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6267U -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6267U
CN211276267U CN201921729336.6U CN201921729336U CN211276267U CN 211276267 U CN211276267 U CN 211276267U CN 201921729336 U CN201921729336 U CN 201921729336U CN 211276267 U CN211276267 U CN 211276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die
lower die
integral
support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293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锋
孟炬
王鑫
杨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Bestune C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Bestune C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Bestune C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Bestune C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293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6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6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6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在下模投料定位块的导入面上设置有整体式托料,在上模设置定位躲避开口,通过保证合理的整体式托料的长、宽、高尺寸和合理的圆角尺寸,以及保证合理的定位躲避开口圆角尺寸和合理的定位躲避开口间隙,使本结构既有利于减少日常维修维护,也可以避免分体式托料复位的弹簧元件损坏引起的制件缺陷及模具损坏,最主要的是,解决了板料自重带来的倾斜上翘状态,从而解决了内部聚料位置材料无法彻底展开,残留在拉延件表面的凸棱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应用到不同拉延模具中板料自重下沉的位置,可以在模具结构设计初期进行标准化管理,从而可以降低模具制造阶段标准件成本及生产维护备件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托料面的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尤其是一种不需要更换托料复位弹簧的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外覆盖件冲压生产过程中,拉延模具投料后出现料片倾斜上翘的状态,如图1所示,图中标注2的F位置为板料自重落点,图中标注1的A位置为板料上翘点,完成拉延成形后导致拉延件表面有凸棱残留,影响覆盖件表面质量,造成不必要的返修及废品。凸棱产生的位置主要集中在板料上翘的悬空位置,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板料在拉延模具中的倾斜上翘状态过大,在上下模持续闭合的过程中外部倾斜上翘的板料受上模压料面向下的强行变形,而内部悬空板料受下模凸模向上的强行变形,内部材料与外部材料受力相反交错,致使上下模闭合过程中板料内部聚料,拉延模具闭合到底后内部聚料位置材料无法彻底展开,从而残留在拉延件表面形成凸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包括拉延上模、拉延下模和下模投料定位块,竖直设置的下模投料定位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拉延下模一侧的压料圈上,下模投料定位块的前表面即靠近板料一侧的表面为下模投料定位导入面,其特征在于,下模投料定位导入面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板料上翘的整体式托料,整体式托料为与下模投料定位块一体的凸起结构,整体式托料的端头为球面,拉延模具投入板料后,板料靠近下模投料定位块一侧的自重落点为F位置,整体式托料的上表面与位于F位置的正上方40mm处的点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拉延上模上位于整体式托料上方的边缘部位设置有一个豁口结构的上模定位躲避开口,上模定位躲避开口的内表面为弧面,整体式托料沿水平方向的长度L为6mm、沿水平方向的宽度B为12mm、沿竖直方向的高度H为4mm,整体式托料的端头沿竖直方向的圆角尺寸R1为2mm,整体式托料的端头沿水平方向的圆角尺寸R2为3mm,上模定位躲避开口的内表面的最远点与整体式托料的端头的最远点间的间隙X1=3t~5t,下模投料定位块的左侧外表面与相邻的上模定位躲避开口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为X2,下模投料定位块的右侧外表面与相邻的上模定位躲避开口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也为X2,X2=5t~10t,t为板料的厚度,上模定位躲避开口的圆角尺寸R3为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为了优化模具中投入的板料的倾斜上翘状态,本专利提出在拉延模具投料定位导入面上设置平台状凸起,即整体式托料,如图2所示,使得投料过程板料进入定位导入面后搭在整体式托料上,消除因板料自重带来的倾斜上翘过大的状态,解决了拉延模具闭合到底后内部聚料位置材料无法彻底展开残留在拉延件表面的凸棱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及的下模投料定位导入面增加的整体式托料与下模投料定位导入面为一个整体,相比分体式投料定位导入面托料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托料不需要准备分体托料复位的弹性元件,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托料定位块的示意图,图中标注3为活动托料,图中标注4为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则不需要考虑弹簧元件脱落损坏引起的制件缺陷及模具损坏。
本实用新型既有利于减少日常维修维护,也可以避免分体式托料复位的弹簧元件损坏引起的制件缺陷及模具损坏,最主要的是,解决了板料自重带来的倾斜上翘状态,从而解决了内部聚料位置材料无法彻底展开,残留在拉延件表面的凸棱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应用到不同拉延模具中板料自重下沉的位置,可以在模具结构设计初期进行标准化管理,从而可以降低模具制造阶段标准件成本及生产维护备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原始投料板料倾斜上翘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模投料定位块面上的整体式托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托料定位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模投料定位块面上的整体式托料和拉延上模中的上模定位躲避开口的俯视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模投料定位块面上的整体式托料和拉延上模中的上模定位躲避开口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模投料定位块面上的整体式托料和拉延上模中的上模定位躲避开口的俯视图2。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投料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托料在定位板料的过程中板料脱离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托料在定位板料过程中板料脱离后进入标准导入面的示意图。
图中:1.A位置,2.F位置,3.活动托料,4.复位弹簧,5.螺栓,6.整体式托料,7.上模定为躲避开口,8.板料倾斜上翘量,9.C位置,10.D位置,11.E位置,12.下模投料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包括拉延上模、拉延下模和下模投料定位块12,竖直设置的下模投料定位块12通过螺栓5固定在拉延下模一侧的压料圈上,下模投料定位块12的前表面即靠近板料一侧的表面为下模投料定位导入面,其特征在于,下模投料定位导入面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板料上翘的整体式托料6,整体式托料6为与下模投料定位块一体的凸起结构,整体式托料6的端头为球面,拉延模具投入板料后,板料靠近下模投料定位块12一侧的自重落点为F位置2,整体式托料6的上表面与位于F位置2的正上方40mm处的点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拉延上模上位于整体式托料6上方的边缘部位设置有一个豁口结构的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的内表面为弧面,整体式托料6沿水平方向的长度L为6mm、沿水平方向的宽度B为12mm、沿竖直方向的高度H为4mm,整体式托料6的端头沿竖直方向的圆角尺寸R1为2mm,整体式托料6的端头沿水平方向的圆角尺寸R2为3mm,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的内表面的最远点与整体式托料6的端头的最远点间的间隙X1=3t~5t,下模投料定位块12的左侧外表面与相邻的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为X2,下模投料定位块12的右侧外表面与相邻的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也为X2,X2=5t~10t,t为板料的厚度,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的圆角尺寸R3为6mm。
下模投料定位块12独立安装在拉延下模,通过螺栓5和销钉固定在拉延下模一侧的压料圈上。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与拉延上模为一整体,一方面整体式的下模投料定位块12随着压料圈行程有利于整体式托料6的高度的计算调整,另一方面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与上模板为一整体有利于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与整体式托料6间进行准确对应。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整体式托料6沿水平方向的长度L为6mm、沿水平方向的宽度B为12mm、沿竖直方向的高度H为4mm,整体式托料6的端头沿竖直方向的圆角尺寸R1为2mm,整体式托料6的端头沿水平方向的圆角尺寸R2为3mm。
如图5、图6所示,所述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的圆角R3、间隙X1和间隙X2可以保证整体式托料6上的板料顺利完成弹塑性变形脱离,使板料进入标准的定位导入面。
如图7所示,整体式托料6一侧的C位置9的板料合理托起,以此保证板料对边一侧合理倾斜上翘的板料倾斜上翘量8。
如图8所示,随着上下模持续闭合,倾斜上翘侧的板料受拉延上模压料控制预弯至α1=180°时,所述上模定位躲避口7到达所述整体式托料6一侧的D位置10,通过所述整体式托料6合理的圆角R1为2mm和R2为3mm对板料进行由下至上的滑动脱离,同时所述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合理的圆角R3和合理的躲避间隙X1/X2的共同作用下,由上至下的对板料进行弹塑性变形辅助板料脱离。
如图9所示,上述方案中,所述下模整体式投料定位导入面托料上的板料顺利完成弹塑性变形脱离后,随着上下模继续闭合,使板料带着合理的变形角α2=30°进入正常的定位导入面E位置11,以此保证两侧板料工艺成型顺利进行。
所述合理圆角尺寸R1、R2和R3及躲避间隙X1和X2可以防止撕料现象的发生,保证过程稳定性。板料进行弹塑性变形脱离的开始点为料片倾斜上翘侧变形为α1=180°时,这时板料脱离D位置10可以保证两侧板料舒展状态下成型受力均匀合理。
该整体式投料定位导入面托料的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使得拉延模具投料后板料倾斜上翘合理,消除板料自由状态自重带来的倾斜上翘不稳定现象,解决了内部聚料位置材料无法彻底展开残留在拉延件表面的凸棱问题。目前已经应用到双槽门外板拉延模具和双槽翼子板外板拉延模具中,由于板料倾斜上翘状态下成型出现的凸棱问题不再发生。

Claims (1)

1.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包括拉延上模、拉延下模和下模投料定位块(12),竖直设置的下模投料定位块(12)通过螺栓(5)固定在拉延下模一侧的压料圈上,下模投料定位块(12)的前表面即靠近板料一侧的表面为下模投料定位导入面,其特征在于,下模投料定位导入面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板料上翘的整体式托料(6),整体式托料(6)为与下模投料定位块一体的凸起结构,整体式托料(6)的端头为球面,拉延模具投入板料后,板料靠近下模投料定位块(12)一侧的自重落点为F位置(2),整体式托料(6)的上表面与位于F位置(2)的正上方40mm处的点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拉延上模上位于整体式托料(6)上方的边缘部位设置有一个豁口结构的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的内表面为弧面,整体式托料(6)沿水平方向的长度L为6mm、沿水平方向的宽度B为12mm、沿竖直方向的高度H为4mm,整体式托料(6)的端头沿竖直方向的圆角尺寸R1为2mm,整体式托料(6)的端头沿水平方向的圆角尺寸R2为3mm,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的内表面的最远点与整体式托料(6)的端头的最远点间的间隙X1=3t~5t,下模投料定位块(12)的左侧外表面与相邻的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为X2,下模投料定位块(12)的右侧外表面与相邻的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也为X2,X2=5t~10t,t为板料的厚度,上模定位躲避开口(7)的圆角尺寸R3为6mm。
CN201921729336.6U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 Active CN211276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9336.6U CN211276267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9336.6U CN211276267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6267U true CN211276267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24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29336.6U Active CN211276267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62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9352A (zh) * 2020-08-20 2020-12-29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地板的冲压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9352A (zh) * 2020-08-20 2020-12-29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地板的冲压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76267U (zh)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
CN204974984U (zh) 一种拉伸件冲孔翻边模具
CN203091543U (zh) 双向压边的拉深及压印一体化模具
CN110695229A (zh)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定位结构
CN206028496U (zh) 多次折弯冲压模具结构
CN206824508U (zh) 一种电气化控制的延时机构拉伸模具
CN107321854A (zh) 冰箱门壳侧拉折弯模具
CN209035299U (zh) 一种冲压模具负角折弯结构
CN204817667U (zh) 一种汽车钣金冲压件的斜向冲孔模具结构
CN107552647A (zh) 一种零件压形装置
CN203459544U (zh) 一种具有浮板导料装置的多工位级进模
CN202781315U (zh) 一种扣眼的加工模具
CN208513480U (zh) 纵梁上板拉伸成形模
CN209255627U (zh) 一种用于零件翻孔模具
CN208437496U (zh) 一种用于相机外壳加工的冲压模具
CN209238809U (zh) 一种无线电屏蔽罩侧孔冲压模具
CN207043114U (zh) 一种盖板落料模具
CN206392724U (zh) 一种防粘连变形的折弯模具
CN205660043U (zh) 一种自动清理废料的侧冲孔模具
CN204365824U (zh) 一种电容器六边形端盖生产模具
CN204770208U (zh) 一种消声器隔板双向复合成型模具
CN215879498U (zh) 一种钢壳冲杯复合模
CN203330274U (zh) 用于轨道交通环向螺栓、纵向螺栓的冲压模具结构
CN212285546U (zh) 模具和冲压设备
CN102847811B (zh) 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及冲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