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7028U - 一种节能降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降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7028U
CN211257028U CN201922030853.0U CN201922030853U CN211257028U CN 211257028 U CN211257028 U CN 211257028U CN 201922030853 U CN201922030853 U CN 201922030853U CN 211257028 U CN211257028 U CN 211257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cipitation
pipe
holes
energ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308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
夏焕全
白守更
陈泽鑫
黄一帆
龚锦
陈连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308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7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7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7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降水装置,用于降水井,包括埋入降水井中设定深度的降水管(1)、设置于所述降水管(1)底部的抽水泵(3)、一端与所述抽水泵(3)的出水口连接的抽水管(6)、与所述抽水管(6)的另一端连接的蓄水池(7),所述降水管(1)为通管且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降水孔(2),所述降水管(1)的上端高出地面,所述蓄水池(7)设置于所述降水管(1)的旁边地面,所述蓄水池(7)的开口为敞口。该节能降水装置,成本低廉,制作简易,可以有效降水;抽水泵将降水管中的地下水抽出收集到蓄水池,蓄水池的地下水可以进行废水处理,可以用到该用的地方,有效利用废水,减少废水对土壤的二次污染,节约水资源,较为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降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水井降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降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刚开工的工地临时排水措施普遍较为滞后,对正常施工有较大影响,需要降水装置对降水井进行降水。
现有技术中,降水井降水装置放入井中,回填沙土固定,伸入深井底部的抽水支管连接水泵,利用水泵将地下水抽走。但是,水泵抽出的地下水直接排至水沟流走,进入水沟的废水不能有效利用,可能造成土壤二次污染,浪费水资源,不够环保。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水泵抽出的地下水直接排至水沟流走,浪费水资源,不够环保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降水装置,该节能降水装置将地下水收集起来,可有效利用废水,节能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降水装置,用于降水井,包括埋入降水井中设定深度的降水管、设置于所述降水管底部的抽水泵、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的抽水管、与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的蓄水池,所述降水管为通管且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降水孔,所述降水管的上端高出地面,所述蓄水池设置于所述降水管的旁边地面,所述蓄水池的开口为敞口。
优选地,每纵排所述降水孔的数量相等,且每排在周向方向的高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降水孔包括纵向排布n个孔的第一纵排孔和纵向排布n-1 个孔的第二纵排孔,所述第一纵排孔和所述第二纵排孔在周向上间隔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纵排孔和所述第二纵排孔在纵向上错落排布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纵排孔的孔和所述第二纵排孔的孔均在纵向上均匀分布,且间隔相等。
优选地,所述降水管的外周包裹有至少两层密目网。
优选地,所述降水管为整根波纹管,所述降水孔通过钻孔成型。
优选地,所述蓄水池通过钢板焊接成型,所述蓄水池的表面喷涂有保护漆。
优选地,所述降水管内通过支架固定有兜网,所述抽水泵安装于所述兜网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节能降水装置,包括降水管、抽水泵、抽水管和蓄水池,降水管埋入降水井中设定深度,降水管的上端高出地面,降水管的具体长度根据降水井的深度和地下水位的高低确定,灵活调节降水装置长度,截取相应长度的降水管。制作完成的降水管放入降水井中,周边用沙土填实,以固定降水管,并起到安全效果。降水管为通管且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降水孔,通过降水孔地下水进入降水管内部,可快速地集中降水。抽水泵设置于降水管的底部,利用抽水泵将地下水抽走。抽水管的一端与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抽水管的另一端与蓄水池连接。蓄水池设置于地面,蓄水池为降水管的旁边,通过抽水泵将地下水收集到蓄水池中,收集地下水用于混凝土养护、消防等。进一步的,蓄水池的开口为敞口,利于收集雨水,减少进入降水井的雨水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节能降水装置,成本低廉,制作简易,可以有效降水;抽水泵将降水管中的地下水抽出收集到蓄水池,蓄水池的地下水可以进行废水处理,可以用到该用的地方,有效利用废水,减少废水对土壤的二次污染,节约水资源,较为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节能降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降水管、2-降水孔、3-抽水泵、4-兜网、5-支架、6-抽水管、7-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节能降水装置,该节能降水装置将地下水收集起来,可有效利用废水,节能环保。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节能降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节能降水装置,用于降水井,包括埋入降水井中设定深度的降水管1、设置于降水管1底部的抽水泵3、一端与抽水泵3的出水口连接的抽水管6、与抽水管6的另一端连接的蓄水池7,降水管1为通管且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降水孔2,降水管1的上端高出地面,蓄水池7设置于降水管1的旁边地面,蓄水池7的开口为敞口。
上述结构中,节能降水装置包括降水管1、抽水泵3、抽水管6和蓄水池7,降水管1埋入降水井中设定深度,降水管1的上端高出地面,降水管 1的具体长度根据降水井的深度和地下水位的高低确定,灵活调节降水装置长度,截取相应长度的降水管1。制作完成的降水管1放入降水井中,周边用沙土填实,以固定降水管1,并起到安全效果。
降水管1为通管且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降水孔2,通过降水孔2地下水进入降水管1内部,可快速地集中降水。
抽水泵3设置于降水管1的底部,利用抽水泵3将地下水抽走。抽水管6的一端与抽水泵3的出水口连接,抽水管6的另一端与蓄水池7连接。蓄水池7设置于地面,蓄水池7为降水管1的旁边,通过抽水泵3将地下水收集到蓄水池7中,收集地下水用于混凝土养护、消防等。
进一步的,蓄水池7的开口为敞口,利于收集雨水,减少进入降水井的雨水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节能降水装置,成本低廉,制作简易,可以有效降水;抽水泵3将降水管1中的地下水抽出收集到蓄水池7,蓄水池7的地下水可以进行废水处理,可以用到该用的地方,有效利用废水,减少废水对土壤的二次污染,节约水资源,较为环保。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节能降水装置进行若干改变,每纵排降水孔2的数量相等,且每排在周向方向的高度相等,加工方便,外形美观,透水性较为均匀。
另一种较为可靠的实施例中,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降水孔2包括纵向排布n个孔的第一纵排孔和纵向排布n-1个孔的第二纵排孔,具体每纵排孔的数量不受限制,比如第一纵排孔6个孔,第二纵排孔5 个孔,第一纵排孔和第二纵排孔在横向上间隔分布,既保证了降水管1的透水性能,又保证了降水管1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若干改变,第一纵排孔和第二纵排孔在纵向上错落排布分布,也就是第一纵排孔和第二纵排孔在横向上有一定夹角,进一步提高降水管1的结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降水孔2的数量和大小不受限制,降水孔2的数量越多,孔径越大,降水管1的透水性越好。降水孔2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圆孔,也可以其它是的形状,比如方形,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纵排孔的孔和第二纵排孔的孔均在纵向上均匀分布,且间隔相等,加工方便,外形美观,透水性较为均匀。当然,第一纵排孔的孔和第二纵排孔的孔均在纵向上均匀分布,且间隔相等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唯一的,第一纵排孔的孔和第二纵排孔的孔也可以在纵向上不均匀分布,间隔不相等,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节能降水装置不应被限制于此种情形,降水管1的外周包裹有至少两层密目网,比如将900目/100cm 2规格的密目网包裹在降水管1的外周两层,防止降水井中大颗粒物质进入降水管1后导致抽水泵3堵塞。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节能降水装置,在其它部件不改变的情况下,降水管1为整根波纹管,降水孔2通过钻孔成型,需要说明的是,下部地下水压力较大,地下水大多在降水管1的下部,可以在波纹管上口预留设定长度不打孔,比如上口预留1米的长度不打孔,在管身100x100mm处开孔,孔径10mm,使地下水从下部降水孔2进入降水管1,保证地下水顺利进入降水管1。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节能降水装置,蓄水池7通过钢板焊接成型,加工方便,成本较低。蓄水池7的表面喷涂有保护漆,比如油漆、喷塑,减少蓄水池7的腐蚀生锈。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节能降水装置,降水管1内设置有兜网4,兜网4可以通过支架5固定,也可以是兜网4的一边绑在降水孔2处,抽水泵3安装于兜网4内,抽水泵3不易晃动,易于固定抽水泵3。当然,抽水泵3也可以直接通过绳子吊于降水孔2处,结构简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节能降水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节能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降水井,包括埋入降水井中设定深度的降水管(1)、设置于所述降水管(1)底部的抽水泵(3)、一端与所述抽水泵(3)的出水口连接的抽水管(6)、与所述抽水管(6)的另一端连接的蓄水池(7),所述降水管(1)为通管且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降水孔(2),所述降水管(1)的上端高出地面,所述蓄水池(7)设置于所述降水管(1)的旁边地面,所述蓄水池(7)的开口为敞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纵排所述降水孔(2)的数量相等,且每排在周向方向的高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孔(2)包括纵向排布n个孔的第一纵排孔和纵向排布n-1个孔的第二纵排孔,所述第一纵排孔和所述第二纵排孔在周向上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排孔和所述第二纵排孔在纵向上错落排布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排孔的孔和所述第二纵排孔的孔均在纵向上均匀分布,且间隔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管(1)的外周包裹有至少两层密目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管(1)为整根波纹管,所述降水孔(2)通过钻孔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7)通过钢板焊接成型,所述蓄水池(7)的表面喷涂有保护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管(1)内通过支架(5)固定有兜网(4),所述抽水泵(3)安装于所述兜网(4)内。
CN201922030853.0U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节能降水装置 Active CN211257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0853.0U CN211257028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节能降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0853.0U CN211257028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节能降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7028U true CN211257028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2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30853.0U Active CN211257028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节能降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70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2585A (zh) * 2022-04-26 2022-06-14 北京建达宏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降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2585A (zh) * 2022-04-26 2022-06-14 北京建达宏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降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1250B (zh) 一种具有水资源调节功能的绿化挡土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CN106906888A (zh) 一种住宅区海绵城市设施系统
CN206986900U (zh) 一种带有利于排水结构的基坑支护
CN106193132A (zh) 用于深基坑高水位建筑物底板的泄压抗浮系统及其用于泄压抗浮的方法
CN211257028U (zh) 一种节能降水装置
CN203938558U (zh) 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
CN205875342U (zh) 一种城市雨水过滤存储渗漏系统
CN206859201U (zh) 膨胀土基坑简易泄水、泄压结构
CN210737511U (zh) 塔式地下水压力回灌设备
CN106638629A (zh) 一种用于黄土边坡坡面绿化的装置
CN111851574A (zh) 一种自嵌式景观挡土墙
CN204418194U (zh) 用于高透水性砂层基坑降水装置
CN105780907A (zh) 一种新型雨水储存渗漏罐
CN206128145U (zh) 用于深基坑高水位建筑物底板的泄压抗浮系统
CN205669248U (zh) 市政雨水收集排放装置
CN210086427U (zh) 一种虹吸渗排管
CN212271176U (zh) 一种雨水井及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CN213741347U (zh)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灌溉装置
CN103590430A (zh) 一种尾矿库高效竖直排渗装置
CN210562507U (zh) 一种新型排水管
CN203284291U (zh) 微创开挖土地渗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8183719U (zh) 一种暗管排水管道系统
CN203701194U (zh) 屋面雨水收集装置
CN206418510U (zh) 悬挂式基坑排水系统
CN207063096U (zh) 地下集水井汇合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