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6431U -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 - Google Patents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6431U
CN211316431U CN201922334557.XU CN201922334557U CN211316431U CN 211316431 U CN211316431 U CN 211316431U CN 201922334557 U CN201922334557 U CN 201922334557U CN 211316431 U CN211316431 U CN 211316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cavity
condenser
heat exchang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45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强
赵晓明
张海岸
苗会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off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off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off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off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345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6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6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6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壳、热交换芯、蒸发器、冷凝器以及压缩机,蒸发器通过第一转轴与热交换芯转动连接,蒸发器连接有第一驱动件;冷凝器通过第二转轴与热交换芯转动连接,冷凝器连接有第二驱动件;压缩机与蒸发器和冷凝器串联成回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在室外温度较低时,蒸发器和冷凝器远离热交换芯,利用热交换芯实现设备内高温空气与外界低温空气的热交换,当第二通道中气流温度不足以使第一通道内的气流换热降温时,则利用第一驱动件驱动蒸发器至第一通道的出口处,利用蒸发器将设备内空气中的热量吸走,达到对设备内部气体降温的效果,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设备成本。

Description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
背景技术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工作模式基本上分为三种:自然冷却模式、间接蒸发冷却模式、机械制冷和间接蒸发冷却共同作用这三种模式。上述模式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切换。一般来说,冬季等室外空气温度较低的时段装置处于自然冷却模式,夏季等室外空气温度较高的时段装置处于间接蒸发冷却模式,需要蒸发器和冷却器工作以对待降温设备内部的空气进行辅助降温,保证待降温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常规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结构上,利用蒸发器和冷却器进行机械制冷的模式和其他模式的切换是依靠与蒸发器并联的风阀来进行控制,当需要机械制冷时,风阀关闭,冷却风直接通过蒸发器;当不需要机械制冷时,风阀开启,冷却风不经过蒸发器,直接从风阀通过,但上述结构由于采用并联连接,所以占用空间较大,设备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占用空间大、设备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包括机壳、热交换芯、蒸发器、冷凝器以及压缩机,机壳的内部被内部分隔为与设备内部串联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以及与室外串联连通的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热交换芯设置于机壳内,且热交换芯的内部设有交错设置且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用于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二通道用于连通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蒸发器设置于第三腔体内且用于与第一通道连通,蒸发器通过第一转轴与热交换芯转动连接,蒸发器连接有用于驱动蒸发器绕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件;冷凝器设置于第四腔体内且用于与第二通道连通,冷凝器通过第二转轴与热交换芯转动连接,冷凝器连接有用于驱动冷凝器绕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驱动件;压缩机与蒸发器和冷凝器串联成回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驱动件设置于热交换芯上且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蒸发器相连。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热交换芯上设有位于第一通道的出口侧的安装框,安装框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滑道以及与滑道滑动连接的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设有连杆,第一驱动件设置于安装框上且用于驱动滑块滑动,蒸发器上设有垂直于第一转轴设置的摆杆,摆杆上滑动连接有与连杆转动连接的驱动块;在滑块滑动时,连杆带动驱动块滑动,以带动蒸发器摆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驱动件包括电机、两个链轮组以及两个链条;电机设置于安装框上且位于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两个链轮分别设置于安装框的两侧边上且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链条沿安装框的两侧边设置且与链轮啮合,滑块固设于链条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电机为双出轴电机,且双出轴电机设置于安装框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双出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个链轮组相连。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送风件;第四腔体内设有第一吸风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分别设有第二送风件;或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内分别设有第二吸风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为翅片式换热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压缩机与蒸发器、压缩机与冷凝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分别通过软管相连。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间接蒸发冷却空调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滑道上设有限位开关,控制器与限位开关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在室外环境较低时,蒸发器和冷凝器位于远离热交换芯的位置,利用热交换芯实现设备内高温空气与外界低温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实现对设备内部降温的效果,当第二通道中气流温度不足以使第一通道内的气流换热降温时,则利用第一驱动件驱动蒸发器至第一通道的出口处,利用蒸发器将设备内空气中的热量吸走,达到对设备内部气体降温的效果,有效的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设备的整体成本,提高了设备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实施例一蒸发器和冷凝器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安装框和蒸发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安装框和蒸发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Ⅱ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实施例二蒸发器和冷凝器闭合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打开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实施例三蒸发器和冷凝器闭合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热交换芯;200、蒸发器;210、第一转轴;220、第一驱动件;221、电机;222、链轮;223、链条;231、摆杆;232、驱动块;300、冷凝器;310、第二转轴;320、第二驱动件;400、压缩机;500、机壳;510、第一腔体;511、第一送风件;520、第二腔体;530、第三腔体;540、第四腔体;541、第一吸风件;551、第二送风件;600、安装框;611、滑道;612、滑块;613、连杆;700、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进行说明。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包括机壳500、热交换芯100、蒸发器200、冷凝器300以及压缩机400,机壳500的内部被分隔为与设备内部串联连通的第一腔体510和第三腔体530以及与室外串联连通的第二腔体520和第四腔体540;热交换芯100设置于机壳500内,且热交换芯100的内部设有交错设置且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用于连通第一腔体510和第三腔体530,第二通道用于连通第二腔体520和第四腔体540;蒸发器200设置于第三腔体530内且用于与第一通道连通,蒸发器200通过第一转轴210与热交换芯100转动连接,蒸发器200连接有用于驱动蒸发器200绕第一转轴210转动的第一驱动件220;冷凝器300设置于第四腔体540内且用于与第二通道连通,冷凝器300通过第二转轴310与热交换芯100转动连接,冷凝器300连接有用于驱动冷凝器300绕第二转轴310转动的第二驱动件320;压缩机400与蒸发器200和冷凝器300串联成回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在室外环境较低时,蒸发器200和冷凝器300处于远离热交换芯100的位置,也就是处于打开状态,利用热交换芯100实现设备内高温空气与外界低温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实现对设备内部快速降温的效果,当第二通道中空气温度较高,不足以使第一通道内的气流通过换热进行降温时,则利用第一驱动件220驱动蒸发器200摆动至第一通道的出口处,利用蒸发器200将设备内空气中的热量吸走,达到对设备内部气体降温的效果,有效的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设备的整体成本,提高了设备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中,利用室外低温气体或室外低温气体和蒸发器200共同作用实现对设备内部高温空气的有效降温,避免设备内部温度过高造成对设备内电器元件的损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冬季或气温较低的时段,室外空气的温度较低,此时无需启动压缩机400,蒸发器200和冷凝器300处于非工作状态,且蒸发器200绕第一转轴210旋转至远离热交换芯100的第一通道的出口的位置,冷凝器300绕第二转轴310旋转至远离热交换芯100的第二通道的出口的位置,利用室外具有较低温度的冷空气流经第二通道、设备内部具有较高温度的空气流经第二通道,实现设备内部高温空气和室外低温空气温度的热交换,有效的降低了设备内部空气的温度,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而处于夏季或气温较高的时段,室外空气的温度低于设备内部空气的温度的值较小,直接利用室外空气无法进行设备内部空气的冷却,此时需要启动压缩机400,蒸发器200和冷凝器300处于工作状态,且蒸发器200绕第一转轴210旋转至热交换芯100的第一通道的出口处,冷凝器300绕第二转轴310旋转至热交换芯100的第二通道的出口处,利用室外空气流经第二通道以及设备内部空气流经第一通道,实现设备内部气体和室外气体温度的小幅度的热交换,加之蒸发器200在第一通道出口处对设备内部空气的辅助降温,达到对设备内部空气的降温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至图8,第一驱动件220设置于热交换芯100上且第一驱动件220的输出端与蒸发器200相连。本实施例中,蒸发器200与热交换芯100的下边缘通过第一转轴210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10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一驱动件220可以采用液压缸,且第一驱动件220在热交换芯100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保证蒸发器200摆动过程中前后两侧边的同步性,进而保证蒸发器200能够准确的位于第一通道的出口处与热交换芯100有效贴合。冷凝器300设置于第四腔体540中,设有用于与热交换芯100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310,第二驱动件320与第一驱动件220的结构形式以及驱动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热交换芯100上设有位于第一通道的出口侧的安装框600,安装框600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滑道611以及与滑道611滑动连接的滑块612,两个滑块612之间设有连杆613,第一驱动件220设置于安装框600上且用于驱动滑块612滑动,蒸发器200上设有垂直于第一转轴210设置的摆杆231,摆杆231上滑动连接有与连杆613转动连接的驱动块232;在滑块612滑动时,连杆613带动驱动块232滑动,以带动蒸发器200摆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框600的前后两侧边上分别设置了滑道611和滑块612,前后两个滑块612之间通过连杆613相连,当第一驱动件220驱动滑块612沿滑道611运动时,滑块612带动连杆613沿滑道611滑动,进而带动驱动块232沿滑道611滑动,此时与驱动块232滑动连接的摆杆231在与驱动块232相对滑动的同时还发生摆动,进而带动蒸发器200绕第一转轴210摆动。第一驱动件220带动滑块612沿滑道611滑动,可以通过带传动、气缸伸缩、丝杠传动等多种形式进行驱动。第二驱动件320与第一驱动件220的结构形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第一驱动件220包括电机221、两个链轮组以及两个链条223;电机221设置于安装框600上且位于远离第一转轴210的一侧,两个链轮组分别设置于安装框600的两侧边上且与电机221的输出轴相连;链条223沿安装框600的两侧边设置且与链轮222啮合,滑块612固设于链条223上。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安装框600的前侧边指的是靠近观察者的一侧边,安装框600的后侧边指的是远离观察者的一侧边。本实施例中,一个链轮组指的是与同一链条223相配合的两个链轮222,两个链轮组指的是分别设置在安装框600的前后两侧边上的四个链轮222,四个链轮222有两个在安装框600的前侧边上,另外两个在安装框600的后侧边上,分别从前后两侧实现带动两个链条223运动的效果。滑块612沿滑道611的滑动是通过链条223进行驱动的,链条223上的某一特定点与滑块612固定连接,在电机221带动链轮222转动时,链条223随链轮222的转动带动滑块612沿滑道611滑动,进而带动两个滑块612之间的连杆613以及与连杆613转动配合的驱动块232沿滑道611的走向移动,驱动块232在沿滑道611走向运动的同时还会带动摆杆231发生绕第一转轴210的旋转摆动,进而带动蒸发器200绕第一转轴210向靠近热交换芯100或者远离热交换芯100的方向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电机221为双出轴电机,且双出轴电机设置于安装框600远离第一转轴210的一侧,双出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个链轮组相连。本实施例中,通过双出轴电机实现了对安装框600前后两侧的两个滑道611上的两个滑块612的同步驱动。双出轴电机的型号为200-YB03。双出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平行于第一转轴210的主轴设置,且分别向前后两侧延伸,并与设置在安装框600的前后两侧边上的链轮222相连,双出轴电机驱动链轮222转动,带动链条223移动,进而带动滑块612、连杆613以及驱动块232沿滑道611滑动,利用驱动块232的滑动带动摆杆231和蒸发器200绕第一转轴210摆动,实现蒸发器200位置的转换。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利用蒸发器200对第一通道内的空气进行进一步降温时,利用双出轴电机带动链轮222旋转,进而带动链条223和链条223上的滑块612移动,滑块612沿滑道611向远离第一转轴210的方向运动,连杆613和驱动块232也沿滑道611向远离第一转轴210的方向运动,此时在驱动块232的带动作用下,摆杆231绕第一转轴210向靠近热交换芯100一侧摆动,进而带动蒸发器200与热交换芯100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贴合,此时,冷凝器300与第二通道的出口也处于贴合状态,压缩机400工作,实现对第一通道内的空气进行进一步降温;当室外空气温度足够低、能够通过热交换芯100实现对设备内的空气的换热冷却时,则无需要利用蒸发器200对第一通道内的空气进行进一步降温,此时,利用双出轴电机带动链轮222旋转反向旋转,带动链条223和链条223上的滑块612移动,滑块612沿滑道611向靠近第一转轴210的方向运动,连杆613和驱动块232也沿滑道611向靠近第一转轴210的方向运动,此时在驱动块232的带动作用下,摆杆231绕第一转轴210向远离热交换芯100一侧摆动,进而带动蒸发器200与热交换芯100的第一通道的出口分离,此时,冷凝器300与第二通道的出口也处于分离状态,压缩机400不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至图7,第一腔体510内设有第一送风件511;第四腔体540内设有第一吸风件541。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腔体510内设置了第一送风件511,用于驱动设备内部的空气流入第一通道,实现与第二通道中的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第四腔体540内设置的第一吸风件541用于将室外气体从热交换芯100的第二通道中抽出,可以采用引风机或者抽风机的形式,实现第一通道内的热空气与第二通道内的冷空气的热交换。由于第一通道的出口处也就是第三腔体530内设有压缩机400和蒸发器200,所以将第一送风件511设置在第一腔体510内,用于向第一通道内送风,第一送风件511可以为鼓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第一腔体510和第二腔体520内分别设有第二送风件551;或第三腔体530和第四腔体540内分别设有第二吸风件。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腔体510和第二腔体520内分别设置第二送风件551的形式,实现将室外冷空气和设备内部热空气分别送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的效果;同样的,也可以采用在第三腔体530和第四腔体540内分别设有第二吸风件分别从第一通道的出口处和第二通道的出口处进行气体的抽出,同样可以实现气流的快速流通,实现有效的换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蒸发器200和冷凝器300分别为翅片式换热器。本实施例中,在室外空气难以通过热交换实现对设备内部热空气的降温时,需要将蒸发器200设置在第一通道的出口侧,通过热空气流经蒸发器200实现对热空气的降温效果,进而保证设备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有效利用。翅片式换热器通过在普通的基管上加装翅片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内的气流需要经过蒸发器200重新回到设备内部,第二通道内的气流需要经过冷凝器300重新回到室外,利用翅片式换热器可以有效地提高气流与蒸发器200或者冷凝器300的换热面积,尤其是能够提高蒸发器200对第一通道内气流也就是设备内部空气的降温效果,保证设备内部元件的正常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压缩机400与蒸发器200、压缩机400与冷凝器300、蒸发器200与冷凝器300之间分别通过软管700相连。本实施例中,由于蒸发器200和冷凝器30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分别产生绕第一转轴210和第二转轴310的摆动,所以在进行压缩机400、蒸发器200与冷凝器300三个部件之间任意两个之间的连接时,需要利用软管700,保证蒸发器200和冷凝器300在摆动过程中相互连通的作用,避免采用刚性连接造成的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间接蒸发冷却空调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机221电连接,滑道611上设有限位开关,控制器与限位开关电连接。在滑道611上设置限位开关,当滑块612到达极限位置时,限位开关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根据预设程序向电机221发出信号,控制电机221的停止,避免造成设备损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内部分隔为与设备内部串联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以及与室外串联连通的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
热交换芯,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内部设有交错设置且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所述第二通道用于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
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三腔体内且用于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蒸发器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热交换芯转动连接,所述蒸发器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蒸发器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件;
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第四腔体内且用于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热交换芯转动连接,所述冷凝器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冷凝器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驱动件;以及
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串联成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热交换芯上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蒸发器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上设有位于第一通道的出口侧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滑道以及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有连杆,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滑动,所述蒸发器上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设置的摆杆,所述摆杆上滑动连接有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的驱动块;
在所述滑块滑动时,所述连杆带动所述驱动块滑动,以带动所述蒸发器摆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
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上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
两个链轮组,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框的两侧边上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以及
两个链条,沿所述安装框的两侧边设置且与所述链轮啮合,所述滑块固设于所述链条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双出轴电机,且所述双出轴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框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所述双出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所述链轮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送风件;所述第四腔体内设有第一吸风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内分别设有第二送风件;或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内分别设有第二吸风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分别为翅片式换热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之间分别通过软管相连。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蒸发冷却空调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滑道上设有限位开关,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限位开关电连接。
CN201922334557.XU 2019-12-23 2019-12-23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 Active CN211316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4557.XU CN211316431U (zh) 2019-12-23 2019-12-23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4557.XU CN211316431U (zh) 2019-12-23 2019-12-23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6431U true CN211316431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77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4557.XU Active CN211316431U (zh) 2019-12-23 2019-12-23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6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95851B1 (ko) 팬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CN102313327A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1316431U (zh)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
CN101464043A (zh) 改进的壁挂式空调机的蜗壳结构
CN215725315U (zh) 一种组合式水雾除尘风冷却换热器
CN213273283U (zh) 一种用于离心式冷水机的热交换装置
CN101463883A (zh) 窗式空调器风扇的皮带轮传动结构
JP2014118120A (ja) 電気自動車の熱交換装置
CN104048361B (zh) 一种模块化顶置空调
CN112261842A (zh) 一种数据机房用制冷设备
CN217715633U (zh) 一种羽绒加工羽绒冷却装置
CN106545919B (zh) 具有外置型引流装置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1302237Y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17643054U (zh) 一种一体式液冷电机独立散热系统
CN219222895U (zh) 一种具有双螺旋换热器结构的风冷热泵机组
CN220042011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水冷装置及换电站系统
CN102168873A (zh) 新型半导体水冷空调
CN214014836U (zh) 一种数据机房用制冷设备
CN208861779U (zh) 一种防尘高频变压器辅助散热装置
CN216347292U (zh) 一种制冷设备用散热器
CN215071250U (zh) 一种电控柜的散热箱体
CN220250190U (zh) 一种流体媒质电子制温空气调节装置
CN220436613U (zh) 一种环保型采暖炉
CN202074643U (zh) 新型半导体水冷空调
CN215637581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air condition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Pledgee: Industri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Beijing Cuiwei Road Branch

Pledgor: ONOFF ELECTRIC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3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Pledgee: Industri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Beijing Cuiwei Road Branch

Pledgor: ONOFF ELECTRIC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2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