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9140U -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9140U
CN211219140U CN201921863703.1U CN201921863703U CN211219140U CN 211219140 U CN211219140 U CN 211219140U CN 201921863703 U CN201921863703 U CN 201921863703U CN 211219140 U CN211219140 U CN 211219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ave
stirring
line
pin
outer conto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637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南
李志明
李贤清
周长兴
汤雨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oinfront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oinfront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oinfront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oinfront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637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9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9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9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夹持部、轴肩部和搅拌针,搅拌针的周侧设有用于提高深度方向锻压力的凹部。该搅拌头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可提高锻压力、能提高焊缝强度并形成良好焊缝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搅拌摩擦焊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
背景技术
在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搅拌头与工件材料间相互作用产热,把搅拌头周边的工件材料加热到塑化状态而形成焊缝,该热量主要包括轴肩和搅拌针与母材间的摩擦产热及工件材料被搅拌、挤压而产生的塑性变形热。在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工件温度场的分布不均匀,呈现搅拌头轴肩处温度最高并向搅拌针端面依次递减的规律。
搅拌头是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的核心。它与被焊接工件相互作用,实现被焊材料连接。
搅拌头尺寸设计尚无一套成熟理论,大多根据经验设计,搅拌头主要由搅拌针、轴肩和夹持区等部分组成,搅拌针位于搅拌头的顶部,形状各异。搅拌针通过旋转摩擦产生部分热能,搅拌针的主要作用类似于泵的作用,它能使处于高塑化状态的金属在保持上下运动的同时,沿着搅拌针从前向后流动,通过搅拌头轴肩锻压、冷却形成接头。搅拌针的大小决定了焊缝焊核区组织的尺寸和焊接速度;搅拌针的形状一方面决定了焊接过程中的加热方式和塑性材料被顶锻的模式,另一方面直接影响着焊缝区软化材料的流动形式,对接头成型产生重要作用。搅拌针形状和尺寸及相关焊接工艺参数共同决定了焊接过程中的产热和材料流动,最终决定了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质量。
搅拌针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搅拌针旋转所占用的空间体积与搅拌针本身空间体积的比值。一般来说,该比值越大,说明同等条件下搅拌针的搅拌作用越显著,更适合于厚度大的板材的焊接。普通搅拌头一般是圆锥形或圆柱形结构,在焊接过程中,尤其是在厚板的搅拌摩擦焊场合,易产生焊缝区软化材料的流动不足,搅拌锻压力不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焊缝,对焊缝质量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可提高锻压力、能提高焊缝强度并形成良好焊缝的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夹持部、轴肩部和搅拌针,所述搅拌针的周侧设有用于提高深度方向锻压力的凹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定义搅拌针的轴线为旋转中心线,定义凹部的周侧外廓线为旋转母线,所述凹部由旋转母线绕旋转中心线旋转一周形成。
定义搅拌针的针尖部的直径为L1,定义搅拌针的针根部的直径为L2,凹部的周侧外廓线直径在L1和L2之间。
所述针尖部的直径L1小于针根部的直径L2。
所述凹部的周侧外廓线为一段光滑过渡的内凹圆弧线。
所述凹部的周侧外廓线由多段内凹的圆弧线连接构成。
所述凹部的周侧外廓线由内凹的圆弧线和斜线连接构成。
所述圆弧线靠近针根部,所述斜线靠近针尖部。
所述圆弧线靠近针尖部,所述斜线靠近针根部。
所述凹部的周侧外廓线由多段内凹的圆弧线和多段直线交替连接构成,相邻的圆弧线和直线连接构成内凹槽。
所述凹部的周侧外廓线由多段直线交替连接构成,相邻直线段连接构成内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夹持部、轴肩部和搅拌针,搅拌针的周侧设有用于提高深度方向锻压力的凹部。焊接时,利用夹持部进行装夹,搅拌针通过旋转摩擦产生热能,利用轴肩部形成锻压。较传统结构而言,该搅拌头在搅拌针的周侧设置有凹部,即搅拌针的周侧外廓线内凹,增加了内部深度方向的锻压力,从而可以增加焊缝的密实度,有利于增加焊缝强度,提高焊缝质量;同时,凹部使得搅拌针增加了表面积、减小了体积,因而增加了与焊件摩擦的摩擦面积,有利于材料的流动填充,有利形成良好的焊缝;其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搅拌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搅拌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搅拌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搅拌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搅拌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搅拌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夹持部;2、轴肩部;3、搅拌针;31、凹部;311、旋转母线;32、旋转中心线;33、针尖部;34、针根部;35、内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依次连接的夹持部1、轴肩部2和搅拌针3,搅拌针3的周侧设有用于提高深度方向锻压力的凹部31。焊接时,利用夹持部1进行装夹,搅拌针3通过旋转摩擦产生热能,利用轴肩部2形成锻压。较传统结构而言,该搅拌头在搅拌针3的周侧设置有凹部31,即搅拌针3的周侧外廓线内凹,增加了内部深度方向的锻压力,从而可以增加焊缝的密实度,有利于增加焊缝强度,提高焊缝质量;同时,凹部31使得搅拌针3增加了表面积、减小了体积,因而增加了与焊件摩擦的摩擦面积,有利于材料的流动填充,有利形成良好的焊缝;其结构简单可靠,适用于薄板的高速焊接、塑化性能好的材料、焊缝周边有空腔结构产品等焊缝要求比较窄的场合。
本实施例中,定义搅拌针3的轴线为旋转中心线32,定义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为旋转母线311,凹部31由旋转母线311绕旋转中心线32旋转一周形成。凹部31由旋转母线311绕旋转中心线32旋转一周形成一体式结构,提高了整体强度。
本实施例中,定义搅拌针3的针尖部33的直径为L1,定义搅拌针3的针根部34的直径为L2,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直径在L1和L2之间。即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始终位于针尖部33外轮廓与针根部34外轮廓的连线之内,从而增加了内部深度方向的锻压力。
本实施例中,针尖部33的直径L1小于针根部34的直径L2。这样设置使得搅拌针3整体呈锥状结构,进一步提高了锻压力。
本实施例中,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为一段光滑过渡的内凹圆弧线。该结构中,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由单曲线构成,其结构简单、易于成型。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的第二种实施例,该搅拌头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由多段内凹的圆弧线连接构成。该结构中,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由多曲线构成,其结构简单可靠。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的第三种实施例,该搅拌头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由内凹的圆弧线和斜线连接构成。该结构中,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由曲线斜线组合构成,其结构简单可靠。
本实施例中,圆弧线靠近针根部34,斜线靠近针尖部33。其结构简单易行。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的第四种实施例,该搅拌头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圆弧线靠近针尖部33,斜线靠近针根部34。其结构简单易行。
实施例5: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的第五种实施例,该搅拌头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由多段内凹的圆弧线和多段直线交替连接构成,相邻的圆弧线和直线连接构成内凹槽35。该结构中,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通过多段内凹的圆弧线和多段直线交替连接形成带有凹槽35的阶梯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内部深度方向的锻压力。
实施例6: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的第六种实施例,该搅拌头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由多段直线交替连接构成,相邻直线段连接构成内凹槽35。该结构中,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通过多段多段直线交替连接构成形成带有凹槽35的阶梯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内部深度方向的锻压力。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夹持部(1)、轴肩部(2)和搅拌针(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针(3)的周侧设有用于提高深度方向锻压力的凹部(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其特征在于:定义搅拌针(3)的轴线为旋转中心线(32),定义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为旋转母线(311),所述凹部(31)由旋转母线(311)绕旋转中心线(32)旋转一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其特征在于:定义搅拌针(3)的针尖部(33)的直径为L1,定义搅拌针(3)的针根部(34)的直径为L2,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直径在L1和L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部(33)的直径L1小于针根部(34)的直径L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为一段光滑过渡的内凹圆弧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由多段内凹的圆弧线连接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由内凹的圆弧线和斜线连接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线靠近针根部(34),所述斜线靠近针尖部(3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线靠近针尖部(33),所述斜线靠近针根部(34)。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由多段内凹的圆弧线和多段直线交替连接构成,相邻的圆弧线和直线连接构成内凹槽(35)。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31)的周侧外廓线由多段直线交替连接构成,相邻直线段连接构成内凹槽(35)。
CN201921863703.1U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 Active CN211219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3703.1U CN211219140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3703.1U CN211219140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9140U true CN211219140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14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63703.1U Active CN211219140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9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9161A (zh) 小直径轴肩搅拌头
CN103038017B (zh) 通过焊接电流和压入对轴和轮毂进行连接的方法以及轴和轮毂通过这种连接构成的装置
CN103071916B (zh) 能减小飞边的无轴肩搅拌摩擦焊的搅拌头
CN110548986B (zh) 一种异种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和应用
CN102581475B (zh) 倾角可调且轴肩呈上凹下凸式搅拌摩擦焊的焊具及方法
CN101837513A (zh) 一种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方法
CN109226618A (zh) 大功率风电主轴的复合锻压工艺及锻压用模具
CN211219140U (zh)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
CN110681980A (zh) 用于搅拌摩擦焊的多层锻压型搅拌头
CN207154997U (zh) 一种适用于无前进倾角搅拌摩擦焊接的搅拌头
CN211219142U (zh)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凸凹配合型搅拌头
CN113996913A (zh) 一种用于无倾角搅拌摩擦焊的搅拌头
CN211219143U (zh) 用于搅拌摩擦焊的多层锻压型搅拌头
CN211219147U (zh)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外凸型搅拌头
CN110681982A (zh)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内凹型搅拌头
CN110242797A (zh) 一种金属管连接方法及其连接头
CN214769645U (zh) 一种搅拌摩擦焊接用的可拆卸搅拌头
CN208288905U (zh) 核电蒸发器封头整体成型冲头
CN110681986A (zh)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凸凹配合型搅拌头
CN211135903U (zh) 一种半浮动式多轴肩搅拌工具
CN110695512A (zh) 一种搅拌针旋转轮廓外凸型搅拌头
CN211219145U (zh) 用于搅拌摩擦焊的底凸型搅拌头
CN211219146U (zh) 一种搅拌针螺旋槽渐密型搅拌头
CN218503572U (zh) 一种搅拌摩擦焊接用多针搅拌头
CN211219144U (zh) 一种搅拌针螺旋槽渐浅型搅拌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