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9774U - 俯卧枕 - Google Patents

俯卧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9774U
CN211269774U CN201721188506.5U CN201721188506U CN211269774U CN 211269774 U CN211269774 U CN 211269774U CN 201721188506 U CN201721188506 U CN 201721188506U CN 211269774 U CN211269774 U CN 211269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contact
flexible
contact surface
contact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885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1885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9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9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9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俯卧枕,涉及医疗技术领域。所述俯卧枕包括第一阶枕、第二阶枕及第三阶枕,所述第二阶枕与所述第一阶枕连接,所述第三阶枕与所述第二阶枕连接,所述第一阶枕的第一接触面高于所述第二阶枕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高于所述第三阶枕的第三接触面,以使所述俯卧枕呈三阶阶梯状。阶梯型结构能更好的避免卧睡于所述俯卧枕的新生儿滑向床尾,导致颈屈曲而引起呼吸道梗阻的安全问题。

Description

俯卧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俯卧枕。
背景技术
于新生儿而言,仰卧位睡眠时背侧肺充血,血多气少,换气不充分。相反,俯卧位睡眠时肺血流向腹侧,肺主体不会淤血,换气好,横隔膜的收缩动作在腹部侧较多,以呼吸生理学立场而论,趴睡时肺部的血流量与换气量较能维持均衡,呼吸的功能最理想。因此,俯卧位睡眠有利于新生儿(特别是呼吸暂停的早产儿)胸廓和肺的生长发育。
然而并未所有的俯卧位都能很好的帮助新生儿胸廓和肺的生长发育。例如,当前常用的水平俯卧位,对新生儿的帮助就不大。因此。当前的新生儿俯卧时通常在具有一度坡度的平面俯卧位睡眠,而这种传统的俯卧位睡眠很容易使新生儿滑向床尾,导致颈屈曲而引起呼吸道梗阻,形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俯卧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俯卧枕,所述俯卧枕包括第一阶枕、第二阶枕及第三阶枕,所述第二阶枕与所述第一阶枕连接,所述第三阶枕与所述第二阶枕连接,所述第一阶枕的第一接触面高于所述第二阶枕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高于所述第三阶枕的第三接触面,以使所述俯卧枕呈三阶阶梯状;所述俯卧枕还包括柔性阻挡部,所述柔性阻挡部设置于所述第三接触面;所述柔性阻挡部呈弧形,且所述柔性阻挡部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阶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面包括第一接触棱,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包括第二接触棱及第三接触棱,所述第二接触棱与所述第一阶枕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棱与所述第二接触棱相临,所述第二接触棱与所述第三接触棱相对,所述第二接触棱与所述第三接触棱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5cm,所述第一接触棱与所述第二接触棱之间的间距不小于4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接触面包括第四接触棱,所述第四接触棱与所述第二阶枕连接,所述第四接触棱与所述第三接触棱相对,所述第四接触棱与所述第三接触棱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cm。
进一步地,所述俯卧枕还包括第一柔性侧壁及第二柔性侧壁,所述第一柔性侧壁及第二柔性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阶枕、第二阶枕及第三阶枕连接,且所述第一柔性侧壁及第二柔性侧壁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阶枕包括第一气囊及第一柔性接触层,所述第二阶枕包括第二气囊及第二柔性接触层,所述第一气囊嵌设与所述第一柔性接触层内,所述第二气囊嵌设与所述第二柔性接触层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接触层及第二柔性接触层均为棉制层。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俯卧枕。其中,所述俯卧枕包括第一阶枕、第二阶枕及第三阶枕,所述第二阶枕与所述第一阶枕连接,所述第三阶枕与所述第二阶枕连接,所述第一阶枕的第一接触面高于所述第二阶枕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高于所述第三阶枕的第三接触面,以使所述俯卧枕呈三阶阶梯状。阶梯型结构能更好的避免卧睡于所述俯卧枕的新生儿滑向床尾,导致颈屈曲而引起呼吸道梗阻的安全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俯卧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俯卧枕沿着II-II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俯卧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婴幼儿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俯卧枕;10-第一阶枕;11-第一接触面;12-第一接触棱; 20-第二阶枕;21-第二接触面;22-第二接触棱;23-第三接触棱;30-第三阶枕;31-第三接触面;32-第四接触棱;40-柔性阻挡部;13-第一气囊; 14-第一柔性接触层;24-第二气囊;25-第二柔性接触层;61-第一柔性侧壁;62-第二柔性侧壁;200-婴幼儿床;210-床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俯卧枕100。所述俯卧枕100包括第一阶枕10、第二阶枕20及第三阶枕30,所述第二阶枕20与所述第一阶枕10连接,所述第三阶枕30与所述第二阶枕20连接。
所述第一阶枕10包括第一接触面11。第二阶枕20包括第二接触面 21。第三阶枕30包括第三接触面31。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面11高于所述的第二接触面21,所述第二接触面21高于所述第三接触面31,以使所述俯卧枕100呈三阶阶梯状。
所述第一阶枕10相较于所述第二阶枕20及第三阶枕30突出。所述第一阶枕10用于承托卧睡于所述俯卧枕100上的新生儿的头部。所述第一接触面11的长超过30cm,宽超过20cm。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阶枕10包括第一气囊13及第一柔性接触层14。第一柔性接触层14套摄于所述第一气囊13。所述第一柔性接触层14远离所述第一气囊13的一侧为第一接触面11。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接触层14为棉制层。所述第一气囊13可以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接触面11方向伸缩,进而调整第一阶枕 10相对于所述第二阶枕20高度。
第二阶枕20相较于所述第三阶枕30突出。所述第二阶枕20用于承托卧睡于所述俯卧枕100上的新生儿的胸腔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面21的长超过30cm,宽超过15cm。所述第二阶枕20包括第二气囊24及第二柔性接触层25。第二柔性接触层25套摄于所述第二气囊24。所述第二柔性接触层25远离所述第二气囊24的一侧为第二接触面21。可选地,所述第二柔性接触层25为棉制层。所述第二气囊24可以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阶枕10的方向伸缩,以便调整所述第二阶枕20的第二接触面21的宽度。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新生儿。
需要说明的是,调整后的第一阶枕10与第二阶枕20可以使卧睡于所述俯卧枕100的新生儿的头部与胸腔构成的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超过15度。例如,调整后第一阶枕10高出第二阶枕20大约4cm,第二阶枕20的第二接触面21的宽度为15cm。这样角度的俯卧位相对水平俯卧位更能使早产儿胸廓容积增大,胸腹运动更协调。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11包括第一接触棱12,所述第二接触面21的包括第二接触棱22及第三接触棱23。所述第二接触棱22与所述第一阶枕10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棱12与所述第二接触棱22相临。所述第二接触棱22与所述第三接触棱23相对。可选地,俯卧枕100的第一阶枕10及第二阶枕20未经过调整前的初始状态,所述第二接触棱22与所述第三接触棱23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5cm,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接触棱 22与所述第三接触棱23之间的间距即为第二接触面21的宽度。所述第一接触棱12与所述第二接触棱2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4cm,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接触棱22与所述第三接触棱23之间即为第一阶枕10高出所述第二阶枕20的高度。
所述第三阶枕30用于承托卧睡于所述俯卧枕100上的新生儿的下半身。可选地,所述第三接触面31包括第四接触棱32,所述第四接触棱32 与所述第二阶枕20连接,所述第四接触棱32与所述第三接触棱23相对。所述第四接触棱32与所述第三接触棱23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cm,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四接触棱32与所述第三接触棱23之间的间距即为所述第二阶枕20高出所述第一阶枕10的高度。所述第三接触面31的宽度超过 28cm。
所述俯卧枕100还包括柔性阻挡部40,所述柔性阻挡部40设置于所述第三接触面31。具体地,与所述第三接触面31缝合,以使所述柔性阻挡部40凸设与所述第三阶枕30。柔性阻挡部40可以是圆柱形软枕。凸设于所述第三阶枕30且呈弧形。圆柱形软枕的两端构成柔性阻挡部40所呈弧形的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阶枕20。新生儿的脚可以踩踏于所述柔性阻挡部40,进而防止新生儿卧睡于所述俯卧枕100时下滑,产生安全问题。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所述俯卧枕100还包括第一柔性侧壁61及第二柔性侧壁62,所述第一柔性侧壁61及第二柔性侧壁62分别与所述第一阶枕10、第二阶枕20及第三阶枕30连接。且所述第一柔性侧壁61及第二柔性侧壁62相对。所述第一柔性侧壁61、第二柔性侧壁62、第一阶枕10、第二阶枕20及第三阶枕30形成巢状,使卧睡于所述俯卧枕100的新生儿获得安全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俯卧枕。其中,所述俯卧枕包括第一阶枕、第二阶枕及第三阶枕,所述第二阶枕与所述第一阶枕连接,所述第三阶枕与所述第二阶枕连接,所述第一阶枕的第一接触面高于所述第二阶枕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高于所述第三阶枕的第三接触面,以使所述俯卧枕呈三阶阶梯状。阶梯型结构能更好的避免卧睡于所述俯卧枕的新生儿滑向床尾,导致颈屈曲而引起呼吸道梗阻的安全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俯卧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卧枕包括第一阶枕、第二阶枕及第三阶枕,所述第二阶枕与所述第一阶枕连接,所述第三阶枕与所述第二阶枕连接,所述第一阶枕的第一接触面高于所述第二阶枕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高于所述第三阶枕的第三接触面,以使所述俯卧枕呈三阶阶梯状;所述俯卧枕还包括柔性阻挡部,所述柔性阻挡部设置于所述第三接触面;所述柔性阻挡部呈弧形,且所述柔性阻挡部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阶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包括第一接触棱,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包括第二接触棱及第三接触棱,所述第二接触棱与所述第一阶枕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棱与所述第二接触棱相临,所述第二接触棱与所述第三接触棱相对,所述第二接触棱与所述第三接触棱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5cm,所述第一接触棱与所述第二接触棱之间的间距不小于4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俯卧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面包括第四接触棱,所述第四接触棱与所述第二阶枕连接,所述第四接触棱与所述第三接触棱相对,所述第四接触棱与所述第三接触棱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卧枕还包括第一柔性侧壁及第二柔性侧壁,所述第一柔性侧壁及第二柔性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阶枕、第二阶枕及第三阶枕连接,且所述第一柔性侧壁及第二柔性侧壁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俯卧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枕包括第一气囊及第一柔性接触层,所述第二阶枕包括第二气囊及第二柔性接触层,所述第一气囊嵌设与所述第一柔性接触层内,所述第二气囊嵌设与所述第二柔性接触层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俯卧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接触层及第二柔性接触层均为棉制层。
CN201721188506.5U 2017-09-15 2017-09-15 俯卧枕 Active CN211269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8506.5U CN211269774U (zh) 2017-09-15 2017-09-15 俯卧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8506.5U CN211269774U (zh) 2017-09-15 2017-09-15 俯卧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9774U true CN211269774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24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88506.5U Active CN211269774U (zh) 2017-09-15 2017-09-15 俯卧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9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07403A (en) Infant support pads
US6925670B2 (en) Full-body mattress with inclined portion and covering for same
US20120023669A1 (en) Surface mounted, motorized upper body lift assembly for alleviating discomfort while lying down
EP2959803A1 (en) Baby seat bed
US7930784B2 (en) Infant mattress with curved top surface
CN209331558U (zh) 带有调节头枕高度和/或角度功能的婴儿床中床
WO2015001682A1 (ja) 添い寝用クッション
JP2005177319A (ja) ソファ兼用寝具
CN211269774U (zh) 俯卧枕
US10531748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to protect neonates during bed-sharing and co-sleeping
WO2008138782A1 (en) A baby sleeping support
US20130305458A1 (en) Functional Pillow for Preventing Head Deformation of Infants Due to Posture
WO2007086066A1 (en) A bassinet
JP2009131576A (ja) 横向き寝用敷き布団
KR20110005207U (ko) 임부용 슬리핑 쿠션
CN204120638U (zh) 婴幼儿床中床
KR20150045653A (ko) 기능성 슬립쿠션
US20200367665A1 (en) Convertible crib
US20160135612A1 (en) Bed sheet with three-dimensional shaped contours
US10362885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to protect neonates during bed-sharing and co-sleeping
US11825961B2 (en) Newborn sleep insert for bassinette and crib
KR200497315Y1 (ko) 슬립 보조장치
JP6534158B2 (ja) 幼児用ベッド
CN215015579U (zh) 一种孩童睡姿矫正垫
CN213283949U (zh) 一种新生儿体位维持床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3

Address after: 225500 No.27 Jiankang Road, Ji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IZH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225300 Room 201, building 3, jinxiujiayuan, Luotang street, Jiangy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 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