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3282U -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3282U
CN211223282U CN201922449378.0U CN201922449378U CN211223282U CN 211223282 U CN211223282 U CN 211223282U CN 201922449378 U CN201922449378 U CN 201922449378U CN 211223282 U CN211223282 U CN 211223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gear
vehicle
flip
fixed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93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华
方韶光
赵理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ying Chou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ying Chou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ying Chou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ying Chou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93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3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3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3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铰链连接有翻盖,壳体内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放置手机,所述固定槽上铰链连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上设置有无线充电模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用于对手机充电。本实用新型在闭合状态下,翻盖盖合于壳体上,无线充电支架整体为盒状结构,简洁美观;通过固定槽和翻盖夹持手机,并将固定槽、无线充电模组等部件设置于容纳腔内,能够对核心部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无线模组、固定槽刮擦磨损,且从根源上解决了误夹的问题,无需设置复杂的检测、判断、控制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手机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电子设备。
为了在行车状态下使用手机进行导航、娱乐等目的,车载手机支架应运而生。车载手机支架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围绕舒适、简约、易用、用户体验、实用等特点不断改进其结构设计,让开车使用者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无线充电功能是目前车载手机支架的新功能之一,结合技术成熟的无线充电模组,使得车载手机支架具备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的功能,避免了手机连接器的走线,省去了行车过程中的麻烦,也提高了支架整体的美观性。
专利CN209330193U公开了一种自动感应无线充电车载手机支架,其能够利用可拆卸连接于支架主体上的无线充主体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且自动感应手机并对手机进行自动夹持和无线充电。专利CN208789607U公开了一种自动夹无线充车载支架,其通过无线充电电路和金属检测电磁感应实现了智能化电磁感应的无线充电方式。
但是,现有技术的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多为爪式夹持机构,在未夹持有手机时夹持机构处于张开状态,不仅容易误夹手机外的其他物体,而且不美观。同时,无线充电部分始终暴露,容易造成表面刮擦磨损甚至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在未夹持手机时始终处于张开状态,容易误夹手机外的其他物体,无线充电部分的表面易贝刮擦磨损甚至损坏的问题,实现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在未使用状态下的闭合、使用状态下的夹持,达到保护无线充电部分、避免误夹、整体更加美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铰链连接有翻盖,壳体内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放置手机,所述固定槽上铰链连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上设置有无线充电模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用于对手机充电。
现有技术中,车载无线充电支架的夹持机构主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臂和支撑部,通过将手机放于支撑部上,即可开启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带动两个夹臂相向移动最终对支撑部上的手机进行夹持。专利CN209330193U中,其传动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固定连接,驱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进行相互靠近的运动以夹持手机。然而,这种结构靠手机的重力感应开启驱动机构,当支撑部上放入其他物体时,也会造成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向移动,导致误操作,并且误夹的物体可能会造成夹臂和无线充电模组表面刮擦甚至损坏。为了解决该问题,专利CN208789607U设置有金属触摸片、金属检测电磁感应及无线充电电路,当手机放置于手机夹具装置并由金属检测电磁感应及无线充电电路发射出的电磁感应手机反馈信号给主控芯片后,主控芯片方才控制电机驱动夹具装置夹紧手机。该专利虽然解决了误夹的问题,但是控制电路复杂、造价高昂,并且仍然存在夹臂、无线充电模组暴露所导致的容易刮擦磨损且不美观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从根本上解决夹臂、无线充电模组暴露所产生的容易刮擦磨损的问题。
具体地,该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包括壳体和翻盖,翻盖与壳体铰链连接。铰链连接是指,两个物体通过铰链能够做相对转动的机械结构。优选地,翻盖与壳体通过第二转轴铰链连接,第二转轴与翻盖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两端活动插入壳体的内壁上,使得翻盖能够随着第二转轴的转动开启或关闭壳体。
翻盖闭合于壳体上时,壳体内形成封闭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手机的固定槽,优选地,固定槽倾斜放置,进一步优选地,固定槽内设置有防滑件,以提高固定槽表面的摩擦系数,进而更好地固定手机。固定槽上铰链连接有翻转板是指翻转板能够相对于固定槽翻转,翻转板与固定槽的铰接方式同壳体与翻盖的铰接方式相似,在部分实施例中,翻转板靠近固定槽的一端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两端活动插入壳体的内壁上,或者转轴的两端活动插入固定槽外壁上设置的轴承中;在部分实施例中,固定槽上设置有转轴,翻转板上设置有轴承。
翻转板上设置有无线充电模组,无线充电模组为现有技术,既可采用CN209330193U或CN208789607U中公开的无线充电模组,也可以采用市售的无线充电模组。无线充电模组的连接线与车载电源连接以供电,进而对放入固定槽中的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使用时,开启翻盖,之后旋转并支撑翻转板使得无线充电模组倾斜放置,之后将手机放入固定槽中,手机由固定槽夹持并由无线充电模组支撑,随后朝壳体方向旋转翻盖,使得翻盖与固定槽共同夹持手机达到固定手机的效果。使用完毕后,开启翻盖,取出手机,放平翻转板使得无线充电模组水平放置,关闭翻盖即可。
通过上述设置,在闭合状态下,翻盖盖合于壳体上,无线充电支架整体为盒状结构,简洁美观;通过固定槽和翻盖夹持手机,并将固定槽、无线充电模组等部件设置于容纳腔内,能够对核心部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无线模组、固定槽刮擦磨损,且从根源上解决了误夹的问题,无需设置复杂的检测、判断、控制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壳体与翻盖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用于驱动翻盖朝向壳体翻转,所述固定槽与翻转板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用于驱动翻转板朝向固定槽翻转。扭簧为现有技术,在壳体与翻盖的铰接处,也即第二转轴上设置第一扭簧,使得在无外力作用下时,翻盖能够朝向壳体翻转。在固定槽与翻转板的铰接处,也即固定槽上设置的转轴或者翻转板上设置的转轴处设置第二扭簧,使得在无外力作用下时,翻转板能够朝向固定槽翻转。优选地,固定槽对翻转板的翻转行程起到限位作用。
通过上述设置,在闭合状态下,翻盖在第一扭簧的作用力下盖合于壳体上;从闭合状态转换至支撑状态时,克服第一扭簧的作用力旋转翻盖,在翻盖的限位作用移除后,第二扭簧带动翻转板旋转至无线充电模组平行于固定槽开口方向的位置,支架处于开启模式;在固定槽中放入手机充电后,移除翻盖上的外力,翻盖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朝向壳体移动,最终与固定槽共同夹持手机,支架此时处于夹持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为了实现翻盖的自动开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传动组件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用于驱动翻盖背向壳体翻转。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的输入端连接,通过传动组件控制翻盖朝背向壳体的方向旋转,以克服第一扭簧的作用力,代替人为操作翻盖。优选地,所述电机设置在翻转板底部。
具体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条能够推动第二齿条背向固定槽移动,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安装于第一转轴上,第三齿轮安装于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与翻盖固定连接。
传动组件的第一齿轮作为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转轴作为传动组件的输出端,带动翻盖朝向或背向壳体移动。
传动组件的工作原理为:电机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的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向第二齿条移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接触后,在第一齿条的作用下,第二齿条持续沿背向固定槽的方向移动,第二齿条在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二齿轮逆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的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顺时针转动,进而联动第二转轴顺时针转动,最终克服第一扭簧的作用力开启翻盖。
上述传动组件结构简单,通过电机的顺时针转动能够可靠地带动第二转轴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得翻盖向背离壳体的方向翻转,结合第一扭簧实现翻盖的自动开合,简化开启、取出手机的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卡件,所述无线充电模组上设置有卡槽,当翻盖封闭壳体时,所述卡件位于无线充电模组的卡槽内。所述卡件用于在闭合状态下确保无线充电模组水平放置,避免无线充电模组挤压翻盖。具体地,卡件安装于第二转轴上,当第二转轴在第三齿轮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时,卡件围绕第二转轴小幅转动,卡件的卡接端脱离卡槽,移除无线充电模组的卡接作用,使得无线充电模组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向固定槽翻转,最终保持倾斜放置。优选地,卡件的卡接端为楔形结构,所述楔形结构便于无线充电模组向水平方向翻转时,推动卡件向下移动,并最终复位且卡接于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卡件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壁上。弹簧一端固定于壳体的内壁上,另一端连接于卡件上,有利于卡件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驱动电机逆时针转动。固定槽内的第一开关为接触式开关或者感应开关,当手机放入后,第一开关触发电机回转,逆时针转动的电机带动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进而带动第一齿条朝向固定槽方向移动,也即移除第一齿条对第二齿条的推动作用;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翻盖朝向壳体移动,带动第二转轴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逆时针翻转,第三齿轮带动第二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二齿条朝向固定槽方向移动。由于不受第一齿条支撑,第二齿条可自由朝向固定槽移动,最终翻盖与手机接触,与固定槽一同形成对手机的固定夹持。通过上述设置,当支架处于开启状态时,仅需将手机放入固定槽中,即可实现开启状态向夹持状态的自动切换,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智能化,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驱动电机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外部,第二开关用于控制驱动电机顺时针转动,以实现支架从闭合状态向开启状态的切换。另外,当需要取出手机时,触碰第二开关,顺时针转动的电机输出轴控制翻盖开启,便于用户取出手机,也即第二开关还能够实现从夹持状态向开启状态的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的开口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板与无线充电模组之间设置有若干短柱。短柱使得翻转板与无线充电模组之间存在间隙,有利于无线充电模组散热。优选地,短柱由橡胶材料制成,能够在无线充电模组收叠时,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闭合状态下,翻盖盖合于壳体上,无线充电支架整体为盒状结构,简洁美观;通过固定槽和翻盖夹持手机,并将固定槽、无线充电模组等部件设置于容纳腔内,能够对核心部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无线模组、固定槽刮擦磨损,且从根源上解决了误夹的问题,无需设置复杂的检测、判断、控制机构;
2、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结构简单,通过电机的顺时针转动能够可靠地带动第二转轴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得翻盖向背离壳体的方向翻转,结合第一扭簧实现翻盖的自动开合,简化开启、取出手机的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卡件能够在闭合状态下确保无线充电模组水平放置,避免无线充电模组挤压翻盖;
4、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槽内设置有第一开关,当支架处于开启状态时,仅需将手机放入固定槽中,即可实现开启状态向夹持状态的自动切换,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智能化,提升用户体验;
5、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外部设置有第二开关,不仅能够实现支架从闭合状态向开启状态的切换,还能实现支架夹持状态向开启状态的切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在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隐去壳体后在闭合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隐去壳体后在开启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隐去壳体后在夹持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隐去壳体后的仰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壳体,2-翻盖,3-固定槽,4-无线充电模组,5-翻转板,6-电机,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第三齿轮,10-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第一齿条,13-第二齿条,14-卡件,15-弹簧,16-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铰链连接有翻盖2,壳体1内设置有固定槽3,所述固定槽3用于放置手机16,所述固定槽3上铰链连接有翻转板5,所述翻转板5上设置有无线充电模组4,所述无线充电模组4用于对手机16充电;所述壳体1与翻盖2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用于驱动翻盖2朝向壳体1翻转,所述固定槽3与翻转板5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用于驱动翻转板5朝向固定槽3翻转;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传动组件和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用于驱动翻盖2背向壳体1翻转;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第三齿轮9、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第一齿条12和第二齿条13,其中,所述第一齿轮7安装于电机6的输出轴上,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条12啮合,所述第一齿条能够推动第二齿条13背向固定槽3移动,所述第二齿条13与第二齿轮8啮合,所述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9啮合,第二齿轮8安装于第一转轴10上,第三齿轮9安装于第二转轴11上,所述第二转轴11与翻盖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3内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驱动电机6逆时针转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驱动电机6顺时针转动。
图2示出了隐去壳体1后的处于闭合状态下的支架。使用时,触碰第二开关,翻盖2顺时针转动开启,无线充电模组4朝向固定槽3逆时针翻转,最终通过固定槽3限位,此时支架处于开启状态,如图3所示。之后在固定槽3中放入手机16,手机16触碰第一开关,电机6回转,翻盖2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与手机16接触,与固定槽3一同形成对手机16的夹持,此时支架处于夹持状态,如图4所示。需要取出手机16时,触碰第二开关,翻盖2顺时针转动开启,支架切换至开启状态,取出手机16后,克服第一扭簧、第二扭簧的作用力,关闭翻盖2,切换至关闭状态。
在部分实施例中,固定槽3的开口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在部分实施例中,翻转板5与无线充电模组4之间设置有若干短柱。
通过上述结构中,无线充电支架整体为盒状结构,简洁美观;通过固定槽和翻盖夹持手机,并将固定槽、无线充电模组等部件设置于容纳腔内,能够对核心部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无线模组、固定槽刮擦磨损,且从根源上解决了误夹的问题,无需设置复杂的检测、判断、控制机构。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转轴11上设置有卡件14,所述无线充电模组,4上设置有卡槽,当翻盖2封闭壳体1时,所述卡件14位于无线充电模组4的卡槽内;卡件14上设置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内壁上。
卡件能够在闭合状态下确保无线充电模组水平放置,避免无线充电模组挤压翻盖。
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等(例如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等)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铰链连接有翻盖(2),壳体(1)内设置有固定槽(3),所述固定槽(3)用于放置手机(16),所述固定槽(3)上铰链连接有翻转板(5),所述翻转板(5)上设置有无线充电模组(4),所述无线充电模组(4)用于对手机(16)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翻盖(2)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用于驱动翻盖(2)朝向壳体(1)翻转,所述固定槽(3)与翻转板(5)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用于驱动翻转板(5)朝向固定槽(3)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传动组件和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用于驱动翻盖(2)背向壳体(1)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第三齿轮(9)、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第一齿条(12)和第二齿条(13),其中,所述第一齿轮(7)安装于电机(6)的输出轴上,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条(12)啮合,所述第一齿条能够推动第二齿条(13)背向固定槽(3)移动,所述第二齿条(13)与第二齿轮(8)啮合,所述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9)啮合,第二齿轮(8)安装于第一转轴(10)上,第三齿轮(9)安装于第二转轴(11)上,所述第二转轴(11)与翻盖(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1)上设置有卡件(14),所述无线充电模组(4)上设置有卡槽,当翻盖(2)封闭壳体(1)时,所述卡件(14)位于无线充电模组(4)的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14)上设置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3)内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驱动电机(6)逆时针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驱动电机(6)顺时针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3)的开口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5)与无线充电模组(4)之间设置有若干短柱。
CN201922449378.0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 Active CN211223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9378.0U CN211223282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9378.0U CN211223282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3282U true CN211223282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7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9378.0U Active CN211223282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32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1593A (zh) * 2021-03-24 2021-06-04 深圳市奥嘉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智能自动消毒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1593A (zh) * 2021-03-24 2021-06-04 深圳市奥嘉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智能自动消毒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4295B (zh) 电动支架
JP2013543814A (ja) 携帯機器を収容するための自動車用ホルダ
CN207997821U (zh) 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智能型电动支架
CN211223282U (zh)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
CN112398999A (zh) 一种手机壳
CN211580062U (zh) 电子设备
CN209390141U (zh) 电磁驱动型电子产品用支架
CN210898606U (zh) 车载无线充电支架
CN215154347U (zh) 一种车载支架
CN209756974U (zh) 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电磁驱动型支架
CN210380969U (zh) 一种按压联动手机支架
CN209213357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10490961U (zh)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支架
CN111017042B (zh) 一种带有四连杆自动开闭机构的充电口盖
CN210093280U (zh) 一种电动手机支架
CN210191356U (zh) 左右驱动式电磁支架
CN218863651U (zh) 移动终端支架托盘及移动终端支架
CN216291033U (zh) 耐用型电动夹持支架
CN218513056U (zh) 一种面向低头族行人的感应提醒器
CN214541946U (zh) 一种面板盖开关实现电路自动通断的电气面板
CN215222262U (zh) 定位旋转手机支架
CN210174768U (zh) 电动手机支架
CN206626339U (zh) 电动支架
CN219834199U (zh) 三轴传动式手机支架
CN218277058U (zh) 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智能蓝牙耳机主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8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car wireless charging stan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Pledgee: Sichuan Huay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Tongbao Sub branch

Pledgor: Huaying choumi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15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