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1057U - 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91057U CN211291057U CN201921669130.9U CN201921669130U CN211291057U CN 211291057 U CN211291057 U CN 211291057U CN 201921669130 U CN201921669130 U CN 201921669130U CN 211291057 U CN211291057 U CN 2112910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cooling
- pressure water
- water
- sla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方连接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内部设有粉碎齿轮组,所述进料管底端连接于冷却箱上方,所述冷却箱内部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表面设有齿型隔板,所述进料管一侧设有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贯穿于所述冷却箱上方内壁,所述高压水管底端连接喷水槽,所述高压水管一端连接高压水泵一,所述高压水泵一通过导管连接水箱,所述冷却箱上方一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部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下方一端连接高压水泵二,所述冷却箱一侧下方设有排渣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气口,并在排气口内设有冷却水管,使水蒸气款速凝结成水滴,并流入水箱,使冷却水可以循环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属于排渣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冶炼行业中,焙烧炉的炉渣的温度降低程度对整个焙烧系统具有较大的影响,一般现有的炉渣冷却降温方式是通过冷却滚筒的喷淋达到降温的效果,这种降温方式不能及时对排渣管道进行及时的降温,导致后续工艺中的炉渣的温度还是较高,达不到工艺需求,从而影响整体工艺的进程。
另外,由于焙烧炉的炉渣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燃烧过后的炉渣会被回收再利用,而在炉渣的冷却降温过程中,通常炉渣降温产生的水蒸气没有进行充分地利用,比如通过喷水冷却的方式,不仅没有充分利用炉渣产生的水蒸气,还额外增加了水电的消耗,达不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排气口,并在排气口内设有冷却水管,使水蒸气款速凝结成水滴,并流入水箱,使冷却水可以循环利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方连接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内部设有粉碎齿轮组,所述进料管底端连接于冷却箱上方,所述冷却箱内部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表面设有齿型隔板,所述进料管一侧设有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贯穿于所述冷却箱上方内壁,所述高压水管底端连接喷水槽,所述高压水管一端连接高压水泵一,所述高压水泵一通过导管连接水箱,所述冷却箱上方一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部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下方一端连接高压水泵二,所述冷却箱一侧下方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下方设有集渣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送带通过传送导辊转动,所述传送带倾斜角度为25°-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水槽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喷水槽底部设有若干圆形喷水嘴,所述喷水槽宽度与所述传送带宽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水管一端出口下方连接所述水箱,所述冷却水管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排气管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渣箱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集渣箱一侧设有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压水泵一、所述高压水泵二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料管内部设置粉碎齿轮组,将从进料斗进入的大小不均的煤渣粉碎后送入冷却箱,加大冷却水与煤渣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长方形的喷水槽,并在喷水槽上设有喷水嘴,喷水嘴通过高压水泵喷洒高压水,加速煤渣冷却。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气管,并在排气管内部设置冷却水管,使冷却煤渣时产生的水蒸气在冷却水管上凝结,并顺着冷却水管和排气管流入水箱,使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节约水源,提高水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带的局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水槽结构图。
图中标号:1、进料斗;2、进料管;3、粉碎齿轮组;4、冷却箱;5、传送带;6、齿型隔板;7、高压水管;8、喷水槽;9、高压水泵一;10、水箱;11、排气管;12、冷却水管;13、高压水泵二;14、排渣口;15、集渣箱;16、喷水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包括进料斗1,进料斗1下方连接进料管2,进料管2内部设有粉碎齿轮组3,进料管2底端连接于冷却箱4上方,冷却箱4内部设有传送带5,传送带5表面设有齿型隔板6,进料管2一侧设有高压水管7,高压水管7贯穿于冷却箱4上方内壁,高压水管7底端连接喷水槽8,高压水管7一端连接高压水泵一9,高压水泵一9通过导管连接水箱10,冷却箱4上方一侧设有排气管11,排气管11内部设有冷却水管12,冷却水管12下方一端连接高压水泵二13,冷却箱4一侧下方设有排渣口14,排渣口14下方设有集渣箱15。
如图1、图2所示,传送带5通过传送导辊转动,传送带5倾斜角度为25°-30°,传送带5带有倾斜角度,方便冷却后的煤渣进入集渣箱15。
如图3所示,喷水槽8形状为长方形,喷水槽8底部设有若干圆形喷水嘴16,喷水槽8宽度与传送带5宽度相同,喷水槽8可以覆盖传送带上煤渣,使煤渣冷却更加均匀。
如图1所示,冷却水管12一端出口下方连接水箱10,冷却水管12通过支架固定于排气管11内壁,冷却水管12可以使冷却煤渣时产生的水蒸气在冷却水管12上凝结,并顺着冷却水管12和排气管11流入水箱10,循环利用水源。
如图1所示,集渣箱15底部设有万向轮,集渣箱一侧设有推杆,高压水泵一9、高压水泵二13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万向轮和推杆方便集渣箱15存满煤渣后进行移动和清理。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使用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料管2内部设置粉碎齿轮组3,将从进料斗1进入的大小不均的煤渣粉碎后送入冷却箱4,加大冷却水与煤渣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率;喷水槽8为长方形,并在喷水槽8上设有喷水嘴16,喷水嘴通过高压水泵一9喷洒高压水,加速煤渣冷却;通过设置排气管11,并在排气管11内部设置冷却水管12,使冷却煤渣时产生的水蒸气在冷却水管12上凝结,并顺着冷却水管12和排气管11流入水箱,使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节约水源,提高水源利用率,使用时,煤渣通过进料斗1进入进料管,并被进料管2中的粉碎齿轮组3粉碎,然后通过进料管2进入冷却箱44内的传送带5上,高压喷水嘴16喷洒高压水对煤渣进行冷却降温,产生的水蒸气进入排气管11,水蒸气在与冷却水管12接触时凝结成为固态水,从而顺着冷却水管12和排气管11内壁流入水箱10内,使水源可以循环利用,冷却完成的煤渣通过传送带5送入排渣口14并掉落在集渣箱15内,完成煤渣排渣和冷却工作。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包括进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下方连接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内部设有粉碎齿轮组(3),所述进料管(2)底端连接于冷却箱(4)上方,所述冷却箱(4)内部设有传送带(5),所述传送带(5)表面设有齿型隔板(6),所述进料管(2)一侧设有高压水管(7),所述高压水管(7)贯穿于所述冷却箱(4)上方内壁,所述高压水管(7)底端连接喷水槽(8),所述高压水管(7)一端连接高压水泵一(9),所述高压水泵一(9)通过导管连接水箱(10),所述冷却箱(4)上方一侧设有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内部设有冷却水管(12),所述冷却水管(12)下方一端连接高压水泵二(13),所述冷却箱(4)一侧下方设有排渣口(14),所述排渣口(14)下方设有集渣箱(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5)通过传送导辊转动,所述传送带(5)倾斜角度为2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槽(8)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喷水槽(8)底部设有若干圆形喷水嘴(16),所述喷水槽(8)宽度与所述传送带(5)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12)一端出口下方连接所述水箱(10),所述冷却水管(12)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排气管(11)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箱(15)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集渣箱(15)一侧设有推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泵一(9)、所述高压水泵二(13)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69130.9U CN211291057U (zh) | 2019-10-08 | 2019-10-08 | 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69130.9U CN211291057U (zh) | 2019-10-08 | 2019-10-08 | 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91057U true CN211291057U (zh) | 2020-08-18 |
Family
ID=72020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6913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91057U (zh) | 2019-10-08 | 2019-10-08 | 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91057U (zh) |
-
2019
- 2019-10-08 CN CN201921669130.9U patent/CN21129105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58042B (zh) | 高炉炉顶荒煤气旋流除尘回收系统及其回收方法 | |
CN106556258A (zh) | 烧结矿显热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8384908B (zh) | 一种水渣池蒸汽冷凝装置及其集气罩和使用方法 | |
CN203454809U (zh) | 一种用于热态矿物块状颗粒的圆柱形冷却装置 | |
CN205119745U (zh) | 一种高炉块矿成套烘干装置 | |
CN217371977U (zh) | 一种表面处理用喷砂设备 | |
CN211291057U (zh) | 一种排渣冷却处理装置 | |
CN102623772A (zh) | 废旧铅蓄电池综合再处理装置 | |
CN211939011U (zh) | 一种铝锭加工用冷却装置 | |
CN102721030A (zh) | 黄磷炉热能综合回收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0801220U (zh) | 一种冷渣排渣机 | |
CN107892955A (zh) | 一种传质分离装置 | |
CN101164903B (zh) | 喷雾焙烧制备四氧化三钴粉末的设备 | |
CN201692671U (zh) | 无水氯化钙喷雾干燥装置 | |
CN204594158U (zh) | 一种高效固体粉末烘干设备 | |
CN112444134A (zh) | 一种黄磷炉渣烟气收集及其余热利用的设备 | |
CN207655311U (zh) | 一种铁矿石粉料磁选装置 | |
CN206438020U (zh) | 一种利用铝型材厂废气余热进行污泥烘干的系统 | |
CN203824344U (zh) | 烟气处理设备 | |
CN210080337U (zh) | 尾渣降温除尘装置 | |
CN104879768A (zh) | 一种喷煤机碎料筛煤装置 | |
CN210656631U (zh) | 一种污泥烘干装置 | |
CN109603182A (zh) | 一种节能环保喷雾塔系统 | |
CN201121136Y (zh) | 喷雾焙烧制备四氧化三钴粉末的设备 | |
CN219714054U (zh) | 一种石油焦煅烧出料余热回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2110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