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5368U -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5368U
CN211255368U CN201921937706.5U CN201921937706U CN211255368U CN 211255368 U CN211255368 U CN 211255368U CN 201921937706 U CN201921937706 U CN 201921937706U CN 211255368 U CN211255368 U CN 211255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rane
water
opposite
edges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377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z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377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5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5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5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设置有第一膜过滤单元和第二膜过滤单元,第一膜过滤单元和第二膜过滤单元以管路连接。第一膜过滤单元与第二膜过滤单元的水流流动方向不同且非平行,从而可以提高纯水/浓水比例,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由两个独立的膜过滤单元,基于反渗透滤芯是从后端先结垢的情况,所以用户只需要更换第二膜过滤单元,而无需去更换未失效的第一膜过滤单元,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更换成本。一种净水机,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和净水机主体,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装配于净水机主体。该净水机能在不影响膜元件寿命有产水水质下,提高纯水/浓水比例。

Description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的滤芯技术,纯水/浓水比例调节绝大部为1:1或者2:1,这些纯水/浓水比例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现有技术中制约纯水/浓水比例提高的原因有三个,如下:1、降低膜元件寿命;2、降低产水水质,3、造成膜元件和系统浓水延程流道内的堵塞。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该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能在不影响膜元件寿命有产水水质下,提高纯水/浓水比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设置有第一膜过滤单元和第二膜过滤单元,第一膜过滤单元和第二膜过滤单元以管路连接。
所述第一膜过滤单元与第二膜过滤单元的水流流动方向不同且非平行。
将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的纯水/浓水比例定义为C,存在C>2:1。
原水进入第一膜过滤单元经处理后得到浓水A和纯水A,浓水A进入第二膜过滤单元经处理后得到浓水B和纯水B,纯水A和纯水B汇合流出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浓水B流出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
将第一膜过滤单元的失效时长定义为E1,将第二膜过滤单元的失效时长定义为E2,存在E1>E2
优选的,上述C≥3:1。
将第一膜过滤单元的产水量定义为D1,将第二膜过滤单元的产水量定义为D2,存在D1≥D2
优选的,上述第一膜过滤单元设置有第一纯水管和第一过滤膜,第一纯水管和第一过滤膜水路连接,所述第一过滤膜为以第一纯水管为中心卷成柱状的第一过滤膜。
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膜设置有进水面和产水面,所述第一纯水管位于产水面侧。
优选的,上述第二膜过滤单元设置有第二纯水管和第二过滤膜,第二纯水管和第二过滤膜水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膜为以第二纯水管为中心卷成柱状的第二过滤膜。
优选的,上述第二过滤膜设置有进水面和产水面,所述第二纯水管位于产水面侧。
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1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1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1长A和第1长B。
第1宽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第1长A为原水进水口,第1长B为浓水A出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2长A和第2长B。
第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第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2宽B为原水进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3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3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3长A和第3长B。
第3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3宽A处留有进水口,第3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3宽A处留有原水进水口,第3宽B为浓水A出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一膜过滤单元还设置有第一进水管。
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4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4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4长A和第4长B。
第一进水管位且进水面且与第4宽A相抵,原水从第一进水管进入进水面,第4长A和第4长B分别沿进水面、第一进水管及第4宽A进行密封处理,第4宽B为浓水A出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5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5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5长A和第5长B。
第5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5宽A处留有原水进水口,第5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5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5宽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沿第5宽A中部且与第5长A平行处进行使水流折流的密封处理。
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膜设置两个第一过滤子膜,将两个第一过滤子膜定义为第11过滤子膜和第12过滤子膜,水流流动方向从第11过滤子膜至第12过滤子膜。
优选的,上述第11过滤子膜的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61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61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61长A和第61长B,第61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61宽A处留有原水进水口,第61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第61宽B为浓水A1出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12过滤子膜的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6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6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62长A和第62长B。
第6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第6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61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61宽B为浓水A1进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61长B与第62长A平行抵接。
优选的,上述第二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1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1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1长a和第1长b。
第1宽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第1长a为浓水A进水口,第1长b为浓水B出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二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2长a和第2长b。
第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第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B出水口,第2宽b为浓水A进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二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3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3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3长a和第3长b。
第3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3宽a处留有浓水A进水口,第3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3宽a处留有浓水A进水口,第3宽b为浓水B出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二膜过滤单元还设置有第二进水管。
优选的,上述第二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4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4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4长a和第4长b。
第二进水管位且进水面且与第4宽a相抵,浓水A从第二进水管进入进水面,第4长a和第4长b分别沿进水面、第二进水管及第4宽a进行密封处理,第4宽b为浓水B出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二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5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5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5长a和第5长b。
第5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5宽a处留有浓水A进水口,第5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5宽a处留有浓水B出水口,第5宽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沿第5宽a中部且与第5长a平行处进行使水流折流的密封处理。
优选的,上述第二过滤膜设置两个第二过滤子膜,将两个第二过滤子膜定义为第21过滤子膜和第22过滤子膜,水流流动方向从第21过滤子膜至第22过滤子膜。
优选的,上述第21过滤子膜的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61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61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61长a和第61长b,第61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61宽a处留有浓水A进水口,第61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第61宽b为浓水B1出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22过滤子膜的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6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6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62长a和第62长b,第6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第6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61宽a处留有浓水B出水口,第61宽b为浓水B1进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61长b与第62长a平行抵接。
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2长A和第2长B。
第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且第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2宽B为原水进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二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2长a和第2长b。
第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且第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2宽b为原水进水口。
优选的,上述第一膜过滤单元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膜;
优选的,上述第二膜过滤单元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滤膜。
优选的,上述第一膜过滤单元的一个端面或两个端面为进水面。
优选的,上述第二膜过滤单元的一个端面或两个端面为进水面。
优选的,上述第一纯水中心管设置有多条。
优选的,上述第二纯水中心管设置有多条。
优选的,上述第一进水管设置有多条。
优选的,上述第二进水管设置有多条。
优选的,上述第一膜过滤单元为第一反渗透膜过滤单元或者第一纳滤膜过滤单元。
优选的,上述第二膜过滤单元为第二反渗透膜过滤单元或者第二纳滤膜过滤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设置有第一膜过滤单元和第二膜过滤单元,第一膜过滤单元和第二膜过滤单元以管路连接。第一膜过滤单元与第二膜过滤单元的水流流动方向不同且非平行;将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的纯水/浓水比例定义为C,存在C>2:1,从而可以提高纯水/浓水比例,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由两个独立的膜过滤单元,基于反渗透滤芯是从后端先结垢的情况,所以用户只需要更换第二膜过滤单元,而无需去更换未失效的第一膜过滤单元,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更换成本。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净水机。该净水机能在不影响膜元件寿命有产水水质下,提高纯水/浓水比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净水机,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和净水机主体,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装配于净水机主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净水机,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和净水机主体,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装配于净水机主体。该净水机能在不影响膜元件寿命有产水水质下,提高纯水/浓水比例。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2为第一过滤膜的第1种结构方式。
图3为第一过滤膜的第2种结构方式。
图4为第一过滤膜的第3种结构方式。
图5为第一过滤膜的第4种结构方式。
图6为第一过滤膜的第5种结构方式。
图7为第一过滤膜的第6种结构方式。
图8为第一过滤膜的第7种结构方式。
图9为第二过滤膜的第1种结构方式。
图10为第二过滤膜的第2种结构方式。
图11为第二过滤膜的第3种结构方式。
图12为第二过滤膜的第4种结构方式。
图13为第二过滤膜的第5种结构方式。
图14为第二过滤膜的第6种结构方式。
图15为第二过滤膜的第7种结构方式。
图1至图15中,包括有:
第一膜过滤单元1、第一纯水管11、第一过滤膜12、第一进水管13、第11过滤子膜14、第12过滤子膜15、
第二膜过滤单元2、第二纯水管21、第二过滤膜22、第二进水管23、第21过滤子膜24、第21过滤子膜25。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如图1至15所示,设置有第一膜过滤单元1和第二膜过滤单元2,第一膜过滤单元1和第二膜过滤单元2以管路连接。
第一膜过滤单元1与第二膜过滤单元2的水流流动方向不同且非平行。
将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的纯水/浓水比例定义为C,存在C>2:1。
原水进入第一膜过滤单元1经处理后得到浓水A和纯水A,浓水A进入第二膜过滤单元2经处理后得到浓水B和纯水B,纯水A和纯水B汇合流出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浓水B流出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
进一步的C≥3:1。
将第一膜过滤单元1的失效时长定义为E1,将第二膜过滤单元2的失效时长定义为E2,存在E1>E2。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膜过滤单元2位于第一膜过滤单元11的后端。第二膜过滤单元2优于第一膜过滤单元1先结垢,所以第二膜过滤单元2的失效时长小于第一膜过滤单元1的失效时长;从而第二膜过滤单元2的更换频率大于第一膜过滤单元1的更换频率。
膜反渗透滤芯失效的很多情况并不是整体失效,而是靠近浓水出口段的有效面积出现堵塞和结垢,造成膜元件的产水能力下降。本实用新型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由两个独立的部件构成,基于反渗透滤芯是从后端先结垢的情况,所以用户只需要更换第二膜过滤单元2,而无需去更换未失效的第一膜过滤单元1,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更换成本。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膜过滤单元1的产水量定义为D1,将第二膜过滤单元2的产水量定义为D2,存在D1≥D2。本实用新型的D2可以为D1的0.5倍、0.4倍、0.3倍、0.25倍、0.2倍等,只要是少于等于1.0倍的任意倍数都可以,具体的倍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具体为D2为0.2D1。根据大量实验证实当0.2D1时,可以有效保证第一膜过滤单元11的洁净,同时又可以降低第二膜过滤单元2的更换成本。
第一膜过滤单元1设置有纯水A通道的第一纯水管11和第一过滤膜12,第一纯水管11和第一过滤膜12水路连接,所述第一过滤膜12为以第一纯水管11为中心卷成柱状的第一过滤膜12。第一过滤膜12设置有进水面和产水面,所述第一纯水管11位于产水面侧。
第二膜过滤单元2设置有第二纯水管21和第二过滤膜22,第二纯水管21和第二过滤膜22水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膜22为以第二纯水管21为中心卷成柱状的第二过滤膜22。第二过滤膜22设置有进水面和产水面,所述第二纯水管21位于产水面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滤膜12设置有7种结构方式,具体如下:
第一种、第一过滤膜12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12,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1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1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1长A和第1长B,第1宽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第1长A为原水进水口,第1长B为浓水A出水口。
第2种、第一过滤膜12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12,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2长A和第2长B,第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第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2宽B为原水进水口。
第3种、第一过滤膜12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12,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3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3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3长A和第3长B,第3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3宽A处留有进水口,第3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3宽A处留有原水进水口,第3宽B为浓水A出水口。
第4种、第一膜过滤单元1还设置有第一进水管13,第一过滤膜12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12,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4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4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4长A和第4长B,第一进水管13位且进水面且与第4宽A相抵,原水从第一进水管13进入进水面,第4长A和第4长B分别沿进水面、第一进水管13及第4宽A进行密封处理,第4宽B为浓水A出水口。
第5种、第一过滤膜12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12,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5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5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5长A和第5长B,第5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5宽A处留有原水进水口,第5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5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5宽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沿第5宽A中部且与第5长A平行处进行使水流折流的密封处理。
第6种、第一过滤膜12设置两个第一过滤子膜,将两个第一过滤子膜定义为第11过滤子膜14和第12过滤子膜15,水流流动方向从第11过滤子膜14至第12过滤子膜15。第11过滤子膜14的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61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61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61长A和第61长B,第61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61宽A处留有原水进水口,第61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第61宽B为浓水A1出水口。
第12过滤子膜15的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6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6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62长A和第62长B,第6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第6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61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61宽B为浓水A1进水口。第61长B与第62长A平行抵接。
第7种、第一过滤膜12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12,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2长A和第2长B,第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且第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2宽B为原水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过滤膜22设置也有7种结构方式,具体如下:
第1种、第二过滤膜22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22,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1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1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1长a和第1长b,第1宽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第1长a为浓水A进水口,第1长b为浓水B出水口。
第2种、第二过滤膜22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22,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2长a和第2长b,第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第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B出水口,第2宽b为浓水A进水口。
第3种、第二过滤膜22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22,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3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3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3长a和第3长b,第3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3宽a处留有浓水A进水口,第3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3宽a处留有浓水A进水口,第3宽b为浓水B出水口。
第4种、第二膜过滤单元2还设置有第二进水管23,第二过滤膜22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22,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4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4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4长a和第4长b,第二进水管23位且进水面且与第4宽a相抵浓水A从第二进水管23进入进水面,第4长a和第4长b分别沿进水面、第二进水管23及第4宽a进行密封处理,第4宽b为浓水B出水口。
第5种、第二过滤膜22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22,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5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5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5长a和第5长b,第5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5宽a处留有浓水A进水口,第5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5宽a处留有浓水B出水口,第5宽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沿第5宽a中部且与第5长a平行处进行使水流折流的密封处理。本结构方式能够增加压力,从而更好地抗结垢及抗污染。
第6种、第二过滤膜22设置两个第二过滤子膜,将两个第二过滤子膜定义为第21过滤子膜24和第22过滤子膜25,水流流动方向从第21过滤子膜24至第22过滤子膜25。
第21过滤子膜24的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61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61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61长a和第61长b,第61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61宽a处留有浓水A进水口,第61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第61宽b为浓水B1出水口。
第22过滤子膜25的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6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6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62长a和第62长b,第6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第6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61宽a处留有浓水B出水口,第61宽b为浓水B1进水口。第61长b与第62长a平行抵接。本结构方式能够增加压力,从而更好地抗结垢及抗污染。
第7种、第二过滤膜22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22,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2长a和第2长b,第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且第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2宽b为原水进水口。
第一过滤膜12和第二过滤膜22的第1种结构方式的都可以减少压力损失,但抗结垢及污染能力较其他结构方式好,因此在前段运行水量大水质好的情况下,第一过滤膜12优先选用第1种结构方式。而第二过滤膜22优先选用第2至第7种结构方式,因此在后期的水质变差,水量变小时,增加水路长度能够提高流速从而提高抗结垢及抗污染效果。
同时为了保证第一膜过滤单元1与第二膜过滤单元2的水流流动方向不同且非平行,因此第一过滤膜12与第二过滤膜22的结构方式并不能同时选用相对应的结构方式,如第一过滤膜12选用第2种时,第二过滤膜22需选用第2种以外的其他6种。本实施例具体第一过滤膜12选用第1种结构方式,而第二过滤膜22选用第6种结构方式。
该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设置有第一膜过滤单元1和第二膜过滤单元2,第一膜过滤单元1和第二膜过滤单元2以管路连接。第一膜过滤单元1与第二膜过滤单元2的水流流动方向不同且非平行;将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的纯水/浓水比例定义为C,存在C>2:1,从而可以提高纯水/浓水比例,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由两个独立的膜过滤单元,基于反渗透滤芯是从后端先结垢的情况,所以用户只需要更换第二膜过滤单元2,而无需去更换未失效的第一膜过滤单元1,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更换成本。
实施例2。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膜过滤单元1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膜12。第二膜过滤单元2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滤膜22。
本实用新型第一膜过滤单元1的一个端面或两个端面为进水面。
本实用新型第二膜过滤单元2的一个端面或两个端面为进水面。
本实施例具体的第一膜过滤单元1和第二膜过滤单元2两个端面都为进水面。
需说明的是,因为根据第一过滤膜12的第2种只一个浓水B出水口,当存在多个第一过滤膜12时,不同的第一过滤膜12交错卷成柱状,从而使浓水B出水口分布于柱状的两个端。第二过滤膜22人两个端面与上述相同。
该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设置有第一膜过滤单元1和第二膜过滤单元2,第一膜过滤单元1和第二膜过滤单元2以管路连接。第一膜过滤单元1与第二膜过滤单元2的水流流动方向不同且非平行;将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的纯水/浓水比例定义为C,存在C>2:1,从而可以提高纯水/浓水比例,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由两个独立的膜过滤单元,基于反渗透滤芯是从后端先结垢的情况,所以用户只需要更换第二膜过滤单元2,而无需去更换未失效的第一膜过滤单元1,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更换成本。
实施例3。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纯水中心管设置有多条。第二纯水中心管设置有多条。第一进水管13设置有多条。第二进水管23设置有多条。
本实用新型第一膜过滤单元1为第一反渗透膜过滤单元1或者第一纳滤膜过滤单元1,本实施例具体的第一膜过滤单元1为第一反渗透膜过滤单元1。
本实用新型第二膜过滤单元2为第二反渗透膜过滤单元2或者第二纳滤膜过滤单元2,本实施例具体的第二膜过滤单元2为第二反渗透膜过滤单元2。
该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设置有第一膜过滤单元1和第二膜过滤单元2,第一膜过滤单元1和第二膜过滤单元2以管路连接。第一膜过滤单元1与第二膜过滤单元2的水流流动方向不同且非平行;将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的纯水/浓水比例定义为C,存在C>2:1,从而可以提高纯水/浓水比例,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由两个独立的膜过滤单元,基于反渗透滤芯是从后端先结垢的情况,所以用户只需要更换第二膜过滤单元2,而无需去更换未失效的第一膜过滤单元1,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更换成本。
实施例4。
一种净水机,具有如实施例1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和净水机主体,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装配于净水机主体。
需要说明的是,净水机主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不是本申请的主要实用新型点。现有技术中的净水机主体结构均适合作为本申请中的净水机主体,在此不再赘述。
该净水机,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和净水机主体,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装配于净水机主体。该净水机能在不影响膜元件寿命有产水水质下,提高纯水/浓水比例。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29)

1.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一膜过滤单元和第二膜过滤单元,第一膜过滤单元和第二膜过滤单元以管路连接;
所述第一膜过滤单元与第二膜过滤单元的水流流动方向不同且非平行;
将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的纯水/浓水比例定义为C,存在C>2:1;
原水进入第一膜过滤单元经处理后得到浓水A和纯水A,浓水A进入第二膜过滤单元经处理后得到浓水B和纯水B,纯水A和纯水B汇合流出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浓水B流出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第一膜过滤单元的失效时长定义为E1,将第二膜过滤单元的失效时长定义为E2,存在E1>E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第一膜过滤单元的产水量定义为D1,将第二膜过滤单元的产水量定义为D2,存在D1≥D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过滤单元设置有纯水A通道的第一纯水管和第一过滤膜,第一纯水管和第一过滤膜水路连接,所述第一过滤膜为以第一纯水管为中心卷成柱状的第一过滤膜;
所述第一过滤膜设置有进水面和产水面,所述第一纯水管位于产水面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过滤单元设置有第二纯水管和第二过滤膜,第二纯水管和第二过滤膜水路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膜为以第二纯水管为中心卷成柱状的第二过滤膜;
所述第二过滤膜设置有进水面和产水面,所述第二纯水管位于产水面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1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1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1长A和第1长B,
第1宽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第1长A为原水进水口,第1长B为浓水A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2长A和第2长B,
第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第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2宽B为原水进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3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3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3长A和第3长B,
第3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3宽A处留有进水口,第3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3宽A处留有原水进水口,第3宽B为浓水A出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过滤单元还设置有第一进水管;
所述第一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4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4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4长A和第4长B,
第一进水管位且进水面且与第4宽A相抵,原水从第一进水管进入进水面,第4长A和第4长B分别沿进水面、第一进水管及第4宽A进行密封处理,第4宽B为浓水A出水口。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5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5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5长A和第5长B,
第5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5宽A处留有原水进水口,第5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5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5宽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沿第5宽A中部且与第5长A平行处进行使水流折流的密封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膜设置两个第一过滤子膜,将两个第一过滤子膜定义为第11过滤子膜和第12过滤子膜,水流流动方向从第11过滤子膜至第12过滤子膜;
所述第11过滤子膜的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61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61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61长A和第61长B,第61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61宽A处留有原水进水口,第61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第61宽B为浓水A1出水口;
所述第12过滤子膜的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6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6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62长A和第62长B,
第6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第6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61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61宽B为浓水A1进水口;
所述第61长B与第62长A平行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或者10或者11或者12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1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1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1长a和第1长b,
第1宽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第1长a为浓水A进水口,第1长b为浓水B出水口。
14.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9或者10或者11或者12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2长a和第2长b,
第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第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B出水口,第2宽b为浓水A进水口。
15.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或者10或者11或者12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3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3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3长a和第3长b,
第3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3宽a处留有浓水A进水口,第3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3宽a 处留有浓水A进水口,第3宽b为浓水B出水口。
16.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或者9或者11或者12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过滤单元还设置有第二进水管;
所述第二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4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4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4长a和第4长b,
第二进水管位且进水面且与第4宽a相抵,浓水A从第二进水管进入进水面,第4长a和第4长b分别沿进水面、第二进水管及第4宽a进行密封处理,第4宽b为浓水B出水口。
17.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或者9或者10或者12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5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5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5长a和第5长b,
第5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5宽a处留有浓水A进水口,第5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5宽a处留有浓水B出水口,第5宽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沿第5宽a中部且与第5长a平行处进行使水流折流的密封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或者9或者10或者11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膜设置两个第二过滤子膜,将两个第二过滤子膜定义为第21过滤子膜和第22过滤子膜,水流流动方向从第21过滤子膜至第22过滤子膜;
所述第21过滤子膜的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61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61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61长a和第61长b,第61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61宽a处留有浓水A进水口,第61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第61宽b为浓水B1出水口;
所述第22过滤子膜的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6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6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62长a和第62长b,第6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第6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接近第61宽a处留有浓水B出水口,第61宽b为浓水B1进水口;
所述第61长b与第62长a平行抵接。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一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2长A和第2长B,
第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且第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2宽B为原水进水口。
20.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10或者11或者12或者19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膜为对折成双层长方形结构的第二过滤膜,且进水面相对,对折边为长方形的短边,将对折边定义为第2宽a,将与对折边相对的短边定义为第2宽b,与对折边相邻的两条长边定义为第2长a和第2长b,
第2长a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且第2长b沿进水面进行密封处理且在接近第2宽a处留有浓水A出水口,第2宽b为原水进水口。
2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过滤单元设置有多个第一过滤膜;
所述第二膜过滤单元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滤膜。
2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过滤单元的一个端面或两个端面为进水面。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过滤单元的一个端面或两个端面为进水面。
2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纯水中心管设置有多条。
2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纯水中心管设置有多条。
2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设置有多条。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管设置有多条。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过滤单元为第一反渗透膜过滤单元或者第一纳滤膜过滤单元;
所述第二膜过滤单元为第二反渗透膜过滤单元或者第二纳滤膜过滤单元。
29.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28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和净水机主体,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装配于净水机主体。
CN201921937706.5U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Active CN211255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7706.5U CN211255368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7706.5U CN211255368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5368U true CN211255368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2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37706.5U Active CN211255368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53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8023A (zh) * 2019-11-08 2020-02-21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8023A (zh) * 2019-11-08 2020-02-21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80089381A (ko) 유로가 일체형으로 형성된 측류유동형 ro필터
CN109264826A (zh) 一种反渗透膜结构、滤芯及净水机
CN211255368U (zh)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CN218795111U (zh) 一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13408252U (zh) 高流速卷式膜滤芯及包括其的净水器
CN212151720U (zh) 一种水流相向流动的滤水净化系统及净水器
CN210163222U (zh) 一种与后置活性炭复合的分体式反渗透滤芯及其净水器
CN209098258U (zh) 一种反渗透膜结构、滤芯及净水机
CN217068396U (zh)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及水处理装置
CN110818023A (zh) 一种双膜水流非平行式滤芯装置及一种净水机
CN209890302U (zh) 一种集成冲洗式滤芯及具有该滤芯的过滤系统
CN112689531B (zh) 导流网、膜元件和过滤组件
CN209974373U (zh) 集成式滤芯及具有该滤芯的过滤系统
CN209039123U (zh) 一种反渗透膜滤芯及净水器
CN109879459B (zh) 一种与后置活性炭复合的分体式反渗透滤芯及其净水器
CN203139905U (zh)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和反渗透净水设备
CN214809895U (zh) 一种模块式反渗透膜元件及反渗透组件
CN218795112U (zh) 一种复合反渗透膜组件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20968708U (zh) 膜元件、滤芯及净水装置
CN217410364U (zh) 一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CN209968135U (zh) 耐污式膜元件及具有该膜元件的滤芯
CN213446370U (zh) 交替逆向冲洗式滤芯装置及净水机
CN213924244U (zh) 多重过滤的复合滤芯
CN216946330U (zh) 基于饮用水除杂处理的反渗透结构
CN115738730B (zh) 一种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3

Address after: 528300 No. 2, North Xinxi 4th Road, Xiashi village, Lunjiao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1-6, north of the first floor of office building, block a, Shengda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Chestnu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Nepheline Village Committee, Lunjiao Sub-district Office,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en Xiaop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