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7909U - 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7909U
CN211307909U CN201921603747.0U CN201921603747U CN211307909U CN 211307909 U CN211307909 U CN 211307909U CN 201921603747 U CN201921603747 U CN 201921603747U CN 211307909 U CN211307909 U CN 211307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verse plate
infrared
panel
installing frame
streamer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37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飞
黄成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aihong Paper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aihong Pap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aihong Paper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aihong Pap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037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7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7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7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涉及流光灯安装领域,包括:红外线流光灯组、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机箱和滑件,所述机箱的底部架设在UV上光机的传送装置的上方,所述UV上光机的传送装置用于在纵向上水平输送纸张,所述机箱的顶板在垂于纸张输送方向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开口,所述机箱在平行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两侧板分别开设有第二矩形开口和第三矩形开口,所述第一矩形开口、第二矩形开口和第三矩形开口相通形成缺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红外线流光灯的机箱打开方便、快捷,便于检修和维护的效果。

Description

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线流光灯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UV上光机在流平处理过程中,采用红外线流光灯使粘稠的光油均匀流平扩散,在纸张上均匀地上光油,增强纸张表面平整度及光泽度。
现检索到一篇申请号为201710568612.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UV上光机流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包括远程控制终端、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器和沿机架输入端至输出端方向依序设置在机架上部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灯组、第二灯组、烘干器和高速摄像机,所述机架的输入端至输出端方向上还等间距设有用于输送待处理产品的传送辊轴,所述的传送辊轴由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进行控制同步转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维修红外线流光灯时需将红外线流光灯的机箱打开再逐个拆卸第一灯组、第二灯组,然后进行检修和维护,因流光段长度较长,机箱也比较重、体积也大,在实际打开机箱过程中十分麻烦、费力,不方便维护,故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具有红外线流光灯的机箱打开方便、快捷,便于检修和维护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包括:红外线流光灯组、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机箱和滑件,
所述机箱的底部架设在UV上光机的传送装置的上方,所述UV上光机的传送装置用于在纵向上水平输送纸张,所述机箱的顶板在垂于纸张输送方向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开口,所述机箱在平行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两侧板分别开设有第二矩形开口和第三矩形开口,所述第一矩形开口、第二矩形开口和第三矩形开口相通形成缺口;
所述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均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框在第二矩形开口处滑入机箱内部,所述第二安装框在第三矩形开口处滑入机箱内部,所述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错位设置且通过滑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在均滑入机箱内部后将所述缺口堵住,所述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内均安装有红外线流光灯组,所述红外线流光灯组由多根红外线流光灯管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线流光灯组设置在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内,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又分别与机箱滑动连接,方便通过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将对应的红外线流光灯组拖出进行检修、维护,无需拆卸机箱,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滑入机箱内部时正好将机箱的第一矩形开口、第二矩形开口和第三矩形开口挡住,避免红外线流光灯组的光线漏出,同时也能避免机箱外的杂质落入机箱内部,影响流平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框包括:第一面板、第一横板、第一竖板,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一竖板均设置多组,同组内的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一竖板相互垂直呈L形状,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矩形开口相适配,所述第一横板垂直纸张输送方向设置在第一矩形开口处,多组所述第一横板等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板远离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在第一面板的顶端,与机箱的顶板相临近的所述第一横板与顶板之间通过滑件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框包括:第二面板、第二横板、第二竖板,所述第二横板和第二竖板均设置多组,同组内的所述第二横板和第二竖板相互垂直呈L形状,所述第二面板与第三矩形开口相适配,所述第二横板垂直纸张输送方向设置在第一矩形开口处,多组所述第二横板等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横板远离所述第二竖板的一端在第二面板的顶端,与机箱的顶板相临近的所述第二横板与顶板之间通过滑件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横板和所述第一横板错位布置,所述第二横板和所述第一横板之间通过滑件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横板和第一竖板呈L形安装,第一横板等距间隔设置在第一面板上,第二横板和第二竖板呈L形安装,第二横板等距间隔设置在第二面板上,形成稳定的第一安装框和稳定的第二安装框,为红外线流光灯组的安装预留了足够空间,同时等距间隔设置方便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的错落安装,间隔设置增大第一安装框上红外线流光灯组的间距,同时也增大第二安装框上红外线流光灯组的间距,控制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上红外线流光灯组的电源,进一步能够调节机箱内部的流平温度,根据实际需求控制红外线流光灯开启的数量,进而可以调温度档次,增强UV上光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件包括:滑条与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两端为封闭状态,所述第一横板的一侧在垂直纸张输送方向上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第一横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第二横板的一侧在垂直纸张输送方向上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第二横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机箱在第一矩形开口处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机箱在第一矩形开口处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滑条与条形凹槽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条卡在条形凹槽内,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滑动卡接,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不易分开但相互之间能够滑动,同时也将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与顶板滑动卡接起来,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不易从顶板上掉落,但能在顶板上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滑动,条形凹槽的两端封闭,能够有效避免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在相互滑动时互相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件包括:滑轮和倒T形凹槽,
所述倒T形凹槽的两端为封闭状态,所述第一横板贴合机箱的一侧开设有倒T形凹槽,所述第一横板的倒T形凹槽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一横板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横板相对立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杆,多组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横板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滑轮,所述第二横板贴合机箱的一侧开设有倒T形凹槽,所述第二横板的倒T形凹槽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二横板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横板相对立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杆,多组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横板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滑轮,所述滑轮设于倒T形凹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贯穿倒T形凹槽的开口且延伸至倒T形凹槽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设置在倒T形凹槽内,连接杆与滑轮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倒T形凹槽,能够有效限制顶板、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的位置,滑件不易从倒T形凹槽内脱离,进一步有效防止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从顶板上掉落,同时也能使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的连接关系更加紧密,设置的滑轮能够减少滑动的摩擦力,使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之间,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与顶板之间的滑动更加方便,进而方便将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拖出,进而对红外线流光灯组进行检修、维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多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插座、第二插座和U形夹,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一面板各自相互靠近的内壁上分别连接固定有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所述第一横板下表面连接固定有一个或者多个U形夹,所述第二竖板和第二面板各自相互靠近的内壁上分别连接固定有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所述第一横板下表面连接固定有一个或者多个U形夹,所述红外线流光灯管插接安装在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之间,所述U形夹将红外线流光灯管夹持固定在其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竖板和第一面板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第二竖板和第二面板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红外线流光灯管通过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夹持安装,安装、拆卸十分方便,再通过U形夹将红外线流光灯管夹持固定,进一步使得红外线流光灯管的安装更加牢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警示件,所述警示件设置为指示灯或警铃,所述警示件设置有多组,每个所述警示件与每根红外线流光灯管串联连接,所述警示件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外侧,当所述红外线流光灯管损坏后与之串联的警示件起到警示作用,且所述警示件为指示灯时,指示灯做出熄灭反应;所述警示件为警铃时,警铃做出鸣笛反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警示件以便提示工作人员哪些红外线流光灯管已经损坏,提示他们及时展开维护、更换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限位片,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外壁均连接固定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由磁铁构成,当所述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均未抽出时所述限位片贴合于机箱的外侧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滑入机箱内部时,限位片吸附在机箱的侧壁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轻易从机箱内滑出,干扰正在进行的流平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外壁中部均连接固定有拉环,所述拉环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拉环,方便人通过拉环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从机箱内拖出进行检修,橡胶套具有防滑效果,有效避免人手出汗后出现打滑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其一,红外线流光灯组设置在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内,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又分别与机箱滑动连接,方便通过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将对应的红外线流光灯组拖出进行检修、维护,无需拆卸机箱,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滑入机箱内部时正好将机箱的第一矩形开口、第二矩形开口和第三矩形开口挡住,避免红外线流光灯组的光线漏出,同时也能避免机箱外的杂质落入机箱内部,影响流平效果;
其二,第一竖板和第一面板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第二竖板和第二面板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红外线流光灯管通过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夹持安装,安装、拆卸十分方便,再通过U形夹将红外线流光灯管夹持固定,进一步使得红外线流光灯管的安装更加牢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滑件与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滑件与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红外线流光灯组;2、第一安装框;21、第一面板;22、第一横板;23、第一竖板;3、第二安装框;31、第二面板;32、第二横板;33、第二竖板;4、机箱;5、滑件;51、滑条;52、条形凹槽;53、滑轮;54、倒T形凹槽;6、固定机构;61、第一插座;62、第二插座;63、U形夹;7、警示件;8、限位片;9、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包括:红外线流光灯组1、第一安装框2、第二安装框3、机箱4和滑件5,机箱4由不锈钢制成,滑件5和红外线流光灯组1见图3所示。
机箱4的底部架设在UV上光机的传送装置的上方,UV上光机的传送装置用于在纵向上水平输送纸张,机箱4的顶板在垂于纸张输送方向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开口,机箱4在平行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两侧板分别开设有第二矩形开口和第三矩形开口,第一矩形开口、第二矩形开口和第三矩形开口相通形成缺口;
第一安装框2、第二安装框3均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设置,第一安装框2在第二矩形开口处滑入机箱4内部,第二安装框3在第三矩形开口处滑入机箱4内部,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错位设置且通过滑件5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在均滑入机箱4内部后将缺口堵住,第一安装框2、第二安装框3内均安装有红外线流光灯组1,红外线流光灯组1由多根红外线流光灯管组成。
该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还包括警示件7,警示件7设置为指示灯或警铃,警示件7设置有多组,每个警示件7与每根红外线流光灯管串联连接,警示件7设置在第一面板21和第二面板31的外侧,当红外线流光灯管损坏后与之串联的警示件7起到警示作用,且警示件7为指示灯时,指示灯做出熄灭反应;警示件7为警铃时,警铃做出鸣笛反应。警示件7以便提示工作人员哪些红外线流光灯管已经损坏,提示他们及时展开维护、更换工作。
该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还包括限位片8,第一面板21和第二面板31的外壁均连接固定有限位片8,限位片8由磁铁构成,当第一安装框2、第二安装框3均未抽出时限位片8贴合于机箱4的外侧壁设置。
当第一面板21和第二面板31滑入机箱4内部时,限位片8吸附在机箱4的侧壁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第一面板21和第二面板31轻易从机箱4内滑出,干扰正在进行的流平操作。
第一面板21和第二面板31的外壁中部均连接固定有拉环9,拉环9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设置的拉环9,方便人通过拉环9将第一面板21和第二面板31从机箱4内拖出进行检修,橡胶套具有防滑效果,有效避免人手出汗后出现打滑的现象。
第一安装框2包括:第一面板21、第一横板22、第一竖板23,第一横板22和第一竖板23均设置多组,同组内的第一横板22和第一竖板23相互垂直焊接呈L形状,第一面板21与第二矩形开口相适配,第一横板22垂直纸张输送方向设置在第一矩形开口处,多组第一横板22等距间隔设置,第一横板22远离第一竖板23的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一面板21的顶端,与机箱4的顶板相临近的第一横板22与顶板之间通过滑件5(见图3)滑动连接,第一面板21、第一横板22、第一竖板23均由不锈钢制成;
第二安装框3包括:第二面板31、第二横板32、第二竖板33,第二横板32和第二竖板33均设置多组,同组内的第二横板32和第二竖板33相互垂直呈L形状,第二面板31与第三矩形开口相适配,第二横板32垂直纸张输送方向设置在第一矩形开口处,多组第二横板32等距间隔设置,第二横板32远离第二竖板33的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二面板31的顶端,与机箱4的顶板相临近的第二横板32与顶板之间通过滑件5滑动连接,第二面板31、第二横板32、第二竖板33均由不锈钢制成;第二横板32和第一横板22错位布置,第二横板32和第一横板22之间通过滑件5滑动连接。
第一横板22和第一竖板23呈L形安装,第一横板22等距间隔设置在第一面板21上,第二横板32和第二竖板33呈L形安装,第二横板32等距间隔设置在第二面板31上,形成稳定的第一安装框2和稳定的第二安装框3,为红外线流光灯组1的安装预留了足够空间,同时等距间隔设置方便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的错落安装,间隔设置增大第一安装框2上红外线流光灯组1的间距,同时也增大第二安装框3上红外线流光灯组1的间距,控制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上红外线流光灯组1的电源,进一步能够调节机箱4内部的流平温度,根据实际需求控制红外线流光灯开启的数量,进而可以调温度档次,增强UV上光机的实用性。
该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设置多组,固定机构6包括:第一插座61、第二插座62和U形夹63,第一竖板23和第一面板21各自相互靠近的内壁上分别连接固定有第一插座61和第二插座62,第一横板22下表面连接固定有一个或者多个U形夹63,第二竖板33和第二面板31各自相互靠近的内壁上分别连接固定有第一插座61和第二插座62,第一横板22下表面连接固定有一个或者多个U形夹63,红外线流光灯管插接安装在第一插座61和第二插座62之间,U形夹63将红外线流光灯管夹持固定在其内部,第一插座61、第二插座62均由陶瓷制成,U形夹63由不锈钢制成。
第一竖板23和第一面板21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座61和第二插座62,第二竖板33和第二面板31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座61和第二插座62,红外线流光灯管通过第一插座61和第二插座62夹持安装,安装、拆卸十分方便,再通过U形夹63将红外线流光灯管夹持固定,进一步使得红外线流光灯管的安装更加牢固、稳定。
参照图2和图3,滑件5包括:滑条51与条形凹槽52,条形凹槽52的两端为封闭状态,第一横板22的一侧在垂直纸张输送方向上开设有条形凹槽52,第一横板2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条51,第二横板32的一侧在垂直纸张输送方向上开设有条形凹槽52,第二横板32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条51,机箱4在第一矩形开口处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条51,机箱4在第一矩形开口处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条形凹槽52,滑条51与条形凹槽52相适配,滑条51由不锈钢制成。
滑条51卡在条形凹槽52内,第一横板22和第二横板32之间滑动卡接,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不易分开但相互之间能够滑动,同时也将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与顶板滑动卡接起来,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不易从顶板上掉落,但能在顶板上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滑动,条形凹槽52的两端封闭,能够有效避免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在相互滑动时互相脱离。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红外线流光灯组1设置在第一安装框2、第二安装框3内,第一安装框2、第二安装框3又分别与机箱4滑动连接,方便通过第一安装框2、第二安装框3将红外线流光灯组1拖出进行检修、维护,第一安装框2、第二安装框3滑入机箱4内部时正好将机箱4的缺口挡住,避免红外线流光灯组1的光线漏出,同时也能避免机箱4外的杂质落入机箱4内部,影响流平效果。
实施例二:
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滑件5包括:滑轮53和倒T形凹槽54,倒T形凹槽54的两端为封闭状态,第一横板22贴合机箱4的一侧开设有倒T形凹槽54,第一横板22的倒T形凹槽54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一横板22的方向设置,第一横板22相对立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杆,多组连接杆远离第一横板2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滑轮53,第二横板32贴合机箱4的一侧开设有倒T形凹槽54,第二横板32的倒T形凹槽54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二横板32的方向设置,第二横板32相对立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杆,多组连接杆远离第二横板3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滑轮53,滑轮53设于倒T形凹槽54的内部,连接杆贯穿倒T形凹槽54的开口且延伸至倒T形凹槽54的外部,连接杆、滑轮53均由不锈钢制成。
滑轮53设置在倒T形凹槽54内,连接杆与滑轮53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倒T形凹槽54,能够有效限制顶板、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的位置,滑件5不易从倒T形凹槽54内脱离,进一步有效防止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从顶板上掉落,同时也能使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的连接关系更加紧密,设置的滑轮53能够减少滑动的摩擦力,使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之间,第一安装框2、第二安装框3与顶板之间的滑动更加方便,进而方便将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拖出,进而对红外线流光灯组1进行检修、维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线流光灯组(1)、第一安装框(2)、第二安装框(3)、机箱(4)和滑件(5),
所述机箱(4)的底部架设在UV上光机的传送装置的上方,所述UV上光机的传送装置用于在纵向上水平输送纸张,所述机箱(4)的顶板在垂于纸张输送方向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开口,所述机箱(4)在平行纸张输送方向上的两侧板分别开设有第二矩形开口和第三矩形开口,所述第一矩形开口、第二矩形开口和第三矩形开口相通形成缺口;
所述第一安装框(2)、第二安装框(3)均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框(2)在第二矩形开口处滑入机箱(4)内部,所述第二安装框(3)在第三矩形开口处滑入机箱(4)内部,所述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错位设置且通过滑件(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框(2)和第二安装框(3)在均滑入机箱(4)内部后将所述缺口堵住,所述第一安装框(2)、第二安装框(3)内均安装有红外线流光灯组(1),所述红外线流光灯组(1)由多根红外线流光灯管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2)包括:第一面板(21)、第一横板(22)、第一竖板(23),所述第一横板(22)和第一竖板(23)均设置多组,同组内的所述第一横板(22)和第一竖板(23)相互垂直呈L形状,所述第一面板(21)与第二矩形开口相适配,所述第一横板(22)垂直纸张输送方向设置在第一矩形开口处,多组所述第一横板(22)等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板(22)远离所述第一竖板(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面板(21)的顶端,与机箱(4)的顶板相临近的所述第一横板(22)与顶板之间通过滑件(5)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框(3)包括:第二面板(31)、第二横板(32)、第二竖板(33),所述第二横板(32)和第二竖板(33)均设置多组,所述第二面板(31)与第三矩形开口相适配,所述第二横板(32)垂直纸张输送方向设置在第一矩形开口处,所述第二面板(31)的顶端与第二横板(32)一端的底表面连接固定,多组所述第二横板(32)等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横板(32)远离所述第二竖板(3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面板(31)的顶端,与机箱(4)顶板向临近的所述第二横板(32)与顶板之间通过滑件(5)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横板(32)和所述第一横板(22)错位布置,所述第二横板(32)和所述第一横板(22)之间通过滑件(5)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件(5)包括:滑条(51)与条形凹槽(52),
所述条形凹槽(52)的两端为封闭状态,所述第一横板(22)的一侧在垂直纸张输送方向上开设有条形凹槽(52),所述第一横板(2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条(51),所述第二横板(32)的一侧在垂直纸张输送方向上开设有条形凹槽(52),所述第二横板(32)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条(51),所述机箱(4)在第一矩形开口处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滑条(51),所述机箱(4)在第一矩形开口处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条形凹槽(52),所述滑条(51)与条形凹槽(52)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件(5)包括:滑轮(53)和倒T形凹槽(54),
所述倒T形凹槽(54)的两端为封闭状态,所述第一横板(22)贴合机箱(4)的一侧开设有倒T形凹槽(54),所述第一横板(22)的倒T形凹槽(54)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一横板(22)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横板(22)相对立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杆,多组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横板(2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滑轮(53),所述第二横板(32)贴合机箱(4)的一侧开设有倒T形凹槽(54),所述第二横板(32)的倒T形凹槽(54)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二横板(32)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横板(32)相对立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杆,多组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横板(32)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滑轮(53),所述滑轮(53)设于倒T形凹槽(54)的内部,所述连接杆贯穿倒T形凹槽(54)的开口且延伸至倒T形凹槽(54)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设置多组,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第一插座(61)、第二插座(62)和U形夹(63),所述第一竖板(23)和第一面板(21)各自相互靠近的内壁上分别连接固定有第一插座(61)和第二插座(62),所述第一横板(22)下表面连接固定有一个或者多个U形夹(63),所述第二竖板(33)和第二面板(31)各自相互靠近的内壁上分别连接固定有第一插座(61)和第二插座(62),所述第一横板(22)下表面连接固定有一个或者多个U形夹(63),所述红外线流光灯管插接安装在第一插座(61)和第二插座(62)之间,所述U形夹(63)将红外线流光灯管夹持固定在其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件(7),所述警示件(7)设置为指示灯或警铃,所述警示件(7)设置有多组,每个所述警示件(7)与每根红外线流光灯管串联连接,所述警示件(7)设置在第一面板(21)和第二面板(31)的外侧,当所述红外线流光灯管损坏后与之串联的警示件(7)起到警示作用,且所述警示件(7)为指示灯时,指示灯做出熄灭反应;所述警示件(7)为警铃时,警铃做出鸣笛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片(8),所述第一面板(21)和第二面板(31)的外壁均连接固定有限位片(8),所述限位片(8)由磁铁构成,当所述第一安装框(2)、第二安装框(3)均未抽出时所述限位片(8)贴合于机箱(4)的外侧壁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21)和第二面板(31)的外壁中部均连接固定有拉环(9),所述拉环(9)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
CN201921603747.0U 2019-09-24 2019-09-24 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 Active CN211307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3747.0U CN211307909U (zh) 2019-09-24 2019-09-24 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3747.0U CN211307909U (zh) 2019-09-24 2019-09-24 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7909U true CN211307909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1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3747.0U Active CN211307909U (zh) 2019-09-24 2019-09-24 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7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07909U (zh) Uv上光机红外线流光灯安装结构
CN103465621B (zh) 一种气浮式丝网印刷品干燥系统和方法
CN106504668A (zh) 自动控制路灯广告展示设备
CN206524163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户外广告牌安装支架
CN206300779U (zh) 导光板检测架
CN107584961A (zh) 一种学习用多功能绘画架
CN209262405U (zh) 一种管廊新型吊装口结构
CN207044373U (zh) 一种混凝土养护箱试块放置组件
CN107324156A (zh) 一种膜丝放卷机构
CN203611568U (zh) 一种气浮式丝网印刷品干燥系统
CN208642686U (zh) 一种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CN207908832U (zh) 一种液晶面板压制机构
CN206722190U (zh) 一种用于吊顶板安装限位的卡件
CN207038110U (zh) 平面广告架
CN207109402U (zh) 家用智能衣物烘干机
CN204085075U (zh) 多层烘燥装置
CN205441826U (zh) 一种产品跨厂房传输系统的空中输送通道系统
CN107086436A (zh) 一种断路器的安装支架
CN108597366A (zh) 一种新型展示牌的使用方法
CN204172237U (zh) 一种用于加热玻璃钢产品的装置
CN218532129U (zh) 一种可集尘的牵引辊装置
CN209694828U (zh) 一种拼装式窗幔挂杆
CN104300377B (zh) 一种箱变门板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07502732A (zh) 一种罩式炉内高精压延铜箔软态化用退火料架
CN213101896U (zh) 一种恒温振荡器的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