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8566U - 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8566U
CN211288566U CN201921868414.0U CN201921868414U CN211288566U CN 211288566 U CN211288566 U CN 211288566U CN 201921868414 U CN201921868414 U CN 201921868414U CN 211288566 U CN211288566 U CN 211288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avity
valve
air dampe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684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暴桂光
雷长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Fly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Fly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684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8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8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8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包括气缸体、滑动设置在所述气缸体内并将所述气缸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活塞;所述活塞为单向透气式活塞,所述活塞被设置为用于在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移时,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体经所述活塞流入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的壁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被设置为用于在所述活塞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时,位于所述气缸体外部的气体经所述单向阀进入到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气缸体之外的空气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技术的进步,阻尼结构已逐渐被广泛运用,尤其在与人操作的传动终端更是如此,如,门窗、盖板、产品升降结构、产品折叠等。
通常情况下使用的阻尼器多采用液压方式,但液压方式的最大缺点就是结构复杂、要求密封性高,且涉及的密封件较多,难以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对阻尼力进行调节,且所使用的密封件较少,便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包括气缸体、滑动设置在所述气缸体内并将所述气缸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活塞;所述活塞为单向透气式活塞,所述活塞被设置为用于在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移时,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体经所述活塞流入到第二腔体内;
所述第一腔体的壁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打开时的流通方向为朝向所述第一腔体。
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气缸体之外的空气连通。
如上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和一端与所述活塞本体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位于活塞本体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
所述活塞杆滑动穿过所述气缸体的一端,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气缸体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如上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活塞杆包括连接杆和活塞杆本体;
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活塞杆本体靠近所述活塞本体的一端,且所述连接杆的直径小于所述活塞杆本体的直径;
所述活塞本体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如上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活塞本体包括第一挡环、塞体和第二挡环;
所述第一挡环、所述塞体和所述第二挡环沿靠近所述活塞杆本体的方向依次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
所述塞体与所述气缸体之间滑动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挡环上设有通孔,所述塞体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挡环的内壁上设有导气槽;所述通孔、所述第二间隙和所述导气槽被设置为用于在所述活塞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移动时连通形成气道。
如上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挡环靠近所述塞体的一侧设有凸起部;
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凸起部上。
如上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单向阀为可调式单向阀。
如上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单向阀包括设有阀孔的阀体、设置在所述阀孔内的阀芯和用于将所述阀芯封堵所述阀孔的弹性元件。
如上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三挡环,所述第三挡环位于所述阀孔内,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三挡环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
所述阀芯上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三挡环;
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阀芯的一端的外周上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上接有调节螺母;
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三挡环远离所述阀芯的一侧,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调节螺母上。
如上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如上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中,可选的是,所述阀芯靠近所述第三挡环的一侧设有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缸体内滑动设置单向透气式活塞,能够使活塞朝向第二腔体移动的过程中,外部的空气经由单向阀进入到第一腔体内,第一腔体内的气体经由单向透气式活塞进入到第二腔体,从而实现活塞在朝向第二腔体移动的过程中存在阻尼力从而维持动态平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所使用的密封件较少,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以及方便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 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 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活塞本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缸体,2-活塞,3-单向阀;
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第一间隙;
21-活塞本体,22-活塞杆;
211-第一挡环,212-塞体,213-第二挡环,214-通孔,215-第二间隙,216- 导气槽,217-凸起部;
221-连接杆,222-活塞杆本体;
31-阀体,32-阀芯,33-弹性元件,34-第三挡环,35-导向杆,36-调节螺母,37-密封垫;
311-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照图1到图7,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具体请参照图1和图4,包括气缸体1、滑动设置在所述气缸体1内并将所述气缸体1分隔成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的活塞2。具体实施时,所述气缸体1是以空气为介质的气缸,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气缸体1相同。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单向空气阻尼器的单向阻尼作用,具体地,所述活塞2为单向透气式活塞,即,所述活塞2兼具单向导通的作用。所述活塞2被设置为用于在朝向所述第一腔体11的方向移时,所述第一腔体11内的气体经所述活塞2流入到第二腔体12内。如此,即,第一腔体11内的气体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流入到第二腔体12内,而第二腔体12内的气体则无法经活塞2流入到第一腔体11内。具体表现为:当活塞2向第一腔体11的方向移动时,且第二腔体12内的空气压力小于第一腔体11内的空气压力时,该单向透气式活塞才能够导通,第一腔体11内的气体经该单向透气式活塞进入到第二腔体12内。
所述第一腔体11的壁上设有单向阀3,所述单向阀3打开时的流通方向为朝向所述第一腔体11;即,所述单向阀3被设置为用于在所述活塞2朝向所述第二腔体12的方向移动时,位于所述气缸体1外部的气体经所述单向阀 3进入到所述第一腔体11内。当然,此处并非是指活塞2向第二腔体12方向移动,所述单向阀3就必然打开,单向阀3的打开还需要满足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的压力差的条件。所述活塞2向第一腔体11的方向移动时,单向阀3关闭,第一腔体11内的气体仅通过该活塞2流入到第二腔体12内。
所述第二腔体12与所述气缸体1之外的空气连通。
具体使用时,请参照图4,当活塞2由朝向第二腔体12的方向移动时,该单向透气式活塞不导通,第二腔体12的容积变小,且第二腔体12内的空气被逐渐排出到大气中;同时,第一腔体11的容积逐渐变大,第一腔体11内有空气压力变小,当外部空气中的气压与第一腔体11内的空气压力之差能够将单向阀3打开时,外部的空气经该单向阀3进入到第一腔体11内,以增大第一腔体11内的气压;当外部空气中的气压与第一腔体11内的空气压力之差较小,无法将单向阀3打开时,单向阀3关闭。如此,在活塞2向第二腔体12 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保持着动态平衡,从而使该移动过程具有阻尼力。
由于本方案是使用空气作为介质,且对于密封件数量需求较少,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维护,使用时的可靠性高。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请参照图2、图5和图7,所述活塞 2包括活塞本体21和一端与所述活塞本体21连接的活塞杆22,所述活塞杆 22位于活塞本体21远离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一侧。实施时,所述活塞杆22穿过气缸体1靠近所述第二腔体12的一端,具体地,所述活塞杆22滑动穿过所述气缸体1的一端,且所述活塞杆22与所述气缸体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13。即,在气缸体1靠近所述第二腔体12的一端上设置用于穿过活塞杆22的孔,该孔与活塞杆22之间间隙配合。也就是说,活塞杆22与气缸体1之间无需密封连接,这样能够减少密封件件的使用,尤其是在存在相对滑动的部件之间的密封。如此,能够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图5和图7,所述活塞杆22包括连接杆221和活塞杆本体222;具体地,所述活塞杆22与所述连接杆221之间可以为一体成型,且所述活塞杆22与所述连接杆22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接杆221位于所述活塞杆本体222靠近所述活塞本体21的一端,且所述连接杆221的直径小于所述活塞杆本体222的直径。具体地,可以在连接杆221上设置螺纹,以便于活塞本体21的安装。将活塞杆本体222的直径设置为大于连接杆221的直径,可以使活塞杆本体222的端面起到对活塞本体21的限位作用。所述活塞本体21与所述连接杆221连接。具体地,可以是螺栓连接,可以是焊接,还可以是过盈配合连接。
对于将活塞2设置成单向透气的结构,方式有多种,比如,可以是在活塞2 上设置一个现有技术中的单向阀,当然,也可以是按如下的结构来实现。
具体地,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图5和图7,所述活塞本体21包括第一挡环211、塞体212和第二挡环213。具体地,所述第一挡环211 和所述第二挡环213用于设置在所述塞体212的两侧,其作用之一就是从两侧对所述塞体212进行限位。更具体地,所述第一挡环211、所述塞体212和所述第二挡环213沿靠近所述活塞杆本体222的方向依次套设在所述连接杆221上。所述第一挡环211与连接杆221螺纹连接。
所述塞体212与所述气缸体1之间滑动密封连接。如此,能够防止空气由塞体212与气缸体1之间通过。为了保证塞体212与气缸体1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塞体212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
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第一挡环211上设有通孔214,所述塞体212与所述连接杆221之间设有第二间隙215,所述第二挡环213的内壁上设有导气槽216;所述通孔214、所述第二间隙215和所述导气槽216被设置为用于在所述活塞2 朝向所述第一腔体11移动时连通形成气道。具体地,所述第二间隙215可以在塞体212上设置同轴的安装孔,将连接杆221插入到所述安装孔内,通过将安装孔与连接杆221的间隙配合来形成第二间隙215。为了实现利用塞体212对于所述通孔214的封堵与打开,可以将第一挡环211与第二挡环213之间的距离设置为略大于所述塞体212的厚度。即,使塞体212在轴线方向上有一定的活动量,当塞体212向第一腔体11方向移动时,塞体212抵靠在第一挡环211上,将所述通孔214封堵;当塞体212向第二腔体12方向移动时,塞体212抵靠在第二挡环 213上,此时,通孔214与第二间隙215及导气槽216连通。
具体地,请参照图2和图5,所述导气槽216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挡环213内壁上的通槽,且所述导气槽216与第二腔体12连通,在设置时,可以通过将所导气槽216的深度设置为大于所述活塞杆本体222与连接杆221的半径之差。即,连接杆221的半径与所述导气槽216的深度之和大于活塞杆本体222的半径。
当所述塞体212设置成橡胶材料,还能够具有如下效果:当塞体212向第一腔体11的方向移动时,由于塞体212与气缸体1之间接触存在摩擦阻力,塞体212 会发生变形,从而使所述通孔214与第二间隙215连通,并与导气槽216配合形成气道,使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之间连通,从而实现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之间空气流通。当塞体212向第二腔体12的方向移动时,由于塞体212与气缸体1之间接触存在摩擦阻力,塞体212会发生变形,从而封堵所述通孔214,使得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之间不再流通。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图5和图7,所述第一挡环211靠近所述塞体212的一侧设有凸起部217;所述通孔214位于所述凸起部217上。具体地,所述凸起部217为环形,如此,当塞体212抵靠在第一挡环211上时,能够使塞体212与所述凸起部217压紧而产生的形变量较大,有利于保证所述塞体 212将所述通孔214完全封堵。另一方面,当所述塞体212抵靠第二挡环211上时,一但所述塞体212不再封堵所述通孔214,能够使所述通孔214与所述第二间隙 215快速连通。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使单向空气阻尼器具有阻尼力可调节的功能,所述单向阀3选为可调式单向阀3。此处,所指的可调式单向阀3的预压力可调的单向阀3,具体可以是通过改变单向阀3内部的弹性元件的伸长量来实现预压力的调节。在活塞2向第二腔体2的方向移动时,只有在外部空气的压力与第一腔体11的压力之差大于预压力时,才能够使单向阀3打开,通过调节所述单向阀3的预压力,能够改变单向阀3的开始时机,进而改变了活塞2运动时的阻尼力大小,实现了阻尼力大小的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减少了密封件的使用,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实现了阻尼力大小的调节,可以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来进行调节阻尼力。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请参照图3和图6,所述单向阀3包括设有阀孔 311的阀体31、设置在所述阀孔311内的阀芯32和用于将所述阀芯32封堵所述阀孔311的弹性元件33。具体地,所述弹性元件33用于向所述阀芯32施加预压力,只有在阀芯32受到的弹性元件33的弹力小于外部空气与第一腔体11内的压力差时,阀芯32打开,阀孔311与第一腔体11连通,外部空气进入到第一腔体11 内。即,仅在活塞2向第二腔体12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阀孔311才有可能与第一腔体11连通。当外部空气进入到第一腔体11内后,外部空气与第一腔体11内的压力差减小,阀芯32封堵所述阀孔311。随着活塞2的不断移动,活塞2处于动态平行中,从而产生阻尼力。
具体地,请参照图3和图6,所述阀体31上设有第三挡环34,所述第三挡环 34位于所述阀孔311内,所述阀芯32位于所述第三挡环34靠近所述第一腔体11 的一侧。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三挡环34与所述阀体31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三挡环34设置在所述阀孔311的内壁上。所述第三挡环34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实现通过阀芯32封堵所述阀孔311,另一方面,便于布置弹性元件33。
具体地,请参照图3和图6,所述阀芯32上设有导向杆35,所述导向杆35 穿过所述第三挡环34。通过设置导向杆35,一方面限制所述阀芯32沿所述阀孔 311的中心线方向移动,另一方面,便于将弹性元件33及用于调节弹性元件33 长度的部件设置于所述单向阀3的外侧。如此,能够便于对阻尼力进行调节。此处所说的用于调节弹性元件33长度的部件是指如下文中的调节螺母36。
更具体地,请参照图3和图6,所述导向杆35远离所述阀芯32的一端的外周上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上螺接有调节螺母36。所述弹性元件33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三挡环远离所述阀芯32的一侧,所述弹性元件33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调节螺母36上。如此,通过调节螺母36,就能够实现对于弹性元件33的长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对于阻尼力的调节。为了便于调节螺母36的调节,可以在调节螺母36的外侧,即所述调节螺母36远离所述弹性元件33的一侧设置调整部,所述调整部沿所述调节螺母36的轴向方向向远离所述弹性元件33的方向凸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为了实现空气能够由单向阀3进入到第一腔体11内,所述导向杆35与所述第三挡环34之间间隙配合。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元件33为螺旋弹簧。实施时,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杆35上,且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与调节螺母36抵接,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三挡环34远离所述阀芯32的一侧抵靠。设置螺旋弹簧,便于通过调节长度来改变施加的预压力。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阀芯32靠近所述第三挡环34的一侧设有密封垫37。具体地,所述密封垫37为橡胶垫,如此,便于在所述密封垫37 抵靠在所述第三挡环34上时,实现对于阀孔311的密封。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包括气缸体(1)、滑动设置在所述气缸体(1)内并将所述气缸体(1)分隔成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的活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为单向透气式活塞,所述活塞(2)被设置为用于在朝向所述第一腔体(11)的方向移时,所述第一腔体(11)内的气体经所述活塞(2)流入到第二腔体(12)内;
所述第一腔体(11)的壁上设有单向阀(3),所述单向阀(3)打开时的流通方向为朝向所述第一腔体(11);
所述第二腔体(12)与所述气缸体(1)之外的空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包括活塞本体(21)和一端与所述活塞本体(21)连接的活塞杆(22),所述活塞杆(22)位于活塞本体(21)远离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一侧;
所述活塞杆(22)滑动穿过所述气缸体(1)的一端,且所述活塞杆(22)与所述气缸体(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2)包括连接杆(221)和活塞杆本体(222);
所述连接杆(221)位于所述活塞杆本体(222)靠近所述活塞本体(21)的一端,且所述连接杆(221)的直径小于所述活塞杆本体(222)的直径;
所述活塞本体(21)与所述连接杆(2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本体(21)包括第一挡环(211)、塞体(212)和第二挡环(213);
所述第一挡环(211)、所述塞体(212)和所述第二挡环(213)沿靠近所述活塞杆本体(222)的方向依次套设在所述连接杆(221)上;
所述塞体(212)与所述气缸体(1)之间滑动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挡环(211)上设有通孔(214),所述塞体(212)与所述连接杆(221)之间设有第二间隙(215),所述第二挡环(213)的内壁上设有导气槽(216);所述通孔(214)、所述第二间隙(215)和所述导气槽(216)被设置为用于在所述活塞(2)朝向所述第一腔体(11)移动时连通形成气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环(211)靠近所述塞体(212)的一侧设有凸起部(217);
所述通孔(214)位于所述凸起部(21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3)为可调式单向阀(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3)包括设有阀孔(311)的阀体(31)、设置在所述阀孔(311)内的阀芯(32)和用于将所述阀芯(32)封堵所述阀孔(311)的弹性元件(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1)上设有第三挡环(34),所述第三挡环(34)位于所述阀孔(311)内,所述阀芯(32)位于所述第三挡环(34)靠近所述第一腔体(11)的一侧;
所述阀芯(32)上设有导向杆(35),所述导向杆(35)穿过所述第三挡环(34);
所述导向杆(35)远离所述阀芯(32)的一端的外周上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上接有调节螺母(36);
所述弹性元件(33)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三挡环(34)远离所述阀芯(32)的一侧,所述弹性元件(33)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调节螺母(36)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33)为螺旋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向空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2)靠近所述第三挡环(34)的一侧设有密封垫(37)。
CN201921868414.0U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 Active CN211288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8414.0U CN211288566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8414.0U CN211288566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8566U true CN211288566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21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68414.0U Active CN211288566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85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3098A (zh) * 2020-08-28 2020-11-27 芜湖熠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移动缓冲作用的滑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3098A (zh) * 2020-08-28 2020-11-27 芜湖熠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移动缓冲作用的滑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8830B2 (en) Hydraulic compression stop member for a hydraulic shock-absorber for a vehicle suspension with pressure relief device
KR101639506B1 (ko) 완충기의 감쇠 밸브
ATE421640T1 (de) Hydraulische dämpfer mit druckgeregeltem steuerventil und sekundärkolben
US20150198212A1 (en) Double-rod type shock absorber
TWI512213B (zh) 雙向緩衝裝置
CN104411997B (zh) 适于铰链的阻尼器
CN211288566U (zh) 一种单向空气阻尼器
US3831919A (en) Telescopic gas springs
CN108194442B (zh) 一种二位二通电磁阀及其工作方法
CN106122341A (zh) 一种单向阻尼型的气弹簧
CN105526301A (zh) 一种具有锁定装置的多级阻尼缓冲器及其方法
GB2568530A (en) Damped hinge
CN201363385Y (zh) 阻尼器
EP2647356B1 (en) An multi-stage air pressure valve disposed in the airway of a prosthesis air cylinder
CN211778714U (zh) 一种双缸缓冲器
CN109595288B (zh) 一种阻尼力调整机构
CN108612501A (zh) 一种井口安全控制系统用控制阀
CN207499568U (zh) 粘滞和摩擦耗能双功能阻尼器
US10100895B2 (en) Damping valve comprising a pressure relief valve
CN210196339U (zh) 一种低摩擦可锁气弹簧
CN202302157U (zh) 减压阀
CN108167263B (zh) 一种压缩量可调的动密封结构
CN108223900B (zh) 一种双向缓冲阀
US2558810A (en) Fluid pressure motor having a check for terminal operation thereof
CN109723308A (zh) 一种自动泄压闭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