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1774U - 立式多出经编机 - Google Patents

立式多出经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1774U
CN211311774U CN201921852241.3U CN201921852241U CN211311774U CN 211311774 U CN211311774 U CN 211311774U CN 201921852241 U CN201921852241 U CN 201921852241U CN 211311774 U CN211311774 U CN 211311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machine
main shaft
warp knitting
vertical multi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22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春乐
柳炎忠
徐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n Gang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n Gang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n Gang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n Gang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22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1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1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1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多出经编机,包括一竖直设置的主轴以及绕所述主轴中心对称分布且同样竖直设置的多个编织机构;所述多个编织机构共用所述主轴作径向动力驱动;所述立式多出经编机还包括对应编织机构,竖直设置在编织机构外围的多个纱架;所述纱架上呈矩阵分布有多个经轴,向所述编织机构送纱;所述立式多出经编机还包括对应编织机构,竖直设置在编织机构外围的多个牵拉卷取机构;所述立式多出经编机还包括梳栉横移机构;该立式多出经编机的主轴、编织机构均采用立式分布,至少三个编织机构绕主轴做中心对称分布,并共用主轴作径向动力驱动,极大的提高了经编机的编织效率,并大幅度的减少了暂用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立式多出经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领域,具体地说是立式多出经编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经编机,其在同一经编机上只能单面出布。那么要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坯布,就需要增加经编机的数量。而每增设一台经编机,就会增加各方面的花费。如让两台经编机同时进行编织,首先,安装费时,需要安排更多的工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安装,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两台经编机,就需安装两套传动机构,需由两个电机驱动主轴运动,传动部件的数量增加,提高了成本。另外,两台经编机也会占用更多的空间,而当经编机开始运行编织坯布时,需对两台经编机进行各自管理,增加看台数,同样提高了成本。因此,人们力求设计出一种只由一套传动机构带动,而可以在同一经编机的机前、机后同时编织出坯布的经编机,满足市场高效率、少机台、高产量的需求;
目前已经有对称双出的经编机,但其极限为双出,无法大幅度的提高经编机的经编效率,此外,现有的经编机均为卧式,也无法大幅度的提高空间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立式多出经编机,该立式多出经编机的主轴、编织机构均采用立式分布,至少三个编织机构绕主轴做中心对称分布,并共用主轴作径向动力驱动,极大的提高了经编机的编织效率,并大幅度的减少了暂用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立式多出经编机,包括一竖直设置的主轴以及绕所述主轴中心对称分布且同样竖直设置的多个编织机构;所述多个编织机构共用所述主轴作径向动力驱动。
其中,所述立式多出经编机还包括对应编织机构,竖直设置在编织机构外围的多个纱架;所述纱架上呈矩阵分布有多个经轴,向所述编织机构送纱。
其中,所述立式多出经编机还包括对应编织机构,竖直设置在编织机构外围的多个牵拉卷取机构。
其中,所述立式多出经编机还包括梳栉横移机构;所述梳栉横移机构设置在编织机构下方或上方。
其中,所述绕所述主轴中心对称分布的编织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其中,所述编织机构分别由多组连杆架组件传动;所述连杆架组件包括架体、偏心连杆、摆杆和拉杆,所述偏心连杆对应安装在主轴的相邻的曲拐上;所述摆杆定位在架体上,所述摆杆两端分别对应偏心连杆和拉杆;所述拉杆分别连接针芯和梳栉的摆臂,控制针芯和梳栉运动。
其中,所述拉杆下方设置有环形滚珠带;所述环形滚珠带上镶嵌有滚珠以承托所述拉杆水平运动。
其中,所述主轴外竖直设置有筒形壳体;所述连杆架组件设置在筒形壳体内;所述拉杆伸出筒形壳体分别连接针芯和梳栉的摆臂。
其中,多个纱架呈多边形分布,相邻纱架之间设置有供出入的通道。
其中,所述纱架呈多个同心多边形分布,外层纱架由内层纱架之间的间隙进纱。
其中,所述经轴竖直方向上转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立式多出经编机的主轴、编织机构均采用立式分布,至少三个编织机构绕主轴做中心对称分布,并共用主轴作径向动力驱动,极大的提高了经编机的编织效率,并大幅度的减少了暂用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在相同产量的情况下,相比以前的经编机,本申请的经编机能够以更低的速度完成产量要求,从而减少了零件的磨损和故障发生率。
2、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布局,使经编机的编织机构数量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所需产量相对简便的定制相应的经编机,该经编机制造具有模块化的优势。
3、由于主轴的曲拐、编织机构包含的连杆机构、针芯床、各梳栉等的运动均由传统的竖直方向转变为水平方向,因此其结构本身重力对运动的影响将极大减弱或不存在,因此,可以确保上述结构的运动更精确、更可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经编机的编织速度。
4、本实用新型将纱架对应分布在编织机构外围,形成多边形的布局,甚至是多重多边形布局,不仅可以减小进纱的路程,减少断纱的概率,而且纱线的走线和分布极为规整,方便工人布置和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错误几率。
5、本实用新型的中心对称结构,有利于编织过程中的动平衡以及动平衡的获取,编织机构产生的力易相互抵消。
6、本实用新型环形滚珠带可以有效的对各水平运动机构,如拉杆等作出支撑,将多个互不干涉的水平运动机构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即可共用一个环形滚珠带,支撑方式简单,可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只有一重外围纱架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纱架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曲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杆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主轴、1a-曲拐、2-编织机构、3-纱架、4-牵拉卷取机构、5-通道、6-筒形壳体、7-环形滚珠带、8-架体、9-连轴、3a、3b-偏心连杆、4a、4b-摆杆、6a、6b-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3,立式多出经编机,包括一竖直设置的主轴1以及绕所述主轴1中心对称分布且同样竖直设置的多个编织机构2;所述多个编织机构2共用所述主轴1作径向动力驱动,由于经编机的主轴、编织机构均采用立式分布,编织机构绕主轴做中心对称分布,并共用主轴作径向动力驱动,极大的提高了经编机的编织效率,并大幅度的减少了暂用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立式多出经编机还包括对应编织机构2,竖直设置在编织机构2外围的多个纱架3;所述纱架3上呈矩阵分布有多个经轴31,向所述编织机构2送纱,多个纱架3呈多边形分布,相邻纱架3之间设置有供出入的通道5,所述经轴31竖直方向上转动;需要的话,所述纱架3还可呈多个同心多边形分布,外层纱架3由内层纱架3之间的间隙进纱;将纱架对应分布在编织机构外围,形成多边形的布局,甚至是多重多边形布局,不仅可以减小进纱的路程,减少断纱的概率,而且纱线的走线和分布极为规整,方便工人布置和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错误几率。
进一步的,所述立式多出经编机还包括对应编织机构2,竖直设置在编织机构2外围的多个牵拉卷取机构4。
进一步的,所述立式多出经编机还包括梳栉横移机构;所述梳栉横移机构设置在编织机构2下方或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绕所述主轴1中心对称分布的编织机构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在本实施例中,编织机构2的数量为六个。
进一步的,参见图4至5,所述编织机构2分别由多组连杆架组件传动;所述连杆架组件包括架体8、偏心连杆3a、3b、摆杆4a、4b和拉杆6a、6b,所述偏心连杆3a、3b对应安装在主轴1的相邻的曲拐1a上;所述摆杆4a、4b定位在架体8上,所述摆杆4a、4b两端分别对应偏心连杆3a、3b和拉杆6a、6b;所述拉杆6a、6b分别连接针芯和梳栉的摆臂,控制针芯和梳栉运动,架体8、偏心连杆3a、3b和摆杆4a、4b分别通过连轴9转动连接;由于主轴的曲拐、编织机构包含的连杆机构、针芯床、各梳栉等的运动均由传统的竖直方向转变为水平方向,因此其结构本身重力对运动的影响将极大减弱或不存在,因此,可以确保上述结构的运动更精确、更可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经编机的编织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6a、6b下方设置有环形滚珠带7;所述环形滚珠带7上镶嵌有滚珠以承托所述拉杆6a、6b水平运动,此外,环形滚珠带可以有效的对各水平运动机构,如拉杆等作出支撑,将多个互不干涉的水平运动机构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即可共用一个环形滚珠带,支撑方式简单,可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1外竖直设置有筒形壳体6;所述连杆架组件设置在筒形壳体6内;所述拉杆6a、6b伸出筒形壳体6分别连接针芯和梳栉的摆臂。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带动主轴1转动,电机最好设置在主轴1下方的地面下;主轴1通过曲拐1a和连杆机构带动编织机构2的径向运动,同时,梳栉横移机构驱动导纱梳栉竖直往复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纱架3上的经轴向编织机构2送纱,牵拉卷曲机构4以预定的速度将织物从编织区牵引出来并卷绕成布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立式多出经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竖直设置的主轴(1)以及绕所述主轴(1)中心对称分布且同样竖直设置的多个编织机构(2);所述多个编织机构(2)共用所述主轴(1)作径向动力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出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编织机构(2),竖直设置在编织机构(2)外围的多个纱架(3);所述纱架(3)上呈矩阵分布有多个经轴(31),向所述编织机构(2)送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出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编织机构(2),竖直设置在编织机构(2)外围的多个牵拉卷取机构(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出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梳栉横移机构;所述梳栉横移机构设置在编织机构(2)下方或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出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所述主轴(1)中心对称分布的编织机构(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出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机构(2)分别由多组连杆架组件传动;所述连杆架组件包括架体(8)、偏心连杆(3a、3b)、摆杆(4a、4b)和拉杆(6a、6b),所述偏心连杆(3a、3b)对应安装在主轴(1)的相邻的曲拐(1a)上;所述摆杆(4a、4b)定位在架体(8)上,所述摆杆(4a、4b)两端分别对应偏心连杆(3a、3b)和拉杆(6a、6b);所述拉杆(6a、6b)分别连接针芯和梳栉的摆臂,控制针芯和梳栉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多出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6a、6b)下方设置有环形滚珠带(7);所述环形滚珠带(7)上镶嵌有滚珠以承托所述拉杆(6a、6b)水平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多出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外竖直设置有筒形壳体(6);所述连杆架组件设置在筒形壳体(6)内;所述拉杆(6a、6b)伸出筒形壳体(6)分别连接针芯和梳栉的摆臂。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多出经编机,其特征在于:多个纱架(3)呈多边形分布,相邻纱架(3)之间设置有供出入的通道(5);所述经轴(31)竖直方向上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多出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纱架(3)呈多个同心多边形分布,外层纱架(3)由内层纱架(3)之间的间隙进纱。
CN201921852241.3U 2019-10-31 2019-10-31 立式多出经编机 Active CN211311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2241.3U CN211311774U (zh) 2019-10-31 2019-10-31 立式多出经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2241.3U CN211311774U (zh) 2019-10-31 2019-10-31 立式多出经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1774U true CN211311774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81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2241.3U Active CN211311774U (zh) 2019-10-31 2019-10-31 立式多出经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17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9842A (zh) * 2019-10-31 2020-01-17 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立式多出经编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9842A (zh) * 2019-10-31 2020-01-17 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立式多出经编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1774U (zh) 立式多出经编机
KR101772994B1 (ko) 스판덱스를 포함하는 원단 제작 장치
CN107700055A (zh) 磁悬浮式直驱织针针织提花圆纬机
CN103194852A (zh) 用于处理至少两个织物幅的针织机
CN105883493A (zh) 一种纱架
CN211311776U (zh) 立式多出经编机的梳栉横移机构
CN106350909A (zh) 一种改良的纱线包覆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04862874A (zh) 一种袜子面料针织机中的过线装置
CN112442766B (zh) 一种双进纱加捻式存储送纱器及其应用
CN103290584A (zh) 一种包覆丝机
CN110699842A (zh) 立式多出经编机
CN204080336U (zh) 一种经编机积极送纱纱架
CN105377735B (zh) 借助多个马达驱动装置生产具有叠置卷绕位置的纱线绕线筒的机器
CN104846532A (zh) 一种袜子面料针织机中的线筒安装装置
US5309738A (en) Yarn feeding system for high speed knitter
CN104480600A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包覆丝机
CN114737300B (zh) 一种三维圆织机
CN103910239A (zh) 一种纺织用纱线架
CN204023046U (zh) 一种设有筒子架稳定装置的倍捻机
CN108301112B (zh) 一种磁悬浮式针织圆机的多线输纱方法及其装置
CN110699845A (zh) 立式多出经编机的梳栉横移机构
CN104562354A (zh) 一种带传动机构的包覆丝机
CN110791875B (zh) 封闭无结网绞编-收网-成型一体化装备
CN208261755U (zh) 平面六角网自动编织机
CN218861055U (zh) 一种纺织同步喂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