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6953U - 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6953U
CN211256953U CN201921769946.9U CN201921769946U CN211256953U CN 211256953 U CN211256953 U CN 211256953U CN 201921769946 U CN201921769946 U CN 201921769946U CN 211256953 U CN211256953 U CN 211256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arc
pile body
reinforcing
reinfor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99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鸿钧
陈春梅
张吟
戴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ED LEAF GAR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ED LEAF GAR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ED LEAF GAR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ED LEAF GARD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699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6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6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6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包括桩身和加强结构,桩身为中空结构,加强结构设置在桩身上,加强结构包括弧形导管和弧形加强条,弧形加强条设置在弧形导管内,弧形导管穿过并固定在桩身的侧壁上,弧形导管的外端设置有柔性封口;采用空心增强桩结构,现场浇筑施工能够减少运输成本,并且在现场浇筑的过程中,能够改变增强桩的外壁光滑的特点,形成异形桩结构,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摩擦力,现场施工的桩身质量有保障,承载力高,能够大大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桩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沿海广泛分布着大量深厚软土地基,土质主要为淤泥质土,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渗透性低等特点,在建筑工程前通常需要进行地基处理。预制桩是应用非常普遍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最为常见的预制桩桩型。
预制桩施工通常采用夯击、振动或静压的方式施工,但是预制桩表面一般比较光滑,桩周软土抗剪强度又较低,因而桩侧摩擦阻力偏低,导致承载力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的技术方案,采用空心增强桩结构,现场浇筑施工能够减少运输成本,并且在现场浇筑的过程中,能够改变增强桩的外壁光滑的特点,形成异形桩结构,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摩擦力,现场施工的桩身质量有保障,承载力高,能够大大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和加强结构,桩身为中空结构,加强结构设置在桩身上,加强结构包括弧形导管和弧形加强条,弧形加强条设置在弧形导管内,弧形导管穿过并固定在桩身的侧壁上,弧形导管位于桩身内部的一侧呈竖直状态,弧形导管位于桩身外部的一侧呈水平状态,弧形导管的外端设置有柔性封口;安装时通过夯实或静压将桩身压入地基中,再利用立管分别向弧形导管的内部注入具有混凝土,弧形加强条在注入的混凝土的压力作用下沿弧形导管向外侧移动,弧形加强条的底端会穿破柔性封口的束缚伸入桩身外的地基中,使桩身的外壁形成若干个凸起,实现了桩身的异形化,柔性封口采用塑料薄膜或者纸封的形式,能够防止在安装时弧形加强条与弧形导管分开,又不阻挡弧形加强条受力后的运动,增大土壤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桩身的底部设置有锥形桩头;锥形桩头能够减小安装阻力。
进一步,桩身的顶部设置有受力板,受力板上设置有浇筑口,浇筑口的内径小于桩身的内径;安装时采用夯击或静压受力板,增大了与动力设备的连接面积,防止桩身受力过大而破裂。
进一步,受力板的下方设置有变径桩,变径桩上宽下窄,变径桩的底部与桩身的侧壁固定连接;变径桩的设置能够使受力板入土更加顺畅。
进一步,加强结构共设置有多组,加强结构分别设置在桩身的两侧,位于桩身同一侧的加强结构上下呈互不对齐设置;加强结构设置多组的目的是充分保证桩身外侧异形结构的数量,为了防止某些弧形加强条外移失败而导致增强桩整体失效,加强结构上下不对齐设置保证了输送混凝土的立管能够与弧形导管连接畅通。
进一步,弧形导管的竖直端顶部设置安装套,安装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现场浇筑时采用立管向弧形导管的内部灌输混凝土,立管的底部能够通过旋转固定在安装套上,保证了混凝土不会从两者的接口处流出,从而保证弧形导管内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压力能够将弧形加强条向外侧推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通过夯实或静压将桩身压入地基中,再利用立管分别向弧形导管的内部注入具有混凝土,弧形加强条在注入的混凝土的压力作用下沿弧形导管向外侧移动,弧形加强条的底端会穿破柔性封口的束缚伸入桩身外的地基中,使桩身的外壁形成若干个凸起,实现了桩身的异形化,柔性封口采用塑料薄膜或者纸封的形式,能够防止在安装时弧形加强条与弧形导管分开,又不阻挡弧形加强条受力后的运动,增大土壤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采用空心增强桩结构,现场浇筑施工能够减少运输成本,并且在现场浇筑的过程中,能够改变增强桩的外壁光滑的特点,形成异形桩结构,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摩擦力,现场施工的桩身质量有保障,承载力高,能够大大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结构与桩身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身;2-加强结构;3-弧形导管;4-弧形加强条;5-柔性封口;6-锥形桩头;7-受力板;8-浇筑口;9-变径桩;10-安装套;11-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包括桩身1和加强结构2,桩身1为中空结构,加强结构2设置在桩身1上,加强结构2包括弧形导管3和弧形加强条4,弧形加强条4设置在弧形导管3内,弧形导管3穿过并固定在桩身1的侧壁上,弧形导管3位于桩身1内部的一侧呈竖直状态,弧形导管3位于桩身1外部的一侧呈水平状态,弧形导管3的外端设置有柔性封口5;安装时通过夯实或静压将桩身1压入地基中,再利用立管分别向弧形导管3的内部注入具有混凝土,弧形加强条4在注入的混凝土的压力作用下沿弧形导管3向外侧移动,弧形加强条4的底端会穿破柔性封口5的束缚伸入桩身1外的地基中,使桩身1的外壁形成若干个凸起,实现了桩身1的异形化,柔性封口5采用塑料薄膜或者纸封的形式,能够防止在安装时弧形加强条4与弧形导管3分开,又不阻挡弧形加强条4受力后的运动,增大土壤的接触面积。
桩身1的底部设置有锥形桩头6;锥形桩头6能够减小安装阻力。
桩身1的顶部设置有受力板7,受力板7上设置有浇筑口8,浇筑口8的内径小于桩身1的内径;安装时采用夯击或静压受力板7,增大了与动力设备的连接面积,防止桩身1受力过大而破裂。
受力板7的下方设置有变径桩9,变径桩9上宽下窄,变径桩9的底部与桩身1的侧壁固定连接;变径桩9的设置能够使受力板7入土更加顺畅。
加强结构2共设置有多组,加强结构2分别设置在桩身1的两侧,位于桩身1同一侧的加强结构2上下呈互不对齐设置;加强结构2设置多组的目的是充分保证桩身1外侧异形结构的数量,为了防止某些弧形加强条4外移失败而导致增强桩整体失效,加强结构2上下不对齐设置保证了输送混凝土的立管能够与弧形导管3连接畅通。
弧形导管3的竖直端顶部设置安装套10,安装套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11;现场浇筑时采用立管向弧形导管3的内部灌输混凝土,立管的底部能够通过旋转固定在安装套10上,保证了混凝土不会从两者的接口处流出,从而保证弧形导管3内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压力能够将弧形加强条4向外侧推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通过夯实或静压将桩身1压入地基中,再利用立管分别向弧形导管3的内部注入具有混凝土,弧形加强条4在注入的混凝土的压力作用下沿弧形导管3向外侧移动,弧形加强条4的底端会穿破柔性封口5的束缚伸入桩身1外的地基中,使桩身1的外壁形成若干个凸起,实现了桩身1的异形化,柔性封口5采用塑料薄膜或者纸封的形式,能够防止在安装时弧形加强条4与弧形导管3分开,又不阻挡弧形加强条4受力后的运动,增大土壤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采用空心增强桩结构,现场浇筑施工能够减少运输成本,并且在现场浇筑的过程中,能够改变增强桩的外壁光滑的特点,形成异形桩结构,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摩擦力,现场施工的桩身1质量有保障,承载力高,能够大大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和加强结构,所述桩身为中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设置在所述桩身上,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弧形导管和弧形加强条,所述弧形加强条设置在所述弧形导管内,所述弧形导管穿过并固定在所述桩身的侧壁上,所述弧形导管位于所述桩身内部的一侧呈竖直状态,所述弧形导管位于所述桩身外部的一侧呈水平状态,所述弧形导管的外端设置有柔性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的底部设置有锥形桩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的顶部设置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上设置有浇筑口,所述浇筑口的内径小于所述桩身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的下方设置有变径桩,所述变径桩上宽下窄,所述变径桩的底部与所述桩身的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共设置有多组,所述加强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桩身的两侧,位于所述桩身同一侧的所述加强结构上下呈互不对齐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管的竖直端顶部设置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CN201921769946.9U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 Active CN211256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9946.9U CN211256953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9946.9U CN211256953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6953U true CN211256953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9946.9U Active CN211256953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69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1823A (zh) * 2020-10-12 2021-01-29 杜文中 一种层叠浇筑式混凝土桩及其浇筑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1823A (zh) * 2020-10-12 2021-01-29 杜文中 一种层叠浇筑式混凝土桩及其浇筑工艺
CN112281823B (zh) * 2020-10-12 2022-02-18 赣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层叠浇筑式混凝土桩及其浇筑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7361B (zh) 一种高聚物材料注浆楔形预制桩的施工方法
CN104032726A (zh) 后注浆带帽刚性桩与排水体组合型地基处理技术
CN105804052A (zh) 注浆管路结构、预制注浆管路的x型异型桩及其注浆方法
CN202969393U (zh) 一种公路高填方涵洞的加筋减载结构
CN205636721U (zh) 滤井真空预压加固深厚软土地基的设备
CN102839691B (zh) 无砂水泥管深井降水井口快速封堵方法及其装置
CN211256953U (zh) 一种改善地基应力的增强桩结构
CN207121896U (zh) 预制空心抗拔桩
CN104278671B (zh) 插入倒置杯型钢桶的劲性水泥土搅拌支护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4196013B (zh) 一种复合y形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04045A (zh) 滤井真空预压加固深厚软土地基的设备及方法
CN203701124U (zh) 一种侧壁开孔钢管内压注水泥浆的桩基础
CN111254909B (zh) 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
CN110453673B (zh) 一种墩式基础加固结构及方法
CN210263026U (zh) 一种出地坪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钢套筒抗浮结构
CN103741682B (zh) 一种碳纤维布袋现浇反拱曲面组合异形桩的施工方法
CN202627007U (zh) 一种塑性混凝土咬合桩止水装置
CN201865118U (zh) 压浆螺旋锚基础
CN201635072U (zh) 一种桩心注浆静压锚杆桩成桩装置
CN205475098U (zh) 一种面板堆石坝防渗结构
CN104912057B (zh)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205329735U (zh) 一种基坑开挖临近既有浅基础保护结构
CN204690730U (zh) 地下连续墙骨架
CN206768890U (zh) 一种河岸边的建筑基础的加固作业平台
CN208578025U (zh) 一种用于填海筑岛能排水的多功能管桩的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