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3619U - 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瓶盖及食品包装瓶 - Google Patents

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瓶盖及食品包装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3619U
CN211253619U CN201922102354.8U CN201922102354U CN211253619U CN 211253619 U CN211253619 U CN 211253619U CN 201922102354 U CN201922102354 U CN 201922102354U CN 211253619 U CN211253619 U CN 211253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mouth structure
bottle mouth
bottle cap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23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珊
杨杰
巴根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023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3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3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3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瓶盖及食品包装瓶,该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包括:瓶口结构;瓶盖,其具有外侧封凸起;外侧封凸起设于瓶盖的内壁顶面的边缘部;在瓶口结构内处于第一压力状态下,外侧封凸起的端部与瓶口结构的外侧壁的顶部抵接;在瓶口结构内的压力上升至第二压力状态下,随瓶盖的顶部向外凸起,外侧封凸起的端部偏移至瓶口结构的外侧壁的内侧。通过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瓶容易发生瓶爆和爆盖危险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瓶盖及食品包装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瓶盖及食品包装瓶。
背景技术
乳制品和果汁等液态食品,通常使用包装瓶来包装,以保护食品免受外物污染,便于储存和运输。为了保障对液态食品的有效保护,包装瓶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但是,液态食品,尤其是蛋白含量高、营养物质丰富的蛋白饮品,受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存放时间加长,有时会引起内容物变质产气,内容物释放出的气体会使包装瓶内的气压升高,发生涨瓶,容易造成瓶爆风险,在开盖时还容易发生爆盖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瓶盖及食品包装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瓶容易发生瓶爆和爆盖危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包括:瓶口结构;瓶盖,其具有外侧封凸起;所述外侧封凸起设于所述瓶盖的内壁顶面的边缘部;在所述瓶口结构内处于第一压力状态下,所述外侧封凸起的端部与所述瓶口结构的外侧壁的顶部抵接;在所述瓶口结构内的压力上升至第二压力状态下,随所述瓶盖的顶部向外凸起,所述外侧封凸起的端部偏移至所述瓶口结构的外侧壁的内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封凸起的轴截面呈三角形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封凸起从与所述瓶盖的内壁连接的一端至与所述瓶口结构抵接的一端,沿所述瓶口结构的由外向内的方向倾斜。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封凸起与所述瓶口结构的外侧壁相配合的单边过盈量为0.2mm-0.3m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瓶盖具有内塞凸起,所述内塞凸起自所述瓶盖的内壁顶面向所述瓶口结构内延伸,且与所述瓶口结构的内侧壁相配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塞凸起与所述瓶口结构的内侧壁相配合的单边过盈量为0.25m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瓶盖具有用于与所述瓶口结构的顶面抵接的顶面凸起,所述顶面凸起设于所述外侧封凸起和所述内塞凸起之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瓶盖的材料为树脂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盖,应用于上述的封口结构,所述瓶盖的内壁顶面的边缘部设有外侧封凸起;在瓶口结构内处于第一压力状态下,所述外侧封凸起的端部能够与所述瓶口结构的外侧壁的顶部抵接;在所述瓶口结构内的压力上升至第二压力状态下,随所述瓶盖的顶部向外凸起,所述外侧封凸起的端部能够偏移至所述瓶口结构的外侧壁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包装瓶,包括上述的封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包装瓶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口结构,通过瓶盖与瓶口结构配合,外侧封凸起与瓶口结构的外侧壁相抵接,能够产生较好的密封效果,有利于保障包装瓶内的食品的安全。
当包装瓶内的食品发生变质,包装瓶内的气压升高时,瓶盖在气压的作用下,向外凸起变形,并带动外侧封凸起发生偏移,脱离瓶口结构的外侧壁,使得外侧封凸起与瓶口结构之间产生缝隙,包装瓶内的气体能够通过该缝隙向外排出,可以避免发生涨瓶,减小了瓶爆和爆盖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在第一压力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A处在第二压力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瓶盖;11、瓶盖的轴线;12、瓶盖的内壁顶面
20、瓶口结构;21、瓶口结构的外侧壁;22、瓶口结构的顶面;23、瓶口结构的内侧壁;
30、外侧封凸起;31、延伸线;
40、内塞凸起;
50、顶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请参照图1-图3,该封口结构包括瓶口结构20和瓶盖10,瓶盖10具有外侧封凸起30,外侧封凸起30设于瓶盖的内壁顶面12的边缘部;在瓶口结构20内处于第一压力状态下,外侧封凸起30的端部与瓶口结构的外侧壁21的顶部抵接;在瓶口结构20内的压力上升至第二压力状态下,随瓶盖10的顶部向外凸起,外侧封凸起30的端部偏移至瓶口结构的外侧壁21的内侧。
第一压力状态为包装瓶储存食品的正常压力状态,通常情况下,第一压力为大气压。第二压力大于第一压力,可以根据所包装的食品来设定,可以设定为避免发生涨瓶的安全压力。优选地,第一压力与第二压力的压力差值为3bar-5bar。
该封口结构,通过瓶盖10与瓶口结构20配合,外侧封凸起30与瓶口结构的外侧壁21相抵接,能够产生较好的密封效果,有利于保障包装瓶内的食品的安全。当包装瓶内的食品发生变质,包装瓶内的气压升高时,瓶盖10在气压的作用下,向外凸起变形,并带动外侧封凸起30发生偏移,脱离瓶口结构的外侧壁21,使得外侧封凸起30与瓶口结构20之间产生缝隙,包装瓶内的气体能够通过该缝隙向外排出,可以避免发生涨瓶,减小了瓶爆和爆盖的风险。
外侧封凸起30呈环状,设于瓶盖的内壁顶面12的边缘部;如图3所示,当将该瓶盖10安装到瓶口结构20上时,外侧封凸起30抱住瓶口结构20,实现紧密的贴合,可以保障良好密封。外侧封凸起30的端部抵接于瓶口结构的外侧壁21的顶部,这样,如图4所示,在瓶盖10的顶部受压向外凸起时,外侧封凸起30受到瓶盖10顶部的向上的牵引力的作用,向上偏转,使得外侧封凸起30的端部越过瓶口结构的顶面22外轮廓,偏移至瓶口结构的顶面22的上方,此时外侧封凸起30的长度不足以抱住瓶口结构20,外侧封凸起30与瓶口结构20之间形成供气流流通的缝隙,使得密封失效。
进一步地,瓶盖10的内壁和瓶口结构20的外壁分别设有相配合的螺纹,以实现将瓶盖10连接到瓶口结构20上。
用户开启包装瓶后,可以再次使用该瓶盖10将瓶口密封。由于开启后,会导致包装瓶内的灭菌环境被破坏掉,再次密封后,包装瓶内的液态食品比较容易因变质而产生气体,使得包装瓶内的压力上涨,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口结构,能够进行泄压,从而减小了二次开盖时爆盖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外侧封凸起30的轴截面呈三角形状,以便于外侧封凸起30的端部与瓶口结构20的内壁抵接,实现紧密贴合,并且有利于外侧封凸起30在牵引力作用下发生偏转。
如图5所示,瓶盖10的轴截面上,以外侧封凸起30与瓶盖10的内壁的连接线的中点,至外侧封凸起30的顶点的连线,为外侧封凸起30的延伸线31。该延伸线31从与瓶盖10的内壁连接的一端至与瓶口结构20抵接的一端,沿图5所示的向下倾斜,即沿瓶口结构20的由外向内的方向倾斜。当瓶盖10装配到瓶口结构20上时,瓶盖10的轴线与瓶口结构20的轴线相重合。将外侧封凸起30设置为沿图5所示的方向倾斜,有利于在拧紧瓶盖10时,使外侧封凸起30与瓶口结构20更紧密地抵接到一起。优选地,该延伸线31与瓶盖的轴线11之间的倾斜角度为β,满足30°≤β≤60°。
为了提高密封性,外侧封凸起30的端部的内壁与瓶口结构的外侧壁21之间过盈配合,进一步地,单边过盈量为0.2mm-0.3mm,即外侧封凸起30的端部的内壁的半径,比瓶口结构的外侧壁21的半径小于0.2mm-0.3mm。优选地,单边过盈量为0.2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瓶盖10具有内塞凸起40,内塞凸起40自瓶盖的内壁顶面12向瓶口结构20内延伸,且与瓶口结构的内侧壁23相配合。在第一压力状态下,内塞凸起40箍设于瓶口结构20的内侧,以提高该封口结构的密封性;并且,在瓶盖10的顶部向外凸起时,内塞凸起40会随着瓶盖10的顶部发生偏移,在内塞凸起40与瓶口结构20之间形成缝隙。
进一步地,内塞凸起40与瓶口结构的内侧壁23相配合的单边过盈量为0.25mm,以提高配合面的密封性,并使得在包装瓶内的压力达到第二压力状态时,内塞凸起40可以随瓶盖10外凸而脱离瓶口结构20的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瓶盖10具有用于与瓶口结构的顶面22抵接的顶面凸起50,顶面凸起50设于外侧封凸起30和内塞凸起40之间。顶面凸起50可以提高第一压力状态下的密封性,并且在瓶盖10的顶部向外凸起时,随瓶盖10的顶部发生偏移,脱离瓶口结构的顶面2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瓶盖10的材料为树脂材料,使该瓶盖10在受压时可以向外凸起变形,并牵拉外侧封凸起30发生偏移,具体地,瓶盖10的材料为HDPE(HighDensity Polyethylene,高密度聚乙烯),可根据需要加入不同色母料。优选地,外侧封凸起30、内塞凸起40和顶面凸起50与瓶盖10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对具有外侧封凸起30、内塞凸起40和顶面凸起50的该封口结构进行了气密性测试。测试方法:按照30psi、50psi、60psi、65psi、70psi、75psi、80psi、85psi、90psi、95psi、100psi逐点上升,并保压1min检测,上升速度按照5psi/s。在各压力节点统计各瓶盖每次泄气的占比。检测结果如下表:
Figure BDA0002295392570000051
Figure BDA0002295392570000061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盖10,瓶盖的内壁顶面12的边缘部设有外侧封凸起30;在瓶口结构20内处于第一压力状态下,外侧封凸起30的端部能够与瓶口结构的外侧壁21的顶部抵接;在瓶口结构20内的压力上升至第二压力状态下,随瓶盖10的顶部向外凸起,外侧封凸起30的端部能够偏移至瓶口结构的外侧壁21的内侧。
使用该瓶盖,在包装瓶内的气压处于正常状态时,能够对瓶口进行良好地密封;当包装瓶内的食品发生变质,瓶内压力升高时,该瓶盖10能够进行自动泄压,减小了瓶爆和爆盖的风险。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包装瓶,包括上述的封口结构。具体地,该食品包装瓶包括瓶体,瓶口结构20设于该瓶体上,瓶盖10用于与瓶口结构20配合。该食品包装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对食品实现有效保护;当食品包装瓶内的压力升高时,该食品包装瓶可以自动泄压,减小了瓶爆和爆盖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瓶口结构;
瓶盖,其具有外侧封凸起;所述外侧封凸起设于所述瓶盖的内壁顶面的边缘部;
在所述瓶口结构内处于第一压力状态下,所述外侧封凸起的端部与所述瓶口结构的外侧壁的顶部抵接;
在所述瓶口结构内的压力上升至第二压力状态下,随所述瓶盖的顶部向外凸起,所述外侧封凸起的端部偏移至所述瓶口结构的外侧壁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封凸起的轴截面呈三角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封凸起从与所述瓶盖的内壁连接的一端至与所述瓶口结构抵接的一端,沿所述瓶口结构的由外向内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封凸起与所述瓶口结构的外侧壁相配合的单边过盈量为0.05mm-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具有内塞凸起,所述内塞凸起自所述瓶盖的内壁顶面向所述瓶口结构内延伸,且与所述瓶口结构的内侧壁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凸起与所述瓶口结构的内侧壁相配合的单边过盈量为0.25mm-0.3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具有用于与所述瓶口结构的顶面抵接的顶面凸起,所述顶面凸起设于所述外侧封凸起和所述内塞凸起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的材料为树脂材料。
9.一种瓶盖,应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的内壁顶面的边缘部设有外侧封凸起;
在瓶口结构内处于第一压力状态下,所述外侧封凸起的端部能够与所述瓶口结构的外侧壁的顶部抵接;
在所述瓶口结构内的压力上升至第二压力状态下,随所述瓶盖的顶部向外凸起,所述外侧封凸起的端部能够偏移至所述瓶口结构的外侧壁的内侧。
10.一种食品包装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结构。
CN201922102354.8U 2019-11-29 2019-11-29 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瓶盖及食品包装瓶 Active CN211253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2354.8U CN211253619U (zh) 2019-11-29 2019-11-29 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瓶盖及食品包装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2354.8U CN211253619U (zh) 2019-11-29 2019-11-29 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瓶盖及食品包装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3619U true CN211253619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90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2354.8U Active CN211253619U (zh) 2019-11-29 2019-11-29 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瓶盖及食品包装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3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42947A (en) Plastic closure with sealing flaps
US4560077A (en) Plastic closure cap
US6695161B2 (en) Plastic container closure
US9938050B2 (en) Closure with hinged tamper band
US4887730A (en) Freshness and tamper monitoring closure
US5020683A (en) Plastic closure
US10501241B2 (en) Mounting portion for a spout
US3473685A (en) Resilient closure with a frangible skirt
US10392161B2 (en) Container assembly with vent
US20110024422A1 (en) Closure
US2941562A (en) Container and closure therefor
US4726484A (en) Package employing unique closure seal and container therefor
CN211253619U (zh) 具有泄压功能的封口结构、瓶盖及食品包装瓶
US20070090111A1 (en) Closure arrangement for cans
WO2016084307A1 (ja) 密閉包装容器
TW201641379A (zh) 樹脂容器的蓋構造
US11939124B2 (en) Screw closure with controlled seal
CN111132908B (zh)
JP2000079954A (ja) 合成樹脂製容器蓋
US3333719A (en) Container and closure cap therefor
US4744486A (en) Sealing system for containers
US20230105179A1 (en) Tamper-evident cap
JP4514437B2 (ja) ベント機能を有するプラスチックキャップ
KR200291158Y1 (ko) 포장용기 뚜껑
CN111114994A (zh) 塑料双色防伪密封盖、采用塑料双色防伪密封盖的容器以及塑料双色防伪密封盖的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