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6144U - 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6144U
CN211316144U CN201922042519.7U CN201922042519U CN211316144U CN 211316144 U CN211316144 U CN 211316144U CN 201922042519 U CN201922042519 U CN 201922042519U CN 211316144 U CN211316144 U CN 211316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iler
water
communicated
inlet pipe
secondary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425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Diesen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Diesen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Diesen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Diesenyu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425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6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6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6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节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蒸压釜及为蒸压釜提供蒸汽的锅炉,还包括气水换热器及水水换热器,所述气水换热器包括用于换热降温的气流通路及用于换热升温的水流通路一,所述水水换热器包括用于换热降温的水流通路二及用于换热升温的水流通路三;蒸压釜排出的剩余蒸汽及锅炉表面排污产生的蒸汽与一次侧进管a连通,二次侧进管a与锅炉给水连通,二次侧出管a与锅炉连通;蒸压釜排出的冷凝水及锅炉底部排污产生的高温热水与一次侧进管b连通,二次侧进管b与锅炉给水连通,二次侧出管b与锅炉连通。降低了蒸压釜应用过程中的耗能成本,起到了高效节能减排的作用。

Description

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蒸压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的大型压力容器。蒸压釜用途十分广泛,大量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使其在釜内完成Cao—Si02—H2O的水热反应。蒸压釜在应用过程中能耗高,剩余热能回收困难,蒸压釜通常采用大气直排的方式排放高压蒸汽和高温凝结水,现有行业多采用大水箱回收蒸压釜的余热,但效率较低,回收量非常少,整个行业均处在能源回收利用率非常低的粗放式管理阶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在蒸压釜的应用过程中对其剩余的热能进行最大程度地回收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包括蒸压釜及为蒸压釜提供蒸汽的锅炉,还包括气水换热器及水水换热器,所述气水换热器包括相互换热的气流通路及水流通路一,所述水水换热器包括相互换热的水流通路二及水流通路三,所述气流通路的进口与出口对应为一次侧进管a和一次侧出管a,所述水流通路一的进口与出口对应为二次侧进管a和二次侧出管a,所述水流通路二的进口与出口对应为一次侧进管b和一次侧出管b,所述水流通路三的进口与出口对应为二次侧进管b和二次侧出管b;所述蒸压釜排出的剩余蒸汽及所述锅炉表面排污产生的蒸汽与所述一次侧进管a连通,所述二次侧进管a与锅炉给水连通,所述二次侧出管a与所述锅炉连通;所述蒸压釜排出的冷凝水及所述锅炉底部排污产生的高温热水与所述一次侧进管b连通,所述二次侧进管b与锅炉给水连通,所述二次侧出管b与所述锅炉连通。
可选的,所述一次侧出管a与所述一次侧进管b连通,所述二次侧出管a还与所述二次侧进管b连通,所述二次侧出管b还与所述二次侧进管a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蒸压釜连接的冷凝缓冲罐,所述冷凝缓冲罐用于收集所述蒸压釜排出的冷凝水,所述冷凝缓冲罐与所述一次侧进管b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锅炉连接的热水储罐,所述二次侧出管a及所述二次侧出管b与所述热水储罐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一次侧进管a连接的蒸汽收集室,所述蒸压釜排出的剩余蒸汽及所述锅炉表面排污产生的蒸汽与所述蒸汽收集室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一次侧进管b连接的污水过滤室,所述蒸压釜排出的冷凝水及所述锅炉底部排污产生的高温热水与所述污水过滤室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废水处理池,所述一次侧出管b与所述废水处理池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废水处理池连接的净水池,所述净水池与所述二次侧进管a、所述二次侧进管b或所述锅炉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布置于所述蒸压釜与所述锅炉之间的一级蒸汽分配器,所述蒸压釜布置多个,所述一级蒸汽分配器对应多个所述蒸压釜的进气口设置有多个分配阀。
可选的,还包括布置于所述蒸压釜的排气口与进气口之间的二级蒸汽分配室,所述二级蒸汽分配室对应多个所述蒸压釜的进气口设置有多个分配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采用气水换热器对蒸压釜排出的剩余蒸汽及锅炉表面排污产生的蒸汽进行热能回收,低温的锅炉给水流入二次侧进管a经气水换热器换热升温,再由二次侧出管a流出为锅炉提供预热水;采用水水换热器对蒸压釜排出的冷凝水及锅炉底部排污产生的高温热水进行热能回收,低温的锅炉给水流入二次侧进管b经水水换热器换热升温,再由二次侧出管b流出为锅炉提供预热水;总而言之本申请上述系统,通过气水换热器及水水换热器对蒸压釜及锅炉产生的高温气体及高温液体都能进行热能回收,余热的回收利用率高达90%,大幅降低了蒸压釜应用过程中的耗能成本,起到了高效节能减排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蒸压釜;2、锅炉;3、气水换热器;31、一次侧进管a;32、一次侧出管a;33、二次侧进管a;34、二次侧出管a;4、水水换热器;41、一次侧进管b;42、一次侧出管b;43、二次侧进管b;44、二次侧出管b;5、冷凝缓冲罐;6、热水储罐;7、蒸汽收集室;8、污水过滤室;9、废水处理池;10、净水池;11、一级蒸汽分配器;12、二级蒸汽分配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包括蒸压釜1及为蒸压釜1提供蒸汽的锅炉2,还包括气水换热器3及水水换热器4,气水换热器3包括用于换热降温的气流通路及用于换热升温的水流通路一,水水换热器4包括用于换热降温的水流通路二及用于换热升温的水流通路三,气水换热器3包括:一次侧进管a31和一次侧出管a32用于高温的气体流进流出,二次侧进管a33和二次侧出管a34用于低温的锅炉给水流进流出;水水换热器4包括:一次侧进管b41和一次侧出管b42用于高温的液体流进流出,二次侧进管b43和二次侧出管b44用于低温的锅炉给水流进流出;蒸压釜1排出的剩余蒸汽及锅炉2表面排污产生的蒸汽与一次侧进管a31连通;蒸压釜1排出的冷凝水及锅炉2底部排污产生的高温热水与一次侧进管b41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采用气水换热器3对蒸压釜1排出的剩余蒸汽及锅炉2表面排污产生的蒸汽进行热能回收,低温的锅炉给水流入二次侧进管a33经气水换热器3换热升温,再由二次侧出管a34流出为锅炉2提供预热水;采用水水换热器4对蒸压釜1排出的冷凝水及锅炉2底部排污产生的高温热水进行热能回收,低温的锅炉给水流入二次侧进管b43经水水换热器4换热升温,再由二次侧出管b44流出为锅炉2提供预热水;总而言之本申请上述系统,通过气水换热器3及水水换热器4对蒸压釜1及锅炉2产生的高温气体及高温液体都能进行热能回收,余热的回收利用率高达90%,大幅降低了蒸压釜1应用过程中的耗能成本,起到了高效节能减排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次侧出管a32与一次侧进管b41连通,蒸压釜1排出的剩余蒸汽及锅炉2表面排污产生的蒸汽经气水换热器3换热降温后,蒸汽会冷凝成高温水,可将其再通入水水换热器4进行再次换热降温;二次侧出管a34还与二次侧进管b43连通,经气水换热器3换热升温的锅炉给水,还可通过水水换热器4进行再一步的换热升温,二次侧出管b44还与二次侧进管a33连通,锅炉给水经水水换热器4换热升温后如果温度仍较低,可通过温度监测器进行实时温度监测,可使其重新返回气水换热器3及水水换热器4进行再一次换热升温,最终得到温度较高的锅炉给水,供给至锅炉2。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蒸压釜1连接的冷凝缓冲罐5,冷凝缓冲罐5用于收集蒸压釜1排出的冷凝水,冷凝缓冲罐5与一次侧进管b41连通。冷凝缓冲罐5用于收集蒸压釜1产生的冷凝水,随后将其输送至水水换热器4进行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锅炉2连接的热水储罐6,二次侧出管a34及二次侧出管b44与热水储罐6连通。经气水换热器3及水水换热器4换热升温的锅炉给水可暂时储存至热水储罐6内,热水储罐6可给锅炉2供水,也可以给生产车间内其他需要用水的设施或工序供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一次侧进管a31连接的蒸汽收集室7,蒸压釜1排出的剩余蒸汽及锅炉2表面排污产生的蒸汽与蒸汽收集室7连通,蒸汽收集室7内可布置活性炭等清洁材料,对气体进行一定程度的过滤,避免污物直接流入气水换热器3及水水换热器4对其造成污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一次侧进管b41连接的污水过滤室8,蒸压釜1排出的冷凝水及锅炉2底部排污产生的高温热水与污水过滤室8连通,污水过滤室8内可布置活性炭等清洁材料,对液体进行一定程度的过滤,避免污物直接流入水水换热器4对其造成污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废水处理池9,一次侧出管b42与废水处理池9连接,经气水换热器3及水水换热器4换热降温后的废水排入废水处理池9进行最终的清洁处理,避免直接排除废水污染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废水处理池9连接的净水池10,净水池10与二次侧进管a33、二次侧进管b43或锅炉2连通,废水处理池9处理得到的净水进入净水池10进行储存,其可以作为锅炉给水来源,有效的对整个系统中的水进行循环利用,避免水资源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布置于蒸压釜1与锅炉2之间的一级蒸汽分配器11,蒸压釜1布置多个,一级蒸汽分配器11对应多个蒸压釜1的进气口设置有多个分配阀。蒸压釜1设置多个进行工作,为了方便调控蒸汽的利用,采用一级蒸汽分配器11进行中转,对应开启分配阀及阀门大小为蒸压釜1提供蒸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布置于蒸压釜1的排气口与进气口之间的二级蒸汽分配室12,二级蒸汽分配室12对应多个蒸压釜1的进气口设置有多个分配阀。蒸压釜1排气口排出的蒸汽可经气水换热器3进行换热,也可经二级蒸汽分配室12进行集中收集,随后二次利用再分配至各个蒸压釜1,如何利用排出的蒸汽可根据实际工况具体的进行选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包括蒸压釜(1)及为蒸压釜(1)提供蒸汽的锅炉(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水换热器(3)及水水换热器(4),所述气水换热器(3)包括相互换热的气流通路及水流通路一,所述水水换热器(4)包括相互换热的水流通路二及水流通路三,所述气流通路的进口与出口对应为一次侧进管a(31)和一次侧出管a(32),所述水流通路一的进口与出口对应为二次侧进管a(33)和二次侧出管a(34),所述水流通路二的进口与出口对应为一次侧进管b(41)和一次侧出管b(42),所述水流通路三的进口与出口对应为二次侧进管b(43)和二次侧出管b(44);
所述蒸压釜(1)排出的剩余蒸汽及所述锅炉(2)表面排污产生的蒸汽与所述一次侧进管a(31)连通,所述二次侧进管a(33)与锅炉给水连通,所述二次侧出管a(34)与所述锅炉(2)连通;
所述蒸压釜(1)排出的冷凝水及所述锅炉(2)底部排污产生的高温热水与所述一次侧进管b(41)连通,所述二次侧进管b(43)与锅炉给水连通,所述二次侧出管b(44)与所述锅炉(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侧出管a(32)与所述一次侧进管b(41)连通,所述二次侧出管a(34)还与所述二次侧进管b(43)连通,所述二次侧出管b(44)还与所述二次侧进管a(3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蒸压釜(1)连接的冷凝缓冲罐(5),所述冷凝缓冲罐(5)用于收集所述蒸压釜(1)排出的冷凝水,所述冷凝缓冲罐(5)与所述一次侧进管b(4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锅炉(2)连接的热水储罐(6),所述二次侧出管a(34)及所述二次侧出管b(44)与所述热水储罐(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一次侧进管a(31)连接的蒸汽收集室(7),所述蒸压釜(1)排出的剩余蒸汽及所述锅炉(2)表面排污产生的蒸汽与所述蒸汽收集室(7)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一次侧进管b(41)连接的污水过滤室(8),所述蒸压釜(1)排出的冷凝水及所述锅炉(2)底部排污产生的高温热水与所述污水过滤室(8)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水处理池(9),所述一次侧出管b(42)与所述废水处理池(9)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废水处理池(9)连接的净水池(10),所述净水池(10)与所述二次侧进管a(33)、所述二次侧进管b(43)或所述锅炉(2)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于所述蒸压釜(1)与所述锅炉(2)之间的一级蒸汽分配器(11),所述蒸压釜(1)布置多个,所述一级蒸汽分配器(11)对应多个所述蒸压釜(1)的进气口设置有多个分配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于所述蒸压釜(1)的排气口与进气口之间的二级蒸汽分配室(12),所述二级蒸汽分配室(12)对应多个所述蒸压釜(1)的进气口设置有多个分配阀。
CN201922042519.7U 2019-11-22 2019-11-22 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 Active CN211316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2519.7U CN211316144U (zh) 2019-11-22 2019-11-22 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2519.7U CN211316144U (zh) 2019-11-22 2019-11-22 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6144U true CN211316144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7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42519.7U Active CN211316144U (zh) 2019-11-22 2019-11-22 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6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0675B (zh) 加气混凝土产品生产过程凝结水回收方法及其回收系统
CN110715286A (zh) 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
CN203131794U (zh) 一种锅炉连排污水热能及水资源高效回收利用系统
CN203656903U (zh) 锅炉排污疏水余热梯级利用装置
CN101303201A (zh) 一种筒子纱染色过程中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
CN209583869U (zh) 一种基于热电厂余热驱动的污水零排放及资源回收系统
CN206073764U (zh) 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系统
CN101294775B (zh) 印染业废水的热回收利用的方法
CN201429062Y (zh) 工业锅炉连续排污节能装置
CN211316144U (zh) 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
CN202791971U (zh) 一种蒸压废汽余热二级回收利用节能装置
CN214360422U (zh) 一种新型高温热网疏水资源化系统
CN202024311U (zh) 锅炉乏汽回收装置
CN213748048U (zh) 一种蒸压釜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4829289U (zh) 一种蒸汽减温减压系统
CN213120201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压釜余热利用装置
CN210887400U (zh) 一种中药提取车间蒸汽凝结水的综合利用系统
CN205033370U (zh) 蒸压釜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CN202101537U (zh) 冶炼电炉用闭式循环冷却系统
CN214407045U (zh) 一种蒸汽回收系统
CN201215452Y (zh) 机台污水热能回收装置
CN211198870U (zh) 一种锅炉房废水收集再利用装置
CN205014319U (zh) 一种蒸汽凝结水热回收系统
CN214094443U (zh) 一种基于能源多级利用的高效定排扩容器乏汽回收设备
CN204005938U (zh) 喷射式乏汽回收环保节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