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4182U - 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4182U
CN211294182U CN201921615122.6U CN201921615122U CN211294182U CN 211294182 U CN211294182 U CN 211294182U CN 201921615122 U CN201921615122 U CN 201921615122U CN 211294182 U CN211294182 U CN 211294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ographic
video signal
motor
projector
projec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51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劲
许巧龄
吴哲宇
黄钢
王珂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asuhiro Tomonobu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asuhiro Tomonobu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asuhiro Tomonobu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asuhiro Tomonobu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151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94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4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4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1),吊设于建筑物顶部,用于将3D或全息视频信号投射于指定位置;全息膜系统(2),位于投影仪(1)前方,可在收纳位置和使用位置间移动,包括:第一马达(21),通过电力驱动提供正反转驱动力;卷绳盘(22),与所述第一马达(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卷绳盘(22)的卷轴上卷绕有钢丝绳;全息膜(23),一端可旋转的铰接于建筑物吊顶顶部,另一端通过所述钢丝绳吊设于建筑物吊顶下方,在所述钢丝绳的牵引下旋转。通过设置于建筑物顶部的投影仪,可以将普通图像投影于指定位置,或结合全息膜将3D或全息图像投影于指定位置,丰富了现有的教学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教学设备往往功能单一,投影仪的投影功能比较单一,投影仪设备安装也不够灵活,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只能起到基本的功能,不能获得期望的投影效果,例如获得3D或全息影像,因此,对于教学内容日益丰富的现如今,迫切需要对投影系统及其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1,吊设于建筑物顶部,用于将 3D或全息视频信号投射于指定位置;全息膜系统2,位于投影仪1前方,可在收纳位置和使用位置间移动,包括:第一马达21,通过电力驱动提供正反转驱动力;卷绳盘22,与所述第一马达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卷绳盘22的卷轴上卷绕有钢丝绳;全息膜23,一端可旋转的铰接于建筑物吊顶顶部,另一端通过所述钢丝绳吊设于建筑物吊顶下方,在所述钢丝绳的牵引下旋转。
可选的,还包括:视频信号采集装置4,用于采集所述3D或全息视频信号,包括:第二马达41,通过电力驱动提供正反转驱动力;载物盘42,通过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马达41连接,在所述第二马达41的驱动下实现旋转;扫描仪43,位于所述载物盘42顶部,用于获取所述载物盘42上物体的3D或全息信息。
可选的,所述视频信号采集装置4还包括:控制器44,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马达41的旋转速度和方向。
可选的,所述视频信号采集装置4还包括:视频信号处理器45,用于处理所述扫描仪43获取的3D或全息信息,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投影仪1。
可选的,所述视频信号采集装置4还包括:第一隔物板46和第二隔物板 47,通过所述第一隔物板46和第二隔物板47将所述信号采集装置4分成三部分结构。
可选的,还包括:白板3,设置于所述投影仪1前方,用于接收3D或全息视频投射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于建筑物顶部的投影仪,可以将普通图像投影于指定位置,或结合全息膜将3D或全息图像投影于指定位置,丰富了现有的教学系统。另外,可以通过视频采集系统获取到需要的物体的普通图像信息或3D或全息图像信息,经过投影后实时显示于白板,使得物体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视频信号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但这些……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1,吊设于建筑物顶部,用于将普通视频信号或3D或全息视频信号投射于指定位置;全息膜系统2,位于投影仪1前方,可在收纳位置和使用位置间移动,当处于收纳位置时,全息膜系统位于建筑物顶部的收纳空间内(A位置),当位于使用位置时,处于竖直(B位置)或其他任意位置(C位置),全息膜系统2 包括:第一马达21,通过电力驱动提供正反转驱动力;卷绳盘22,与所述第一马达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卷绳盘22的卷轴上卷绕有钢丝绳;全息膜23,一端可旋转的铰接于建筑物吊顶顶部,另一端通过所述钢丝绳吊设于建筑物吊顶下方,在所述钢丝绳的牵引下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
可选的,还包括:视频信号采集装置4,用于采集所述3D视频信号,包括:第二马达41,通过电力驱动提供正反转驱动力;载物盘42,通过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马达41连接,在所述第二马达41的驱动下实现旋转;扫描仪43,位于所述载物盘42顶部,用于获取所述载物盘42上物体的3D信息。
可选的,所述视频信号采集装置4还包括:控制器44,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马达41的旋转速度和方向。
可选的,所述视频信号采集装置4还包括:视频信号处理器45,用于处理所述扫描仪43获取的3D信息,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投影仪1。
可选的,所述视频信号采集装置4还包括:第一隔物板46和第二隔物板 47,通过所述第一隔物板46和第二隔物板47将所述信号采集装置4分成三部分结构。
可选的,还包括:白板3,设置于所述投影仪1前方,用于接收3D或全息视频投射信号。
当需要投影时,可以直接将视频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至投影仪进行投射,此时投射的信号可以普通信号或3D或全息信号。当投射的是全息信号时,可以将全息膜放置于使用位置,即可获得全息图像。视频信号也可以通过视频信号采集装置现场获取,将物体搁置于载物台上,通过驱动使载物台旋转后,通过扫描仪获得物体的3D图像,经过视频信号处理器处理后上传至投影投影即可。
对于视频信号采集装置中的控制器及视频信号处理器的选用可以采用任何现有的设备即可,对此不做任何限定。由于都是可采购的设备,对其使用及信号连接过程都是公知的,信号处理方法也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因此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于建筑物顶部的投影仪,可以将普通图像投影于指定位置,或结合全息膜将3D或全息图像投影于指定位置,丰富了现有的教学系统。另外,可以通过视频采集系统获取到需要的物体的普通图像信息或3D或全息图像信息,经过投影后实时显示于白板,使得物体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6)

1.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影仪(1),吊设于建筑物顶部,用于将3D或全息视频信号投射于指定位置;
全息膜系统(2),位于投影仪(1)前方,可在收纳位置和使用位置间移动,包括:
第一马达(21),通过电力驱动提供正反转驱动力;
卷绳盘(22),与所述第一马达(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卷绳盘(22)的卷轴上卷绕有钢丝绳;
全息膜(23),一端可旋转的铰接于建筑物吊顶顶部,另一端通过所述钢丝绳吊设于建筑物吊顶下方,在所述钢丝绳的牵引下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频信号采集装置(4),用于采集所述3D或全息视频信号,包括:
第二马达(41),通过电力驱动提供正反转驱动力;
载物盘(42),通过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马达(41)连接,在所述第二马达(41)的驱动下实现旋转;
扫描仪(43),位于所述载物盘(42)顶部,用于获取所述载物盘(42)上物体的3D或全息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信号采集装置(4)还包括:
控制器(44),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马达(41)的旋转速度和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信号采集装置(4)还包括:
视频信号处理器(45),用于处理所述扫描仪(43)获取的3D或全息信息,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投影仪(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信号采集装置(4)还包括:第一隔物板(46)和第二隔物板(47),通过所述第一隔物板(46)和第二隔物板(47)将所述信号采集装置(4)分成三部分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白板(3),设置于所述投影仪(1)前方,用于接收3D或全息视频投射信号。
CN201921615122.6U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 Active CN211294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5122.6U CN211294182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5122.6U CN211294182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4182U true CN211294182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20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5122.6U Active CN211294182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94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33183B1 (en) Sensor positioning system for an aquaculture system
CN103889281B (zh) 用于控制建筑开口覆盖物总成的方法和装置
EP337359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 bullet curtain in a vr video
EP2818948A1 (en) Method and data presenting device for assisting a remote user to provide instructions
CN103237170A (zh) 一种智能影像装置及其影像方法
US20170166325A1 (en) Method of aerial vehicle-based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and aerial vehicle
JP5516344B2 (ja) 通行車両監視システム及び車両用監視カメラ
CN203181078U (zh) 一种智能影像装置
CN104618608B (zh) 一种手机用于行车记录的方法
CN211294182U (zh) 一种可全息投影教学设备
US20170094234A1 (en) Projection system
CN111271567B (zh) 电视挂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632810B (zh) 一种全息投影系统
CN115665696A (zh)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212367424U (zh) 船舶安全行为监控终端
CN113093751B (zh) 一种机器人等电梯的位置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09233839A (ja) 移動体、移動体方向制御方法および移動体方向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2614305A (zh) 一种基于告示牌的预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02027302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
EP3583024B1 (en) Vessel monitoring based on directionally captured ambient sounds
CN110177235B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视频同步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JP6344685B2 (ja) 介護技能学習支援システム
KR20170041502A (ko) 초음파 센서와 영상 센서의 데이터 통합처리 시스템
CN219389028U (zh) 水管泄漏检测装置
JPH10188170A (ja) 防災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Kecheng

Inventor after: Huang Jin

Inventor after: Xu Qiaoling

Inventor after: Wu Zheyu

Inventor after: Huang Ga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Jin

Inventor before: Xu Qiaoling

Inventor before: Wu Zheyu

Inventor before: Huang G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Kech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