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9226U - 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9226U
CN211319226U CN201922341704.6U CN201922341704U CN211319226U CN 211319226 U CN211319226 U CN 211319226U CN 201922341704 U CN201922341704 U CN 201922341704U CN 211319226 U CN211319226 U CN 211319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cel
reflector
camera
scanning device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417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嘉琦
沈古文
宋长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ppon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ppon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ppon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ppon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417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9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9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9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两段传送带,两段传送带之间设有缝隙;所述缝隙的下方设有可调角度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的镜面相对的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镜头朝向所述反光镜的相机;所述反光镜和所述相机固定在一水平移动座上,所述相机通过水平移动座可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反光镜。本申请通过调整相机和反光镜之间的水平距离,配合反光镜的俯仰角度的调整,从传送带的缝隙得到最佳的包裹底面信息的扫读效果,解决了包裹条码常常在包裹的底面而难以被扫描识别的问题。整个扫码过程不需要人工翻转包裹和人工扫描,避免二次扫码或遗漏扫码,提高了扫码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物流领域为了对包裹进行跟踪和管理,需要对每件包裹扫码。在使用过程中,包裹条码常常在包裹的底面而难以被识别,快递分拣员必须手动将包裹的面单翻正,以使底部的条码被手持式扫描器或自动扫码设备识别。快递站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包裹,每个包裹都需要扫描记录,仅靠快递分拣员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较低,容易出现扫码遗漏或信息扫描不全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能够实现对包裹底面的自动扫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包括:
水平放置的两段传送带,两段传送带之间设有缝隙;
所述缝隙的下方设有可调角度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的镜面相对的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镜头朝向所述反光镜的相机;
所述反光镜和所述相机固定在一水平移动座上,所述相机通过水平移动座可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反光镜。
优选地,所述相机能通过所述反光镜的反射来扫描包裹上的条码信息。
优选地,所述缝隙远小于包裹的长度或宽度。
优选地,所述相机的镜头的中轴线经所述反光镜反射后穿过所述缝隙。
优选地,两段所述传送带呈“一”字排列,且两段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优选地,两段所述传送带均为低速传送,每个传送带通过独立的电机驱动传动。
优选地,所述反光镜通过调节轴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座上。
优选地,所述水平移动座包括:
两根平行设置的滑动轨道;
固定相机的横梁横跨于两根滑动轨道上,且位于两根滑动轨道的一端,反光镜固定设于两根滑动轨道的另一端;
所述横梁的中部的下方设有螺纹孔,螺纹孔朝向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连接旋转螺杆,旋转螺杆穿过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啮合。
优选地,所述水平移动座包括:
两根平行设置的滑动轨道;
固定相机的横梁横跨于两根滑动轨道上,且位于两根滑动轨道的一端,反光镜固定设于两根滑动轨道的另一端;
所述横梁的中部的下方固定连接一竖直移动杆,所述竖直移动杆的底端设有朝向驱动电机的螺纹孔;
所述螺纹孔穿设有一螺杆,所述螺杆的螺纹与螺纹孔啮合,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
更优选地,两根滑动轨道上开设有U形滑槽,所述横梁的底部设有U形滑块,U形滑块与滑动轨道的U形滑槽配合滑动。
更优选地,所述包裹底面扫码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传送带、所述相机、所述水平移动座的驱动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底面扫码装置还包括:外部触发单元,所述外部触发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底面扫码装置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和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由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来调整其发光角度和发光亮度。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还设有多个能对包裹拍照并能调节角度的相机。
更优选地,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多个相机设置在一支撑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横跨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
更优选地,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多个相机呈角度地设置在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的垂直面上,和/或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多个相机呈角度地设置在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的水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通过设置水平移动座来调整相机和反光镜之间的水平距离,配合反光镜的俯仰角度的调整,从两段传送带的缝隙可以得到最佳的包裹底面信息的扫读效果,解决了包裹条码常常在包裹的底面而难以被扫描识别的问题;通过反光镜成像原理采集图像,可以增加相机的拍摄角度,避免拍摄死角的产生。整个扫码过程不需要人工翻转包裹和人工扫描,避免二次扫码或遗漏扫码,提高了扫码效率,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的水平移动座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3、缝隙;4、相机;5、反光镜;6、水平移动座;601、滑动轨道;602、竖直移动杆;603、螺杆;604、驱动电机;605、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两段传送带,分别位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所述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呈“一”字排列,且两段传送带的上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两段传送带均为低速传送,每个传送带通过独立的电机驱动传动。所述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之间设有缝隙3,所述缝隙3远小于包裹的长度或宽度,以避免包裹运动至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的相邻边缘时发生掉落。
所述缝隙3的下方设有可调角度的反光镜5,所述反光镜5的镜面相对的方向设有一个镜头朝向所述反光镜5的相机4,所述相机4能通过所述反光镜5的反射来扫描包裹上的条码信息。所述相机4的镜头的中轴线经所述反光镜5反射后穿过所述缝隙3。所述反光镜5和所述相机4固定在一水平移动座6上,所述相机4通过水平移动座6可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反光镜5。所述反光镜5通过调节轴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座上6。通过设置水平移动座6来调整相机4和反光镜5之间的水平距离,配合反光镜5的俯仰角度的调整,从两段传送带的缝隙3可以得到最佳的包裹底面信息的扫读效果;通过反光镜5成像原理采集图像,可以增加相机4的拍摄角度,避免拍摄死角的产生。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平移动座6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滑动轨道601;固定相机4的横梁605横跨于两根滑动轨道601上,且位于两根滑动轨道601的一端,反光镜5固定设于两根滑动轨道601的另一端。所述横梁605的中部的下方固定连接一竖直移动杆602,所述竖直移动杆602的底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设有一螺杆603,所述螺杆603的螺纹与螺纹孔啮合,所述螺杆603的一端穿过所述竖直移动杆602的螺纹孔,所述螺杆603的另一端固定在一驱动电机604的转轴上,使得所述竖直移动杆602进行水平移动。两根滑动轨道601上开设有U形滑槽,所述横梁605的底部设有U形滑块,U形滑块与滑动轨道的U形滑槽配合滑动,以实现所述横梁605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调整所述相机4和所述反光镜5之间的距离。
当需要调整相机4的水平位置,使相机4靠近反光镜5时,启动驱动电机604,驱动电机604带动螺杆603向一个方向转动,竖直移动杆602向靠近反光镜5的方向移动,带动横梁605的U形滑块沿着滑动轨道601的U形滑槽滑动,横梁605带动其上的相机4水平移动。
当需要调整相机4的水平位置,使相机4远离反光镜5时,启动驱动电机604,驱动电机604带动螺杆603向另一个方向转动,竖直移动杆602向远离反光镜5的方向移动,带动横梁605的U形滑块沿着滑动轨道601的U形滑槽滑动,横梁605带动其上的相机4水平移动。
所述包裹底部扫码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所述相机4、所述水平移动座6的驱动电机604电连接,控制所述竖直移动杆602水平移动,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的传动以及控制所述相机4进行拍照扫码。
上述相机4可用于多次拍照,并将多幅条形图像合并成一张完整的图像,再将合并后的图像发送给控制单元进行识别解码,从而确定包裹的底面是否具有条码。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包裹底面扫码装置还包括照明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被配置为由控制单元控制来调整其发光角度和发光亮度。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包裹底面扫码装置还包括外部触发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外部触发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单元。在该实施例中,当包裹运动至相机4的拍摄范围内时,该外部触发单元发送触发信号给控制单元,随后,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触发信号,控制相机4及时拍照,以免错过最佳时机。此外,还可以通过人为调整的方式来调整外部触发单元的位置,从而选择最佳的触发位置。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的上方还设有多个能对包裹拍照并能调节角度的相机,如图3所示。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多个相机可以设置在一支撑框架上,该支撑框架横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的上方。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多个相机呈角度地设置在包裹的运动方向的垂直面上,和/或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多个相机呈角度地设置在包裹的运动方向的水平面上。通过在纵向和横向维度上呈角度地设置多个相机采集包裹的信息,可以实现多角度完全覆盖。例如,可以在包裹的正上方设置多个相机,用于对包裹的顶部拍照;在包裹的左侧和右侧设置多个相机,用于对包裹的左、右侧面拍照;在包裹的运动方向的正前方和正后方设置多个相机,用于对包裹的前端面、后端面拍照。多角度完全覆盖实现了包裹在运输过程中自动完成全方位的扫码,避免二次扫码或遗漏扫码,达到高效便捷和节约人力的效果。在该实施例中,当包裹运动至传送带上,随后经过外部触发单元时,该外部触发单元发送触发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发送拍照信号给各角度设置的多个相机,每个面的相机的拍照时机均由控制单元设置延时,当六个面中有一个面上的条码被控制单元识别后,其余相机只完成拍照动作,控制单元对剩余的相机的图像不做条码识别,整个装置对该包裹的扫码工作完成。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可以实现对包裹底面的自动扫码,整个扫码过程不需要人工翻转包裹和人工扫描,避免二次扫码或遗漏扫码,提高了扫码效率,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平放置的两段传送带,两段传送带之间设有缝隙;
所述缝隙的下方设有可调角度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的镜面相对的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镜头朝向所述反光镜的相机;
所述反光镜和所述相机固定在一水平移动座上,所述相机通过水平移动座可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反光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远小于包裹的长度或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段所述传送带均为低速传送,每个传送带通过独立的电机驱动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通过调节轴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座包括:
两根平行设置的滑动轨道;
固定相机的横梁横跨于两根滑动轨道上,且位于两根滑动轨道的一端,反光镜固定设于两根滑动轨道的另一端;
所述横梁的中部的下方设有螺纹孔,螺纹孔朝向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连接旋转螺杆,旋转螺杆穿过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座包括:
两根平行设置的滑动轨道;
固定相机的横梁横跨于两根滑动轨道上,且位于两根滑动轨道的一端,反光镜固定设于两根滑动轨道的另一端;
所述横梁的中部的下方固定连接一竖直移动杆,所述竖直移动杆的底端设有朝向驱动电机的螺纹孔;
所述螺纹孔穿设有一螺杆,所述螺杆的螺纹与螺纹孔啮合,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螺纹孔,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滑动轨道上开设有U形滑槽,所述横梁的底部设有U形滑块,U形滑块与滑动轨道的U形滑槽配合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底面扫码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传送带、所述相机、所述水平移动座的驱动电机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底面扫码装置还包括外部触发单元,所述外部触发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触发所述控制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底面扫码装置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和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由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来调整其发光角度和发光亮度。
CN201922341704.6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 Active CN211319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1704.6U CN211319226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1704.6U CN211319226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9226U true CN211319226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41704.6U Active CN211319226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92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8715A (zh) * 2020-12-11 2021-03-12 无锡弘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供包机扫码与顶端扫码相结合的物流分拣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8715A (zh) * 2020-12-11 2021-03-12 无锡弘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供包机扫码与顶端扫码相结合的物流分拣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84066B1 (en) Image life tunnel scanner inspection system using extended depth of field technology
CN109063529A (zh) 一种条码检测装置
US10556753B2 (en) Device for separating piece goods to be stored in an automated storage facility
CN209895347U (zh) 一种物流用群读扫码系统
CN211319226U (zh) 一种包裹底面扫码装置
GB2569845A (en) Code reading device and code reading method
US10726287B2 (en) Camera and object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3063572A (zh) 一种在线视觉自动检测选别系统及其选别方法
CN109092701A (zh) 电池铝壳检测装置
JPH0829146A (ja) 物品側面撮像装置
CN110147692B (zh) 一种物流用群读扫码系统
CN109596633B (zh) 导光板缺陷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11319225U (zh) 一种包裹扫码装置
JP3476836B2 (ja) 光学案内式表示読み取りシステム
CN211787118U (zh) 拍照式条码识别装置
US4956547A (en) Apparatus for sensing information on both sides of documents
EP0280933B1 (en) Bottle receiving means
CN208607674U (zh) 一种条码检测装置
CN108855992A (zh) 一种玻璃检测及不良品剔除机构
CN111229615A (zh) 六面扫码系统和自动分拣系统
CN204795419U (zh) 一种流水线货物清晰拍照的反射摄像仪
GB2356383A (en) Sorting scannable articles
WO2018142417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scanning
CN210038800U (zh) 一种一维码及二维码的扫描识别设备
CN211426253U (zh) 触控模组表面三通道线扫成像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