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4915U - 一种下门主辅联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门主辅联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4915U
CN211294915U CN202020111556.9U CN202020111556U CN211294915U CN 211294915 U CN211294915 U CN 211294915U CN 202020111556 U CN202020111556 U CN 202020111556U CN 211294915 U CN211294915 U CN 211294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terlocking
load switch
door
lower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15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宗良
顾立立
刘慧科
樊建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RIS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RI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RIS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RI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15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94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4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4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门主辅联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门主联锁和下门辅联锁,所述下门主联锁和所述下门辅联锁皆与真空负荷开关上的负荷开关半轴联动;所述下门主联锁确保所述真空负荷开关分闸时才能进行下柜门的开启操作,包括分合联动拐臂、主联锁板、固定板和限位底板,所述下门辅联锁确保所述下柜门开启时所述真空负荷开关保持分闸,关闭所述下柜门时所述真空负荷开关分闸保持解除可合闸,包括分合连动弯板、辅联锁顶杆和顶杆导向弯板,用于确保真空负荷开关合闸时下柜门不能开启;真空负荷开关分闸时不阻挡下柜门开启;下柜门打开时真空负荷开关保持分闸状态;下柜门关闭时真空负荷开关的分闸保持自动解除可以合闸。

Description

一种下门主辅联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组合柜。
背景技术
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柜是电气厂家常用的开关设备,该组合柜的体积一般都较大,且市面上的组合柜在发生过载、短路等情况时的响应不够快速。
在操作组合柜时,例如对熔断器进行更换维修时,如果不按顺序对需要断开关闭的部位进行操作容易造成生命危险,所以需要专门的结构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引导,并且在工作人员完成相关操作之前,该结构能够智能的进行断路保护,减少风险。
当发生故障时,有时难以确认是哪台组合柜,所以最好能有特定的结构来表达该组合柜发生故障,增加工作效率,减少维修时间。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组合柜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过载、断路保护能力强,响应快,主辅联锁操作简单,可靠性强,不会误操作的真空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组合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真空负荷开关合闸时,隔离开关不能分、合闸操作,下柜门不能开启;真空负荷开关分闸时,熔断器隔离开关可以分合闸操作,并且不阻挡下柜门开启;下柜门打开时,真空负荷开关始终保持分闸状态;下柜门关闭时,真空负荷开关的分闸保持自动解除,真空负荷开关可以合闸的下门主辅联锁。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入、抽出简单方便,能够与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配合,推入柜体后可自动锁紧,轴向定位准确,隔离开关转动时不发生轴向位移而准确合入静触头的抽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隔离开关分闸、接地开关合闸时,才能够打开下柜门的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组合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真空负荷开关、下门主联锁、下门辅联锁、抽屉装置和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
所述柜体用于固定上述所有设备,所述柜体外部设置有可拆卸的下柜门,所述柜体内设置有柜体隔板;
所述真空负荷开关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内部设置有负荷开关半轴,用于分合工作电流;
所述下门主联锁用于确保所述真空负荷开关分闸时才能进行所述下柜门的开启操作,包括分合联动拐臂、主联锁板、固定板和限位底板,所述分合联动拐臂一端与所述负荷开关半轴连接,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柜体隔板外侧,所述主联锁板上开设有腰形导向槽和拉簧螺栓,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穿过所述腰形导向槽的导向螺柱,所述拉簧螺栓和所述导向螺柱之间设置有用于抬升所述主联锁板的导向拉簧,所述分合联动拐臂另一端控制所述主联锁板的抬升高度,所述限位底板铰接于所述主联锁板底端;
所述下门辅联锁用于确保所述下柜门开启时所述真空负荷开关保持分闸,并能够在关闭所述下柜门时解除所述真空负荷开关的分闸保持,包括分合连动弯板、辅联锁顶杆和顶杆导向弯板,所述分合连动弯板与所述负荷开关半轴连接,所述分合连动弯板连接于所述辅联锁顶杆顶部,所述顶杆导向弯板设置于所述柜体隔板外侧,所述辅联锁顶杆上设置有开口销,所述顶杆导向弯板和所述开口销之间设置有抬升所述辅联锁顶杆的压簧,所述辅联锁顶杆底部设置有弯档,所述弯档穿过所述顶杆导向弯板底部开设的腰形滑动槽,且能够与关闭状态下的所述下柜门卡接;
所述抽屉装置滑动设置于所述柜体内,所述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设置于所述抽屉装置内侧,所述抽屉装置内设置有熔断器,所述抽屉装置前端设置有隔离开关操作头和抽屉锁紧装置,所述抽屉装置后端设置有隔离开关后端方隼,所述隔离开关操作头可带动所述隔离开关后端方隼转动,所述隔离开关后端方隼能够卡入所述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内控制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开闭。
具体的,所述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包括隔离开关联动拐臂、隔离接地联动连杆、接地开关联动拐臂和接地开关挡板,所述隔离开关联动拐臂一端与所述隔离开关后端方隼卡接,所述隔离接地联动连杆分别与所述隔离开关联动拐臂另一端和所述接地开关联动拐臂一端连接,所述接地开关联动拐臂另一端控制所述接地开关挡板转动,所述隔离开关后端方隼卡入所述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内时,合闸所述隔离开关,所述接地开关挡板转动,分闸所述接地开关,并卡住所述下柜门阻止所述下柜门打开。
作为改进,所述限位底板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下柜门上设置有下门腰型槽和隔离开关操作孔,所述隔离开关操作孔用于操作所述隔离开关操作头,所述限位柱可在所述下门腰型槽内滑动,所述真空负荷开关合闸时,所述限位底板覆盖所述隔离开关操作孔,所述真空负荷开关分闸时,所述主联锁板带动所述限位底板升起,露出所述隔离开关操作孔。
具体的,所述抽屉锁紧装置包括手拉板、三角板、锁板和锁紧拉簧,所述三角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三角板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抽屉装置固定,所述手拉板转动设置于两块所述三角板之间,两块所述锁板分别转动设置于两块所述三角板外侧,所述锁板上设置有两个腰形滑动孔,所述锁板通过所述两个腰形滑动孔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抽屉装置下方,所述锁紧拉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腰形滑动孔处的螺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锁板和所述三角板连接处的螺栓。
具体的,所述下门辅联锁还包括脱扣器拐臂和脱扣器,所述脱扣器拐臂和所述脱扣器互相连接并转动设置于所述柜体隔板外侧和内侧,所述脱扣器拐臂一端与所述辅联锁顶杆转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下柜门内面设置有方孔,所述柜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方孔所对应的闩板,所述下柜门须向上提起使所述方孔脱离所述闩板才可取下。
作为改进,所述锁板外端设置有所述锁板与所述柜体接触时方便所述锁板向内滑动通过所述柜体的斜面。
作为改进,所述三角板上与所述手拉板以及所述三角板上与所述锁板的连接处皆设置为腰形转动孔。
作为改进,所述柜体隔板上还设置锁板导向弯板,所述锁板导向弯板用于引导所述主联锁板做竖直方向的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组合柜通过下门主联锁、下门辅联锁和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的配合,实现组合柜过载、短路时的自动快速分闸,故障导致真空负荷开关分闸时,限位底板能够自动升起,露出隔离开关操作孔,方便工作人员确认故障机器并进行后续操作,由于接地开关挡板和闩板的配合,在合闸接地开关之前,下柜门无法打开,所以需先合闸接地开关,并同时联动断开隔离开关,下柜门才可顺利打开,下柜门打开后,辅联锁板运作,保持真空负荷开关的分闸,确保安全,此时可以抽出抽屉装置对熔断器进行更换,在柜体外更换熔断器方便、快捷、安全,抽屉装置上设置有抽屉锁紧装置,推入柜体内时能够简单快速的与柜体锁紧,并准确与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对接且轴向定位准确,隔离开关可准确合入静触头,后部的隔离开关后端方隼可实现对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的连接控制,最后安装回下柜门,主辅联锁复位合闸,该组合柜需进行特定的操作顺序才能顺利打开下柜门进行维护更换,确保人员安全,且打开后也不会随意运作,减少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正视方向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后视方向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1中沿B-B方向的剖面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抽屉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抽屉装置的正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抽屉锁紧装置的结构原理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3中a处的主联锁板活动示意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1中b处的固定板连接结构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3中c处的限位底板活动示意放大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1中d处的隔离开关操作孔结构放大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1中e处的脱扣器拐臂结构放大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1中f处的接地开关挡板活动示意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柜体1、真空负荷开关2、下门主联锁3、下门辅联锁4、抽屉装置5和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6。
柜体1用于固定上述所有设备,柜体1外部设置有可拆卸的下柜门11,柜体1内设置有柜体隔板12。
真空负荷开关2设置于柜体1顶部,内部设置有负荷开关半轴21,用于分合工作电流。
下门主联锁3用于确保真空负荷开关2合闸时隔离开关61不能操作,真空负荷开关2分闸时才能进行下柜门11的开启操作,包括分合联动拐臂31、主联锁板32、固定板 33和限位底板34,分合联动拐臂31一端与负荷开关半轴21连接,固定板33设置于柜体隔板12外侧,主联锁板32上开设有腰形导向槽321和拉簧螺栓322,固定板33上设置有穿过腰形导向槽321的导向螺柱331,拉簧螺栓322和导向螺柱331之间设置有用于抬升主联锁板32的导向拉簧35,分合联动拐臂31另一端控制主联锁板32的抬升高度,限位底板34铰接于主联锁板32底端,柜体隔板12上还设置锁板导向弯板36,锁板导向弯板36用于引导主联锁板32做竖直方向的移动。
下门辅联锁4用于确保下柜门11开启时真空负荷开关2保持分闸,关闭下柜门 11时真空负荷开关2的分闸保持被解除,可以合闸,包括分合连动弯板41、辅联锁顶杆 42和顶杆导向弯板43,分合连动弯板41与负荷开关半轴21连接,用于控制真空负荷开关2分合闸,分合连动弯板41连接于辅联锁顶杆42顶部,顶杆导向弯板43设置于柜体隔板12外侧,辅联锁顶杆42上设置有开口销421,顶杆导向弯板43和开口销421之间设置有抬升辅联锁顶杆42的压簧44,辅联锁顶杆42底部设置有弯档422,弯档422穿过顶杆导向弯板43底部开设的腰形滑动槽431,且能够与关闭状态下的下柜门11卡接。
抽屉装置5滑动设置于柜体1内,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6设置于抽屉装置 5内侧,抽屉装置5内设置有熔断器51,抽屉装置5前端设置有隔离开关操作头52和抽屉锁紧装置53,抽屉装置5后端设置有隔离开关后端方隼54,隔离开关操作头52可带动隔离开关后端方隼54转动,隔离开关后端方隼54能够卡入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6 内控制隔离开关61和接地开关62开闭。
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6包括隔离开关联动拐臂63、隔离接地联动连杆64、接地开关联动拐臂65和接地开关挡板66,隔离开关联动拐臂63一端与隔离开关后端方隼54卡接,隔离接地联动连杆64分别与隔离开关联动拐臂63另一端和接地开关联动拐臂65一端连接,接地开关联动拐臂65另一端控制接地开关挡板66转动,隔离开关后端方隼54卡入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6内时,合闸隔离开关61,接地开关挡板66转动,分闸接地开关62,并卡住下柜门11阻止下柜门11打开。
限位底板34上设置有限位柱341,下柜门11上设置有下门腰型槽111和隔离开关操作孔112,隔离开关操作孔112用于操作隔离开关操作头52,限位柱341可在下门腰型槽111内滑动,真空负荷开关2合闸时,限位底板34覆盖隔离开关操作孔112,真空负荷开关2分闸时,主联锁板32带动限位底板34升起,露出隔离开关操作孔112。
下门辅联锁4还包括脱扣器拐臂45和脱扣器46,脱扣器拐臂45和脱扣器46互相连接并转动设置于柜体隔板12外侧和内侧,脱扣器拐臂45一端与辅联锁顶杆42转动连接,当发生过载大于设定值或者短路电流时,熔断器51熔断,熔断撞击器弹出,顶转脱扣器46带动脱扣器拐臂45转动,从而使辅联锁顶杆42下移,拉动负荷开关半轴21 旋转,使真空负荷开关2分闸。
下柜门11内面设置有方孔113,柜体1上设置有与方孔113所对应的闩板114,下柜门11须向上提起使方孔113脱离闩板114才可取下。
负荷开关合闸时:操作顺序为先关下柜门11、再分接地开关62、再合隔离开关 61、最后合真空负荷开关2,分合联动拐臂31向下转动至最低位置,分合联动拐臂31抵住主联锁板32的顶面迫使主联锁板32向下滑动至最低位置,主联锁板32在导向螺柱331、拉簧螺栓322以及锁板导向弯板36的导向下竖直向下滑动,限位底板34和限位柱341 随之下滑至最低位置,此位置限位底板34遮住隔离开关操作孔112、限位柱341挡在下柜门11的下门腰型槽111的下圆弧面,因此下柜门11不能上移脱出闩板114,闩板114 扣住下柜门11,下柜门11不能打开,限位底板34遮住隔离开关操作孔112,隔离开关 61不能被操作。
负荷开关分闸时:操作顺序为先分真空负荷开关2、再分隔离开关61、再合接地开关62、最后打开下柜门11,分合联动拐臂31向上转动至最高位置,由于导向拉簧35、导向螺柱331、拉簧螺栓322和锁板导向弯板36的作用,主联锁板32始终紧贴着分合联动拐臂31上升至最高位置,此位置限位底板34离开隔离开关操作孔112,利用专用操作杆可以分合闸隔离开关61,由于隔离开关61和接地开关62联动,分闸隔离开关61的同时合闸接地开关62,接地开关62合闸时,接地开关挡板66离开下门档13,此时下柜门11可上移使下柜门11的6个方孔113对准6个闩板而拉出下柜门11,下柜门11开启后,可翻起限位底板34,继而可拉出抽屉装置5,更换熔断器51。
下柜门11关闭时,下柜门11的顶部边框压住辅联锁顶杆42的弯档422,辅联锁顶杆42被拉下而迫使压簧44压缩储能,当下柜门11开启时,弯档422约束解除,压簧 44能量释放,辅联锁顶杆42上移冲击分合连动弯板41,迫使负荷开关半轴21转动,真空负荷开关2分闸。
下柜门11开启后,辅联锁顶杆42的弯档422不受约束,此状态若真空负荷开关 2合闸,则负荷开关半轴21转动带动分合连动弯板41向下转动,压迫辅联锁顶杆42向下移动,压簧44压缩储能,合闸动作结束时,辅联锁顶杆42在压簧44的作用下立即复位冲击分合连动弯板41迫使负荷开关半轴21反向转动,真空负荷开关2分闸,因此只要下柜门11开着,真空负荷开关2就不能合闸。
抽屉锁紧装置53包括手拉板531、三角板532、锁板533和锁紧拉簧534,三角板532上设置有固定孔535,三角板532通过固定孔535与抽屉装置5固定,手拉板531 转动设置于两块三角板532之间,两块锁板533分别转动设置于两块三角板532外侧,三角板532上与手拉板531以及三角板532上与锁板533的连接处皆设置为腰形转动孔536,锁板533上设置有两个腰形滑动孔537,锁板533通过两个腰形滑动孔537横向滑动设置于抽屉装置5下方,锁紧拉簧534一端连接于腰形滑动孔537处的螺栓,另一端连接于锁板533和三角板532连接处的螺栓,锁板533外端设置有锁板533与柜体1接触时方便锁板533向内滑动通过柜体1的斜面538,这样当抽屉装置5推入柜体1时,锁板533外侧的斜面538首先碰到柜体1,锁板533在斜面538的作用下向手拉板531方向移动,迫使三角板532向手拉板531方向转动,减少锁紧难度。
三个熔断器51分别安装在隔离开关61的三相上,隔离开关61设置在抽屉装置5中,当下柜门11开启后,抽屉装置5可从柜体1中抽出到限定位置,此位置可在柜体1 外更换熔断器51;推入抽屉装置5时,隔离开关后端方隼54可准确嵌入隔离开关联动拐臂63的方槽中,因隔离开关61与接地开关62联动,而接地开关62只有分或合两个确定的位置,因而隔离开关联动拐臂63也只有两个确定位置,而抽屉装置5推入时隔离开关后端方隼54的位置也固定,所以隔离开关后端方隼54能准确推入隔离开关联动拐臂63 的方槽中,隔离开关联动拐臂63轴向限定在柜体1中不能移动。
为防止隔离开关61转动时抽屉装置5向下柜门11方向移动,在抽屉装置5上还设置了抽屉锁紧装置53,当锁板533完全推入柜体1时,锁紧拉簧534释能,三角板532 转动到原始位置,锁板533伸出卡在柜体1内,此位置抽屉装置5末端由隔离开关后端方隼54顶至隔离开关联动拐臂63的方槽内,前面由柜体1卡住锁板533,抽屉装置5轴向不能移动,从而保证了隔离开关61转动时,能够准确合入静触头,当抽屉装置5需抽出时,用手向外拉动手拉板531,手拉板531向外移动,使三角板532向手拉板531方向转动,迫使锁板533向手拉板531方向缩进而滑出柜体1,同时锁紧拉簧534拉伸储能,抽屉装置5可抽出柜体1,当手放开手拉板531时,锁紧拉簧534释能,三角板532转动到原始位置,锁板533也随之恢复到初始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下门主辅联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门主联锁和下门辅联锁,所述下门主联锁和所述下门辅联锁皆与真空负荷开关上的负荷开关半轴联动;
所述下门主联锁用于确保所述真空负荷开关分闸时才能进行下柜门的开启操作,包括分合联动拐臂、主联锁板、固定板和限位底板,所述分合联动拐臂一端与所述负荷开关半轴连接,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柜体隔板外侧,所述主联锁板上开设有腰形导向槽和拉簧螺栓,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穿过所述腰形导向槽的导向螺柱,所述拉簧螺栓和所述导向螺柱之间设置有用于抬升所述主联锁板的导向拉簧,所述分合联动拐臂另一端控制所述主联锁板的抬升高度,所述限位底板铰接于所述主联锁板底端;
所述下门辅联锁用于确保所述下柜门开启时所述真空负荷开关保持分闸,并能够在关闭所述下柜门时解除所述真空负荷开关的分闸保持,包括分合连动弯板、辅联锁顶杆和顶杆导向弯板,所述分合连动弯板与所述负荷开关半轴连接,所述分合连动弯板连接于所述辅联锁顶杆顶部,所述顶杆导向弯板设置于所述柜体隔板外侧,所述辅联锁顶杆上设置有开口销,所述顶杆导向弯板和所述开口销之间设置有抬升所述辅联锁顶杆的压簧,所述辅联锁顶杆底部设置有弯档,所述弯档穿过所述顶杆导向弯板底部开设的腰形滑动槽,且能够与关闭状态下的所述下柜门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门主辅联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板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下柜门上设置有下门腰型槽和隔离开关操作孔,所述隔离开关操作孔用于操作所述隔离开关操作头,所述限位柱可在所述下门腰型槽内滑动,所述真空负荷开关合闸时,所述限位底板覆盖所述隔离开关操作孔,所述真空负荷开关分闸时,所述主联锁板带动所述限位底板升起,露出所述隔离开关操作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门主辅联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辅联锁还包括脱扣器拐臂和脱扣器,所述脱扣器拐臂和所述脱扣器互相连接并转动设置于所述柜体隔板外侧和内侧,所述脱扣器拐臂一端与所述辅联锁顶杆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门主辅联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隔板上还设置锁板导向弯板,所述锁板导向弯板用于引导所述主联锁板做竖直方向的移动。
CN202020111556.9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下门主辅联锁 Active CN211294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556.9U CN211294915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下门主辅联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556.9U CN211294915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下门主辅联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4915U true CN211294915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21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1556.9U Active CN211294915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下门主辅联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949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3850A (zh) * 2023-04-27 2023-07-07 江苏汇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闸防误触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3850A (zh) * 2023-04-27 2023-07-07 江苏汇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闸防误触机构
CN116403850B (zh) * 2023-04-27 2024-05-07 江苏汇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闸防误触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0545B (zh) 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接地开关的联锁装置
JP4965676B2 (ja) 回路遮断器の台車引込及び引出防止装置
CN108172425B (zh) 一种智能型断路器模块化操动机构
EP0227586A1 (de) Elektrische Schalteinrichtung mit einem Einschubrahmen und einem darin einsetzbaren Schaltgerät
CN211294915U (zh) 一种下门主辅联锁
CN109671588B (zh) 一种金属封闭开关柜接地开关闭锁装置
CN202423064U (zh) 接地开关与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联锁装置
CN211208285U (zh) 一种隔离接地开关联动锁紧装置
CN211266248U (zh) 一种抽屉装置
CN211265298U (zh) 一种具有真空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的组合柜
CN107946107A (zh) 一种下门与接地开关和隔离开关间设有联锁结构的开关柜
CN211405017U (zh) 一种防止高低压配电柜手动分离闸被误碰的保护装置
CN111146025A (zh) 一种真空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组合柜
CN212516998U (zh) 一种接触网隔离开关直接控制装置
CN110993426A (zh) 用于固体绝缘开关柜的断路器联锁装置
CN201780898U (zh) 断路器柜五防联锁操作装置
CN106783279B (zh) 用于高压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高压开关设备
EP2519998A1 (de) Geräteeinschub für einen schaltschrank
CN212485168U (zh) 双进线备自投断路器开关柜的机械连锁机构
CN108899243B (zh) 联锁机构及高压开关设备
CN210984596U (zh) 用于固体绝缘开关柜的断路器联锁装置
CN110120640B (zh) 防跌落装置、抽屉和开关设备
CN110349781B (zh) 电力转换系统的互锁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CN207150003U (zh) 开关柜抽屉联锁装置
CN110911240A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联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