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8137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8137U
CN211288137U CN201921484160.2U CN201921484160U CN211288137U CN 211288137 U CN211288137 U CN 211288137U CN 201921484160 U CN201921484160 U CN 201921484160U CN 211288137 U CN211288137 U CN 211288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main body
shell
connecting shaft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41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康生
陈建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litai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Vitami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Vitami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Vitami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8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8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主体与两出风部,所述两出风部对称设置在主体的两侧,所述主体上开设有贯穿主体的第一轴孔;所述风扇还包括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穿入第一轴孔与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相对的两端伸出所述主体外并分别与所述出风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具有较好地收纳扇叶的优点。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风扇逐渐从大型化向小型化方向发展,以更适合工作、学习等空间不宽敞的场合,同时方便用户外出携带,提高风扇的使用率。
市面上大多数的风扇仅有一个出风部,其出风量相对较小,很多情况下,达不到用户的需求,而出风量较大的风扇往往体积又较大,不便于收纳。
因此,亟需一种体积小巧便于收纳,同时又能够具备大出风量的风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主体与两出风部,所述两出风部对称设置在主体的两侧,所述主体上开设有贯穿主体的第一轴孔;所述风扇还包括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穿入第一轴孔与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相对的两端伸出所述主体外并分别与所述出风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风部包括壳体及与壳体连接的扇叶,所述出风部通过壳体与第一连接轴连接,扇叶旋转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第一连接轴;出风部转动至第一位置处时,所述壳体于主体上的投影位于主体上,出风部转动至第二位置处时,所述出风部于壳体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主体外。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一阻挡部,在主体上设置有与第一阻挡部配合的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阻挡部在第一连接轴相对主体转动时与第一阻挡部配合以限制第一连接轴转动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风扇进一步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在第二轴孔中,所述连接件与主体一体成型而成,或连接件与主体分体设计且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主体之一上设置有一对凸起,另一者设置有一对容腔,所述凸起插入容腔内从而实现连接件与主体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风部包括壳体及壳体连接的扇叶,所述出风部通过壳体与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主体外侧设置有至少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设置在所述主体上远离所述壳体与所述主体连接的一端,转动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壳体带动所述扇叶转动至所述容置槽对应的位置使得扇叶至少部分收容在容置槽中。
优选地,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包括设置在主体内的储水罐和与所述储水罐连接的雾化出口;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位置与所述雾化出口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主体外侧设置有一凹面,所述开口设置于凹面处,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两出风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外壳与调节开关,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与下壳,进一步地,上壳包括第一上壳与第二上壳,第二上壳与下壳固定连接,第二上壳上设置有滑槽,第一上壳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滑柱,第一上壳与第二上壳通过滑槽与滑柱滑动连接;调节开关包括有弹簧,上壳与下壳连接后,滑柱通过弹簧与调节开关弹性连接,第一上壳与调节开关弹性连接,通过按压第一上壳,以触动调节开关。
优选地,所述出风部包括壳体及与壳体连接的风扇头,壳体一端与风扇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轴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从壳体伸出并与所述风扇头固定连接,电机在运行时通过输出端带动风扇头转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具有如下优点:
1、出风部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主体两侧,相比一个出风部的情形具有较佳的出风效果,相比两个以上出风部的情形对称设置的两出风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效果,两出风部分别与第一连接轴两端连接,并可相对主体旋转以出风,操作简单方便,用户可在外部即可旋转出风部以进行吹风乘凉,无需经过较多操作,节省用户的时间。
2、在不使用时,用户可旋转出风部,使得出风部平行于主体,以减少所需的收纳空间,方便放置。
3、主体中第一阻挡部与第二阻挡部的配合限制了出风部转动的角度,对旋转角度的限制有利于防止第一连接轴在一个方向上旋转过多圈数而绞坏风扇内部的电路结构,防止风扇因此而导致报废,有利于提升风扇的使用寿命,节省资源。
4、加湿器的设置,可与风扇配合使用,雾化之后水汽直接随着风扇所吹的方向移动,可有效提升加湿器的使用效果。
5、在壳体上设置一凹面,开口设置在凹面之中,有利于在凹面的区域内凝聚雾化之后的水汽,防止其很快挥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之出风部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之电机与风扇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之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之调节开关与电源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之主体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风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风扇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风扇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风扇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风扇主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风扇的外壳、第一连接轴及出风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风扇的外壳与调节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第二实施例风扇下壳与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风扇主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风扇外壳、加湿器、第一连接轴及出风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风扇第一连接轴与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风扇第一连接轴、出风部及外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风扇;11、主体;12、出风部;121、壳体;122、电机;123、风扇头;124、输出端;125、固定座;126、扇叶;127、固定盘;128、第二连接轴;129、叶片;130、容置孔;111、外壳;112、调节开关;113、电源组件; 1131、电路板;1132、电芯;1133、输入端口;1111、上壳;1112、下壳;1113、第一轴孔;13、第一连接轴;131、第一阻挡部;114、中柱;1141、支撑柱;1143、连接件; 1144、凹槽;1145、凸块;115、容置槽;1142、第二阻挡部;1251、固定结构。
20、风扇;21、主体;22、出风部;23、第一连接轴; 211、外壳;212、调节开关;213、电源组件;214、连接件;215、上壳;216、下壳;231、第一阻挡部;2113、第一轴孔;2121、弹簧;2131、电路板;2141、凸起;2142、第二阻挡部;2144、第二轴孔;2151、第一上壳;2152、第二上壳;2153、滑柱;2154、滑槽;2155、容腔;2161、第一下壳;2162、第二下壳;
30、风扇;31、主体;32、出风部;33、第一连接轴; 311、外壳;312、调节开关;313、电源组件;314、连接件;331、第一阻挡部;3142、第二阻挡部;3144、第二轴孔;316、加湿器;332、第一半轴;333、第二半轴; 3113、第一轴孔;3116、凹面;3117、开口;3141、支撑柱;3161、储水罐;3162、雾化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10,包括主体11与至少一出风部12,出风部12设置在主体11的一侧并与主体11转动连接,用户可根据需要将出风部 12转动到相应角度以使出风部12对着用户出风,在不使用时旋转一定角度将出风部12的叶片部分收纳于主体11中以防止与外界物品刮蹭。
请参阅图2A,出风部12包括设置在主体11外侧的壳体121、电机122与风扇头123。电机122设置在壳体121中,电机122包括输出端124,输出端124从壳体121伸出并与风扇头123固定连接,电机122在运行时通过输出端124带动风扇头123转动。
请参阅图2B,风扇头123包括固定座125及至少两片扇叶126,固定座125与扇叶126转动连接,固定座125与输出端124固定连接。在电机122未运行时,扇叶126凭借重力作用而自然下垂,在电机122运行时,输出端124带动扇叶126旋转,扇叶12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旋转并张开至扇叶126在旋转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最大时的情形。可选地,风扇头123包括两片或三片扇叶126,本实用新型的风扇10作为小型化的风扇10,因此其功率相对来说较小,两片到三片扇叶126的风扇头123既不会因扇叶126的片数较多给电机122带来较大的负荷,也不会因扇叶126片数较少而减慢了出风速度以至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请继续参阅图2B,所述固定座125包括固定盘127 及与扇叶126数对应的第二连接轴128,所述第二连接轴128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盘127上。所述扇叶126包括固定连接的叶片129与容置孔130,所述容置孔130 套接在第二连接轴128上后,所述第二连接轴128未与固定盘127固定的一端通过固定结构1251的固定以封住该端防止容置孔130脱出第二连接轴128。所述容置孔130与第二连接轴128为间隙配合,即容置孔130的孔径大于或等于第二连接轴128的直径。
可以理解,所述容置孔130与第二连接轴128结构可以置换,即可以在固定座125上设置容置孔130,在扇叶126上设置第二连接轴128。
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结构1251 为螺栓,其也可以为固体胶或销钉,包括但不限于此,只要能与第二连接轴128的一端固定连接防止容置孔 130脱出第二连接轴128即可。
请参阅图3A,主体11包括外壳111、调节开关112 与电源组件113。调节开关112外露于外壳111,电源组件113固定设置在外壳111中,电源组件113分别与调节开关112、出风部12电性连接。调节开关112用于调节电源组件113向出风部12提供的功率的大小。可选地,比如通过按压调节开关112不同次数时,其输出不同的功率。第一次按压时,功率最小为启动出风部12 工作,第二次按压时,电源组件113处于第二档输出的功率,第三次按压时,电源组件113处于第三档输出的功率,再次按压时,出风部12停止工作。该按压方式只是一个实例,不限定为此种调节方式。可以理解,按压调节开关112在不同的输出功率下,出风部12具有不同的出风速度,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节开关 112调节出风部12的出风速度以满足吹风乘凉需求。电源组件113用于提供电源,具体地,电源组件113可以直接与外接电源连接以提供电源,或设置有蓄电池,电源组件113通过蓄电池给风扇10供电,包括但不限于此,只要能满足电源组件113提供电源即可。
请参阅图3B,电源组件113包括电路板1131、电芯1132与输入端口1133,电路板1131分别与电芯1132、输入端口1133电性连接,电芯1132用于提供电源,输入端口1133外露于外壳111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以给电芯1132充电。
电路板1131还与调节开关112及出风部12电性连接,调节开关112通过电路板1131对出风部12的出风速度进行调节。
请参阅图4A与图4B,外壳11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1111和下壳1112,上壳1111与下壳1112在连接后形成有第一轴孔1113,所述风扇10还包括第一连接轴13,在本实用新型中,出风部1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主体11的两侧,第一连接轴13穿过第一轴孔 1113并可相对第一轴孔1113转动,第一连接轴13的两端伸出主体11的外侧还分别与出风部12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连接轴13相对主体11的转动实现与第一连接轴 13固定的出风部12相对主体11的转动。
可以理解,上壳1111上包括第一轴孔1113的部分结构,下壳1112上包括第一轴孔1113的另一部分结构,当上壳1111与下壳1112连接时第一轴孔1113的部分结构与第一轴孔1113的另一部分结构形成所述第一轴孔 1113;可选地,第一轴孔1113与第一连接轴13过盈配合,如此,第一连接轴13可在转动一定角度后实现与第一轴孔1113的相对固定。
请参阅图4B与图4C,第一连接轴13上设置有第一阻挡部131。主体11还包括中柱114,所述中柱114 用于增加主体11与第一连接轴13连接的稳定性及限制第一连接轴13的转动角度。中柱114包括支撑柱1141 与第二阻挡部1142。第二阻挡部1142用于阻挡第一阻挡部131以限制第一连接轴13的转动角度。第二阻挡部1142包括连接件1143,连接件1143与支撑柱1141 可拆卸连接并形成有第二轴孔,在支撑柱1141上开设有凹槽1144,具体地,所述凹槽1144在第一连接轴13 的转动方向上开设,第一连接轴13穿过第二轴孔,所述第一阻挡部131位于凹槽1144中并可在凹槽1144中转动,与支撑柱1141连接的连接件1143部分遮住凹槽 1144的边缘,当第一连接轴13相对主体11转动时,第一阻挡部131可在凹槽1144中转动并被位于凹槽1144 边缘的连接件1143阻挡以限制第一连接轴13转动的角度。可以理解,支撑柱1141包括第二轴孔的部分结构,连接件1143包括第二轴孔的另一部分结构,当支撑柱 1141与连接件1143连接时形成所述第二轴孔;通过连接件1143对第一阻挡部131的限制,有利于防止第一连接轴13在一个方向上旋转过多圈数而绞坏风扇10内部的电路结构,防止风扇10因此而导致的报废,利于提升风扇10的使用寿命,节省资源;且通过主体11的内部结构即可对第一连接轴13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而不需要破坏主体11的外部结构,有利于保持风扇10整体外观的完整性。
请继续参阅图4C,第二阻挡部1142还包括有至少一凸块1145,凸块1145固定设置在凹槽1144中,凸块 1145用于在第一阻挡部131在凹槽1144中转动时抵住第一阻挡部131以阻止第一阻挡部131继续在该方向上运动,进一步限制了第一连接轴13的旋转角度。具体地,凸块1145设置为一个或两个,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凸块1145设置为一个,通过凸块1145与连接件1143对第一阻挡部131的阻挡来限制第一连接轴13的旋转角度。
可以理解,凸块1145的设置,可更具体地对第一连接轴13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电路的布局对转动角度进行限制以在风扇10可满足用户实际需要的同时也利于电路的保护;凸块1145 可有效减少第一阻挡部131对连接件1143起到的撬动作用,第一阻挡部131在要与连接件1143接触时与凸块1145接触避免了第一阻挡部131对连接件1143的多次撬动而导致连接件1143与支撑柱1141的连接松动进而失去对第一阻挡部131的限制作用。
可以理解,连接件1143可省略。作为一种变形,所述凸块1145为第二阻挡部1142的一部分。
请一并参阅图5A和图5B,在主体11的外侧开设有容置槽115,容置槽115开设在所述主体11远离第一连接轴13的一端。具体地,容置槽115开设在下壳1112 的外侧,且容置槽115沿着所述主体11的表面凹陷形成。所述第一轴孔1113到所述容置槽115的距离和所述壳体121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3的连接处到扇叶126 的距离相当。在风扇10不使用且需要对扇叶126进行收纳处理时,出风部12在转动一定角度后,扇叶126 至少部分收容在容置槽115中。容置槽115用于扇叶126 的收纳,可有效减少扇叶126与外接物品接触、刮蹭,减少了扇叶126被破坏、污染的风险,增加了风扇10 的使用寿命及清洁程度。
可选地,壳体121可相对主体11转动的角度A为 0-270°,0°-180°,0°-135°。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第一连接轴13相对主体11转动的角度为0°时,此时为风扇 10的收纳状态,此时扇叶126至少部分收容在容置槽 115中。可以理解的是,不限定为0°时为其收纳状态,角度稍微偏离也是可行的。包括但不限于此,在第一连接轴13相对主体11转动30°、60°或者90°时,也可为风扇10的收纳状态,只要满足风扇10转动一定角度时扇叶126可至少部分收容在容置槽115中即可。
作为一种实施例,出风部12转动至第一位置处时,所述壳体121于主体11上的投影位于主体11上,出风部12转动至第二位置处时,所述出风部12于壳体121 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主体11外。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主体11和壳体121均为大致呈圆柱形,壳体121的长度L小于主体11的高度H,因此,壳体121转动至主体11两侧(第一位置处),壳体121在主体11上的投影位于主体11上;壳体121的长度L大于主体11的半径,壳体121从第一位置转动90°后(第二位置处),所述出风部12于壳体121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主体 11外,扇叶126可以自由转动。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20,包括主体21与两出风部22,两出风部22对称设置在主体21的相对两侧并与主体21转动连接,用户可根据需要将出风部22转动至相应角度(第二位置),以使出风部22对着用户出风,在不使用时旋转一定角度将出风部22转动至与主体21平行(第一位置),以方便收纳,出风部22之功能结构在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风扇10中出风部12之功能结构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7,主体21包括外壳211、调节开关212 与电源组件213。调节开关212与电源组件213均固定设置于外壳211中,且电源组件213分别与调节开关 212、出风部22电性连接,其中,电源组件213在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10中已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外壳21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215 与下壳216,进一步地,上壳215包括第一上壳2151 与第二上壳2152,第二上壳2152与下壳216固定连接,第二上壳2152上设置有滑槽2154,第一上壳2151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滑柱2153,第一上壳2151与第二上壳2152通过滑槽2154与滑柱2153滑动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8并结合图7,下壳216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下壳2161与第二下壳2162,第一下壳2161 与第二下壳2162连接后形成有第一轴孔2113,风扇20 还包括第一连接轴23,第一连接轴23穿过第一轴孔 2113并可相对于第一轴孔2113转动,且第一连接轴23的两端伸出主体21的外侧并分别与出风部22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连接轴23相对主体21的转动实现与第一连接轴23固定连接的出风部22相对主体21转动。
第一连接轴23上设置有第一阻挡部231,下壳216 设置有与第一阻挡部231对应的第二阻挡部2142,第一阻挡部231与第二阻挡部2142配合以限制第一连接轴23的转动角度及限制第一连接轴23的轴向滑动。
第一下壳2161上包括第一轴孔2113的部分结构,第二下壳2162上包括第一轴孔2113的另一部分结构,当第一下壳2161与第二下壳2162连接时第一轴孔2113 的部分结构与第一轴孔2113的另一部分结构形成所述第一轴孔2113。可以理解,第一轴孔2113的位置不做限定,其也可以是开设在第一下壳2161或第二下壳 2162上。可选地,第一轴孔2113与第一连接轴23过盈配合,如此,第一连接轴23可在转动一定角度后实现与第一轴孔2113的相对固定。
请参阅图9,调节开关212还包括有弹簧2121,上壳215与下壳216连接后,滑柱2153通过弹簧2121与调节开关212弹性连接,也即,第一上壳2151与调节开关212弹性连接,通过按压第一上壳2151,以触动调节开关212,进而控制风扇20的工作。
请参阅图10,风扇20还包括有连接件214,连接件214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2141,下壳216对应设置有容腔2155,连接件214与下壳216通过凸起2141与容腔2155实现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凸起2141与容腔2155的位置可以互换。
连接件214上还设置有第二轴孔2144,第一连接轴 23与第二轴孔2144转动连接,连接件214用于增加第一连接轴23与主体21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1,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30,包括主体31与两出风部32,两出风部32对称设置在主体31的相对两侧并与主体31转动连接,用户可根据需要将出风部32转动至相应角度(第二位置),以使出风部32对着用户出风,在不使用时旋转一定角度将出风部32转动至与主体31平行(第一位置),以方便收纳,出风部32之结构在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风扇10中已经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2,主体3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外壳311 与加湿器316以及调节开关312及电源组件313。调节开关312与电源组件313均固定设置于外壳311中,且电源组件313分别与调节开关312、出风部32、加湿器 316电性连接,其中,电源组件313与调节开关312和第一实施例风扇10中的电源组件113与调节开关112 结构功能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3,外壳311设置有第一轴孔3113,风扇30还包括第一连接轴33,第一连接轴33穿过第一轴孔3113并可相对于第一轴孔3113转动,且第一连接轴 33的两端伸出主体31的外侧并分别与出风部32连接,通过第一连接轴33相对主体31的转动实现与第一连接轴33固定连接的出风部32相对主体31转动。
加湿器316包括储水罐3161和与储水罐3161导通连接的雾化出口3162,其中,储水罐3161与外壳311 固定连接。
外壳311远离加湿器316一端还设置有一凹面 3116,凹面3116上设置有一开口3117,当外壳311与加湿器316相连接时,开口3117的位置与雾化出口3162 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得由雾化出口3162喷出的雾气可由开口3117处喷出。
请参阅图14,第一连接轴33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半轴332与第二半轴333,第一半轴332与第二半轴333 分别由第一轴孔3113两端插入外壳311并连接,以形成完整的第一连接轴33。可以理解,第一连接轴33可以由多个独立的部件组合而成,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而成。第一连接轴33两端分别和出风部32一体成型而成,或分体设计但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5并结合图14,外壳311还设置有连接件314,连接件314与外壳311一体成型而成,连接件 314上还设置有第二轴孔3144,第一连接轴33与第二轴孔3144转动连接,连接件314用于增加第一连接轴 33与主体31连接的稳定性。
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阻挡部3142,第一连接轴33上设置有与第二阻挡部3142对应的第一阻挡部331,第一阻挡部331与第二阻挡部3142配合以限制第一连接轴33的转动角度及限制第一连接轴33的轴向滑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具有如下优点:
1、出风部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主体两侧,相比一个出风部的情形具有较佳的出风效果,相比两个以上出风部的情形对称设置的两出风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效果,两出风部分别与第一连接轴两端连接,并可相对主体旋转以出风,操作简单方便,用户可在外部即可旋转出风部以进行吹风乘凉,无需经过较多操作,节省用户的时间。
2、在不使用时,用户可旋转出风部,使得出风部平行于主体,以减少所需的收纳空间,方便放置。
3、主体中第一阻挡部与第二阻挡部的配合限制了出风部转动的角度,对旋转角度的限制有利于防止第一连接轴在一个方向上旋转过多圈数而绞坏风扇内部的电路结构,防止风扇因此而导致报废,有利于提升风扇的使用寿命,节省资源。
4、加湿器的设置,可与风扇配合使用,雾化之后水汽直接随着风扇所吹的方向移动,可有效提升加湿器的使用效果。
5、在壳体上设置一凹面,开口设置在凹面之中,有利于在凹面的区域内凝聚雾化之后的水汽,防止其很快挥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主体与两出风部,所述两出风部对称设置在主体的两侧,所述主体上开设有贯穿主体的第一轴孔;
所述风扇还包括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穿入第一轴孔与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相对的两端伸出所述主体外并分别与所述出风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包括壳体及与壳体连接的扇叶,所述出风部通过壳体与第一连接轴连接,扇叶旋转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第一连接轴;
出风部转动至第一位置处时,所述壳体于主体上的投影位于主体上,出风部转动至第二位置处时,所述出风部于壳体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主体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一阻挡部,在主体上设置有与第一阻挡部配合的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阻挡部在第一连接轴相对主体转动时与第一阻挡部配合以限制第一连接轴转动的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进一步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在第二轴孔中,所述连接件与主体一体成型而成,或连接件与主体分体设计且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主体之一上设置有一对凸起,另一者设置有一对容腔,所述凸起插入容腔内从而实现连接件与主体的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包括壳体及壳体连接的扇叶,所述出风部通过壳体与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主体外侧设置有至少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设置在所述主体上远离所述壳体与所述主体连接的一端,转动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壳体带动所述扇叶转动至所述容置槽对应的位置使得扇叶至少部分收容在容置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包括设置在主体内的储水罐和与所述储水罐连接的雾化出口;
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位置与所述雾化出口的位置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侧设置有一凹面,所述开口设置于凹面处,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两出风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外壳与调节开关,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与下壳,进一步地,上壳包括第一上壳与第二上壳,第二上壳与下壳固定连接,第二上壳上设置有滑槽,第一上壳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滑柱,第一上壳与第二上壳通过滑槽与滑柱滑动连接;
调节开关包括有弹簧,上壳与下壳连接后,滑柱通过弹簧与调节开关弹性连接,第一上壳与调节开关弹性连接,通过按压第一上壳,以触动调节开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包括壳体及与壳体连接的风扇头,壳体一端与风扇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轴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从壳体伸出并与所述风扇头固定连接,电机在运行时通过输出端带动风扇头转动。
CN201921484160.2U 2019-05-29 2019-09-06 风扇 Active CN21128813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59794 2019-05-29
CN201920795979 2019-05-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8137U true CN211288137U (zh) 2020-08-18

Family

ID=710432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4160.2U Active CN211288137U (zh) 2019-05-29 2019-09-06 风扇
CN201921484172.5U Active CN210769414U (zh) 2019-05-29 2019-09-06 风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4172.5U Active CN210769414U (zh) 2019-05-29 2019-09-06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1288137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9414U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9330U (ja) 手持ち及び据置き両用扇風機
CN211288137U (zh) 风扇
WO2021109603A1 (zh) 切割工具
TW201514381A (zh) 風扇模組
KR20160003066U (ko) 목걸이형 선풍기
US6000636A (en) Nozzle device
CN210769521U (zh) 风扇头及风扇
CN214490688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吸发式理发器
CN214314871U (zh) 一种具有通风散热性能的无刷电机
CN212615523U (zh) 一种可折叠的摇头风扇
CN202219810U (zh) 新型自行车摩擦灯
CN213235513U (zh) 便携式手持风扇
CN209825217U (zh) 具有连杆传动机构的气雾生成装置
CN210919529U (zh) 一种双叶互补驱动风扇
CN210114742U (zh) 一种纹身笔
CN213664090U (zh) 一种折叠式吹风机
CN210343775U (zh) 风扇
TW202206222A (zh) 電動研磨工具機
CN216354604U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13825549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雾化器
CN218482690U (zh) 一种三合一充电器
CN211550056U (zh) 无叶风扇
CN210310185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209621687U (zh) 多功能折叠风扇
CN217002367U (zh) 一种手持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9

Address after: 362000 floor 3, Jingnan plant, No. 52, Wanhong Road, Wan'an street, Luojiang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uanzhou litai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5th floor, building 4, YongShi Industrial Park, 359-361 Qiaoying Road,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men vitami household produc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