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0293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0293U
CN211290293U CN202020074609.4U CN202020074609U CN211290293U CN 211290293 U CN211290293 U CN 211290293U CN 202020074609 U CN202020074609 U CN 202020074609U CN 211290293 U CN211290293 U CN 211290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dispersing
air conditioner
assembl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46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绍胜
何健
翟富兴
刘奇伟
谢鹏
郑辉
易正清
姬安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746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90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0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02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多个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上具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且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其中,多个所述散风组件分别与所述空调本体连接,至少有一个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可运动,且所述散风组件之间的运动相对独立。本方案提供的空调器,通过驱动多个散风组件,多个散风组件配合形成多种出风模式,例如无风感出风工作模式、有风感出风工作模式、部分区域无风感出风工作模式,丰富了产品的运行模式,使得产品更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使用需求,提升了使用体验,且通过控制不同的散风组件运动,使得无风感出风区域具有可选择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有些采用散风结构打散气流来实现无风感,虽然可以起到柔化出风、改善舒适度的效果,但是出风形成较为单一,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多个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上具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且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其中,多个所述散风组件分别与所述空调本体连接,至少有一个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可运动,且所述散风组件之间的运动相对独立。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设置至少有一个散风组件相对于空调本体可运动,且散风组件之间的运动相对独立,这样,通过驱动多个散风组件,多个散风组件配合形成多种出风模式,例如无风感出风工作模式、有风感出风工作模式、部分区域无风感出风工作模式,丰富了产品的运行模式,使得产品更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使用需求,提升了使用体验,且通过控制不同的散风组件运动,使得无风感出风区域具有可选择性,此外,散风组件之间的运动相对于独立,这样有利于避免散风组件之间相互干扰,提升多个散风组件之间的配合精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驱动系统,与多个所述散风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系统对多个所述散风组件分别驱动。
在本方案中,通过驱动系统对多个散风组件分别驱动,这样,有利于避免散风组件之间相对于干扰,保证散风组件运动的独立性,且多个散风组件的控制更精准,控制更加方便,出风模式转换控制的精准度更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多个驱动装置,多个所述驱动装置与多个所述散风组件一一对应且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对与之连接的所述散风组件驱动。
在本方案中,设置驱动装置对与之连接的散风组件驱动,这样,每个散风组件由与之连接的驱动装置单独驱动,实现散风组件的整个运动行程控制可以更加精确,且有利于降低对驱动装置的驱动力的要求,减小驱动装置的工作功率,降低产品的运动能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和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散风组件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齿条并使所述齿条带动所述散风组件运动。
在本方案中,驱动件驱动齿条并使齿条带动散风组件运动,齿条传动更平稳,有利于提高散风组件的转动平稳性,当然,也可以通过链轮机构、连杆机构等来实现散风组件的运动。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散风组件具有安装载体及多个所述散风结构,多个所述散风结构分别与所述安装载体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安装载体运动。
在本方案中,设置散风组件具有安装载体及多个散风结构,通过增加散风结构的数量,增加散风组件的出风量,提升制冷能力,且多个散风结构可以对气流进行更均匀地打散,以提高无风感的效果,此外,多个散风结构分别与安装载体连接,使得多个散风结构集成于安装载体上,实现产品的模块化,有利于实现散风组件的多个散风结构运动的一致性,驱动更简单、更省力。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导风板,至少一个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空调本体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可运动;所述空调本体具有出风口,至少一个所述导风板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运动以调节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方向。
在本方案中,设置导风板相对于空调本体运动以调节出风口处的出风方向,导风板运动的位置不同,其导风的角度不同,这样,可以实现更加宽泛的导风角度,还可实现根据不同的工况调节导风角度,以及拓展出更加丰富的出风模式,提升产品的使用舒适度,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板与多个所述散风组件配套,所述导风板与多个所述散风组件之间的运动相对独立,其中,所述导风板和所述散风组件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使得所述导风板与一个或多个所述散风组件之间搭靠或分开;或所述空调器具有多个所述导风板,每个所述导风板配套一个所述散风组件,所述导风板和与之配套的所述散风组件之间的运动相对独立,其中,所述导风板和与之配套的所述散风组件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使得所述导风板和与之配套的所述散风组件之间搭靠或分开。
在本方案中,设置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使得导风板与一个或多个散风组件之间搭靠或分开,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之间的协调性,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导风板和散风部件的相对位置,从而拓展出更加丰富的出风模式,提升产品的使用舒适度,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当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散风组件搭靠,所述导风板和与之搭靠的所述散风组件围成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且所述出风腔形成有侧开口。
在本方案中,利用导风板和与之搭靠的散风组件围成出风腔,使出风腔位于出风口的外侧使之对出风口形成遮挡,并使出风腔与出风口之间连通,这样,出风口排出的气流进入出风腔内,随后沿出风腔上的散风组件排出到环境中,出风腔作为立体部件可以提供更多的出风角度,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地对散风组件进行设计,从而实现冷量需求和无风感需求的兼顾,例如,在避开用户的出风角度,可以适当放宽对出风结构的无风感要求限制,从而相应减少该部分出风结构的冷量制约影响,实现在不降低无风感体验的前提下,提升空调器的冷量供给能效,解决了冷量不足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且本方案中出风腔由导风板和散风组件拼合形成,这样,对导风板和散风组件调控可以灵活地实现无风感模式切换,控制更加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板和所述散风组件这二者中一者设有限位结构,当所述散风组件与所述导风板搭靠,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导风板和所述散风组件这二者中另一者抵靠,使得所述散风组件被限位。
在本方案中,设置限位结构与导风板和散风组件这二者中另一者抵靠,使得散风组件被限位,通过限位结构实现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之间的限位,避免导风板及散风组件运动过量而导致相互之间干扰,保证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之间运动的独立性和协调性,且通过限位结构实现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之间的抵靠,减小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之间抵靠位置处的出风量,使得气流沿散风组件出风或沿导风板和散风组件之间的侧向通道出风,实现正面无风感出风及侧向避人出风,提升使用舒适度。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散风组件之间分散布置。
在本方案中,设置多个散风组件之间分散布置,例如,当多个散风组件均为遮挡位置或均位于打开位置,散风组件之间毗邻或并排,这样,一方面,结构简单且较为规整,有利于简化空调器的结构,并与传统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形状匹配,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另一方面,多个散风组件之间的运动轨迹不重叠,有利于散风组件的独立运动。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散风组件包括:安装载体,所述安装载体上形成有安装口;旋叶,与所述安装载体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口与所述旋叶对应设置并限定出所述散风结构。
在本方案中,设置安装载体上形成有安装口,可以降低散风组件上的过风阻力,利于散风组件降噪,且安装口与旋叶对应设置并限定出散风结构,气流经旋叶打散后排出,有利于促进气流的紊乱,无风感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在一个工作模式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在一个工作模式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在一个工作模式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在另一个工作模式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在另一个工作模式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在另一个工作模式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散风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空调器,11空调本体,111出风口,12散风组件,121散风结构,1211安装口,1212旋叶,122安装载体,13驱动装置,131驱动件,132齿条,14导风板,15出风腔,151侧开口,16限位结构,17面板,18驱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1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包括:空调本体11和多个散风组件12。
具体地,散风组件12上具有散风结构121,散风结构121适于供气流穿过且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利用散风结构121可使得经由散风结构121吹出的风呈扩散的流动方式,可以理解的是,风经由散风结构121后改变原来的流动方向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流动,从而实现风的扩散流动,实现无风感出风,举例地,散风结构121包括风轮、格栅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其中,多个散风组件12分别与空调本体11连接,至少有一个散风组件12相对于空调本体11可运动,且散风组件12之间的运动相对独立。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限定的“多个”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
举例地,空调本体11具有供气流排出的出风口111,可以理解的,散风组件12相对于空调本体11运动使得散风组件12遮挡至少部分出风口111,从而实现无风感出风,或使得散风组件12收纳于空调本体11内,从而实现有风感出风。通过控制多个散风组件12分别相对于空调本体11运动,从而实现改变空调器10的工作模式,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当驱动多个散风组件12相对于空调本体11运动,且使得多个散风组件12分别遮挡至少部分出风口111,从而实现无风感工作模式,此时气流经散风结构121打散后排出,出风更柔和,有利于提升使用舒适性;
当驱动多个散风组件12相对于空调本体11运动,且使得多个散风组件12分别收纳于空调本体11内,从而实现有风感工作模式,此时气流经出风口111排出,出风量更大,制冷效率更高,有利于实现环境快速降温;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当驱动多个散风组件12相对于空调本体11运动,且使得多个散风组件12中一部分散风组件12遮挡至少部分出风口111,另一部分散风组件12收纳于空调本体11内,从而实现部分区域无风感工作模式,在部分区域无风感工作模式中兼顾出风舒适性和出风量,更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且在部分区域无风感工作模式中,可以通过选择控制不同的散风组件12运动至遮挡至少部分出风口111的位置,从而实现改变无风感出风区域,例如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多个散风组件12包括第一散风组件12和第二散风组件12,第一散风组件12和第二散风组件12并排分布且第一散风组件12位于第二散风组件12的左侧,当控制第一散风组件12运动至遮挡至少部分出风口111的位置,且控制第二散风组件12不运动或运动至收纳位置时,实现左侧无风感出风,右侧有风感出风,当控制第二散风组件12运动至遮挡至少部分出风口111的位置,且控制第一散风组件12不运动或运动至收纳位置时,实现左侧有风感出风,右侧无风感出风。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设置至少有一个散风组件12相对于空调本体11可运动,且散风组件12之间的运动相对独立,这样,通过驱动多个散风组件12,多个散风组件12配合形成多种出风模式,例如无风感出风工作模式、有风感出风工作模式、部分区域无风感出风工作模式,丰富了产品的运行模式,使得产品更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使用需求,提升了使用体验,且通过控制不同的散风组件12运动,使得无风感出风区域具有可选择性,此外,散风组件12之间的运动相对于独立,这样有利于避免散风组件12之间相互干扰,提升多个散风组件12之间的配合精度。
值得说明的是,空调本体11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置换热装置、风机、风道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空调器10还包括:驱动系统,与多个散风组件12相连,驱动系统对多个散风组件12分别驱动。这样,有利于避免散风组件12之间相对于干扰,保证散风组件12运动的独立性,且多个散风组件12的控制更精准,控制更加方便,出风模式转换控制的精准度更高。
在某些实施例中,驱动系统包括多个驱动装置13,多个驱动装置13与多个散风组件12一一对应且相连,驱动装置13对与之连接的散风组件12驱动。这样,每个散风组件12由与之连接的驱动装置13单独驱动,实现散风组件12的整个运动行程控制可以更加精确,且有利于降低对驱动装置13的驱动力的要求,减小驱动装置13的工作功率,降低产品的运动能耗。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驱动装置13包括驱动件131和齿条132,齿条132与散风组件12连接,驱动件131驱动齿条132并使齿条132带动散风组件12运动。齿条132传动更平稳,有利于提高散风组件12的转动平稳性,当然,也可以通过链轮机构、连杆机构等来实现散风组件12的运动。
举例地,驱动件131包括电机,电机与齿条132相连或电机通过齿轮与齿条132相连,从而实现驱动散风组件12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散风组件12具有安装载体122及多个散风结构121,多个散风结构121分别与安装载体122连接,驱动装置13驱动安装载体122运动。通过增加散风结构121的数量,增加散风组件12的出风量,提升制冷能力,且多个散风结构121可以对气流进行更均匀地打散,以提高无风感的效果,此外,多个散风结构121分别与安装载体122连接,使得多个散风结构121集成于安装载体122上,实现产品的模块化,有利于实现散风组件12的多个散风结构121运动的一致性,驱动更简单、更省力。
举例地,安装载体122包括安装板,多个散风结构121分别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实现多个散风结构121的集成。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安装载体122包括下盖和上盖;多个散风结构121分别与下盖转动连接;上盖与下盖盖合,上盖上形成有多个导风圈。这样,上盖与下盖盖合,多个散风结构121位于上盖与下盖之间,上盖和下盖对散风结构121形成防护,同时上盖上形成有多个导风圈,可以降低散风结构121的过风阻力,利于散风组件12降噪,且通过对散风结构121处吹出的气流进行疏导,使得出风更柔和,无风感的效果更好。
在某些实施例中,散风结构121包括风轮,风轮具有外环筋以及分布于外环筋内并沿周向排布的多个叶片。值得说明的是,叶片可以为动叶,也可以为静叶。
进一步地,空调器10还包括驱动部18,驱动部18与任意一个散风结构121相连,并适于驱动与之相连的散风结构121旋转。举例地,驱动部18包括电机。
更进一步地,多个散风结构121传动连接,驱动部18与任意一个散风结构121相连,并适于驱动与之相连的散风结构121旋转,从而联动多个散风结构121旋转。举例地,多个散风结构121之间通过齿轮、链条、传动杆等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空调器10还包括:至少一个导风板14,至少一个导风板14与空调本体11连接并相对于空调本体11可运动;空调本体11具有出风口111,至少一个导风板14相对于空调本体11运动以调节出风口111处的出风方向。导风板14运动的位置不同,其导风的角度不同,这样,可以实现更加宽泛的导风角度,还可实现根据不同的工况调节导风角度,以及拓展出更加丰富的出风模式,提升产品的使用舒适度,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导风板14相对于空调本体11运动以遮挡出风口111或打开出风口111,通过导风板14运动以遮挡出风口111,防止灰尘进入空调器10内,保证产品的清洁性以及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驱动系统与导风板14相连,且驱动系统对导风板14和散风组件12分别驱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导风板14与多个散风组件12配套,导风板14与多个散风组件12之间的运动相对独立,其中,导风板14和散风组件12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使得导风板14与一个或多个散风组件12之间搭靠或分开。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导风板14和散风组件12之间的协调性,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导风板14和散风部件的相对位置,从而拓展出更加丰富的出风模式,提升产品的使用舒适度,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举例地,导风板14的数量一个,多个散风组件12并排的分布,且多个散风组件12分别与导风板14对应,其中,驱动多个散风组件12中的一个运动并与导风板14搭靠;或者也可以驱动多个散风组件12中的部分运动并与导风板14搭靠,其中,部分散风组件12彼此之间可以是相邻的,也可以是间隔的;或者驱动多个散风组件12同时运动并与导风板14搭靠。
在某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具有多个导风板14,每个导风板14配套一个散风组件12,导风板14和与之配套的散风组件12之间的运动相对独立,其中,导风板14和与之配套的散风组件12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使得导风板14和与之配套的散风组件12之间搭靠或分开。
举例地,空调器10具有多个导风板14和多个散风组件12,多个导风板14和多个散风组件12之间一一对应,使得多个导风板14和多个散风组件12之间形成一对一的关系。
在某些实施例中,当导风板14与散风组件12搭靠,导风板14和与之搭靠的散风组件12围成出风腔15,出风腔15位于出风口111的外侧并与出风口111连通,且出风腔15形成有侧开口151。利用导风板14和与之搭靠的散风组件12围成出风腔15,使出风腔15位于出风口111的外侧使之对出风口111形成遮挡,并使出风腔15与出风口111之间连通,这样,出风口111排出的气流进入出风腔15内,随后沿出风腔15上的散风组件12排出到环境中,出风腔15作为立体部件可以提供更多的出风角度,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地对散风组件12进行设计,从而实现冷量需求和无风感需求的兼顾,例如,在避开用户的出风角度,可以适当放宽对出风结构的无风感要求限制,从而相应减少该部分出风结构的冷量制约影响,实现在不降低无风感体验的前提下,提升空调器10的冷量供给能效,解决了冷量不足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且本方案中出风腔15由导风板14和散风组件12拼合形成,这样,对导风板14和散风组件12调控可以灵活地实现无风感模式切换,控制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导风板14和散风组件12这二者中一者设有限位结构16,当散风组件12与导风板14搭靠,限位结构16与导风板14和散风组件12这二者中另一者抵靠,使得散风组件12被限位。通过限位结构16实现导风板14和散风组件12之间的限位,避免导风板14及散风组件12运动过量而导致相互之间干扰,保证导风板14和散风组件12之间运动的独立性和协调性,且通过限位结构16实现导风板14和散风组件12之间的抵靠,减小导风板14和散风组件12之间抵靠位置处的出风量,使得气流沿散风组件12出风或沿导风板14和散风组件12之间的侧向通道出风,实现正面无风感出风及侧向避人出风,提升使用舒适度。
举例地,散风组件12具有安装载体122,散风结构121与安装载体122相连,其中,在安装载体122的底部设有延伸部,延伸部限定出限位结构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散风组件12之间分散布置。例如,当多个散风组件12均为遮挡位置或均位于打开位置,散风组件12之间毗邻或并排,这样,一方面,结构简单且较为规整,有利于简化空调器10的结构,并与传统空调器10的出风口111的形状匹配,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另一方面,多个散风组件12之间的运动轨迹不重叠,有利于散风组件12的独立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散风组件12包括安装载体122和旋叶1212,安装载体122上形成有安装口1211;旋叶1212与安装载体122转动连接,安装口1211与旋叶1212对应设置并限定出散风结构121。设置安装载体122上形成有安装口1211,可以降低散风组件12上的过风阻力,利于散风组件12降噪,且安装口1211与旋叶1212对应设置并限定出散风结构121,气流经旋叶1212打散后排出,有利于促进气流的紊乱,无风感效果更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散风结构121包括风轮、格栅、微孔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空调器10包括整体式空调、分体式空调、移动空调等。空调器10包括空调本体11、第一散风组件12、第二散风组件12、导风板14、面板17。
第一散风组件12和第二散风组件12分别与空调本体11相连,且配置为相对于空调本体11运动,导风板14与空调本体11相连,且配置为相对于空调本体11运动,面板17包括前面板17,面板17设于空调本体11上,面板17配置为遮挡空调本体11的内部,提升产品的美观。
第一散风组件12和/或第二散风组件12包括:散风结构121、安装板、限位板。其中,散风结构121(例如风轮)与安装板转动连接。第一散风组件12和第二散风组件12并排的分布,例如,第一散风组件12位于和第二散风组件12的左侧。
第一散风组件12和第二散风组件12分别设有驱动装置13,驱动装置13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安装板上设有齿条132,齿轮与齿条132啮合,驱动电机与齿轮相连,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旋转带动齿条132运动,从而实现驱动第一散风组件12和第二散风组件12的独立运动。
在使用过程中,当左边需要无风感、右边需要送风的时,驱动第一散风组件12向下移动;当左边需要送风、右边需要无风感的时候,驱动第二散风组件12向下移动;当同时需要无风感的时候,驱动第一散风组件12和第二散风组件12都向下移动。通过控制,第一散风组件12位于和第二散风组件12的运动从而实现多种出风模式的转换。
进一步地,驱动导风板14相对于空调本体11运动,且使得第一散风组件12和第二散风组件12中的一个与导风板14搭靠。第一散风组件12和第二散风组件12与导风板14之间呈现倒T字形,或者也可以驱动导风板14相对于空调本体11运动,且使得第一散风组件12和第二散风组件12分别与导风板14搭靠,使用第一散风组件12和第二散风组与导风板14之间构成田字形,可以产生更加灵活的分区效果。
第一散风组件12和第二散风组件12也可以配合左右双贯流形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本体;
多个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上具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且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其中,多个所述散风组件分别与所述空调本体连接,至少有一个所述散风组件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可运动,且所述散风组件之间的运动相对独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系统,与多个所述散风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系统对多个所述散风组件分别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多个驱动装置,多个所述驱动装置与多个所述散风组件一一对应且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对与之连接的所述散风组件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和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散风组件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齿条并使所述齿条带动所述散风组件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风组件具有安装载体及多个所述散风结构,多个所述散风结构分别与所述安装载体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安装载体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导风板,至少一个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空调本体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可运动;
所述空调本体具有出风口,至少一个所述导风板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运动以调节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与多个所述散风组件配套,所述导风板与多个所述散风组件之间的运动相对独立,其中,所述导风板和所述散风组件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使得所述导风板与一个或多个所述散风组件之间搭靠或分开;或
所述空调器具有多个所述导风板,每个所述导风板配套一个所述散风组件,所述导风板和与之配套的所述散风组件之间的运动相对独立,其中,所述导风板和与之配套的所述散风组件中的至少一者运动,使得所述导风板和与之配套的所述散风组件之间搭靠或分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散风组件搭靠,所述导风板和与之搭靠的所述散风组件围成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侧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且所述出风腔形成有侧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和所述散风组件这二者中一者设有限位结构,当所述散风组件与所述导风板搭靠,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导风板和所述散风组件这二者中另一者抵靠,使得所述散风组件被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散风组件之间分散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组件包括:
安装载体,所述安装载体上形成有安装口;
旋叶,与所述安装载体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口与所述旋叶对应设置并限定出所述散风结构。
CN202020074609.4U 2020-01-14 2020-01-14 空调器 Active CN211290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4609.4U CN211290293U (zh) 2020-01-14 2020-01-14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4609.4U CN211290293U (zh) 2020-01-14 2020-01-14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0293U true CN211290293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38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4609.4U Active CN211290293U (zh) 2020-01-14 2020-01-14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902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08801U (zh) 涡环发生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10701770A (zh) 导风组件、空调器的无风感结构以及空调器
CN111749931A (zh) 涡环发生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10762627A (zh) 空调器
CN211290293U (zh) 空调器
CN211400031U (zh) 空调器
CN210345818U (zh) 空调器
CN111380106A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688646U (zh) 导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02835708U (zh) 空调器送风部件及空调器
CN211575272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654106B (zh) 空调器
CN21261873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476093U (zh) 空调器
CN21231990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319901U (zh) 散风组件、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269514U (zh) 一种混合驱动的导风板组件及多方向出风的空调
CN111140914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237867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9473926U (zh) 一种缺齿驱动的导风板组件及其空调
CN210861624U (zh) 散风组件、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2006191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780705B (zh) 空调器
CN210345791U (zh) 空调器
CN211977206U (zh) 出风部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