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7543U -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7543U
CN211237543U CN202020133479.7U CN202020133479U CN211237543U CN 211237543 U CN211237543 U CN 211237543U CN 202020133479 U CN202020133479 U CN 202020133479U CN 211237543 U CN211237543 U CN 211237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installation
mounting groove
plate
building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34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anghetu Mod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anghetu Mod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anghetu Mod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anghetu Mod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34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7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7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7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包括一安装底板,安装底板安装有建筑模型体,安装底板开设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及第四安装槽,还包括与安装槽分别卡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第一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内侧面沿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端部设有第一弹性定位件;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内侧面设有与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端部卡夹的卡槽;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外侧面沿水平方向分别开设一安装滑槽,安装滑槽内设有第二定位孔,还包括一安装盖板,安装盖板设有与两安装滑槽适配的安装滑台,安装滑台上设有第二弹性定位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对建筑模型进行防尘保护,方便存放和搬运。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
背景技术
建筑模型以其特有的形象以表现出设计方案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国内外建筑、规划及展览等领域均运用到建筑模型。而且,建筑模型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弥补图纸表现的局限性。现有的建筑模型通常防止在展厅进行展示,展示完成后,通常直接拆卸,无法进行完整的存放和搬运,大大影响其使用的便捷性,若展示时间较长,容易落灰,清理繁琐,影响其正常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旨在对建筑模型进行防尘保护,方便存放和搬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包括一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表面安装有若干建筑模型体,所述安装底板表面开设一矩形安装槽,所述矩形安装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及第四安装槽,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及第四安装槽分别卡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第一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内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分别一一适配的第一弹性定位件;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内侧面沿竖直方向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端部卡夹的卡槽;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外侧面沿水平方向分别开设一安装滑槽,所述安装滑槽内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还包括一安装盖板,所述安装盖板设有与两所述安装滑槽分别适配的安装滑台,所述安装滑台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别一一适配的第二弹性定位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定位件和第二弹性定位件均设置为球头柱塞。
优选地,所述卡槽内侧面增设一密封橡胶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及安装盖板均设置为透明亚克力板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均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卡接的卡台,且所述本体的尺寸大于所述卡台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善了传统建筑模型的展示方式,将建筑模型体固定再一安装底板上,当在室内展示时,只需将安装底板放置在规定位置即可,当需要在外部展示时,可以将各个侧板和安装盖板进行拼接,从而将建筑模型体容置在一腔体内,且各个侧板和安装盖板均设置为透明亚克力板,可以方便对建筑模型体的展示。同时,将建筑模型体容置在一密封腔体内,在不需要进行展示时,可以对其进行存放,防止落灰,更有助于搬运,对建筑模型体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安装底板、各侧板及安装盖板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模型安装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底板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参考图1至图3,包括一安装底板1,所述安装底板1表面安装有若干建筑模型体2,所述安装底板1表面开设一矩形安装槽,所述矩形安装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槽11、第二安装槽12、第三安装槽13及第四安装槽14,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第二安装槽12、第三安装槽13及第四安装槽14分别卡接的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第三侧板33及第四侧板34;第一安装槽11和第三安装槽13内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15,所述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5分别一一适配的第一弹性定位件35;所述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内侧面沿竖直方向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二侧板32和第四侧板34端部卡夹的卡槽36;所述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外侧面沿水平方向分别开设一安装滑槽37,所述安装滑槽37内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38,还包括一安装盖板4,所述安装盖板4设有与两所述安装滑槽37分别适配的安装滑台41,所述安装滑台41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定位孔38分别一一适配的第二弹性定位件42。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改善了传统建筑模型的展示方式,将建筑模型体2固定在一安装底板1上,当在室内展示时,只需将安装底板1放置在规定位置即可,当需要在外部展示时,可以将各个侧板和安装盖板4进行拼接,从而将建筑模型体2容置在一腔体内,且各个侧板和安装盖板4均设置为透明亚克力板,可以方便对建筑模型体2的展示。同时,将建筑模型体2容置在一密封腔体内,在不需要进行展示时,可以对其进行存放,防止落灰,更有助于搬运,对建筑模型体2进行保护
具体地,安装时,先将建筑模型体2安装在安装底板1上,接着将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分别插入第一安装槽11和第三安装槽13内,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端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和第三安装槽13尺寸适配,因此,在插入过程中,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端部的第一弹性定位件35会受到第一安装槽11和第三安装槽13内侧面的挤压而收缩,从而方便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顺利插入第一安装槽11和第三安装槽13内,安装到位后,第一弹性定位件35分别与第一定位孔15一一对应,此时第一弹性定位件35失去第一安装槽11和第三安装槽13内侧面的挤压,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伸出至对应的第一定位孔15内卡接,从而保证第一侧板31、第三侧板33与第一安装槽11和第三安装槽13的安装稳定性。接着,将第二侧板32和第四侧板34分别插入第二安装槽12和第四安装槽14内,应当说明的是,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内侧面分别开设有与第二侧板32和第四侧板34卡接的卡槽36,因此,安装时,可以将第二侧板32和第四侧板34沿着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之间的卡槽36插入第二安装槽12和第四安装槽14内,此时,形成一开口的容置腔,将建筑模型体2包围在内。最后,取安装盖板4,将安装盖板4上的安装滑台41沿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外侧面开设的安装滑槽37端口滑入,应当说明的是,安装滑台41和安装滑槽37尺寸适配,因此,在滑入过程中,第二弹性定位件42会受到安装滑槽37内侧面及非对应第二定位孔38端口的挤压而收缩,当安装到位后,第二弹性定位件42失去外界挤压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伸出之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8内卡接,从而保证安装盖板4的安装稳定性。
拆卸时,依次将安装盖板4、第二侧板32和第四侧板34、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拆除即可,操作方便。应当说明的是,拆卸时,和安装时同理,第一弹性定位件35和第二弹性定位件42均会受到外界挤压而压缩,从而方便各板之间的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定位件35和第二弹性定位件42均设置为球头柱塞。球头柱塞为现有技术中的标准件,只需在各侧板及安装盖板4上加工用于安装球头柱塞的安装孔,即可对其进行安装,且方便后期的更换,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球头柱塞端部为球状,可以降低其与外界的摩擦力,从而方便各板之间的拼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36内侧面增设一密封橡胶层(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密封胶层,有效提高了第一侧板31、第三侧板33和第二侧板32、第四侧板34之间安装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第三侧板33、第四侧板34及安装盖板4均设置为透明亚克力板一体成型结构。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保证建筑模型体2正常展览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且自身的使用寿命较长,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均包括一本体331,所述本体331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和第三安装槽13卡接的卡台332,且所述本体331的尺寸大于所述卡台332的尺寸。应当说明的是,将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分别设置为包括尺寸不同的本体331和卡台332,将卡台332与第一安装槽11和第三安装槽13卡接,对应的本体331将与安装底板1表面抵接,从而提高第一侧板31和第三侧板33与安装底板1之间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表面安装有若干建筑模型体,所述安装底板表面开设一矩形安装槽,所述矩形安装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及第四安装槽,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及第四安装槽分别卡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第一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内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分别一一适配的第一弹性定位件;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内侧面沿竖直方向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端部卡夹的卡槽;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外侧面沿水平方向分别开设一安装滑槽,所述安装滑槽内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还包括一安装盖板,所述安装盖板设有与两所述安装滑槽分别适配的安装滑台,所述安装滑台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别一一适配的第二弹性定位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定位件和第二弹性定位件均设置为球头柱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内侧面增设一密封橡胶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及安装盖板均设置为透明亚克力板一体成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均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卡接的卡台,且所述本体的尺寸大于所述卡台的尺寸。
CN202020133479.7U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 Active CN211237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3479.7U CN211237543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3479.7U CN211237543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7543U true CN211237543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3479.7U Active CN211237543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75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87997U (zh) 一种密封钉压紧装置
CN211237543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型
CN211499331U (zh) 一种可拆卸建筑幕墙
CN209373959U (zh) 电子设备
CN102052657B (zh) 一种照明灯具及其异型密封条
CN213511585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具有自锁功能的销
CN110676776B (zh) 一种加固型铝合金地板线槽
CN210725729U (zh) 防水结构及led显示屏
CN210984567U (zh) 一种便于密封的硅胶按键安装结构
CN208669780U (zh) 一种pc构件连接件
CN201717922U (zh) 一种便携终端装置
CN215950038U (zh) 一种共挤塑加工用转角连接件
AU2003233271A1 (en) Thymic epithelial cells with progenitor capacity
CN21433032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断桥铝门窗连接结构
CN221044841U (zh) 一种可伸缩底盘及整体卫浴
CN216587221U (zh) 型材立柱
CN211597252U (zh) 一种幕墙的水密结构
CN210158216U (zh) 一种用于复合橡胶制品的新型涂胶装置
KR100807914B1 (ko) 이동단말기에서의 배터리 탈부착 구조
CN219528280U (zh) 一种装配式墙地一体踢脚线
CN219386693U (zh) 一种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用建筑物防水板
CN219738488U (zh) 一种防水光源的模块化光源模组结构
CN215254094U (zh) 一种节能保温隔热抗震集成一体墙板
CN213194342U (zh) 一种热固型防水胶涂抹装置
CN215979059U (zh) 一种组合式塑料密封窗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