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7209U - 一种光投射面板及发光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投射面板及发光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7209U
CN211297209U CN201921785535.9U CN201921785535U CN211297209U CN 211297209 U CN211297209 U CN 211297209U CN 201921785535 U CN201921785535 U CN 201921785535U CN 211297209 U CN211297209 U CN 211297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se
panel
blocking wall
back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855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世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855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97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7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7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投射面板及发光面板,二者均包括座和背光板,其中:底座上垂直设有挡光墙;背光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挡光墙的顶端;挡光墙将背光板分割成位于挡光墙两侧的M部分和N部分;背光板的M部分的朝向底座的端面,与底座之间留有用于安装发光组件的装配空腔;背光板的M部分的远离挡光墙的一端的末端,与底座上对应侧的末端之间形成用于投射出光线的光线投射口;底座的朝向装配空腔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的光线投射口配合使用的反光面结构;底座上设有用于从背光板一侧安装该光投射面板的安装部。本实用新型用于减少服务器产品状态指示对机箱内部可用空间的占用。

Description

一种光投射面板及发光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光投射面板及发光面板,主要应用于服务器产品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光投射。
背景技术
为了更为清楚地观察服务器产品相应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一般在进行服务器产品的结构设计时,往往会采用相应数量的状态指示灯,各状态指示灯通过导光柱将光投射到服务器产品的前面板上,从而对服务器产品对应功能模块的状态进行指示。
而随着服务器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器功能模块在不断增多,致使所述导光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鉴于在实际产品中,状态指示灯与服务器产品前面板的距离往往较远,致使导光柱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多,不利于服务器的高密度化。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服务器产品的每个功能模块各自对应一个状态指示灯,且每个状态指示灯基本都是采用单体指示灯进行实现,通过导光柱投射到服务器产品前面板上的发光面相对较小,展示给用户的指示效果相对较弱。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投射面板及发光面板,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投射面板及发光面板,用于减少服务器产品状态指示对服务器内部可用空间的占用,以便实现服务器的高密度化。另外,还用于增加投射到服务器产品前面板上的发光面面积,以便增强展示给用户的指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投射面板,该光投射面板包括底座和背光板,其中:底座上垂直设有挡光墙;
背光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挡光墙的顶端;
挡光墙将背光板分割成位于挡光墙两侧的M部分和N部分;背光板的M 部分的朝向底座的端面,与底座之间留有用于安装发光组件的装配空腔;
背光板的M部分的远离挡光墙的一端的末端与挡光墙之间的距离,小于底座对应侧的末端与挡光墙之间的距离;
背光板的M部分的远离挡光墙的一端的末端,与底座上对应侧的末端之间形成用于投射出光线的光线投射口;
底座的朝向装配空腔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的光线投射口配合使用的反光面结构;
反光面结构与光线投射口位于挡光墙的同一侧;
底座上设有用于从背光板一侧安装该光投射面板的安装部。
进一步地,背光板的M部分的朝向底座的端面,朝向挡光墙所在侧斜向下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挡光墙与底座之间的一组第一加强肋条、以及每个第一加强肋条上均设有的第二螺纹安装孔。
进一步地,各第一加强肋条平行分布,各相邻第一加强肋条上的第二螺纹安装孔位置相错。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二螺纹安装孔位于背光板的下方,记位于背光板的下方的第二螺纹安装孔为辅助螺纹安装孔,背光板上设有与辅助螺纹安装孔配合使用的辅助孔;所述的辅助孔与所述的辅助螺纹安装孔,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
进一步地,底座上设有两个过线槽,所述装配空腔位于该两个过线槽的中间,该两个过线槽上朝向装配空腔的一侧均设有过线开口。
进一步地,过线槽的槽壁与底座之间设有第二加强肋条,第二加强肋条上设有用于辅助安装所述光投射面板的第一螺纹安装孔。
进一步地,挡光墙上设有定位柱,背光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柱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柱与所述的定位孔,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光面结构采用反光板或反光贴纸。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光面板,该发光面板包括上述各方面所述的光投射面板,所述的装配空腔中安有发光模组,其中发光模组的发出的光线能够经反光面结构反射后从光线投射口投射出;
所述的发光模组采用发光灯板,所述的发光灯板包括灯板本体,灯板本体上集成有供电单元、控制单元、一个电源接入接口、一个通信接口和一组呈阵列排布的LED发光晶体,其中:
电源接入接口与供电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电连接;
通信接口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
各LED发光晶体分别接入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投射面板,其背光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挡光墙的顶端,挡光墙将背光板分割成位于挡光墙两侧的M部分和N部分,并且背光板的M部分的朝向底座的端面与底座之间留有用于安装发光组件的装配空腔,背光板的M部分的远离挡光墙的一端的末端与挡光墙之间的距离小于底座对应侧的末端与挡光墙之间的距离,背光板的M部分的远离挡光墙的一端的末端与底座上对应侧的末端之间形成用于投射出光线的光线投射口,底座的朝向装配空腔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的光线投射口配合使用的反光面结构,底座上设有用于从背光板一侧安装该光投射面板的安装部,使用时,可将背光板从挡光墙上拆下,然后将发光模组安装(可采用粘贴安装方式也可采用螺栓安装方式) 在装配空腔内,使发光模组的发出的光线能够经反光面结构反射后从光线投射口投射出即可,然后将背光板安装到挡光墙上,之后通过安装部将整个光投射面板自背光板一侧锁附在机箱前窗或机箱前面板上即可,安装方便,且整个光投射面板安装在机箱前窗或机箱前面板上,避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导光柱的使用,从而避免了导光柱对机箱内空间的占用,继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服务器的高密度化。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投射面板,采用反光面结构和光线投射口,并且反光面结构和光线投射口的使用,相较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导光柱,一定程度上可增大投射到服务器产品前面板上的发光面,而且发光模组发出的光,只需经一次反射处理即可投出使用,光路相对短,光投射过程中的损失相对少,可见投射到相应前面板上的光强度相对较强,可见展示给用户的状态指示图标更为清晰,可见有助于增强展示给用户的灯光指示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投射面板,底座上设有挡光墙,用于挡光,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光线溢出到其他区域造成光污染。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投射面板,其底座的朝向装配空腔的端面上设有与光线投射口配合使用的反光面结构,一方面可将发光模组发出的光反射至从光线投射口投射出,另一方面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窜光引起光污染。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投射面板,其底座上设有两个过线槽,且该两个过线槽上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均设有过线开口,可使该光投射面板具有一定的理线功能。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面板,基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投射面板,具有本实用新型所述光投射面板的所有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面板,其发光模组采用发光灯板,且所述的发光灯板的灯板本体上集成有控制单元、通信接口和相应数量的LED发光晶体,使用时,外界通过通信接口向控制单元发送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对应的LED发光晶体发光,可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控制单元可基于通过通信接口接收到的外界的控制信号控制或更改LED发光晶体发光个体,使用灵活。
此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光投射面板和发光面板的示意性结构图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光投射面板对应的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发光面板对应的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发光面板的立体图示意图。
图7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模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气原理结构框图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所示发光面板中光线投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背光板,3、装配空腔,4、发光模组,5、定位柱,6、定位孔,7、过线槽;8、挡光墙,9、第二螺纹安装孔,10、反光面结构,11、螺钉,12、第一加强肋条,13、辅助孔,14、第一螺纹安装孔,15、光线投射口,16、机箱前面板,17、光线传播方向,18、视线观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图4、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光投射面板的一个实施例。
参见图1-图4和图7,该光投射面板包括底座1和背光板2,其中:
底座1上垂直设有挡光墙8;
背光板2可拆卸地安装在挡光墙8的顶端;
挡光墙8将背光板2分割成位于挡光墙8两侧的M部分和N部分;背光板的M部分的朝向底座1的端面,与底座1之间留有用于安装发光组件的装配空腔3;
背光板的M部分的远离挡光墙8的一端的末端与挡光墙8之间的距离,小于底座1对应侧的末端与挡光墙8之间的距离;
背光板的M部分的远离挡光墙8的一端的末端,与底座1上对应侧的末端之间形成用于投射出光线的光线投射口15;
底座1的朝向装配空腔3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的光线投射口15配合使用的反光面结构10;
反光面结构10与光线投射口15位于挡光墙8的同一侧;
底座1上设有用于从背光板2一侧安装该光投射面板的安装部。
其中,挡光墙8用于挡光,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光线溢出到其他区域造成光污染。
另外反光面结构10的使用,一方面可将发光模组4发出的光反射至从光线投射口15投射出,另一方面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窜光引起光污染。
可选地,背光板的M部分的朝向底座1的端面,朝向挡光墙8所在侧斜向下倾斜。具体实现时,该倾斜方式是否使用,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所需发光模组4的具体情况进行选用,比如在以下情况时无需使用:当所用发光模组 4在无需背光板的M部分的朝向底座1的端面倾斜设置便能够使发光模组4发出的光经反光面结构10反射至从光线投射口15投出时。
可选地,所述的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挡光墙8与底座1之间的一组第一加强肋条12、以及每个第一加强肋条12上均设有的第二螺纹安装孔9。在本实施例中,挡光墙8与底座1之间设有4个第一加强肋条12。各第一加强肋条12 平行分布。具体实现时,还可依据实际需要,设定其他数量的第一加强肋条12,比如设定2个、3个、5个等数量的第一加强肋条12。各相邻第一加强肋条12 上的第二螺纹安装孔9,位置相错。使用时,可使用螺钉,通过第二螺纹安装孔9,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投射面板锁附在机箱前窗或机箱前面板上。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二螺纹安装孔9位于背光板2的下方。记位于背光板2的下方的第二螺纹安装孔9为辅助螺纹安装孔,背光板2上设有与辅助螺纹安装孔配合使用的辅助孔13。所述的辅助孔 13与所述的辅助螺纹安装孔,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使用时,可采用螺钉,通过辅助孔13及其对应的辅助螺纹安装孔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投射面板。比如,可预先在机箱前窗或机箱前面板上设定与所述第二螺纹安装孔9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的安装孔,之后将螺钉依次穿过机箱前窗或机箱前面板上的安装孔、辅助孔13,之后拧紧在第二螺纹安装孔9中。
可选地,底座1上设有两个过线槽7,所述装配空腔3位于该两个过线槽 7的中间,该两个过线槽7上朝向所述装配空腔3的一侧均设有过线开口7.1,使该光投射面板具有一定的理线功能,便于所述发光模组4与外围接线的线缆放置。
可选地,过线槽7的槽壁与底座1之间设有第二加强肋条,第二加强肋条上设有用于辅助安装所述光投射面板的第一螺纹安装孔14。
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安装孔14与第二螺纹安装孔9协同使用,均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光投射面板的安装。具体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光投射面板时,通过第一螺纹安装孔14和第二螺纹安装孔9,将本实用新型所述光投射面板锁附在服务器产品的机箱前窗或机箱前面板上即可。
其中,背光板2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安装在挡光墙8上。可选地,挡光墙8 上设有定位柱5,背光板2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柱5配合使用的定位孔6;所述的定位柱5与所述的定位孔6,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在将背光板2安装在挡光墙8上时,先将各定位柱5对准并滑到其各自对应的定位孔6中,此时有,背光板2上及挡光墙8上的螺钉安装孔相对齐,这增加了将背光板2安装在挡光墙8上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底座1、挡光墙8、第一加强肋条12以及第二加强肋条可采用一体式结构,底座1、挡光墙8、第一加强肋条12、第二加强肋条及背光板2均可采用PC/ABS材料制成。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反光面结构10可采用反光板进行实现,另外也可采用反光贴纸进行替换。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3和图5-图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光面板,包括实施例1 中所述的光投射面板,其中,装配空腔3中安有发光模组4,其中发光模组4 的发出的光线能够经反光面结构10反射后从光线投射口15投射出。将该发光面板安装在机箱前面板16上(位于机箱外),对应的一种光线传播路径示意图如图9所示,图中附图标记17代表光线传播方向、附图标记18代表视线观看方向。所述的发光模组4采用发光灯板,所述的发光灯板包括灯板本体4.2、以及设置在灯板本体4.2的背面(即为朝向背光板2的端面)上的遮光纸4.1,灯板本体4.2上集成有供电单元、控制单元、一个电源接入接口、一个通信接口和一组呈阵列排布的LED发光晶体,其中:
电源接入接口与供电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电连接;
通信接口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
各LED发光晶体分别接入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其中,遮光纸4.1的使用,用于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光线往传播路径反方向传播。
使用时,外界通过通信接口向控制单元发送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对应的LED 发光晶体发光。当应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时,本发光面板的控制单元,可基于通过通信接口接收到的外界的控制信号控制或更改LED发光晶体发光个体。
需要说明的是,供电单元、控制单元、电源接入接口、通信接口和各LED 发光晶体在灯板本体4.2上的具体集成位置关系,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实际情况,结合现有相关技术进行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各方位词,分别以将图4或图5向右旋转90°后得到图为基准。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投射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背光板(2),其中:
底座(1)上垂直设有挡光墙(8);
背光板(2)可拆卸地安装在挡光墙(8)的顶端;
挡光墙(8)将背光板(2)分割成位于挡光墙(8)两侧的M部分和N部分;背光板的M部分的朝向底座(1)的端面,与底座(1)之间留有用于安装发光组件的装配空腔(3);
背光板的M部分的远离挡光墙(8)的一端的末端与挡光墙(8)之间的距离,小于底座(1)对应侧的末端与挡光墙(8)之间的距离;
背光板的M部分的远离挡光墙(8)的一端的末端,与底座(1)上对应侧的末端之间形成用于投射出光线的光线投射口(15);
底座(1)的朝向装配空腔(3)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的光线投射口(15)配合使用的反光面结构(10);
反光面结构(10)与光线投射口(15)位于挡光墙(8)的同一侧;
底座(1)上设有用于从背光板(2)一侧安装该光投射面板的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投射面板,其特征在于,背光板的M部分的朝向底座(1)的端面,朝向挡光墙(8)所在侧斜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投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挡光墙(8)与底座(1)之间的一组第一加强肋条(12)、以及每个第一加强肋条(12)上均设有的第二螺纹安装孔(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投射面板,其特征在于,各第一加强肋条(12)平行分布,各相邻第一加强肋条(12)上的第二螺纹安装孔(9)位置相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投射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螺纹安装孔(9)位于背光板(2)的下方,记位于背光板(2)的下方的第二螺纹安装孔(9)为辅助螺纹安装孔,背光板(2)上设有与辅助螺纹安装孔配合使用的辅助孔(13);所述的辅助孔(13)与所述的辅助螺纹安装孔,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投射面板,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有两个过线槽(7),所述装配空腔(3)位于该两个过线槽(7)的中间,该两个过线槽(7)上朝向装配空腔(3)的一侧均设有过线开口(7.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投射面板,其特征在于,过线槽(7)的槽壁与底座(1)之间设有第二加强肋条,第二加强肋条上设有用于辅助安装所述光投射面板的第一螺纹安装孔(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投射面板,其特征在于,挡光墙(8)上设有定位柱(5),背光板(2)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柱(5)配合使用的定位孔(6);所述的定位柱(5)与所述的定位孔(6),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投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面结构(10)采用反光板或反光贴纸。
10.一种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投射面板,其中,装配空腔(3)中安有发光模组(4),其中发光模组(4)的发出的光线能够经反光面结构(10)反射后从光线投射口(15)投射出;
所述的发光模组(4)采用发光灯板,所述的发光灯板包括灯板本体,灯板本体上集成有供电单元、控制单元、一个电源接入接口、一个通信接口和一组呈阵列排布的LED发光晶体,其中:
电源接入接口与供电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电连接;
通信接口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
各LED发光晶体分别接入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CN201921785535.9U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光投射面板及发光面板 Active CN211297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5535.9U CN211297209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光投射面板及发光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5535.9U CN211297209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光投射面板及发光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7209U true CN211297209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20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85535.9U Active CN211297209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光投射面板及发光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972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156228A (ja) Led表示器
ZA200510041B (en) Illuminated license plate for vehicles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TW201627964A (zh) 可出現光紋圖案之電子裝置
KR20040049963A (ko) 차량용 램프
JP2007256910A (ja) 面光源装置とこれを備え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こ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04570470A (zh) 显示装置
CN105137652A (zh) 一种扩散板、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211297209U (zh) 一种光投射面板及发光面板
JPS638718A (ja) 面発光装置
CN109743427B (zh) 一种移动终端
EP3012519B1 (en) Lighting device
CN109581746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1554575U (zh) 一种灯条及背光模组
CN212181074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05010853A1 (en) Illuminated license plate for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n illuminated license plate
JP2020161415A (ja) 照明装置
JP436668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H11232920A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同装置用の光取り込み口モジュール
CN212181206U (zh) 一种基于柔性线路板的显示模组
CN213524980U (zh) 面盖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CN217113773U (zh) 消防标志牌
CN218095769U (zh) 开关面板导光结构及开关面板
CN210428428U (zh) 显示结构及文本消毒柜
CN218585861U (zh) 一种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及键盘
JP3582657B1 (ja) 交通標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