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1524U - 一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和热处理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和热处理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1524U
CN211311524U CN201922193732.8U CN201922193732U CN211311524U CN 211311524 U CN211311524 U CN 211311524U CN 201922193732 U CN201922193732 U CN 201922193732U CN 211311524 U CN211311524 U CN 211311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eatment
layer
trolley
treatment furnace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937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有田
陈中均
段又天
曾传银
王学军
石昕
周鑫
赵向东
刘坚
秦涛
陈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etroleum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Petroleum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Petroleum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Petroleum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937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1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1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1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和热处理炉。热处理炉包括喷火嘴,台车包括移动机构、耐火层以及垫铁机构,其中,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本体以及与移动本体连接的轮组;耐火层设置在移动本体上;垫铁机构设置在耐火层上,垫铁机构用于放置待热处理的工件,垫铁机构包括垂直于台车进炉方向设置的若干相互平行且等高的支撑垫片以及若干沿台车进炉方向设置在支撑垫片上的支撑条,支撑垫片沿台车进炉方向具有预定的厚度,若干支撑垫片的上表面共同所在的平面与若干支撑条上表面共同所在的平面为同一平面且所述同一平面平行于地面,垫铁机构为镂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台车能够避免火口的工件过烧,热处理温度均匀,工件热处理质量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和热处理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天然气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和热处理炉,尤其适用于弯管热处理。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处理炉用台车在使用多年后,台车的耐火砖层会严重损毁,并且挡火方式存在老旧,仍然在使用挡火板的形式,会导致炉膛温度不均匀,容易使火口弯管过烧,影响弯管的热处理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工件热处理过程中热量传导更均匀的热处理炉用台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炉用台车,所述热处理炉可以包括喷火嘴,所述台车可以包括移动机构、耐火层以及垫铁机构,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本体以及与移动本体连接的轮组;所述耐火层设置在移动本体上;所述垫铁机构设置在耐火层上,所述垫铁机构包括垂直于台车进炉方向设置的若干相互平行且等高的支撑垫片以及若干设置在支撑垫片上的支撑条,所述支撑垫片在台车进炉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厚度,若干支撑垫片的上表面共同所在的平面与若干支撑条上表面共同所在的平面为同一平面且所述同一平面平行于地面,所述垫铁机构为镂空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热处理用台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耐火层可以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火子层、第二耐火子层以及第三耐火子层,所述第一耐火子层由不少于3层的黏土砖组成,所述第二耐火子层为轻质保温砖铺设而成,所述第三耐火子层为石棉层。进一步的,所述耐火层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耐火子层上且沿台车进炉方向位于第一耐火子层两侧的纤维毯和护边浇注料。
在本实用新型热处理用台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同一平面距所述耐火层的上表面垂直距离可以大于500mm。
在本实用新型热处理用台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喷火嘴可以设置在所述垫铁机构的两侧且所述喷火嘴的喷火方向位于相邻支撑垫片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热处理用台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垫片的上部可以开设有凹字型开口,所述凹字型开口用于放置所述支撑条,所述支撑垫片的下部可以设置有凸台型开口,所述凹字型开口与所述凸台型开口相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热处理用台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喷火嘴与待热处理工件的高度差可以在300mm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热处理用台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垫铁机构的材质可以为中硅耐热球墨铸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所述热处理炉包括以上所述的热处理炉用台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的台车避免了传统使用的挡火板,避免了使火口的工件过烧;
(2)本实用新型的垫铁机构与喷火嘴的设置方式及位置能够使火焰从工件底部以及垫铁机构中的孔隙空间穿过,能够形成对流回旋火焰,能够使热量传导更均匀,能够保证工件热处理温度保持一致;
(3)本实用新型的垫铁机构能够使待热处理工件与耐火层不直接接触,能够防止待热处理工件损坏耐火层,防止耐火层经常维修更换,能够节约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热处理炉的炉膛温度均匀,工件热处理质量良好;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用台车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支撑垫片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耐火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及其安装方法和热处理炉。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用台车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图1(a)为台车的正视图,图1(b)为台车的俯视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支撑垫片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耐火层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在本实用新型的热处理炉用台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热处理炉可以包括若干个喷火嘴11。所述台车可以包括移动机构12(如图1(a)所示)、耐火层13 以及垫铁机构14。
所述移动机构12可以用于使台车移动。所述移动机构12可以包括移动本体以及设置在移动本体下表面并与移动本体连接的轮组。所述移动本体可以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所述轮组可以设置为一组或者多组。例如,如图1(a) 所示,所述轮组可以在设置在移动本体的中部,可以包括两组轮组。
所述耐火层13可以铺设在移动本体12的上表面。
所述垫铁机构14设置在耐火层13的上表面。所述垫铁机构14用于放置待热处理的工件。所述垫铁机构14可以设置为整体镂空结构。将待热处理的工件设置在垫铁机构上,可以整体架空工件,使工件距离台车表面有一定的距离,并配合设置与工件有一定高差的喷火嘴,喷火嘴喷出的火焰可以从工件底部以及垫铁机构镂空的空间中穿过,能够形成对流的回旋火焰,能够使热量传导更匀称,从而可以保证工件热处理温度保持一致。如图1所示,所述垫铁机构14可以包括垂直于台车进炉方向设置的若干支撑垫片14a以及沿台车进炉方向设置的支撑条14b。所述若干支撑垫片14a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若干支撑垫片14a为等高设置。所述支撑垫片14a沿台车进炉方向设置有一定的厚度。由于每个支撑垫片为等高设置,每个支撑垫片的上表面均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支撑条14b设置在支撑垫片14a的上表面。若干支撑条的上表面也均在同一平面上。若干支撑垫片上表面组成的平面与若干支撑条上表面组成的平面为同一平面且平行于地面。垫铁机构的上平面与地面平行。上述设置能够确保待热处理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加热均匀,可以进一步保证工件热处理温度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垫片14a可以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垫片上部可以开设有若干个凹字型开口21。所述若干个凹字型开口21可以用于放置支撑条。所述支撑垫片14a的下部开可以开设有若干凸台型开口22。所述凸台型开口22与凹字型开口21相间设置。上述设置的支撑垫片可以很大程度的减轻支撑垫片的重量,上部设置的凹字型可以很好的安装支撑条并可以方便支撑条的拆卸与安装。
以上,所述凹字型开口的尺寸以及凸台型开口的尺寸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的台车大小以及待热处理工件的尺寸进行设置。例如,相邻凹字型开口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50mm~650mm(相邻两凹字型开口中线之间的距离)。相邻两凸台型开口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00mm~600mm(相邻两凸台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相互平行的支撑垫片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1600mm~1800mm。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耐火层可以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火子层1、第二耐火子层2以及第三耐火子层3。所述第一耐火子层1 可以设置3层以上,例如,可以为4层。所述第一耐火子层可以为黏土砖构成。所述第一耐火子层1可以使用耐火泥浆4进行砌筑。所述第二耐火子层 2可以为轻质保温砖铺设而成。所述轻质保温砖可以铺设2层及以上。所述第三耐火层可以为石棉层构成。进一步的,所述耐火层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耐火子层上且沿台车进炉方向位于第一耐火子层两侧的纤维毯5和护边浇注料6,如图3中的5和6所示。所述图3耐火层下部对称设置的为轮组驱动和安装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垫铁机构的上表面距所述耐火层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可以在500mm以上,设置的喷火嘴距工件的高差可以在300mm以上。设置上述两者高度相互配合,能够在工件悬空的过程中确保工件有足够的热处理温度,并且设置上述高度配合垫铁机构的镂空结构,能够使火焰从工件底部以及垫铁机构镂空中穿过,形成对流回旋火焰,使热量传导更匀称,从而保证工件热处理温度保持一致。进一步,垫铁机构的上表面距所述耐火层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可以为600mm,设置的喷火嘴距工件的高差可以为350mm。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所示喷火嘴1可以设置在垫铁机构的两侧且位于相邻两个支撑垫片之间。喷火嘴喷出的火焰从支撑垫片之间的空间喷出,避免了设置传统的挡火板,能够防止火口处的工件过烧,影响工件的热处理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垫片以及支撑条可以由中硅耐热球墨铸铁 (RQTSi5)制备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所述热处理炉包括以上所述的热处理炉用的台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台车改变了传统使用的挡火板,避免了使火口的工件过烧;本实用新型的垫铁机构与喷火嘴的设置方式及位置能够使火焰从工件底部以及垫铁机构中的孔隙空间穿过,能够形成对流回旋火焰,能够使热量传导更均匀,能够保证工件热处理温度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的垫铁机构能够使待热处理工件与耐火层不直接接触,能够防止待热处理工件损坏耐火层,防止耐火层经常维修更换,能够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热处理炉的炉膛温度均匀,工件热处理质量良好。
尽管上面已经通过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8)

1.一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炉包括喷火嘴,所述台车包括移动机构、耐火层以及垫铁机构,其中,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本体以及与移动本体连接的轮组;
所述耐火层设置在移动本体上;
所述垫铁机构设置在耐火层上,所述垫铁机构用于放置待热处理的工件,所述垫铁机构包括垂直于台车进炉方向设置的若干相互平行且等高的支撑垫片以及若干沿台车进炉方向设置在支撑垫片上的支撑条,所述支撑垫片沿台车进炉方向具有预定的厚度,各支撑垫片的上表面共同所在的平面与各支撑条上表面共同所在的平面为同一平面且所述同一平面平行于地面,所述垫铁机构为镂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炉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层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火子层、第二耐火子层以及第三耐火子层,所述第一耐火子层由不少于3层的黏土砖组成,所述第二耐火子层为轻质保温砖铺设而成,所述第三耐火子层为石棉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处理炉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层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耐火子层上且沿台车进炉方向位于第一耐火子层两侧的纤维毯和护边浇注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炉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平面距所述耐火层的上表面垂直距离大于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炉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火嘴设置在所述垫铁机构的两侧且所述喷火嘴的喷火方向位于相邻支撑垫片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炉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片的上部开设有凹字型开口,所述凹字型开口用于放置所述支撑条,所述支撑垫片的下部设置有凸台型开口,所述凹字型开口与所述凸台型开口相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炉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火嘴与待热处理工件的高度差在300mm以上。
8.一种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炉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处理炉用台车。
CN201922193732.8U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和热处理炉 Active CN211311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3732.8U CN211311524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和热处理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3732.8U CN211311524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和热处理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1524U true CN211311524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7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93732.8U Active CN211311524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和热处理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1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1524U (zh) 一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和热处理炉
CN110835671A (zh) 一种热处理炉用台车及其安装方法和热处理炉
CN215713205U (zh) 燃气炉及燃气炉系统
JPH027860Y2 (zh)
CN113862451A (zh) 燃气炉及燃气炉的使用方法
CN211367661U (zh) 一种特厚钢板热处理室式炉
US2262609A (en) Furnace for coating baths
JP3419917B2 (ja) 連続加熱装置
CN216427382U (zh) 热镀锌燃烧加热装置
CN220356974U (zh) 一种面向建筑构件防火保护材料的多用途耐火性能试验装置
CN103572039B (zh) 提高加热炉炉膛传热效率的炉膛结构改进方法
CN203148214U (zh) 高辐射传热节能加热炉
CN214009948U (zh) 一种组合式电炉炉衬
US4792301A (en) Method and furnace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heating steel blanks
JP3602245B2 (ja) バーナタイルの亀裂発生防止方法
EP0469230A1 (en) Heat resistant alloy foil lining for kilns and method of lining kiln
JPS645964B2 (zh)
JPS6038151Y2 (ja) 加熱炉
KR20080057104A (ko) 열 효율을 향상시킨 가열로의 로체 구조
JPS6013036Y2 (ja) 熱処理炉
JPS62124216A (ja) 加熱炉による鋼片の加熱方法
JPS6319313Y2 (zh)
SU1295181A1 (ru) Печь скоростного нагрева изделий
JPS5819148Y2 (ja) 熱処理炉
CN103267417A (zh) 一种传热节能加热炉高辐射涂料涂抹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