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3053U - 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3053U
CN211253053U CN201921864321.0U CN201921864321U CN211253053U CN 211253053 U CN211253053 U CN 211253053U CN 201921864321 U CN201921864321 U CN 201921864321U CN 211253053 U CN211253053 U CN 211253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assembly
frame
main body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643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
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643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3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3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3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两支撑机构,两支撑机构均包括阻尼转动机构和用于支撑显示屏的支撑架,两阻尼转动机构分别固定于设备主体上部的相对两侧,两支撑架分别固定于两阻尼转动机构上,并分别能够在两阻尼转动机构的带动下相对于设备主体的上端面翻转至立式支撑位或卧式支撑位。当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需要储放或输运时,两支撑架即可在阻尼转动机构的带动下均转动至卧式支撑位,进而实现贴合设备主体的上端面设置,如此便显著降低了两支撑架所占用的装配空间,显著提升了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的输运和储存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作为一种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在快递运输、消防救援、航空表演以及电力巡检等诸多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无人机控制设备上通常都设置有用于支撑显示屏的固定架,固定架则通常是固定设置于无人机控制设备上,如此虽可实现对显示屏的有效支撑,但也占据了无人机控制设备的装配空间,降低了无人机控制设备输运和储存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支撑显示屏的固定架占据无人机控制设备的装配空间,降低了无人机控制设备输运和储存的便利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两支撑机构,两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阻尼转动机构和用于支撑显示屏的支撑架,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分别固定于所述设备主体上部的相对两侧,两所述支撑架分别固定于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上,并分别能够在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面翻转至立式支撑位或卧式支撑位。
可选地,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均包括旋转套筒、至少一个支撑座和至少一个阻尼转动件,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的各所述支撑座分别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部的相对两侧,各所述阻尼转动件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旋转套筒和对应的各所述阻尼转动件相连接,所述支撑架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旋转套筒上。
可选地,两所述旋转套筒的安装高度形成有高度差,以使得两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面均翻转至卧式支撑位时,呈交叠设置。
可选地,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的所述支撑座分别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面的相对两侧,且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的所述支撑座之间形成有高度差。
可选地,其中一个所述阻尼转动机构的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面的一侧,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面的相对另一侧开设有容置槽,另一个所述阻尼转动机构的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架体和至少一个撑脚,各所述撑脚的下端均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旋转套筒上,各所述撑脚的上端均和所述主架体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架体包括安装板和两支撑杆,所述撑脚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撑脚分别和两所述支撑杆弯折连接,以使得两所述支撑杆翻转至卧式支撑位时保持水平,所述安装板连接于两所述支撑杆之间,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外界的显示屏装配的装配螺孔,各所述装配螺孔呈十字形分布于所述安装板上。
可选地,所述主架体包括装配框和若干导轨件,所述装配框和各所述撑脚相连接,各所述导轨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和所述装配框的上框边和下框边相连接,并均能够沿所述上框边和所述下框边的长度方向滑动,各所述导轨件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若干夹持装配件,所述夹持装配件背离对应的所述导轨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和外界的显示屏装配的安装螺孔。
可选地,所述夹持装配件包括夹持部和装配部,所述夹持部夹持于对应的所述导轨件上,并能够沿所述导轨件的长度方向调整夹持位置,所述装配部和所述夹持部相连接,且所述装配部上开设有所述安装螺孔。
可选地,两所述支撑机构均还包括两气压撑杆,两所述气压撑杆的一端分别转动于所述设备主体的相对两侧,两所述气压撑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两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工作时,支撑机构的阻尼转动机构带动支撑架相对于设备主体的上端面翻转,进而驱动两支撑架分别翻转至立式支撑位或卧式支撑位,进而实现对显示屏的有效支撑,而当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需要储放或输运时,两支撑架即可在阻尼转动机构的带动下均转动至卧式支撑位,进而实现贴合设备主体的上端面设置,如此便显著降低了两支撑架所占用的装配空间,显著提升了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的输运和储存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的夹持装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设备主体 11—容置槽 20—支撑机构
21—阻尼转动机构 22—支撑架 23—气压撑杆
30—显示屏 211—旋转套筒 212—支撑座
221—主架体 222—撑脚 223—安装板
224—支撑杆 225—装配螺孔 226—装配框
227—导轨件 228—夹持装配件 229—夹持部
230—装配部 231—安装螺孔 232—紧固螺栓
233—夹持件 234—夹持缺口 2231—磁吸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8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和两支撑机构20,两支撑机构20均包括阻尼转动机构21和用于支撑显示屏30的支撑架22,两阻尼转动机构21分别固定于设备主体10上部的相对两侧,两支撑架22分别固定于两阻尼转动机构21上,并分别能够在两阻尼转动机构21的带动下相对于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翻转至立式支撑位或卧式支撑位。
可选地,定义支撑架22相对于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翻转至立姿(转动至竖直方向附近)时,且和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所形成的夹角角度在120度到135 度之间时,其位置为立式支撑位。定义支撑架22翻转至贴合于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设置(转动至水平方向)时,其位置为卧式支撑位。
可选地,当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在储放和输运时,两支撑架22均相对于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翻转至卧式支撑位,以降低其空间占用率。而两支撑架22 可间隔贴设于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亦可层叠设置于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
可选地,当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工作时,其中一个支撑架22可翻转至立式支撑位,以支撑用于显示无人机信息参数的显示屏30,另一个支撑架22可翻转至卧式支撑位,以支撑用于供操作者触控操作的显示屏30等。这样,两支撑架 22便实现了对两显示屏30的有效支撑。且两支撑架22亦可互换使用。支撑架 22可在阻尼转动机构21的带动下相对于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作大于180度的翻转,这样可实现显示屏30的显示角度以及姿态的灵活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工作时,支撑机构20的阻尼转动机构21带动支撑架22相对于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翻转,进而驱动两支撑架 22分别翻转至立式支撑位或卧式支撑位,进而实现对显示屏30的有效支撑,而当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需要储放或输运时,两支撑架22即可在阻尼转动机构21 的带动下均转动至卧式支撑位,进而实现贴合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设置,如此便显著降低了两支撑架22所占用的装配空间,显著提升了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的输运和储存的便利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两阻尼转动机构21均包括旋转套筒211、至少一个支撑座212和至少一个阻尼转动件(图未示),两阻尼转动机构21的各支撑座212分别设置于设备主体10上部的相对两侧,各阻尼转动件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支撑座212上,旋转套筒211和对应的各阻尼转动件相连接,支撑架22固定于对应的旋转套筒211上。具体地,阻尼转动机构21工作时,设置于支撑座212上的阻尼转动件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旋转套筒211发送阻尼转动,旋转套筒211进而带动支撑架22实现相对于设备主体10上端面的翻转。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两旋转套筒211的安装高度形成有高度差,以使得两支撑架22相对于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均翻转至卧式支撑位时,呈交叠设置。具体地,两旋转套筒211的高度差具体是指其相对于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的高度差。而通过使得两旋转套筒211之间形成有高度差,这样当两支撑架22均翻转至卧式支撑位时,两支撑架22便可呈层错交叠设置,从而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两支撑架22的空间占用率,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两支撑架22在处于卧式支撑位时相互干涉。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两阻尼转动机构21的支撑座212 分别设置于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的相对两侧,且两阻尼转动机构21的支撑座 212之间形成有高度差。具体地,作为旋转套筒211形成高度差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可通过使得两阻尼转动机构21的支撑座212之间形成高度差以实现设置于支撑座212上的旋转套筒211之间形成高度差,这样无需改变旋转套筒211 的尺寸和其与阻尼转动件的配合关系,从而显著降低了工艺成本。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其中一个阻尼转动机构21的各支撑座212均设置于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的一侧,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的相对另一侧开设有容置槽11,另一个阻尼转动机构21的支撑座212均设置于容置槽11的底部。具体地,作为旋转套筒211形成高度差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通过在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开设容置槽11,并将一个阻尼转动机构21的各支撑座212设置于容置槽11的底部,这样无需对支撑座212的结构做任何改变,即可实现两阻尼转动机构21的支撑座212之间形成高度差,如此便进一步降低了两旋转套筒211之间高度差的实现成本。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支撑架22包括主架体221和至少一个撑脚222,各撑脚222的下端均固定于对应的旋转套筒211上,各撑脚 222的上端均和主架体221相连接。具体地,主架体221通过各撑脚222和旋转套筒211实现稳固连接。可选地,撑脚222的数量可为三个,通过将撑脚222 的数量限定为三个,这样一方面可保证主架体221和旋转套筒211的安装稳固性,另一方面也兼顾控制了撑脚222的数量,避免撑脚222数量过多而造成支撑架22制作成本攀升的现象发生。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主架体221包括安装板223和两支撑杆224,撑脚222的数量为两个,两撑脚222分别和两支撑杆224弯折连接,以使得两支撑杆224翻转至卧式支撑位时保持水平,安装板223连接于两支撑杆224之间,安装板223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外界的显示屏30装配的装配螺孔225,各装配螺孔225呈十字形分布于安装板223上。具体地,通过使得两撑脚222和两支撑杆224弯折连接,这样撑脚222和主架体221之间便形成了弯折角度,这样当旋转套筒211带动主架体221转动至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的上方时,由于两撑脚222和两支撑杆224弯折连接,这样两支撑杆224便能够在接近设备主体10的上端面时和上端面保持平行,进而也实现了主架体221在接近上端面时,和上端面保持平行。这样设置于主架体221上的显示屏30也能够尽可能贴近于上端面设置。
可选地,通过使得各装配螺孔225呈十字形分布于安装板223上,这样便显著提升了不同规格的显示屏30和安装板223相适配时,各装配螺孔225与之相适配的概率。进而也显著提升了支撑架22对显示屏30的兼容性。
可选地,安装板223的四个角部均安装有若干磁吸件2231,以便与显示屏 30角部安装的磁性件相吸附,进而实现显示屏30和安装板223的预定位。如此便提升了显示屏30和支撑架22的安装便捷性和对位精确性。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主架体221包括装配框226和若干导轨件227,装配框226和各撑脚222相连接,各导轨件22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和装配框226的上框边和下框边相连接,并均能够沿上框边和下框边的长度方向滑动,各导轨件227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若干夹持装配件228,夹持装配件228背离对应的导轨件227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和外界的显示屏30装配的安装螺孔231。具体地,作为主架体221的一种实现方式,主架体221由装配框 226和各导轨件227构成,各导轨件227能够沿装配框226的上框边和下框边的长度方向滑动,这样安装于导轨件227上的夹持装配件228即可沿上框边和下框边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提升其装配位置的灵活性,使之能够适应与不同规格的显示屏30进行装配。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夹持装配件228包括夹持部229和装配部230,夹持部229夹持于对应的导轨件227上,并能够沿导轨件227的长度方向调整夹持位置,装配部230和夹持部229相连接,且装配部 230上开设有安装螺孔231。具体地,夹持部229上开设有用于夹持导轨件227 的夹持缺口234,夹持缺口234的相对两侧内壁未被导轨件227覆盖的部分通过紧固螺栓232穿设连接起来。这样通过调节紧固螺栓232的旋入松紧程度,即可调整夹持部229和导轨件227的装夹紧密度,从而实现夹持部229沿导轨件 227的长度方向调整夹持位置,这样夹持装配件228即可实现沿装配框226的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实现装配位置的调整,赋予了夹持装配件228调整装配位置的两个自由度,这样便能够使得各夹持装配件228和显示屏30的装配更为灵活。同理,导轨件227和装配框226和上框边和下框边的亦可采用夹持件233与紧固螺栓232的配合实现装配位置的调整,其原理和夹持装配件228和导轨件227 的配合原理类似,此处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两支撑机构20均还包括两气压撑杆23,两气压撑杆23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设备主体10的相对两侧,两气压撑杆23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支撑架22的相对两侧。具体地,通过设置气压撑杆23,这样当支撑架22转动至预设的立式支撑位后,气压撑杆 23可为支撑架22提供充足的支撑力,保证支撑架22稳定保持在立式支撑位,也显著降低了阻尼转动件的负载,延长了其工作寿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和两支撑机构,两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阻尼转动机构和用于支撑显示屏的支撑架,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分别固定于所述设备主体上部的相对两侧,两所述支撑架分别固定于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上,并分别能够在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面翻转至立式支撑位或卧式支撑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均包括旋转套筒、至少一个支撑座和至少一个阻尼转动件,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的各所述支撑座分别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部的相对两侧,各所述阻尼转动件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旋转套筒和对应的各所述阻尼转动件相连接,所述支撑架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旋转套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旋转套筒的安装高度形成有高度差,以使得两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面均翻转至卧式支撑位时,呈交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的所述支撑座分别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面的相对两侧,且两所述阻尼转动机构的所述支撑座之间形成有高度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阻尼转动机构的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面的一侧,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面的相对另一侧开设有容置槽,另一个所述阻尼转动机构的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架体和至少一个撑脚,各所述撑脚的下端均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旋转套筒上,各所述撑脚的上端均和所述主架体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包括安装板和两支撑杆,所述撑脚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撑脚分别和两所述支撑杆弯折连接,以使得两所述支撑杆翻转至卧式支撑位时保持水平,所述安装板连接于两所述支撑杆之间,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外界的显示屏装配的装配螺孔,各所述装配螺孔呈十字形分布于所述安装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包括装配框和若干导轨件,所述装配框和各所述撑脚相连接,各所述导轨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和所述装配框的上框边和下框边相连接,并均能够沿所述上框边和所述下框边的长度方向滑动,各所述导轨件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若干夹持装配件,所述夹持装配件背离对应的所述导轨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和外界的显示屏装配的安装螺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配件包括夹持部和装配部,所述夹持部夹持于对应的所述导轨件上,并能够沿所述导轨件的长度方向调整夹持位置,所述装配部和所述夹持部相连接,且所述装配部上开设有所述安装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机构均还包括两气压撑杆,两所述气压撑杆的一端分别转动于所述设备主体的相对两侧,两所述气压撑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两侧。
CN201921864321.0U 2019-10-31 2019-10-31 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 Active CN211253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4321.0U CN211253053U (zh) 2019-10-31 2019-10-31 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4321.0U CN211253053U (zh) 2019-10-31 2019-10-31 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3053U true CN211253053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3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64321.0U Active CN211253053U (zh) 2019-10-31 2019-10-31 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3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8088B2 (en) Support frame and display assembly
US11497312B2 (en) Side frame and a storage rack comprising thereof
CN204336331U (zh) 悬臂式货架的安装结构
CN211253053U (zh) 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
US20160073777A1 (en) Multi-use display screen support device
CN208951620U (zh) 云台减震结构、云台系统及无人飞行器
US20160036374A1 (en) Solar cell support assembly
US11425999B2 (en) Supporting arm for a storage rack
CN103114665B (zh) 一种多功能展示墙
CN208576720U (zh) 一种无人机机架及包含其的无人机
CN217806711U (zh) 一种快速取药的灵活伸缩机构
CN102966645B (zh) 一种连接装置
CN210716669U (zh) 一种led显示屏背架组件
CN211468799U (zh) 双屏式无人机集群控制设备
CN109230338B (zh) 灯条上料装置
CN203174819U (zh) 一种长度可调展示墙骨架
CN218930102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仓储笼
CN209149718U (zh) 一种屏幕框架组件及显示器组件
CN220924977U (zh) 太阳能光伏板铝框架角码上料装置
CN207974236U (zh) 厨房整体框架
CN219860019U (zh) 一种电梯斜拉杆底座
CN206110266U (zh) 一种可调节支架
CN212510183U (zh) 一种倾角可调的led显示屏固定架
CN212511010U (zh) 一种新型路灯地笼架结构
CN211375075U (zh) 一种光电倍增管安装模块及安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