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1357U -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21357U
CN211321357U CN201922260333.9U CN201922260333U CN211321357U CN 211321357 U CN211321357 U CN 211321357U CN 201922260333 U CN201922260333 U CN 201922260333U CN 211321357 U CN211321357 U CN 211321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display
display screen
foldable electronic
light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603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603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21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21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21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主要是涉及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连接组件及功能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基座、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基座开设有收容空间,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分别位于基座的相对两侧,并与基座活动连接,柔性显示屏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功能组件包括设置于收容空间的光线传感器。本申请通过在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折叠区设置光线传感器,以在柔性显示屏折叠的过程中,光线传感器朝着柔性显示屏发射入射光线,并接收柔性显示屏反射的反射光线,以使得光线传感器能够对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角度进行检测,从而便于改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娱乐工具,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已经不再局限于现有的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全面屏,而是更多地聚焦于折叠屏,以期手机能够为用户提供别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中,该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连接组件及功能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基座、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基座开设有收容空间,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分别位于基座的相对两侧,并与基座活动连接,柔性显示屏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功能组件包括设置于收容空间的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能够朝着柔性显示屏发射入射光线,并接收柔性显示屏反射的反射光线,以使得光线传感器能够对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角度进行检测。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折叠区设置光线传感器,以在柔性显示屏折叠的过程中,光线传感器朝着柔性显示屏发射入射光线,并接收柔性显示屏反射的反射光线,以使得光线传感器能够对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角度进行检测,从而便于改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半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连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功能组件进行检测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功能组件进行检测的原理示意图;
图8是图2中功能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对于搭载有折叠屏的手机而言,其在展开状态下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大的显示屏幕,而在折叠状态下又能够方便用户携带,从而使得手机能够兼顾大屏幕与便携性。虽然如此,但是在手机进行折叠的过程中,随着折叠角度的变化,显示屏幕的画面会发生畸变,尤其是其中发生折叠的区域,这样容易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为此,本申请提供了如下实施例。
共同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半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折叠电子设备1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可穿戴设备等便携装置。其中,可折叠电子设备10包括柔性显示屏11、连接组件12、功能组件13、壳体14及处理器15,如图2所示。连接组件12主要是与壳体14配合以支撑柔性显示屏11,如图1及图3所示;并使得柔性显示屏11能够进行折叠,如图3所示。例如,连接组件12与壳体14之间通过转轴实现铰接,以使得两者可以相对转动;柔性显示屏11则通过卡接、胶接及焊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及其组合与壳体14连接,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1与壳体14可以一起相对于连接组件12转动,从而实现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功能组件13主要是与柔性显示屏11、连接组件12配合以检测柔性显示屏11折叠的角度,以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10能够根据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角度调整其显示画面。处理器15主要是与柔性显示屏11及功能组件13电连接,一方面控制功能组件13进行上述检测并对功能组件13反馈的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控制柔性显示屏11的画面与其折叠角度匹配,从而使得柔性显示屏11的画面能够根据其折叠角度进行调整,进而改善可折叠电子设备10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可折叠电子设备10内部(具体可以是柔性显示屏11与壳体14之间)还可以设置诸如电池模组、天线模组、摄像头模组、指纹模组等结构件,以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10能够实现其它相应的功能,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柔性显示屏11可以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这类屏幕,也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这类屏幕,还可以是Mini-LED、Micro-LED这类屏幕。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以柔性显示屏11为OLED屏幕为例进行说明。一般地,柔性显示屏11包括透明盖板111、显示面板112及驱动电路113,如图2所示。透明盖板111主要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12,并可以作为可折叠电子设备10的外表面,以便于用户进行点击、滑动等触控操作,还可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1能够实现弯曲、折叠。其中,透明盖板111可以是聚酰亚胺(Polyimide,PI)、无色聚酰亚胺(Colorless Polyimide,CPI)等柔性膜材。显示面板112主要用于显示画面,并可以作为交互界面而指示用户在透明盖板111上进行上述触控操作。其中,显示面板112可以借助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PSA(Pressure SensitiveAdhesive,压敏胶)等胶体贴设于透明盖板111。驱动电路113一般设置在显示面板112远离透明盖板111的一侧,并与显示面板112及处理器15电连接,以使得显示面板112不仅能够显示画面,还能够根据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角度调整其显示画面,从而使得柔性显示屏11的画面能够与其折叠角度匹配,进而改善可折叠电子设备10的使用体验。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折叠电子设备10的外表面(也即是透明盖板111的外表面)还可以设置其它诸如钢化膜、磨砂膜、装饰膜、防窥膜、水凝膜等功能膜层中的任意一种,以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10能够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效果。
基于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线114,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柔性显示屏11简单地划分为第一显示部115及第二显示屏116,如图3所示。换句话说,柔性显示屏11包括一体成型结构的第一显示部115及第二显示部116,它们分别作为柔性显示屏11的显示区域。其中,第一显示部115与第二显示部116可以相对于折叠线114呈对称结构,也即是它们的大小、形状等参数可以相同或相似。进一步地,第一显示部115与第二显示部116能够折叠形成的折叠角度为θ,其中,0≤θ≤180°。其中,当上述折叠角度θ等于0°时,可以认为柔性显示屏11处于折叠状态;当上述折叠角度θ等于180°时,可以认为柔性显示屏11处于展开状态;而当上述折叠角θ度介于0°与180°之间时,则可以认为柔性显示屏11处于半折叠状态。因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折叠柔性显示屏11,以使得第一显示部115与第二显示部116呈相应的折叠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折叠线114主要是为了示意出柔性显示屏11的第一显示部115与第二显示部116能够相对于两者之间的一个区域(例如图3中虚线框所示的折叠区117)进行折叠,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主要是发生在折叠区117。因此,上述折叠线114只是一种简单的说法,不应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线条。一般地,上述折叠区117会进行一些特殊处理,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1在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折叠之后依旧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性能及显示性能,从而保证柔性显示屏11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体成型结构是指产品的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简单地进行割裂或划分。
共同参阅图4及图5,图4是图2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连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连接组件12包括基座121、第一连接件122及第二连接件123,三者可以形成类似于鸟类的翼展结构,以便于柔性显示屏11进行折叠。
基座121可以沿着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线114设置,例如基座1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折叠线114的方向,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1在与连接组件12、功能组件13及壳体14等结构件组装之前能够沿着其折叠线114进行折叠,而在与上述结构件组装之后能够沿着折叠线114相对于基座121进行折叠。换句话说,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都是发生在上述折叠区117,从而保证柔性显示屏11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基座121靠近柔性显示屏11的一侧开设有收容空间1211,如图4所示。收容空间1211既可以用于容纳第一连接件122及第二连接件123的部分结构,以增加可折叠电子设备10在结构上的紧凑性;还可以作为柔性显示屏11折叠时的避让空间,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1能够相对于基座121进行折叠。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容空间1211还可以用于设置功能组件13,以使得功能组件13能够在柔性显示屏11折叠的过程中进行检测,将在后文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分别位于基座121的相对两侧,以使得三者形成类似于鸟类的翼展结构。其中,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分别与基座121活动连接,例如通过铰接的方式使得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能够相对于基座121转动。此时,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可以各自单独地相对于基座121转动。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还分别与柔性显示屏11连接并位于折叠线114的两侧,也即是柔性显示屏11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1与连接组件12组装之后能够进行折叠。例如,第一连接件122与第一显示部115连接,第二连接件123与第二显示部116连接,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1能够相对于基座121转动。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12还可以包括第一转接件124及第二转接件125,如图5所示。其中,第一转接件124、第二转接件125分别与基座121活动连接,例如通过铰接的方式使得第一转接件124、第二转接件125能够相对于基座121转动。第一转接件124进一步与第一连接件122连接,第二转接件125进一步与第二连接件123连接,且第一转接件124与第二转接件125啮合。此时,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中任意一者相对于基座121转动,均会带动另一者也相对于基座121转动。如此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分别与柔性显示屏11连接并位于折叠线114的两侧之后,也即是柔性显示屏11与连接组件12组装之后,不仅可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具有对称性和同步性,还可以便于柔性显示屏11维持其折叠之后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接件122及第一转接件124可以位于基座121的一侧,第二连接件123及第二转接件125可以位于基座121的另一侧,它们可以相对于基座121呈对称结构,以使得连接组件12可以与柔性显示屏11进行无差别化安装,从而增加可折叠电子设备10的组装效率。进一步地,上述连接件及转接件可以为多组,它们在折叠线114的方向上间隔设置于基座121,如图4所示,以增加柔性显示屏11在折叠过程中的可靠性。
壳体14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主要用于与透明盖板111一同保护可折叠电子设备10。其中,壳体14的材质可以是玻璃、金属及硬质塑料等,也可以由其它电致变色材料制成。进一步地,由于壳体14一般会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壳体14的材质可以优选地具有一定的耐磨耐蚀防刮等性能,或者在壳体14的外表面(也即是可折叠电子设备10的外表面)涂布一层用于耐磨耐蚀防刮的功能材料。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柔性显示屏11相对于其折叠线114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对称设置的第一显示部115及第二显示部116,连接组件12也可以相对于其基座121呈对称结构。因此,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14而言,也可以具有两个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例如第一壳体141及第二壳体142,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壳体141可以与第一连接件122连接,第二壳体142可以与第二连接件123连接,以使得第一壳体141与第二壳体142能够相对于基座121转动。此时,第一壳体141与第二壳体142位于连接组件12的两侧,由于壳体14一般为腔体结构,使得第一壳体141与第二壳体142对合能够形成容置空间(图1中未示出),以在可折叠电子设备10处于展开状态时连接组件12位于上述容置空间,也即是连接组件12位于可折叠电子设备10内部,使得连接组件12在图1中不可见,以增加可折叠电子设备10的外观美感及握持手感。进一步地,柔性显示屏11与第一壳体141及第二壳体142连接,且第一壳体141可以对应于第一显示部115,第二壳体142可以对应于第二显示部116,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1不仅能够得到壳体14及连接组件12的支撑,还能够实现折叠。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4还可以包括装饰件143,装饰件143主要是包覆于第一显示部115与第一壳体141的边缘、第二显示部116与第二壳体142的边缘,如图1至图3所示,以增加可折叠电子设备10的防水防尘性能及外观美感、握持手感。
共同参阅图4至图7,图6是图1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功能组件进行检测的原理示意图,图7是图1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功能组件进行检测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图6所示的展开状态可以对应于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角度等于180°,图7所示的折叠状态可以对应于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角度等于0°。
功能组件13包括设置于收容空间1211的光线传感器131,光线传感器131具体可以设置在基座121的底部,如图4所示。其中,光线传感器131能够朝着柔性显示屏11发射入射光线,并接收柔性显示屏11反射的反射光线。由于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主要是发生折叠区117,使得光线传感器131也可以主要是朝着折叠区117发射入射光线。进一步地,光线传感器131发射的入射光线可以是可见光或红外光等。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10的基本结构,在可折叠电子设备10进行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不仅第一显示部115与第二显示部116之间的折叠角度会随之发生变化,而且柔性显示屏11与光线传感器131之间的相对距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柔性显示屏11与光线传感器131发射的入射光线之间的相对角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图6至图7所示。更为重要的是,上述三类变化还具有同步性。因此,正是基于这种相对角度和相对距离的变化,使得光线传感器131能够在柔性显示屏11折叠的过程中进行检测。进一步地,基于检测到的折叠角度,则可以调整柔性显示屏11的画面与之匹配。下面就光线传感器131的检测进行简单的说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5可以借助柔性电路板与光线传感器131电连接。处理器15可以控制光线传感器131朝着柔性显示屏11发射第一光强度的入射光线,光线传感器131接收柔性显示屏11反射的第二光强度的反射光线。其中,由于柔性显示屏11与光线传感器131发射的入射光线之间的相对角度会随着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角度而变化,使得入射光线会被柔性显示屏11以不同的反射角度反射出去,从而使得光线传感器131能够接收到的反射光线也会随之变化。换句话说,如果保持入射光线的第一光强度不变,那么反射光线的第二光强度会随着折叠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对于图6及图7所示的两种状态而言,当柔性显示屏11处于展开状态时,如图6所示,光线传感器131发射的入射光线大量地被柔性显示屏11反射回来,可以认为光线传感器131在此情况下接收到的反射光线的光强度最大;而当柔性显示屏11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7所示,光线传感器131发射的入射光线只有少量地被柔性显示屏11反射回来,可以认为光线传感器131在此情况下接收到的反射光线的光强度最小。
进一步地,处理器15可以根据第一光强度、第二光强度计算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角度,并控制驱动电路113根据折叠角度调整显示面板112的画面,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1的画面与其折叠角度匹配。例如,先通过仿真模拟的方式,建立第一光强度与第二光强度的差值与折叠角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再通过实际测量的方式,对上述数学关系式进行校正,以增加检测到的折叠角度的准确性,从而增加柔性显示屏11的画面调整的可靠性。
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5可以借助柔性电路板与光线传感器131电连接。处理器15可以控制光线传感器131在第一时刻朝着柔性显示屏11发射入射光线,光线传感器131在第二时刻接收柔性显示屏11反射的反射光线。其中,由于柔性显示屏11与光线传感器131之间的相对距离会随着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角度而变化,使得入射光线及反射光线所经历的光路行程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光线传感器131接收到反射光线与其发射入射光线之间的时间差也会随之变化。
例如,对于图6及图7所示的两种状态而言,当柔性显示屏11处于展开状态时,如图6所示,光线传感器131与柔性显示屏11之间的相对距离最大,可以认为光线传感器131在此情况下接收到反射光线与其发射入射光线之间的时间差最大;而当柔性显示屏11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7所示,光线传感器131与柔性显示屏11之间的相对距离最小,可以认为光线传感器131在此情况下接收到反射光线与其发射入射光线之间的时间差最小。
进一步地,处理器15可以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计算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角度,并控制驱动电路113根据折叠角度调整显示面板112的画面,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1的画面与其折叠角度匹配。例如,先通过仿真模拟的方式,建立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差值与折叠角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再通过实际测量的方式,对上述数学关系式进行校正,以增加检测到的折叠角度的准确性,从而增加柔性显示屏11的画面调整的可靠性。
在其它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5还可以综合利用第一光强度与第二光强度、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来计算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角度,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角度的检测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功能组件13还可以包括反射片132,反射片132主要用于代替柔性显示屏11以反射光线发射器131发射的入射光线,从而增加上述检测过程的可靠性。其中,反射片132可以为金属反射膜、全电介质反射膜及金属电介质反射膜中的一种。例如,反射片132沿着折叠线114贴设于柔性显示屏11靠近光线传感器131的一面,以在柔性显示屏11折叠的过程中,反射片132能够随着柔性显示屏11一起弯曲;反射片132与光线传感器131相对设置,以便于两者配合对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角度进行检测。进一步地,反射片132可以相对于折叠线114呈对称设置,如图6至图7所示。
在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光线传感器1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光线传感器131沿着折叠线114间隔排列设置,如图8所示。相应地,反射片132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且每一反射片132与每一光线传感器131一一对应,以使得两者能够配合对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角度进行检测。当然,多个反射片132也可以在折叠线114的方向上连成一个大的整片,只要能够与多个光线传感器131配合即可。如此设置,通过多个光线传感器131对柔性显示屏11的折叠角度进行检测,可以降低检测误差,从而增加检测到的折叠角度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连接组件及功能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基座、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基座开设有收容空间,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能够朝着所述柔性显示屏发射入射光线,并接收所述柔性显示屏反射的反射光线,以使得所述光线传感器能够对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角度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贴设于所述柔性显示屏靠近所述光线传感器的一面,并与所述光线传感器相对设置,以反射所述光线传感器发射的入射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相对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折叠线呈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光线传感器沿着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折叠线间隔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为金属反射膜、全电介质反射膜及金属电介质反射膜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光线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光线传感器朝着所述柔性显示屏发射第一光强度的入射光线,所述光线传感器接收所述柔性显示屏反射的第二光强度的反射光线,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光强度、所述第二光强度计算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光线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光线传感器在第一时刻朝着所述柔性显示屏发射入射光线,所述光线传感器在第二时刻接收所述柔性显示屏反射的反射光线,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二时刻计算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画面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角度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一体成型结构的第一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显示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二显示部能够折叠形成的折叠角度为θ,其中,0≤θ≤18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部,所述第二壳体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转接件及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二转接件分别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转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第二转接件啮合。
CN201922260333.9U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321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0333.9U CN211321357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0333.9U CN211321357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21357U true CN211321357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5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60333.9U Active CN211321357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2135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3030A (zh) * 2021-03-19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3450655A (zh) * 2021-06-30 2021-09-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折叠角度检测方法
CN115065750A (zh) * 2022-06-08 2022-09-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角度的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3030A (zh) * 2021-03-19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3163030B (zh) * 2021-03-19 2023-05-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支架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3450655A (zh) * 2021-06-30 2021-09-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折叠角度检测方法
CN115065750A (zh) * 2022-06-08 2022-09-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角度的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94025U (zh)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0694021U (zh)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0694024U (zh)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1321357U (zh)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0694023U (zh)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KR102412154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520668B (zh) 手持裝置外殼
US10409337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prism sheet between a window member and a proximity sensor
US9972228B2 (en) Annular multi-surface display device
EP3232257B1 (en) Multi-sided display device
WO2016080239A1 (ja) 表示装置
US20160070367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ursor control device
CN103543823B (zh) 具有多重投影功能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EP427090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thereof
US20210026046A1 (en) Window member,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indow member
CN111474988A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3497842B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及其锁紧机构
KR100863937B1 (ko) 휴대 가능한 전자장치용 입출력 확장 기기
CN210694022U (zh)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KR20150008967A (ko) 휴대폰 화면보호필름 구조체
US202302630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Curved Displays With Supporting Frames
CN21131925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1557295U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TWI331723B (en) Passive optical pen and user input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1630070A (zh) 一种超薄高亮广视角变脸液晶显示模块的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