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8491U - 一种冲击器及冲击器卡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击器及冲击器卡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8491U
CN211258491U CN201922427648.8U CN201922427648U CN211258491U CN 211258491 U CN211258491 U CN 211258491U CN 201922427648 U CN201922427648 U CN 201922427648U CN 211258491 U CN211258491 U CN 211258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snap ring
ring body
impactor
impac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76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日平
朱自佳
杨湘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Heijing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Heijing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Heijing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Heijing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76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8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8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8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器卡环,包括用以套设于第一工件的卡环本体;所述卡环本体的周侧具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隔塞在均套设于第一工件且端部相贴合的第二工件和第三工件之间,所述卡环本体在所述台阶面靠近第二工件的一端隔塞于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冲击器,包括上述冲击器卡环。上述冲击器卡环除了与第二工件的端面、第三工件的端面具有接触面以外,还与第一工件的外周和第二工件的内壁具有接触面,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冲击器卡环,前述冲击器卡环不仅扩大了与第二工件的接触面,而且与第一工件产生了多个辅助支撑点支撑面,有利于改善卡环本体的受力,进而避免卡环本体的断裂失效,避免反复拆卸和更换卡环本体。

Description

一种冲击器及冲击器卡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探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击器卡环。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一种包括上述冲击器卡环的冲击器。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矿场的投入,气动潜孔冲击器凭借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维修、可有效清除井底岩屑、不受钻孔深度限制、可减少钻具磨损等优点,在岩石破碎机械技术领域受到了巨大的重视。随着气动潜孔冲击器钻进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从初始的爆破孔施工,逐步发展到水文水井钻凿,地质岩芯勘探,水库坝基帷幕灌浆,工程地质勘查,非开挖管线铺设,建筑基础及岩土工程等几乎所有钻孔施工领域。
气动潜孔冲击器利用高压空气作为动力源,驱动冲击器内的活塞高速度、高频率地做往复运动,使活塞获得足够的能量冲击钻头而进行钻孔作业。冲击力以应力波的形式作用于钻头,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冲击能量,能有效地破碎岩石,快速成孔,达到凿岩钻孔的目的。
现有的潜孔冲击器,活塞与钻头之间通过衬套连接,活塞和钻头的外部设有外缸,钻头上设有卡纤套,用于将钻头与外缸位置固定,为了减少衬套与卡纤套之间的冲击力,通常在衬套与卡纤套之间设置卡环。由于卡环通常设置为平口环状卡环,这种卡环受力不好,容易发生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击器卡环,可以减少断裂失效的几率,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冲击器卡环的冲击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击器卡环,包括用以套设于第一工件的卡环本体;所述卡环本体的周侧具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隔塞在均套设于第一工件且端部相贴合的第二工件和第三工件之间,所述卡环本体在所述台阶面靠近第二工件的一端隔塞于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台阶面呈平面环状。
优选地,所述卡环本体在所述台阶面靠近第二工件一端的内径不大于第一工件的外径,且不小于第二工件的内径;所述卡环本体在所述台阶面靠近第三工件一端的内径大于第一工件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卡环本体沿轴向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卡圈和第二卡圈,所述第二卡圈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卡圈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卡圈与所述第二卡圈的过渡面形成所述台阶面。
优选地,所述卡环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圈、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圈。
优选地,所述卡环本体为锻造加工的金属卡环本体。
优选地,所述卡环本体的材质具体为弹簧钢。
优选地,所述台阶面的外径不小于套设于第二工件和第三工件的第四工件的内径。
一种冲击器,包括第一工件、均套设于第一工件外周且端部相贴合的第二工件和第三工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冲击器卡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工件具体为钻头的钻柄,所述第二工件具体为衬套,所述第三工件具体为卡纤套。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击器卡环包括具有台阶面的卡环本体。
卡环本体用于安装在第一工件、第二工件和第三工件之间。其中,第二工件和第三工件均套设于第一工件,且第二工件的端部与第三工件的端部相贴合。
卡环本体的台阶面设置在第二工件与第三工件相贴合的端部之间,使第二工件的端部和第三工件的端部间隔开来,从而减少第二工件与第三工件之间的冲击力;台阶面靠近第二工件一侧的部分卡环本体则设置在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之间,这部分的卡环本体一侧与第一工件的外周贴合,另一侧与第二工件的内壁贴合。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冲击器卡环除了与第二工件的端面、第三工件的端面具有接触面以外,还与第一工件的外周和第二工件的内壁具有接触面。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冲击器卡环,前述冲击器卡环不仅扩大了与第二工件的接触面,而且与第一工件产生了多个辅助支撑点支撑面,有利于改善卡环本体的受力,进而避免卡环本体的断裂失效,避免反复拆卸和更换卡环本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冲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01-第一工件、02-第二工件、03-第三工件、04-第四工件、 1-卡环本体、101-台阶面、11-第一卡圈、12-第二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冲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击器卡环,包括用以套设于第一工件01 的卡环本体1。
卡环本体1呈环状,其内壁的尺寸不小于第一工件01的径向尺寸。
卡环本体1的周侧具有台阶面101,台阶面101隔塞在均套设于第一工件01且端部相贴合的第二工件02和第三工件03之间;台阶面 101的外径大于第二工件02的内壁的尺寸,也大于第三工件03的内壁的尺寸,第二工件02的端部和第三工件03的端部因台阶面101而间隔分布。卡环本体1在台阶面101靠近第二工件02的一端隔塞于第一工件01与第二工件02之间,简单来说,台阶面101靠近第二工件 02一端的部分卡环本体1的外径不大于第二工件02的内壁的尺寸,这部分的卡环本体1插入第二工件02内,使得第一工件01的外周和第二工件02的内壁在此处间隔分布。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环本体1应用在第一工件01、第二工件02和第三工件03之间,其中第二工件02和第三工件03均套设于第一工件01。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圆环状的卡环仅设置在第二工件 02和第三工件03之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环本体1不仅通过台阶面101与第二工件02的端面和第三工件03的端面贴合,还通过台阶面101靠近第二工件02一端的部分卡环本体1与第一工件01和第二工件02贴合,从而增大了卡环本体1与第二工件02的接触面,利用卡环本体1与第二工件02的内壁的接触面作为卡环本体1增加的支撑面,从而改善卡环本体1在第二工件02和第三工件03之间的受力,进而提高卡环本体1的使用寿命,避免因卡环本体1的频繁断裂失效而反复拆卸第一工件01、第二工件02和第三工件0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击器卡环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环本体1的台阶面101呈平面环状,也就是说,卡环本体1的周侧包括至少两段相邻的环状侧壁,两段环状侧壁由平面环状的台阶面101过渡连接,例如卡环本体1的周侧包括两段相邻的圆环状侧壁,其中一段的直径小于另一段的直径,两段侧壁之间的过渡面形成圆环状的台阶面101。由于台阶面101靠近第二工件02一端的部分卡环本体1的外径小于第二工件02的内壁的尺寸,因此直径较小的一段圆环状侧壁靠近第二工件02而远离第三工件03。
卡环本体1的环状侧壁包括但不限于两段,还可以设置为三段及以上。以三段为例,卡环本体1沿轴向的两端部的外径分别小于第二工件02的内壁的尺寸和第三工件03的内壁的尺寸,而卡环本体1的中部的外径大于第二工件02的内壁的尺寸,也大于第三工件03的内壁的尺寸,因此卡环本体1具有两个分别朝向两端部的台阶面101,第二工件02的端面和第三工件03的端面分别与前述两个台阶面101 贴合。当然,这一设置基于第一工件01与第二工件02、第三工件03 至今均具有足以容纳卡环本体1的端部的间隙。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卡环本体1在台阶面101靠近第二工件02 一端的内径不大于第一工件01的外径,且不小于第二工件02的内径,也就是说,台阶面101靠近第二工件02一端的部分卡环本体1与第一工件01和第二工件02紧密连接,其内壁与第一工件01的外周贴合,其外周与第二工件02的内壁贴合;而卡环本体1在台阶面101靠近第三工件03一端的内径大于第一工件01的外径。安装时,首先将第三工件03、卡环本体1和第二工件02依次套设于第一工件01,当卡环本体1与第三工件03的端面完全贴合时,再将靠近第二工件02的部分卡环本体1挤压于第一工件01与第二工件02的间隙之间。
以下提供一种具体的卡环本体1的设置方式,以现有技术中圆环状的卡环为基础,在该实施例中,卡环本体1沿轴向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卡圈11和第二卡圈12,第一卡圈11、第二卡圈12均具有与现有技术中的卡环形同的形状。此外,第二卡圈12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卡圈11的径向尺寸,第一卡圈11与第二卡圈12的过渡面形成台阶面 101。
其中,台阶面101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圆弧倒边。
为了进一步简化该卡环本体1,卡环本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圈11,卡环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圈12。第一卡圈11嵌于第二工件02的内壁与第一工件01的外周之间,而第二工件02隔设于第二工件02的端面与第三工件03的端面之间。
卡环本体1为锻造加工的金属卡环本体1。卡环本体1经锻造后材料组织改善、致密度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卡环本体1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卡环本体1的材质具体为弹簧钢,使其具备更好的弹性。以上仅为卡环本体1的材质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环还可采用其他材质加工。
考虑到该冲击器卡环的应用场合,卡环本体1与第二工件02、第三工件03若设置于冲击器的外缸以外,则卡环本体1的外径不必局限于某一区间内,但若设置于冲击器的外缸以内,则卡环本体1的外径受到其他零部件的限制。例如,第二工件02和第三工件03的外周还套设有第四工件04,则台阶面101应装入第四工件04内。为了提高卡环的安装强度,台阶面101的外径不小于第四工件04的内径,台阶面101与第四工件04的内壁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冲击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冲击器卡环。冲击器卡环设置在相接触的三个零部件之间,对两个端部相贴合的零部件起到防冲击的作用。
冲击器卡环可应用于该冲击器中任意一处需要卡环的部位,包括且不限于衬套与卡纤套之间。示例性的,第一工件01具体为钻头,第二工件02具体为卡纤套,第三工件03具体为衬套;卡纤套和衬套均套设于钻头的钻柄,冲击器卡环也套设于钻柄,并且冲击器卡环位于卡纤套与衬套之间。冲击器卡环的台阶面101隔塞于卡纤套的端面与衬套的端面之间,用于减少衬套与卡纤套之间的冲击作用。冲击器卡环在台阶面101靠近卡纤套一侧的部分隔塞在卡纤套与钻柄之间,这样一来,卡纤套的端面和部分内壁均与冲击器卡环形成接触面,有利于改善冲击器卡环的受力,从而避免冲击器卡环断裂失效。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击器及冲击器卡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冲击器卡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套设于第一工件(01)的卡环本体(1);所述卡环本体(1)的周侧具有台阶面(101),所述台阶面(101)隔塞在均套设于第一工件(01)且端部相贴合的第二工件(02)和第三工件(03)之间,所述卡环本体(1)在所述台阶面(101)靠近第二工件(02)的一端隔塞于第一工件(01)与第二工件(0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器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101)呈平面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器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本体(1)在所述台阶面(101)靠近第二工件(02)一端的内径不大于第一工件(01)的外径,且不小于第二工件(02)的内径;所述卡环本体(1)在所述台阶面(101)靠近第三工件(03)一端的内径大于第一工件(01)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器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本体(1)沿轴向具有相邻设置的第一卡圈(11)和第二卡圈(12),所述第二卡圈(12)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卡圈(11)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卡圈(11)与所述第二卡圈(12)的过渡面形成所述台阶面(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器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本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卡圈(11)、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卡圈(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器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本体(1)为锻造加工的金属卡环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器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本体(1)的材质具体为弹簧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器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101)的外径不小于套设于第二工件(02)和第三工件(03)的第四工件(04)的内径。
9.一种冲击器,包括第一工件(01)、均套设于所述第一工件(01)外周且端部相贴合的第二工件(02)和第三工件(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器卡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件(01)具体为钻头的钻柄,所述第二工件(02)具体为衬套,所述第三工件(03)具体为卡纤套。
CN201922427648.8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冲击器及冲击器卡环 Active CN211258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7648.8U CN211258491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冲击器及冲击器卡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7648.8U CN211258491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冲击器及冲击器卡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8491U true CN211258491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8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7648.8U Active CN211258491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冲击器及冲击器卡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84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6025B (zh) 一种高气压快冲潜孔冲击钻具
CN201087695Y (zh) 一种高风压潜孔冲击器
CN203867471U (zh) 保径潜孔钻头
CN211258491U (zh) 一种冲击器及冲击器卡环
CN104695961A (zh) 一种开采石材的方法
CN110952918B (zh) 一种冲击器
CN210829078U (zh) 一种偏心扩孔跟管钻具
CN103628814A (zh) 一种两用式同心跟管钻具
CN211144362U (zh) 一种冲击器
CN205969537U (zh) 岩石钻孔造缝装置
CN203879396U (zh) 用于潜孔冲击器的卡钎套
CN113586076A (zh) 隧洞硬岩非爆破开挖方法
CN203835273U (zh) 一种保护面上镶嵌pdc切削齿的空气锤钻头
CN209761435U (zh) 一种盾构隧道掘进机刀具装置
CN202520228U (zh) 一体式同心跟管钻具
CN218624209U (zh) 一种液压矿山锤的硬岩破岩钢钎
CN218669360U (zh) 一种液压矿山锤的软岩破岩钢钎
CN113236135A (zh) 一种五翼平顶九齿抗结核钻头
CN214993799U (zh) 一种可拆分的钢护筒组件
CN219549332U (zh) 液压破碎锤螺栓用的减震套
CN216642096U (zh) 注水机构及凿岩机
CN214697733U (zh) 锤入式隔水导管穿刺鞋
CN217400832U (zh) 免拆式潜孔冲击器用钻头
CN214118086U (zh) 新型旋挖滚刀
CN214886838U (zh) 一种辅助冲击回转式凿岩机完成开槽作业的钻杆导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