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0271U - 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0271U
CN211270271U CN201920868307.1U CN201920868307U CN211270271U CN 211270271 U CN211270271 U CN 211270271U CN 201920868307 U CN201920868307 U CN 201920868307U CN 211270271 U CN211270271 U CN 211270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vortex
water conservancy
conservancy diversion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683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魏云杰
刘远
陶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683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0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0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0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杯体与杯盖,机座内设有电机,杯体设于机座上,杯体内底部设有由所述电机驱动的粉碎刀,杯盖盖合在杯体的口部,杯盖上设有投料通道,还包括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导流件以及至少2条扰流筋,扰流筋一体成型在杯体的杯壁上,扰流筋包括迎流面和背流面,导流件抵靠其中一条扰流筋的迎流面设置以形成偏心的水流。采用本技术方案能够在杯体内形成不以搅拌中心为中心的偏心液流,该偏心液流与以搅拌中心为中心的常规液流相互作用,导致杯体内部湍流增加,造成噪音声色和频率不断变化,干扰最高噪音的共振作用,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加工机尤其是超高转速的料理设备开始逐渐应用于生活中以满足不同的食物加工需要。然而,由于电机转速的提升,电机带动的搅拌刀具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与食品接触并进行粉碎导致噪音较大,再加上食品加工机工作时中间位置为旋转刀片形成的中空漩涡,该中空漩涡呈朝杯口的喇叭状会使噪音更加集中的朝杯口方向传播,使得用户感官上的噪音增加。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在投料盖组件上设置消音腔的方案,但是,由于杯盖的投料通道开口大小有限,其能够达到的效果极为有限,而且会导致投料盖组件结构复杂,清洁使用不方便。此外,这种方案的技术手段仅仅对噪音产生后的事后补救型处理,并没有从噪音产生的源头进行处理解决,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噪音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食品加工机存在的噪音大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扰流组件的食品加工机,该食品加工机噪音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从源头上解决空漩产生的噪音大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杯体与杯盖,机座内设有电机,杯体设于机座上,杯体内底部设有由所述电机驱动的粉碎刀,杯盖盖合在杯体的口部,杯盖上设有投料通道,还包括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导流件以及至少2条扰流筋,扰流筋一体成型在杯体的杯壁上,扰流筋包括迎流面和背流面,导流件抵靠其中一条扰流筋的迎流面设置以形成偏心的水流。
进一步的,导流件远离扰流筋的一侧与杯体中心的距离小于扰流筋顶部与杯体中心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远离扰流筋的一侧位于刀片回转区域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上包覆有弹性体。
进一步的,所述投料通道偏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还包括导流件,导流件从投料通道穿过后固定在投料通道上,所述导流件的下端伸入杯体以抵靠其中一条扰流筋的迎流面。
进一步的,杯盖的下部设有所述投料通道的延伸部,所述导流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延伸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筋的顶部设有弧形面,扰流筋的迎流面与扰流筋的背流面之间通过所述弧形面过渡,所述导流件上设有与所述弧形面配合的褶皱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包括扰流部,所述扰流部的迎流面为弧面,所述弧面的曲率中心位于杯体中心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弧面为阿基米德螺旋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
1. 粉碎刀旋转时,杯体内部的浆液速度加快,导致杯体体内部的浆液紧贴着杯体的内侧壁旋转上升而在中心区域形成空漩,通过将导流件依附扰流筋设置从而配合形成扰流组件,扰流组件对旋转的浆液进行强化的扰流,破坏原有浆液紧贴内侧壁的规则旋转运动,浆液的流向发生变化,受该扰流组件扰流后的浆液转向形成回转中心不在搅拌中心的偏心液流。此时,杯体内同时存在以搅拌中心为中心的常规液流和不以搅拌中心为中心的偏心液流,两股液流相互作用,导致杯体内部湍流增加,造成噪音声色和频率不断变化,干扰最高噪音的共振作用,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减少中心空漩的区域,降低其对噪音的扩散作用。
2. 现有技术中的杯体都是通过模具压制成型,扰流筋的宽度和在杯体径向方向上的高度有限,否则会导致无法成型加工,而且扰流效果有限,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导流件依附扰流筋设置,所述导流件远离扰流筋的一侧与杯体中心的距离小于扰流筋顶部与杯体中心的距离,使得导杯体径向方向上的扰流高度增加,提升扰流的效果,有效的解决空漩的产生。
3. 所述粉碎刀转动时所覆盖的虚线区域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有粉碎刀的回转区域,倘若所述导流件远离扰流筋的一侧位于粉碎刀回转区域的内侧,会使在粉碎大块物料时,粉碎刀会与导流件形成剪切,导流件会产生大幅度的振动甚至断裂。通过将所述导流件远离扰流筋的一侧设置为位于刀片回转区域的外侧,能够有效防止导流件在工作室震颤断裂。
4. 通过所述导流件的外部包覆弹性体,既能够使导流件与扰流筋的迎流面紧密贴合,有能够有效减小物料与导流件的撞击力进而降低噪音的产生。
5. 现有技术中,投料通道通常设置在搅拌杯的中心上,而导流件从投料通道穿过后需要向杯体的侧壁弯折延伸才能与扰流筋依附形成扰流的组件,这就需要导流件弯折程度较多,弯折路径较长,从而影响导流件的加工制造性与自身强度,同时还使导流件在穿过导流通道时不方便,影响用户的使用安装体验。通过将投料通道偏心设置,使得投料通道更加靠近杯体的侧壁,导流件相对较为平直,加工制造方便,强度较高,用户在安装导流件时能够快速、方便的从投料通道穿过和拆卸。此外,还使得投料通道不再正对空漩的中心,使得空漩产生的喇叭口效应降低从而减小噪音。
6. 通过在所述导流件上设与所述扰流筋上的弧形面配合的褶皱部,一方面可以加强导流件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导流件与扰流筋的配合面积,保证导流件更加稳定的抵靠在扰流筋上。
7. 通过将所述扰流段的迎流面设置为弧面,所述弧面的曲率中心位于杯体中心一侧。优选的,所述弧面为阿基米德螺旋面。如此,进一步促使液流流动路径上更加平滑,增加偏心液流的强度。
附图说明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食品加工机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食品加工机杯体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食品加工机扰流组件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内盖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导流件与内盖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导流件包覆有弹性体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导流件与杯盖、杯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杯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导流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另一种导流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导流件与杯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导流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应当作为本申请及其应用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7所示,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100、杯体组件200与杯盖300,机座100内设有电机110,杯体组件200设于机座100上,杯体组件200包括杯体210和粉碎刀220,所述粉碎刀220设置在杯体210的内底部并由所述电机110驱动,杯盖300盖合在杯体210的口部,杯盖300上设有投料通道,杯体210的内杯壁上设有至少2条扰流筋,所述扰流筋211一体成型在杯体210的内侧杯壁上,扰流筋211包括迎流面211a和背流面211b,扰流筋的顶部设有圆弧面211c,扰流筋211的根部与杯体的侧壁连接,导流件抵靠其中一条扰流筋的迎流面211a设置以形成偏心的水流。优选的,所述导流件500是金属制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粉碎刀旋转时,杯体内部的浆液速度加快,导致杯体体内部的浆液紧贴着杯体的内侧壁旋转上升而在中心区域形成空漩,通过将导流件依附扰流筋设置从而配合形成扰流组件,扰流组件对旋转的浆液进行强化的扰流,破坏原有浆液紧贴内侧壁的规则旋转运动,浆液的流向发生变化,受该扰流组件扰流后的浆液转向形成回转中心不在搅拌中心的偏心液流。此时,杯体内同时存在以搅拌中心为中心的常规液流和不以搅拌中心为中心的偏心液流,两股液流相互作用,导致杯体内部湍流增加,造成噪音声色和频率不断变化,干扰最高噪音的共振作用,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减少中心空漩的区域,降低其对噪音的扩散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500远离扰流筋211的一侧520与杯体中心的距离小于扰流筋211顶部与杯体210中心的距离。
现有技术中的杯体都是通过模具压制成型,扰流筋的宽度和在杯体径向方向上的高度有限,否则会导致无法成型加工,而且扰流效果有限,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导流件依附扰流筋设置,所述导流件远离扰流筋的一侧与杯体中心的距离小于扰流筋顶部与杯体中心的距离,使得导杯体径向方向上的扰流高度增加,提升扰流的效果,有效的解决空漩的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筋211的顶部设有弧形面211c,扰流筋211的迎流面211a与扰流筋211的背流面211b之间通过所述弧形面211c过渡,所述导流件500上设有与所述弧形面211配合的褶皱部501。
通过在导流件上设置与所述弧形面配合的褶皱部,一方面可以加强导流件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导流件与扰流筋的配合面积,保证导流件更加稳定的抵靠在扰流筋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500可拆卸安装在杯盖300的下部。结合图2、5所示,具体的,所述杯盖300包括外盖310与内盖320,所述杯盖300上设有投料通道和可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投料通道的投料盖400,所述内盖320内凹形成有侧壁321与顶壁322,底壁322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周沿形成有向下延伸的筒壁323,所述筒壁323形成投料通道,所述导流件500的上部与所述筒壁323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内盖为金属制成。
如此,使得用户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是否需要安装导流件,并在使用导流件后方便的拆卸进行安装清洗,盖体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500远离扰流筋211的一侧520位于粉碎刀220回转区域的外侧。如图3所示,所述粉碎刀转动时所覆盖的虚线区域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有粉碎刀的回转区域,倘若所述导流件远离扰流筋的一侧520位于粉碎刀回转区域的内侧,会使在粉碎大块物料时,粉碎刀会与导流件形成剪切,导流件会产生大幅度的振动甚至断裂。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500靠近扰流筋211的一侧510与杯体的侧壁接触。如此,能够进一步防止液流从导流件与扰流筋之间的间隙中逃逸,同时还能够保证扰流路径的顺畅,减少扰流路径上的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导流件500的下端高于所述扰流筋211的下端。具体的,导流件500的下端高于粉碎刀的距离范围为10-30mm。
扰流筋的下端是粉碎刀的粉碎区域,若导流件的下端低于所述扰流筋的下端,会使粉碎区域内原有的层流被破坏,影响粉碎效率,反而会增加物料撞击导流片的概率,增加导流件震颤,反而可能增加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600还包括扰流部502,所述扰流段502的迎流面502a为弧面,所述弧面的曲率中心位于杯体中心一侧。优选的,所述弧面为阿基米德螺旋面。
如此,进一步促使液流流动路径上更加平滑,增加偏心液流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导流件500的外部包覆有弹性体600。如此,既能够使导流件与扰流筋的迎流面紧密贴合,有能够有效减小物料与导流件的撞击力进而降低噪音的产生。
实施例二:
如图8至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杯盖300上的投料通道偏心设置,导流件500从投料通道穿过后固定在投料通道上,所述导流件500的下端伸入杯体210并依附其中一条扰流筋211的背流面211a设置以形成偏心的水流。
现有技术中,投料通道通常设置在搅拌杯的中心上,而导流件从投料通道穿过后需要向杯体的侧壁弯折延伸才能与扰流筋依附形成扰流的组件,这就需要导流件弯折程度较多,弯折路径较长,从而影响导流件的加工制造性与自身强度,同时还使导流件在穿过导流通道时不方便,影响用户的使用安装体验。通过将投料通道偏心设置,使得投料通道更加靠近杯体的侧壁,导流件相对较为平直,加工制造方便,强度较高,用户在安装导流件时能够快速、方便的从投料通道穿过和拆卸。此外,还使得投料通道不再正对空漩的中心,使得空漩产生的喇叭口效应降低从而减小噪音。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投料通道中心与杯口中心的距离L2范围为35mm~55mm。
在杯盖和投料通道形状大小确定的情况下,投料通道中心与杯口中心的偏心距离有限。倘若所述投料通道中心与杯口中心的距离L1小于35mm,会使投料通道与杯口中心的偏心较小,无法实现减少导流件弯折路径和降低噪音的效果;所述投料通道小红心与杯口中心的距离L2大于55mm,会使投料通道与杯口中心偏心太大,导致投料通道离杯盖的边缘太近而无法保证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的顶端设有把持部530,所述把持部的下方设有与所述投料通道形状相适应的配合部540,所述投料通道的截面为只有1个对称面的形状。具体的,为了增加导流件与投料通道的配合稳定性,所述导流件的配合部和/或投料通道的内壁上设有硅胶材料。
如此,使得投料通道的截面为异形,用户只需要竖直将导流件插入投料通道即可,而且当导流件安装在投料通道后不会发生偏转,保证导流件与扰流件依附配合可靠从而产生偏心水流。同时,还能够实现防呆作用,防止用户将导流件方向装反。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9所示,所述投料通道远离杯盖中心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弧面350,所述导流件500上设有与所述投料通道相对应的根部,所述配合部位于把持部530与根部之间,所述根部的高度H1大于投料通道的长度,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弦高h与所述根部宽度B的比值范围为1/2-1/4。
如此,使得用户在需要使用导流件对杯体侧壁上粘附的物料进行刮落时,所述第一圆弧面区域能够给所述导流件的根部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以使导流件在杯体侧壁上的作用区域最大,方便用户的使用。倘若所述比值范围小于1/4,使得所述导流件根部太宽,所述第一圆弧面区域的空间太小,导流件无法根据需要进行活动刮料;倘若所述比值范围大于1/2,所述第一圆弧面区域的空间太大,导致空间浪费。
在本实施的上述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投料通道靠近杯盖中心的一侧设有半径大于第一圆弧面350半径的第二圆弧面360,所述第一圆弧面350与第二圆弧面360相对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直壁面370连接以至少部分形成所述投料通道。
如此,使得投料通道和导流件上的配合部外形轮廓平整,方便用户安装,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加导流件配合部的形状强度。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1所示,所述导流件的根部可拆卸安装有形成所述配合部的扣合组件,所述扣合组件包括第一扣合组件541与第二扣合组件542,所述根部的上端设有限定导流件伸入杯体深度的限位部543。具体的,所述扣合组件上还设有排汽通道,以使杯体的搅拌腔与外部连通。
通过在导流件的根部可拆卸安装扣合组件,可方便用户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使用:当需要将导流件进行扰流时,将扣合组件安装在根部,从而实现导流件的定位与安装;当需要利用导流件作为刮刀使用时,可将扣合组件拆除,方便所述导流件的根部在所述投料通道内活动,根部上端的限位部可有效防止工作工程中用户进行刮料操作时伸入杯体太深而与粉碎刀碰触发生危险。
实施例三:
如图12、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流件500安装在杯体210内。具体的,所述导流件500包括第一环形部550、第二环形部560以及导流部570,所述第一环形部550、第二环形部560呈上下布置,所述导流部57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环形部550、第二环形部560以形成导流件。
具体的,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环形部550、第二环形部560外形轮廓与杯体210的内壁轮廓相适应,所述第一环形部550、第二环形部560的分别设有外侧设有与扰流筋相配合的缺口580,一方面可以防止导流件500安装在杯体内部之后在液流的冲击下而发生转动,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导流部与扰流筋配合,方便用户安装。
可以理解的,为了增加导流件500的整体强度,所述环形部570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4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 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杯体与杯盖,机座内设有电机,杯体设于机座上,杯体内底部设有由所述电机驱动的粉碎刀,杯盖盖合在杯体的口部,杯盖上设有投料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导流件以及至少2条扰流筋,扰流筋一体成型在杯体的杯壁上,扰流筋包括迎流面和背流面,导流件抵靠其中一条扰流筋的迎流面设置以形成偏心的水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导流件远离扰流筋的一侧与杯体中心的距离小于扰流筋顶部与杯体中心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远离扰流筋的一侧位于刀片回转区域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上包覆有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通道偏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件,导流件从投料通道穿过后固定在投料通道上,所述导流件的下端伸入杯体以抵靠其中一条扰流筋的迎流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杯盖的下部设有所述投料通道的延伸部,所述导流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延伸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筋的顶部设有弧形面,扰流筋的迎流面与扰流筋的背流面之间通过所述弧形面过渡,所述导流件上设有与所述弧形面配合的褶皱部。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扰流部,所述扰流部的迎流面为弧面,所述弧面的曲率中心位于杯体中心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为阿基米德螺旋面。
CN201920868307.1U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211270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8307.1U CN211270271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8307.1U CN211270271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0271U true CN211270271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26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8307.1U Active CN211270271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02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3812A (en) * 2021-12-15 2023-06-21 Kenwood Ltd Lid and food preparation arrangement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3812A (en) * 2021-12-15 2023-06-21 Kenwood Ltd Lid and food preparation arrangement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9367B (zh)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105193260B (zh) 食品料理机的机头
US4200597A (en) Device for revolving liquids and supplying gas thereto
US20100247340A1 (en) Food centrifugal pump formed by stamping and welding
JP3233628U (ja) マイクロバブル生成装置
CN211270271U (zh) 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
CN110469538B (zh) 一种半开放式水泵及应用有该水泵的清洗机
CN210541097U (zh) 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
CN104047895A (zh) 一种下部边缘采用圆弧过渡的低噪声油烟机双吸风机蜗壳
CN210541096U (zh) 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
CN110710898A (zh)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US20210299620A1 (en) Progressive-perforation-type crushing and refining structure
CN210902697U (zh) 导流结构及食物料理机
CN211270272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食品加工机
CN105201860B (zh) 高效无阻塞污水切割泵
CN211299635U (zh)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01341408Y (zh) 一种豆浆机中的新型凹凸包导流器
CN208755779U (zh) 一种低噪音的高速破壁料理机
CN210541105U (zh)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08973567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用粉碎刀
CN212912978U (zh)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09502025U (zh) 一种具有动态出水功能的出水装置
TWM581504U (zh) Progressive perforating pulverization refinement structure
CN215878374U (zh) 出水装置
CN215687172U (zh) 一种排气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8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