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5310U - 一种流体调节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体调节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5310U
CN211315310U CN202020005504.3U CN202020005504U CN211315310U CN 211315310 U CN211315310 U CN 211315310U CN 202020005504 U CN202020005504 U CN 202020005504U CN 211315310 U CN211315310 U CN 211315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regulating valve
wall
cylinder
fluid reg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055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德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uto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ut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uto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ut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055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5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5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5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ication Of The Valve Opening Or Closing St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调节阀,包括阀体和手柄,所述阀体的上方设有手柄,所述阀体的底端左侧设有防水锤冲击机构。该流体调节阀,通过阀体和防水锤冲击机构之间的配合,当阀体由开合到闭合转换过程中,此时产生的动能首先会与尼龙球相接触,压缩弹簧可以进行轻微压缩,可以对产生的动能进行缓冲吸吸收,可以明显的降低阀体左侧管道的冲击,进而可以明显的降低管道连接处漏水情况出现,利于使用者安全使用,通过阀体、防水锤冲击机构和流速监控机构之间的配合,可将阀体密封性不良的情况及时进行反应,便于外界人员快速发现,不易错过最佳的补救维修时机,会降低使用者的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流体调节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体调节阀。
背景技术
调节阀的阀体种类很多,常用的阀体种类有直通单座、直通双座、角形、隔膜、小流量、三通、偏心旋转、蝶形、套筒式、球形等,调节阀在管道中起可变阻力的作用,在现代化工厂的自动控制中,调节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申请号为201821838771.8的专利,包括阀体,阀体的顶部设有阀帽,阀帽的上方设有手轮,手轮上设有阀杆,阀体内设有限位腔,阀杆上设有限位块,虽然能够有效的防止阀内压力过大是阀体得以长久使用。
但是阀门开启时,管道内部的流体会因流动产生一定的动能,如果较为快速的关闭阀门时,管道内部的流体突然从流动转为静止,这时管道内部流体的动能会快速释放,会形成高压冲击波造成管道震动,可能出现管道连接处漏水情况出现,不利于使用者的安全使用。
且在阀体长久的使用过程中,一但阀体自身出现密封性能不良时,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进行发现,即不能够及时发现阀体密封性是否优良,往往错过最佳的补救维修时机,可能会为使用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调节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阀门开启时,管道内部的流体会因流动产生一定的动能,如果较为快速的关闭阀门时,管道内部的流体突然从流动转为静止,这时管道内部流体的动能会快速释放,会形成高压冲击波造成管道震动,可能出现管道连接处漏水情况出现,不利于使用者的安全使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调节阀,包括阀体和手柄,所述阀体的上方设有手柄,所述阀体的底端左侧设有防水锤冲击机构;
所述防水锤冲击机构包括圆筒、圆环、尼龙球、压缩弹簧、圆板、滑槽、滑块和通孔;
所述圆筒的底端与阀体的底端左侧固定相连,所述圆筒的内壁顶端固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抵紧有尼龙球,所述尼龙球的一部分贯穿圆环,所述尼龙球的底端固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固接有圆板,所述圆筒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固接在圆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圆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开有通孔。可以明显的降低阀体左侧管道的冲击,进而可以明显的降低管道连接处漏水情况出现,利于使用者安全使用。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前表面粘合有指示签。指示签的前表面标注有阀体内部流体的流动方向,便于在提升安装人员进行正确安装。
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滑块构成滑动结构。以增加圆板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圆板的底端设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筒、第二密封轴承和旋钮;
所述套筒位于圆板的底端,所述套筒通过第二密封轴承与圆板转动相连,所述套筒的一部分贯穿圆筒,所述套筒的外壁与圆筒的接触面螺纹相连,所述套筒的底端固接有旋钮。能够使尼龙球对圆环的作用力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旋钮的外壁加工有磨纹。磨纹可以增加旋钮外壁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圆筒的内部设有流速监控机构;
所述流速监控机构包括转杆、叶轮、第一密封轴承、转筒、支杆和透明球;
所述转杆位于圆筒内部,所述转杆通过第一密封轴承与尼龙球转动相连,所述转杆依次贯穿圆板和旋钮,所述转杆均与圆板和旋钮间隙配合,所述转杆的顶端固接有叶轮,所述转杆外壁的底端固定套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壁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支杆,所述透明球的顶端与圆筒的底端螺纹相连。当阀体内部密封性不良时,便于外界人员快速发现,不易错过最佳的补救维修时机。
优选的,所述透明球的外壁顶端固定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上表面与圆筒的顶端相抵紧。能够增加透明球与圆筒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叶轮、转杆和转筒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水平垂直线上。当叶轮受到水流冲击转动时,可以使转杆和转筒进行同心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流体调节阀,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阀体和防水锤冲击机构之间的配合,当阀体由开合到闭合转换过程中,此时阀门左侧内部的流体会从流动转换为静止,此时产生的动能首先会与尼龙球相接触,压缩弹簧可以进行轻微压缩,可以对产生的动能进行缓冲吸吸收,可以明显的降低阀体左侧管道的冲击,进而可以明显的降低管道连接处漏水情况出现,利于使用者安全使用。
通过阀体、防水锤冲击机构和流速监控机构之间的配合,因阀门左侧内部流体流动会使叶轮进行转动,阀体处于闭合状态时,若透明球内部的转筒转动,即转筒顶端的叶轮受到流体的冲击,则说明阀体内部的密封性能出现不良,进而将阀体密封性不良的情况及时进行反应,便于外界人员快速发现,不易错过最佳的补救维修时机,会降低使用者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阀体、防水锤冲击机构和流速监控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圆筒、圆板和调节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圆筒、圆环和尼龙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手柄,3、防水锤冲击机构,301、圆筒,302、圆环,303、尼龙球,304、压缩弹簧,305、圆板,306、滑槽,307、滑块,308、通孔,4、流速监控机构,401、转杆,402、叶轮,403、第一密封轴承,404、转筒,405、支杆,406、透明球,5、调节机构,501、套筒,502、第二密封轴承,503、旋钮,6、磨纹,7、套环,8、指示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流体调节阀,包括阀体1和手柄2,阀体1的上方设有手柄2,阀体1的底端左侧设有防水锤冲击机构3,防水锤冲击机构3包括圆筒301、圆环302、尼龙球303、压缩弹簧 304、圆板305、滑槽306、滑块307和通孔308,圆筒301的底端与阀体1的底端左侧固定相连,圆筒301的与阀体1的入水口互为连通,圆筒301的内壁顶端固接有圆环302,圆环302的内壁抵紧有尼龙球303,尼龙球303为尼龙材质制成表面较为光滑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尼龙球303的一部分贯穿圆环 302,尼龙球303与圆环302的接触面处设有橡胶圈,橡胶圈与圆环302固定相连,以增加尼龙球303与圆环302之间的密封度,尼龙球303的底端固接有压缩弹簧304,压缩弹簧304的系数为20-80N/CM,压缩弹簧304的底端固接有圆板305,圆筒30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有滑槽306,滑槽306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307,两个滑块307分别固接在圆板305的左右两侧,圆板305 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开有通孔308,阀体1的前表面粘合有指示签8,指示签 8的前表面标注有阀体1内部流体的流动方向,便于在提升安装人员进行正确安装,滑槽306与滑块307构成滑动结构,滑槽306能够对滑块307起到限位作用,滑块307可以在滑槽306的内部进行上下滑动,但滑块307无法在滑槽306的内部进行前后左侧的进行移动,以增加圆板305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圆板305的底端设有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包括套筒501、第二密封轴承502和旋钮503,套筒501位于圆板305的底端,套筒501通过第二密封轴承502与圆板305转动相连,第二密封轴承502的内圈与套筒501固定相连,第二密封轴承502的外圈与圆板305固定相连,套筒501的一部分贯穿圆筒 301,套筒501的外壁与圆筒301的接触面螺纹相连,套筒501的底端固接有旋钮503,旋钮503的外壁加工有磨纹6,磨纹6能够增加旋钮503外壁的摩擦力。
圆筒301的内部设有流速监控机构4,流速监控机构4包括转杆401、叶轮402、第一密封轴承403、转筒404、支杆405和透明球406,转杆401位于圆筒301内部,转杆401通过第一密封轴承403与尼龙球303转动相连,第一密封轴承403的内圈与转杆401固定相连,第一密封轴承403的外圈与尼龙球303固定相连,转杆401依次贯穿圆板305和旋钮503,转杆401均与圆板305和旋钮503间隙配合,转杆401的顶端固接有叶轮402,转杆401外壁的底端固定套接有转筒404,转筒404的外壁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支杆405,透明球406的顶端与圆筒301的底端螺纹相连,透明球406为PVC材质制成的透明空心球体,明球406的外壁顶端固定套接有套环7,套环7的上表面与圆筒301的顶端相抵紧,套环7的上表面固接有橡胶环,能够增加透明球406与圆筒301之间的密封性,叶轮402、转杆401和转筒404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水平垂直线上,当叶轮402受到水流冲击转动时,可以使转杆 401和转筒404进行同心转动。
当流体调节阀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阀体1的左右两侧与连接管道相连接,当阀体1开合内部流体流过时,流体会对叶轮402形成冲击使叶轮402进行转动,因叶轮402的转动可以使转杆401和转筒404同时进行转动,当阀体1由开合到闭合转换过程中,此时阀门1左侧内部的流体会从流动转换为静止,此时产生的动能首先会与尼龙球303相接触,压缩弹簧304 可以进行轻微压缩,可以对产生的动能进行缓冲吸吸收,可以明显的降低阀体1左侧管道的冲击,进而可以明显的降低管道连接处漏水情况出现,利于使用者安全使用,且通过转动旋钮503可以使圆板305进行向上或是向下移动,进而可以对尼龙球303与圆环302之间的作用力进行调节,在压缩弹簧 304压缩过程中尼龙球303与圆环302短暂分离时,圆环302上方的流体会通过圆筒301流入到透明球406内部进程存储,且在长久使用过程中透明球406 内部流体较多时,可以逆时针转动透明球406将其卸下对其内部进行清理在恢复原位,当阀体1处于闭合状态时,若透明球406内部的转筒404转动,则说明阀体1内部的密封性能出现不良,进而将阀体密封性不良的情况及时进行反应,便于外界人员快速发现,不易错过最佳的补救维修时机,会降低使用者的经济损失。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流体调节阀,包括阀体(1)和手柄(2),所述阀体(1)的上方设有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底端左侧设有防水锤冲击机构(3);
所述防水锤冲击机构(3)包括圆筒(301)、圆环(302)、尼龙球(303)、压缩弹簧(304)、圆板(305)、滑槽(306)、滑块(307)和通孔(308);
所述圆筒(301)的底端与阀体(1)的底端左侧固定相连,所述圆筒(301)的内壁顶端固接有圆环(302),所述圆环(302)的内壁抵紧有尼龙球(303),所述尼龙球(303)的一部分贯穿圆环(302),所述尼龙球(303)的底端固接有压缩弹簧(304),所述压缩弹簧(304)的底端固接有圆板(305),所述圆筒(30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有滑槽(306),所述滑槽(306)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307),两个所述滑块(307)分别固接在圆板(305)的左右两侧,所述圆板(305)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开有通孔(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前表面粘合有指示签(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06)与滑块(307)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板(305)的底端设有调节机构(5);
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套筒(501)、第二密封轴承(502)和旋钮(503);
所述套筒(501)位于圆板(305)的底端,所述套筒(501)通过第二密封轴承(502)与圆板(305)转动相连,所述套筒(501)的一部分贯穿圆筒(301),所述套筒(501)的外壁与圆筒(301)的接触面螺纹相连,所述套筒(501)的底端固接有旋钮(5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体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503)的外壁加工有磨纹(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301)的内部设有流速监控机构(4);
所述流速监控机构(4)包括转杆(401)、叶轮(402)、第一密封轴承(403)、转筒(404)、支杆(405)和透明球(406);
所述转杆(401)位于圆筒(301)内部,所述转杆(401)通过第一密封轴承(403)与尼龙球(303)转动相连,所述转杆(401)依次贯穿圆板(305)和旋钮(503),所述转杆(401)均与圆板(305)和旋钮(503)间隙配合,所述转杆(401)的顶端固接有叶轮(402),所述转杆(401)外壁的底端固定套接有转筒(404),所述转筒(404)的外壁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支杆(405),所述透明球(406)的顶端与圆筒(301)的底端螺纹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流体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球(406)的外壁顶端固定套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7)的上表面与圆筒(301)的顶端相抵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流体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402)、转杆(401)和转筒(404)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水平垂直线上。
CN202020005504.3U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流体调节阀 Active CN211315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5504.3U CN211315310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流体调节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5504.3U CN211315310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流体调节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5310U true CN211315310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3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05504.3U Active CN211315310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流体调节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5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5310U (zh) 一种流体调节阀
CN214743434U (zh) 一种新型耐磨刀型闸阀
CN215635103U (zh) 快速启闭球阀结构
CN114658866A (zh) 一种耐用性快装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CN208793706U (zh) 一种衬耐火型高温三通蝶阀
CN212584364U (zh) 一种用于供热管道建设用阀门应力保护装置
CN211371315U (zh) 一种对夹式软密封蝶阀
CN210623631U (zh) 一种耐磨高密封性的刀型闸阀
CN220249035U (zh) 一种带有缓冲泄压机构的止回阀
CN208058030U (zh) 一种双向用机械阀门
CN211423434U (zh) 一种筒状全通径三偏心高压耐磨球阀
CN219639449U (zh) 一种双重密封效果的抗冲刷截止阀
CN215980857U (zh) 法兰式蝶阀
CN220185883U (zh) 一种偏心半球阀
CN212480177U (zh) 一种双阀瓣导轨密封截止阀
CN216078386U (zh) 一种便于进行开闭的手动闸阀
CN219102136U (zh) 一种高可靠性防水锤泄放阀
CN210890161U (zh) 一种多层次硬密封蝶阀
CN218408560U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蝶阀
CN211901653U (zh) 一种高压球阀
CN216867565U (zh) 一种外控密封球阀
CN115839423B (zh) 一种热力用钢管焊接浮动球阀
CN215059566U (zh) 一种密封性高的球型蝶阀
CN219954321U (zh) 一种不锈钢旋启式止回阀
CN215981096U (zh) 一种具有双密封的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