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2529U -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2529U
CN211312529U CN201922087406.9U CN201922087406U CN211312529U CN 211312529 U CN211312529 U CN 211312529U CN 201922087406 U CN201922087406 U CN 201922087406U CN 211312529 U CN211312529 U CN 211312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ditch
rotating
edge
foundation pit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874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琴
邹琼芳
万顺友
罗佳
田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Oup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Oup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Oup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Oup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874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2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2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2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基坑本体,所述基坑本体的边缘设置有护坡,所述基坑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沟,所述基坑本体的四周设置有截水沟,所述基坑本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围栏,所述防护围栏上开设有开挖缺口和基坑入口,所述基坑本体上靠近开挖缺口的一侧设置有转送装置,所述转送装置包括竖直固定在基坑本体上的两根支撑架,两根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转送槽;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避免基坑边缘堆土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的工程。在建筑物稠密的城市中心,对于土建工程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施工工期越来越短。尤其是在周边建筑物密集且因特殊要求工期极短的情况下,此类应急工程的深基坑开挖成为城市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设备安装或者土建施工过程中,为了施工需要经常会对地面土方进行开挖,或者在钢结构平台开洞,出于安全考虑,需要及时将洞口围住,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83796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上的围护墙,所述围护墙底部两相对侧设有底梁,所述围护墙底部设有垂直于底梁的支护装置,所述支护装置包括可活动梁,所述可活动梁相对围护墙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同轴设置且螺纹连接,并且远离可活动梁一侧的围护墙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驱使第二支撑梁转动的驱动机构。上述的深基坑支撑结构可避免基坑支护结构变形,以克服地质条件较差的建筑基坑支护工程中安全性低、结构不稳定、造价高的难题。
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不管是通过人工开挖还是机械开挖,从基坑内挖出的泥土难免会散落到基坑的边缘,当基坑边缘堆土过高,易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导致基坑坍塌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具有便于避免基坑边缘堆土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包括基坑本体,所述基坑本体的边缘设置有护坡,所述基坑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沟,所述基坑本体的四周设置有截水沟,所述基坑本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围栏,所述防护围栏上开设有开挖缺口和基坑入口,所述基坑入口设置有爬梯,所述基坑本体上靠近开挖缺口的一侧设置有转送装置,所述转送装置包括竖直固定在基坑本体上的两根支撑架,两根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转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将挖出的泥土运送至基坑本体的外部,并使土堆底部距基坑本体的距离大于1.2米,以避免基坑本体的边缘堆土过高造成坍塌事故,通过在基坑本体的开挖缺口处设置转送装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从基坑本体内挖出的泥土散落到基坑本体的边缘,造成基坑本体的边缘堆土,从而提高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转动支槽,所述转动支槽转动设置在转送槽的出口端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土堆的高度应小于1.5米,通过在转送槽的出口端设置转动支槽,对挖出的泥土的方向进行改变,转动支槽底部距地面高度为1.5米,当土堆的高度到达转动支槽底部的高度时,将转动支槽转动一定角度,将后面挖出的泥土堆放到另一位置,以避免同一土堆的高度过高导致土堆坍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支槽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位于转动支槽远离转送槽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转动支槽的底部设置转动支架,实现对转动支槽的支撑,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支腿,所述伸缩支腿穿设在转动支架内,所述转动支架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伸缩支腿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供定位销插设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转动支架的底部设置伸缩支腿,当需要改变转动支槽的位置时,将伸缩支腿插入转动支架内,然后将转动支槽转动指定角度,通过设置伸缩支腿方便了转动支槽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送槽内固定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支槽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设在转动轴承内并与转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转送槽与转动支槽之间设置转动轴承,降低了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从而方便了转动支槽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截水沟位于防护围栏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截水沟设置在防护围栏内,防护围栏对截水沟进行防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挖掘机在挖基坑时压在截水沟上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截水沟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上开设有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截水沟上设置防护盖,避免了工作人员踩入截水沟,通过在防护盖上设置滤孔,方便排水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雨水将固体垃圾带入截水沟内造成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围栏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警示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围栏的顶部设置警示灯,以避免夜晚行人误入基坑内发生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坑本体上靠近开挖缺口的一侧设置转送装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从基坑本体内挖出的泥土散落到基坑的边缘,造成基坑本体边缘堆土,从而提高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支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坑本体;11、护坡;12、排水沟;2、截水沟;21、防护盖;211、滤孔;3、防护围栏;31、开挖缺口;32、基坑入口;321、爬梯;33、警示灯;4、转送装置;41、支撑架;42、转送槽;421、转动轴承;43、转动支槽;431、转动支架;4311、定位销;432、伸缩支腿;4321、定位孔;43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包括基坑本体1,基坑本体1的边缘设置有护坡11,基坑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沟12,基坑本体1的四周设置有截水沟2,截水沟2设置在防护围栏3内,由于挖掘机在开挖过程中位于防护围栏3外,防护围栏3对截水沟2进行防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挖掘机在挖基坑时压在截水沟2上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截水沟2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盖21,以避免工作人员踩入截水沟2,防护盖21上开设有滤孔211,方便排水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雨水将固体垃圾带入截水沟2内造成堵塞。基坑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围栏3,防护围栏3上开设有开挖缺口31和基坑入口32,基坑入口32设置有爬梯321,以便于工作人员进出基坑,防护围栏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警示灯33,以避免夜晚行人误入基坑内发生安全事故。
如图1、2所示,基坑本体1上靠近开挖缺口31的一侧设置有转送装置4,转送装置4包括竖直固定在基坑本体1上的两根支撑架41,两根支撑架41之间设置有转送槽42,转送槽42的出口端的下方转动设置有转动支槽43,转送槽42内固定设置有转动轴承421,转动支槽43上设置有转轴433,转轴433穿设在转动轴承421内并与转动轴承421的内圈过盈配合,以降低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从而方便转动支槽43的转动,通过在转送槽42的出口端设置转动支槽43,对挖出的泥土的方向进行改变,转动支槽43底部距地面高度为1.5米,当土堆的高度到达转动支槽43底部的高度时,将转动支槽43转动一定角度,将后面挖出的泥土堆放到另一位置,以避免同一土堆的高度过高导致土堆坍塌。
如图2、3所示,转动支槽43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支架431,转动支架431位于转动支槽43远离转送槽42的一侧,转动支架431对转动支槽43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转动支架431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支腿432,伸缩支腿432穿设在转动支架431内,转动支架431上设置有定位销4311,伸缩支腿432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供定位销4311插设的定位孔4321,工作时,将定位销4311插设在伸缩支腿432上部的定位孔4321内,使伸缩支腿432与地面接触,实现对转动支槽43的支撑作用,当需要改变转动支槽43的位置时,将伸缩支腿432插入转动支架431内,将定位销4311插设在伸缩支腿432下部的定位孔4321内,使伸缩支腿432与地面接触,然后将转动支槽43转动指定角度,通过设置伸缩支腿432方便了转动支槽43的转动。
具体工作过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将挖出的泥土运送至基坑本体1外,并使土堆底部距基坑本体1的距离大于1.2米,以避免基坑本体1的边缘堆土过高造成坍塌事故,通过在基坑本体1的开挖缺口31处设置转送装置4,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从基坑本体1内挖出的泥土散落到基坑本体1的边缘,造成基坑本体1边缘堆土,从而提高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包括基坑本体(1),所述基坑本体(1)的边缘设置有护坡(11),所述基坑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沟(12),所述基坑本体(1)的四周设置有截水沟(2),所述基坑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围栏(3),所述防护围栏(3)上开设有开挖缺口(31)和基坑入口(32),所述基坑入口(32)设置有爬梯(32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本体(1)上靠近开挖缺口(31)的一侧设置有转送装置(4),所述转送装置(4)包括竖直固定在基坑本体(1)上的两根支撑架(41),两根所述支撑架(41)之间设置有转送槽(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支槽(43),所述转动支槽(43)转动设置在转送槽(42)的出口端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槽(43)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支架(431),所述转动支架(431)位于转动支槽(43)远离转送槽(4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架(431)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支腿(432),所述伸缩支腿(432)穿设在转动支架(431)内,所述转动支架(431)上设置有定位销(4311),所述伸缩支腿(432)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供定位销(4311)插设的定位孔(43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送槽(42)内固定设置有转动轴承(421),所述转动支槽(43)上设置有转轴(433),所述转轴(433)穿设在转动轴承(421)内并与转动轴承(421)的内圈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沟(2)位于防护围栏(3)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沟(2)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盖(21),所述防护盖(21)上开设有滤孔(2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围栏(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警示灯(33)。
CN201922087406.9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 Active CN211312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7406.9U CN211312529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7406.9U CN211312529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2529U true CN211312529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3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87406.9U Active CN211312529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25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2386A (zh) * 2021-11-02 2022-01-04 山东振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高边坡土石方开挖防护方法
CN115404874A (zh) * 2022-07-31 2022-11-29 王新华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建筑深基坑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2386A (zh) * 2021-11-02 2022-01-04 山东振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高边坡土石方开挖防护方法
CN115404874A (zh) * 2022-07-31 2022-11-29 王新华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建筑深基坑结构
CN115404874B (zh) * 2022-07-31 2023-11-03 山西恒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建筑深基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2529U (zh)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
CN205314118U (zh) 一种大型基础的排水系统
CN111779027A (zh) 一种盖挖逆作建造地下车库的施工方法
CN212896422U (zh) 一种深基坑截排水装置
CN101560770A (zh) 一种新型深建筑基坑支护体系
CN216664296U (zh)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房屋建筑深基坑结构
CN110206039A (zh) 复杂地质条件坑中坑拉森钢板桩施工方法
CN212772481U (zh) 一种砂土地基建筑物抗地震液化系统
Kenyon Excavations in Jerusalem, 1963
CN209585079U (zh) 一种地铁站下翻梁的降排水围护结构
CN213448534U (zh) 一种封降结合的控制承压水系统
CN216739660U (zh) 一种用于深基坑挖掘的安全支护装置
CN206873478U (zh) 一种地下竖井机器人
CN215594055U (zh) 一种桩锚联合斜撑基坑支护结构
CN209585078U (zh) 一种用于超大深基坑的强排水系统
CN210712864U (zh) 软弱土场地用拉森钢板桩和水泥搅拌桩的深基坑支护体系
CN209508998U (zh) 一种沉井冲渣式出土系统
JPH06983B2 (ja) 液状化しやすい砂地盤における地中構造物の防護工法
CN217399702U (zh) 一种基坑周边用的排水装置
CN208472744U (zh) 一种用于基坑施工的降水井保护装置
CN214460675U (zh) 一种陈旧地下室安全使用施工结构
CN216130962U (zh) 城市下穿隧道智慧排水预警系统
CN109555141A (zh) 一种用于超大深基坑的强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5801675U (zh) 一种用于小断面基坑的钢支撑装置
CN213015757U (zh) 一种基坑开挖用安全警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