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6739U - 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6739U
CN211226739U CN201922184518.6U CN201922184518U CN211226739U CN 211226739 U CN211226739 U CN 211226739U CN 201922184518 U CN201922184518 U CN 201922184518U CN 211226739 U CN211226739 U CN 211226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filtration
water tank
water
filter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845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兵
罗俊
陈曦
丁超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olecular Wate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olecular Wat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olecular Wat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olecular Wat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845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6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6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6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箱(1),在所述原水箱(1)的一端连接有设有加药泵(111)的杀菌剂加药装置(11),另一端连接有依次连接有第一原水泵(21)、过滤器组、超滤装置、超滤水箱(41)和紫外杀菌装置,该紫外杀菌装置与超滤装置之间还设有超滤反洗加药装置(5);所述加药泵(111)、第一原水泵(21)、过滤器组、超滤装置、超滤水箱(41)、紫外杀菌装置以及超滤反洗加药装置(5)均与PLC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与PLC控制器连接的过滤器组、超滤装置、超滤水箱以及紫外杀菌装置,不仅能去除藻类、细菌等微生物,还能保留水中矿物质离子,以符合鱼类配种的水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过程中,对水质在净水的同时,水中的酸碱度控制难度较大,且养殖水体因为藻类植物的影响PH值波动比较大,则亲鱼性腺发育不良,妨碍胚胎发育,而pH值直接影响鱼类配种,主要体现在:若pH值在6.4以下或9.4以上,则不能孵出鱼苗;若pH值过低,可使鱼卵卵膜软化,卵球扁塌,失去弹性,在孵化时极易提前破膜;若pH值在5~6.5之间,又遇适宜的温度条件(22℃~32℃),饲养的鱼种还极易得“打粉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能去除藻类、细菌等微生物,又能保留水中矿物质离子,并符合鱼类配种水质的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包括与养殖池连通的原水箱,在所述原水箱的一端连接有杀菌剂加药装置,另一端连接有过滤器组,所述杀菌剂加药装置设有加药泵,在所述过滤器组的对应位置与原水箱之间设有第一原水泵;在所述过滤器组的出口端连通有超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的出口端连通有超滤水箱,在所述超滤水箱的出口端连通有紫外杀菌装置,该紫外杀菌装置与超滤装置之间还设有超滤反洗加药装置,该超滤反洗加药装置的出口端设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过滤器组和超滤水箱之间的连接管连通,第二支路与超滤水箱和紫外杀菌装置之间的连接管连通;所述加药泵、第一原水泵、过滤器组、超滤装置、超滤水箱、紫外杀菌装置以及超滤反洗加药装置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原水箱用于储存待处理的水体,对净化水体的过程起到缓冲和调节水量的作用;第一原水泵为后续的过滤器组提供必须的水流流动动力;杀菌剂加药装置则是由PLC控制加药泵,以达到自动投加杀菌剂,杀死水中的细菌、真菌及藻类等微生物的目的;过滤器组则依次过滤大颗粒杂质以及吸附水中的有机物以及微生物;设置超滤装置则是进一步过滤水体中的更微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以及相关杂质的一些微小颗粒残留,进一步净化水质;超滤水箱则是用于储存超滤处理后的产水;紫外杀菌装置则是利用紫外线进一步地穿透细菌的细胞壁,杀死微生物,达到消毒杀菌目的;在整个净水过程中,加药泵、第一原水泵、过滤器组、超滤装置、超滤水箱、紫外杀菌装置以及超滤反洗加药装置均与PLC控制器连接,以便实现净水的自动化控制,这样,不仅能去除水体中的藻类、细菌等微生物,又能保留水体中的矿物质离子,以符合鱼类配种的水质要求。
为了达到有序净化、以及调整水体PH值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器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PH调节加药装置,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与原水箱之间设有第一原水泵,该多介质过滤器内填充有2-10mm粒径的石英砂层,该活性炭过滤器内填装有1-2mm粒径的活性炭层;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入口端连通有前五通控制阀,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入口端连通有后五通控制阀,所述前五通控制阀的一端与第一原水泵连接,另一端与后五通控制阀的进口端连接,该前五通控制阀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一排水管,另一侧连接有伸入石英砂层的第一中心管;所述后五通控制阀的出口端与超滤装置的进口端连通,该后五通控制阀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二排水管,另一侧连接有伸入活性炭层的第二中心管;所述PH调节加药装置包括药箱以及固定在药箱上的计量泵,所述计量泵与PLC控制器连接。
为了更好地过滤水中的微小杂质颗粒,作为优选,所述超滤装置包括三个并排设置的过滤罐,每个所述过滤罐内均设有超滤膜,超滤膜上的孔径范围为0.001-0.1微米,在三个所述过滤罐出料端的一侧连接有废水管,另一侧与超滤水箱连通,在所述废水管上设有流量阀,在所述流量阀上设有开关手柄,该流量阀还与PLC控制器连接。
为了便于清洗过滤罐中的过滤层,作为优选,在所述过滤罐的进口端设有反洗出口管,所述第一支路为反洗进口,在该第一支路和反洗出口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为了便于控制所需净化水体的流量,作为优选,在所述原水箱和超滤水箱内均设有一个浮球液位开关,两个所述浮球液位开关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为了控制紫外消毒的水体流量,作为优选,在所述超滤水箱的出水端与第二支路之间设有第二原水泵,所述第二原水泵与PLC控制器连接。
为了便于检查水体的过滤质量,作为优选,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之间、活性炭过滤器和药箱之间以及过滤罐与超滤水箱之间均设有一个取样接头,在该取样接头上均设有一个压力表。
为了简化结构,同时满足紫外线消毒的要求,作为优选,所述紫外杀菌装置包括水箱,在水箱内固设有汞灯,所述汞灯与PLC控制器连接;开启汞灯提供紫外光光线,对流经水箱内的水体起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为了避免净化水体在管道中发生逆流,影响净化效率,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原水泵和过滤器组之间、第二原水泵的出水端以及第二支路对应的连接管上均设有单向阀,在设有单向阀的连接管位置处均还设有第一手动阀;所述单向阀与PLC控制器连接。
为了调整净化水体在紫外杀菌装置位置处的流动方向,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原水泵出水端的第一手动阀位于水箱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该水箱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各设有一个第二手动阀。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与PLC控制器连接的过滤器组、超滤装置、超滤水箱以及紫外杀菌装置,不仅能去除藻类、细菌等微生物,还能保留水中矿物质离子,以符合鱼类配种的水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与养殖池连通的原水箱 1等组成,在所述原水箱1的一端连接有杀菌剂加药装置11,另一端连接有过滤器组,所述杀菌剂加药装置11设有与PLC控制器连接的加药泵111,所述过滤器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介质过滤器31、活性炭过滤器32和PH调节加药装置33,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31与原水箱 1之间设有第一原水泵21,该多介质过滤器31内填充有2-10mm粒径的石英砂层,该活性炭过滤器32内填装有1-2mm粒径的活性炭层;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31的入口端连通有前五通控制阀311,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32的入口端连通有后五通控制阀321,所述前五通控制阀311的一端与第一原水泵21连接,另一端与后五通控制阀321 的进口端连接,该前五通控制阀311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一排水管312,另一侧连接有伸入石英砂层的第一中心管313;所述后五通控制阀 321的出口端与超滤装置的进口端连通,该后五通控制阀321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二排水管322,另一侧连接有伸入活性炭层的第二中心管 323;所述PH调节加药装置33包括药箱311以及固定在药箱331上的计量泵332,所述计量泵332与PLC控制器连接。
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31与原水箱1之间设有第一原水泵21;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31和活性炭过滤器32之间、活性炭过滤器32和药箱331之间以及过滤罐61与超滤水箱41之间均设有一个取样接头 34,在该取样接头34上均设有一个压力表35。
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32的出口端连通有超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包括三个并排设置的过滤罐61,每个所述过滤罐61内均设有超滤膜,超滤膜上的孔径范围为0.001-0.1微米,在三个所述过滤罐61出料端的一侧一侧连接有废水管611,另一侧与超滤水箱41连通,在所述废水管611上设有流量阀612,在所述流量阀612上设有开关手柄613,该流量阀612还与PLC控制器连接;在所述过滤罐61的进口端设有反洗出口管614,所述第一支路51为反洗进口,在该第一支路51和反洗出口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一电磁阀71,所述第一电磁阀 71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在所述原水箱1和超滤水箱41内均设有一个浮球液位开关411,两个所述浮球液位开关411均与PLC控制器连接;在所述超滤水箱 41的出水端与第二支路52之间设有第二原水泵22,所述第二原水泵 22与PLC控制器连接。
在所述超滤水箱41的出口端连通有紫外杀菌装置,所述紫外杀菌装置包括水箱9,在水箱9内固设有汞灯,所述汞灯与PLC控制器连接;开启汞灯提供紫外光光线,对流经水箱内的水体起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该紫外杀菌装置与超滤装置之间还设有超滤反洗加药装置5,该超滤反洗加药装置5的出口端设有第一支路51和第二支路52,第一支路51与过滤罐61和超滤水箱41之间的连接管连通,第二支路52 与超滤水箱41和水箱9之间的连接管连通。
在所述第一原水泵21和过滤器组之间、第二原水泵22的出水端以及第二支路52对应的连接管上均设有单向阀8,在设有单向阀8 的连接管位置处均还设有第一手动阀81;所述第二原水泵22出水端的第一手动阀81位于水箱9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该水箱9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各设有一个第二手动阀82;所述单向阀8与PLC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图1到图3所示,在使用前,测试待处理水体的PH值,在PLC 控制器(未标示)上设置第一原水泵21、第二原水泵22以及计量泵332的压力值范围在0.3~0.6Mpa,优选为0.3Mpa;在介质过滤器31内填充2-10mm粒径的石英砂层,在活性炭过滤器32内填装 1-2mm粒径的活性炭层;每个所述过滤罐61内均设有超滤膜,超滤膜上的孔径范围为0.001-0.1微米,过滤罐6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水压设置在0.2-0.3Mpa;同时,经过PLC控制器的调节控制,使得经过水箱9的水流速度为1.4-1.8m/s,以达到紫外线杀菌消毒的目的。
使用时,打开阀门(未标示),引饲养池中的待处理水体进入原水箱1,同时开启PLC控制器,启动加药泵111、计量泵332和汞灯(未标示),杀菌剂加药装置11往待处理水体中注入杀菌剂,实现第一轮杀菌消毒处理,浮球液位开关411的上扬角度到达设定位置时,接点信号经数据线发出到PLC控制器中,信号处理后发出指令关闭加药泵111。
随后,PLC控制器启动第一原水泵21,第一原水泵21把待处理水体抽到前五通控制阀311,由连通的进口端流入到多介质过滤器 31中,过滤大颗粒杂质,过滤后的水体由下端进入第一中心管313 中,再由前五通控制阀311的出水端流出,然后,再经后五通控制阀321流入活性炭过滤器32中,吸附水中的有机物以及微生物,两次过滤后的水体再由下端进入第二中心管323中,经后五通控制阀 321的出水端流入到三个过滤罐61中,在此过程中,根据对待处理水体测量的PH值,结合所需水体容积和PH中和效果,能计算得到计量泵332的PH调节加药的流量值,在PLC控制器上发出指令,开启计量泵332,对已过滤的水体实施PH值调节;由于过滤罐61 内超滤网的孔径为0.001-0.1微米,能进一步过滤水体中的更微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以及相关杂质的一些微小颗粒残留,进一步净化水质;过滤完后的水体流入超滤水箱41中,经第二原水泵22抽出到水箱9中,汞灯在点燃时,能够放射出大量波长为254nm的紫外光线,由汞灯发出的紫外线进一步地穿透细菌的细胞壁,杀死微生物,达到消毒杀菌目的;紫外杀菌处理完后,根据前序的参数设置,水质和PH达标的前提下,得到所需鱼类配种的用水。
其中,浮球液位开关411是利用微动开关做接点输出,当水平面以上扬线角度超过一定角度(例如28°)时,浮球液位开关内部的钢珠会滚动压到微动开关或脱离微动开关,使液位开关ON或OFF 的接点信号输出,输出的信号经数据线(未标示)传到PLC控制器内对应的接收端接收,并转换为数字命令,当原水箱1或超滤水箱 41高水位时,关闭第一原水泵21,反之,则启动第一原水泵21;对应的,超滤水箱41高水位时,还需要依据情况打开第二原水泵 22。
由于在过滤过程中,过滤出的物质会粘附在2-10mm粒径的石英砂层中、1-2mm粒径的活性炭层中以及超滤膜上,这时候需要进行清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五通控制阀311和后五通控制阀321 属于多路阀,即五通阀搭配一个控制器,控制器内部含编程好的单片机芯片,以实现五通阀上对应端口的开闭,各水路管口顺序打开,来完成过滤器的反洗和正洗;这里提到的前五通控制阀311与介质过滤器31的连通端,与第一中心管313对应的阀门端口是独立的两个端口;同样的,后五通控制阀321与活性炭过滤器32的连通端,与第二排水管322对应的阀门端口也是独立的两个端口,以便正常输水、正向清洗和反向清洗时的流水方向的调整。具体操作如下:
正向清洗时,在过滤器组位置,由前五通控制阀311的控制器发出指令,前五通控制阀311的出水端阀门关闭,打开与排水管312 连通的一侧阀门,清洗后的水由下往上经第一中心管313,再经第一排水管312排出,清洗石英砂层;接着,由前五通控制阀311的控制器和后五通控制阀321的控制器分别发出指令,关闭介质过滤器31的进口端和第一中心管313位置对应前五通控制阀311的阀门,开启前五通控制阀311的出水端阀门,关闭后五通控制阀321 的出水端阀门,打开与第二排水管322连通的一侧阀门,清洗后的水由下往上经第二中心管323,再经第二排水管322排出,清洗活性炭层32。
反向清洗时,在过滤器组位置,由前五通控制阀311的控制器发出指令,前五通控制阀311与介质过滤器31的连通端,以及介质过滤器31的出水端阀门关闭,打开第一中心管313位置处的阀门,以及与排水管312连通的一侧阀门,清洗水从上往下经第一中心管313进入石英砂层,清洗后的水向上在介质过滤器31内堆积,最后经第一排水管312排出,清洗石英砂层;接着,由前五通控制阀311的控制器和后五通控制阀321的控制器分别发出指令,关闭第一中心管313位置对应前五通控制阀311的阀门,开启前五通控制阀311 的出水端阀门,后五通控制阀321与活性炭过滤器32的连通端、以及活性炭过滤器32出水端阀门关闭,打开与第二排水管322连通的一侧阀门,清洗水从上往下经第二中心管323进入石英砂层,清洗后的水向上在介质过滤器31内堆积,最后经第二排水管322排出,清洗石英砂层。
另外,在超滤装置位置,反向清洗时,手动关闭灯箱9处的第一手动阀81和第二手动阀82,由PLC控制器发出指令,开启过滤罐 61进口端的反洗出口处的电磁阀(未标示),以及第二原水泵22,关闭与过滤器组连接一端的电磁阀(未标示)、超滤水箱41进水端位置处的电磁阀(未标示)以及超滤反洗加药装置5,把超滤水箱 41内的水体送入第二支路52中,给水体中加入清洗药剂,再由第一支路51流回到过滤罐61中,清洗后的水,经反洗出口管614排出。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图示中的取样接头34处抽取每个过滤阶段后的水体,能随时监测水体过滤和PH值调整的状态;流量阀612 控制超滤膜冲洗水排放阀,开关手柄613是控制废水排放阀,超滤膜冲洗水排放阀和废水排放阀均与过滤罐61连通,如果过滤处理后的水质在过滤罐61处发现不合格,可由PLC控制器发出指令,关闭超滤水箱41进水端位置处的电磁阀,打开流量阀612,不合格的水体经废水管611排出,如流量阀612出现故障,则由开关手柄613 辅助开启流量阀612,以便排出废水;另外,水体经超滤膜过滤,经过超滤膜的水即为产水,未经过超滤膜的水体即为废水,当废水经废水排放阀排放时,超滤膜冲洗的水量往往是废水的4-5倍,废水排放阀的口径不能满足时,这时打开流量阀612辅助排放,提高生产使用效率。
除上述使用原理外,若遇停电或空气开关断电的情况,重新通电后,本实用新型中所设置全部控制阀的时间参数均需重新设置,以便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包括与养殖池连通的原水箱(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水箱(1)的一端连接有杀菌剂加药装置(11),另一端连接有过滤器组,所述杀菌剂加药装置(11)设有加药泵(111),在所述过滤器组的对应位置与原水箱(1)之间设有第一原水泵(21);在所述过滤器组的出口端连通有超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的出口端连通有超滤水箱(41),在所述超滤水箱(41)的出口端连通有紫外杀菌装置,该紫外杀菌装置与超滤装置之间还设有超滤反洗加药装置(5),该超滤反洗加药装置(5)的出口端设有第一支路(51)和第二支路(52),第一支路(51)与过滤器组和超滤水箱(41)之间的连接管连通,第二支路(52)与超滤水箱(41)和紫外杀菌装置之间的连接管连通;所述加药泵(111)、第一原水泵(21)、过滤器组、超滤装置、超滤水箱(41)、紫外杀菌装置以及超滤反洗加药装置(5)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介质过滤器(31)、活性炭过滤器(32)和PH调节加药装置,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31)与原水箱(1)之间设有第一原水泵(21),该多介质过滤器(31)内填充有2-10mm粒径的石英砂层,该活性炭过滤器(32)内填装有1-2mm粒径的活性炭层;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31)的入口端连通有前五通控制阀(311),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32)的入口端连通有后五通控制阀(321),所述前五通控制阀(311)的一端与第一原水泵(21)连接,另一端与后五通控制阀(321)的进口端连接,该前五通控制阀(311)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一排水管(312),另一侧连接有伸入石英砂层的第一中心管(313);所述后五通控制阀(321)的出口端与超滤装置的进口端连通,该后五通控制阀(321)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二排水管(322),另一侧连接有伸入活性炭层的第二中心管(323);所述PH调节加药装置包括药箱(331)以及固定在药箱(331)上的计量泵(332),所述计量泵(332)与PLC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装置包括三个并排设置的过滤罐(61),每个所述过滤罐(61)内均设有超滤膜,超滤膜上的孔径范围为0.001-0.1微米,在三个所述过滤罐(61)出料端的一侧连接有废水管(611),另一侧与超滤水箱(41)连通,在所述废水管(611)上设有流量阀(612),在所述流量阀(612)上设有开关手柄(613),该流量阀(612)还与PLC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罐(61)的进口端设有反洗出口管(614),所述第一支路(51)为反洗进口,在该第一支路(51)和反洗出口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一电磁阀(71),所述第一电磁阀(71)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水箱(1)和超滤水箱(41)内均设有一个浮球液位开关(411),两个所述浮球液位开关(411)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超滤水箱(41)的出水端与第二支路(52)之间设有第二原水泵(22),所述第二原水泵(22)与PLC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31)和活性炭过滤器(32)之间、活性炭过滤器(32)和药箱(331)之间以及过滤罐(61)与超滤水箱(41)之间均设有一个取样接头(34),在该取样接头(34)上均设有一个压力表(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杀菌装置包括水箱(9),在水箱(9)内固设有汞灯,所述汞灯与PLC控制器连接;开启汞灯提供紫外光光线,对流经水箱内的水体起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原水泵(21)和过滤器组之间、第二原水泵(22)的出水端以及第二支路(52)对应的连接管上均设有单向阀(8),在设有单向阀(8)的连接管位置处均还设有第一手动阀(81);所述单向阀(8)与PLC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原水泵(22)出水端的第一手动阀(81)位于水箱(9)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该水箱(9)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各设有一个第二手动阀(82)。
CN201922184518.6U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1226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4518.6U CN211226739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84518.6U CN211226739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6739U true CN211226739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5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84518.6U Active CN211226739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6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3143Y (zh) 一种外压式超滤膜净水装置
CN205295018U (zh) 移动式深度水处理系统
CN106277443A (zh) 一种全自动净水器
CN108380053A (zh) 一种环保养殖用水处理装置和方法
CN206081786U (zh) 砂滤装置
CN105152497B (zh)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的循环直饮水深度净化系统
CN211226739U (zh) 一种鱼类配种用水处理装置
CN205347068U (zh) 一种净水装置
CN203112642U (zh) 一种具有紫外线杀菌装置的三合一净水器
CN201587866U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水处理装置
CN104944640A (zh) 一种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水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0438556U (zh) 一种自循环消毒的柜式纯水处理设备
CN106955596A (zh) 一种蓝藻藻水分离系统
CN111453868B (zh) 一种用于饮用水深度净化过滤膜芯清洗cip工艺
CN211111200U (zh) 一种用于饮用水常规污染的浸没式超滤膜净水处理装置
CN208612198U (zh) 一种环保养殖用水处理装置
CN202139136U (zh) 一种便于快速更换滤材的家庭用微型净水棒
CN207845369U (zh) 一种山区用去包虫及虫卵的生活用水净化设备
CN207025102U (zh) 一种蓝藻藻水分离系统
CN207928787U (zh) 浅层介质过滤器
CN2878359Y (zh) 储水自洁器
CN211595233U (zh) 重力驱动型禽畜饮水净化系统
CN215559647U (zh) 一种供监狱监室恒温直饮水的供水装置
CN217947910U (zh) 一种用于设施化养鱼的循环水净化器
CN212293175U (zh) 多功能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