh) 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处理工艺与成套装置
CN202295966U (zh) 油气回收装置
CN102580463A (zh) 油气回收方法及系统
CN1962028A (zh) 一种废气中二氯甲烷的回收方法
CN107413173B (zh) 一种高效有机废气回收处理方法与成套装置
CN107413164B (zh) 一种二级膜循环回收处理有机废气的工艺与装置
CN208003479U (zh) 一种VOCs回收系统
CN101555415B (zh) 从含油混合气中回收油品的方法及设备
CN107433107A (zh) 从炼厂干气中回收c2+的二段分浓度psa方法
CN101235315A (zh) 一种油气回收、处理方法
CN113069891A (zh) 一种油气回收的方法
CN110585861A (zh) 一种焦化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2226647U (zh) 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
CN203549850U (zh) 一种有机废气综合处理系统
CN211328784U (zh)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CN102764562A (zh) 吸附式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及其回收处理工艺
CN100491245C (zh) 利用水泥窑尾气制备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的方法
CN102527186B (zh) 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油气中溶剂油回收工艺及系统
CN107413165B (zh) 一种油吸收结合双膜循环的有机废气处理工艺与装置
CN202246576U (zh) 一种油气低温冷凝吸收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6

Address after: 017499 Dugui Tara South Industrial Park, Hangjin Banner, Ordos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North of Jintai Industrial Avenue, South of Jinliu Road, West of Taisi Road)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YITAI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017400 west of Taisi Road, south project area, duguitala Industrial Park, Hangjin Banner, Ordos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INNER MONGOLIA YITAINENG FINE CHEM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