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7899U - 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57899U CN211257899U CN201921127510.XU CN201921127510U CN211257899U CN 211257899 U CN211257899 U CN 211257899U CN 201921127510 U CN201921127510 U CN 201921127510U CN 211257899 U CN211257899 U CN 2112578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isting building
- translation
- basement
- construction
- upper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通过连接固定于既有建筑的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两侧的夹墙梁;设置于上部墙体结构的位移路线上的多道平移轨道梁,平移轨道梁设置于下部条形基础的两侧;竖向千斤顶设置于夹墙梁和平移轨道梁之间;设置于由竖向千斤顶顶升后的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的复合滑移层,复合滑移层的底面与平移轨道梁接触;固定于平移轨道梁上的反力后背;设置于反力后背和夹墙梁之间的水平千斤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平移施工结构增设地下室结构不仅适用于增设多层地下室,可以实现既有建筑物下及周边区域增设多层地下室的施工,且经济效果显著,施工难度小,便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对既有建筑的地下空间进行二次开发,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既有建筑地下室增设是一种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特殊施工方法,因此增设地下室的施工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并不是十分广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能够解决既有建筑地下室增设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包括:
连接固定于既有建筑的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两侧的夹墙梁,且所述夹墙梁设置于下部条形基础的顶部,其中,所述既有建筑包括上部墙体结构和下部条形基础;
设置于所述上部墙体结构的位移路线上的多道平移轨道梁,所述平移轨道梁设置于所述下部条形基础的两侧;
竖向千斤顶,所述竖向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夹墙梁和平移轨道梁之间;
设置于由所述竖向千斤顶顶升后的所述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的复合滑移层,所述复合滑移层的底面与所述平移轨道梁接触;
固定于所述平移轨道梁上的反力后背;
设置于所述反力后背和所述夹墙梁之间的水平千斤顶。
进一步的,上述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中,所述复合滑移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合而成的橡胶层、内嵌钢板层和四氟乙烯板,其中,所述橡胶层的顶面与所述上部墙体结构接触,所述四氟乙烯板的底面与所述平移轨道梁接触。
进一步的,上述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中,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7mm。
进一步的,上述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中,所述内嵌钢板层的厚度为1mm。
进一步的,上述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中,所述四氟乙烯板的厚度为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固定于既有建筑的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两侧的夹墙梁,且所述夹墙梁设置于所述下部条形基础的顶部,其中,所述既有建筑包括上部墙体结构和下部条形基础;设置于所述上部墙体结构的位移路线上的多道平移轨道梁,所述平移轨道梁设置于所述下部条形基础的两侧;竖向千斤顶,所述竖向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夹墙梁和平移轨道梁之间;设置于由所述竖向千斤顶顶升后的所述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的复合滑移层,所述复合滑移层的底面与所述平移轨道梁接触;固定于所述平移轨道梁上的反力后背;设置于所述反力后背和所述夹墙梁之间的水平千斤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平移施工结构增设地下室结构不仅适用于增设多层地下室,可以实现既有建筑物下及周边区域增设多层地下室的施工,且经济效果显著,施工难度小,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既有建筑物水平移位施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在夹墙梁底部增设竖向千斤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在平移轨道梁上设置反力后背和水平千斤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在平移轨道梁上设置复合滑移层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复合滑移层变形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复合滑移层变形后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场地平面布置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既有建筑物下及周边增设多层地下室施工第一步流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既有建筑物下及周边增设多层地下室施工第二步流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既有建筑物下及周边增设多层地下室施工第三步流程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既有建筑物下及周边增设多层地下室施工第四步流程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既有建筑物下及周边增设多层地下室施工第五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包括:
连接固定于既有建筑的上部墙体结构1的底部两侧的夹墙梁3,且所述夹墙梁3设置于下部条形基础2的顶部,其中,所述既有建筑包括上部墙体结构1和下部条形基础2;
在此,如图1~4所示,所述既有建筑的上部墙体结构包括楼板11、与所述楼板11连接的外墙12和内墙13;
设置于所述上部墙体结构1的位移路线上的多道平移轨道梁4,所述平移轨道梁设置于所述下部条形基础的两侧;
竖向千斤顶5,所述竖向千斤5顶设置于所述夹墙梁3和平移轨道梁4之间;
设置于由所述竖向千斤顶5顶升后的所述上部墙体结构1的底部的复合滑移层6,所述复合滑移层6的底面与所述平移轨道梁4接触;
固定于所述平移轨道梁4上的反力后背7;
设置于所述反力后背7和所述夹墙梁3之间的水平千斤顶8。
在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平移施工结构增设地下室结构不仅适用于增设多层地下室,可以实现既有建筑物下及周边区域增设多层地下室的施工,且经济效果显著,施工难度小,便于推广应用。
如图5和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滑移层6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合而成的橡胶层61、内嵌钢板层62和四氟乙烯板63,其中,所述橡胶层的顶面与所述上部墙体结构接触,所述四氟乙烯板的底面与所述平移轨道梁接触。
在此,所述复合滑移层6可以在上部墙体结构1滑移过程中,跟随平移轨道梁4与上部墙体结构1之间的夹角进行变形调整,保证移位过程中上部墙体结构1保持水平,并保持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7mm。
本实用新型的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嵌钢板层的厚度为1mm。
本实用新型的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四氟乙烯板的厚度为4mm。
如图1~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对既有建筑的上部墙体结构1进行加固,将基坑分为既有建筑的原位区域100、所述既有建筑的拟平移区域101以及其他区域102三个部分,进行所述拟平移区域101和其他区域102所在的基坑的槽壁加固及地连墙113施工;
步骤S2,对所述拟平移区域101以及其他区域102的土体进行加固,并施工所述拟平移区域101和其他区域102所在的基坑的槽壁及地连墙所围成的空间内的位于下部的立柱桩111及与立柱桩111相连接的位于上部的格构柱112;
步骤S3,首先施工与所述拟平移区域101的格构柱112连接的首道支撑及栈桥板114,随后施工与所述其他区域102的格构柱连接的首道支撑及栈桥板;
步骤S4,在既有建筑的上部墙体结构1的底部两侧浇筑夹墙梁3,且所述夹墙梁3位于所述下部条形基础2的顶部;
步骤S5,将既有建筑的上部墙体结构1周围的土体开挖至既有建筑的下部条形基础2底部,在所述上部墙体结构1的位移路线上浇筑多道平移轨道梁4,在所述平移轨道梁4上浇筑反力后背7,并在所述反力后背7和所述夹墙梁3之间布置水平千斤顶8,并在所述夹墙梁3与平移轨道梁4之间布置竖向千斤顶5;
步骤S5,通过所述竖向千斤顶5将所述上部墙体结构1顶升后,采用静力切割将所述上部墙体结构1与所述下部条形基础2进行分离后,在所述上部墙体结构1的底部设置复合滑移层6后,收回所述竖向千斤顶5,以使所述复合滑移层6的底面与所述平移轨道梁4接触;
步骤S6,通过所述反力后背7和所述夹墙梁3之间的水平千斤顶8,推动所述复合滑移层6承载着所述上部墙体结构1沿所述平移轨道梁4滑移至所述拟平移区域101的栈桥板114上;
步骤S7,进行所述原位区域100的基坑的槽壁加固及地连墙施工,在完成所述原位区域100的土体加固的基础上,施工所述原位区域100的基坑的槽壁及地连墙所围成的空间内的位于下部立柱桩及115与立柱桩115相连接的格构柱116,进行与所述原位区域100的格构柱116连接的首道支撑及栈桥板施工;
步骤S8,进行所述原位区域100、拟平移区域101以及其他区域102三个部分的土方开挖以及栈桥板施工,随后施工所述原位区域100、拟平移区域101以及其他区域102三个部分的地下室结构117;
步骤S9,拆除所述原位区域100以及其他区域103的栈桥板,并完成所述原位区域100以及其他区域103的地下室结构回筑;
步骤S10,通过所述反力后背7和夹墙梁3之间的水平千斤顶8,推动所述复合滑移层6承载着所述上部墙体结构沿1所述平移轨道梁4滑移至所述原位区域100后,进行所述拟平移区域101的地下室结构回筑。
在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平移施工结构增设地下室结构不仅适用于增设多层地下室,可以实现既有建筑物下及周边区域增设多层地下室的施工,且经济效果显著,施工难度小,便于推广应用。
如图5和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滑移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合而成的橡胶层61、内嵌钢板层62和四氟乙烯板63,其中,所述橡胶层的顶面与所述上部墙体结构接触,所述四氟乙烯板的底面与所述平移轨道梁接触。
在此,所述复合滑移层可以在上部墙体结构滑移过程中,跟随平移轨道梁与上部墙体结构之间的夹角进行变形调整,保证移位过程中上部墙体结构保持水平,并保持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7mm。
本实用新型的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嵌钢板层的厚度为1mm。
本实用新型的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四氟乙烯板的厚度为4mm。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固定于既有建筑的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两侧的夹墙梁,且所述夹墙梁设置于下部条形基础的顶部,其中,所述既有建筑包括上部墙体结构和下部条形基础;
设置于所述上部墙体结构的位移路线上的多道平移轨道梁,所述平移轨道梁设置于所述下部条形基础的两侧;
竖向千斤顶,所述竖向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夹墙梁和平移轨道梁之间;
设置于由所述竖向千斤顶顶升后的所述上部墙体结构的底部的复合滑移层,所述复合滑移层的底面与所述平移轨道梁接触;
固定于所述平移轨道梁上的反力后背;
设置于所述反力后背和所述夹墙梁之间的水平千斤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滑移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合而成的橡胶层、内嵌钢板层和四氟乙烯板,其中,所述橡胶层的顶面与所述上部墙体结构接触,所述四氟乙烯板的底面与所述平移轨道梁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7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钢板层的厚度为1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乙烯板的厚度为4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27510.XU CN211257899U (zh) | 2019-07-18 | 2019-07-18 | 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27510.XU CN211257899U (zh) | 2019-07-18 | 2019-07-18 | 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57899U true CN211257899U (zh) | 2020-08-14 |
Family
ID=71959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27510.XU Active CN211257899U (zh) | 2019-07-18 | 2019-07-18 | 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578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12889A (zh) * | 2019-07-18 | 2019-11-29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及方法 |
-
2019
- 2019-07-18 CN CN201921127510.XU patent/CN21125789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12889A (zh) * | 2019-07-18 | 2019-11-29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023246A1 (zh) | 开放式基坑分块施工系统及方法 | |
CN102383443B (zh) | 基坑支护桩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4563130B (zh) | 一种十字型围护桩以及围护结构兼做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210117730U (zh) | 一种用于地下室的下沉施工装置 | |
CN110878562B (zh) | 在既有保留建筑下方原位开挖基坑及新增地下结构的方法 | |
CN102031785A (zh) | 永久结构板带代替临时围檩的基坑支护技术 | |
CN201972155U (zh) | 一种钢板桩逆作法基坑支护结构 | |
CN110777850A (zh) | 既有管廊地下空间及其支护结构、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11139870A (zh) | 既有地下室下方建造地铁车站的厚板托换盖挖半逆作法 | |
CN110593269A (zh) | 一种可周转式结构换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4673162A (zh) | 一种地下车辆基地基坑施工方法 | |
CN211257899U (zh) | 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 | |
CN103132465B (zh) | 一种紧贴桩基承台的地下箱涵建造方法 | |
CN102650133A (zh) | 边框架半逆作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构建方法及其构建物 | |
CN110029683B (zh) | 一种使用塌陷区作为地铁隧道地基的施工方法 | |
CN110512889A (zh) | 既有建筑加建地下室的平移施工结构及方法 | |
CN205399397U (zh) | 一种用于逆作法的变截面墙式竖向支承结构 | |
CN110607800A (zh) | 一种可周转式钢制沉井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820530A (zh) | 混凝土栈桥与基坑连接结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1901876U (zh) | 一种钢板桩逆作法基坑支护结构 | |
CN212642229U (zh) | 一种自动就位固定销式平移装置 | |
CN205804365U (zh) | 一种盖挖法顶板节点结构 | |
CN109667295B (zh) | 一种既有建筑物基底下部暗挖拼装式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421179U (zh) | 既有管廊地下空间及其支护结构 | |
CN113279787A (zh) | 用于修建超浅埋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的管幕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