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4206U -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4206U
CN211214206U CN201921621072.2U CN201921621072U CN211214206U CN 211214206 U CN211214206 U CN 211214206U CN 201921621072 U CN201921621072 U CN 201921621072U CN 211214206 U CN211214206 U CN 211214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limb rehabilitation
support rod
shaped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10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高辉
梁余意
马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wishay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wishay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wishay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wishay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210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4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4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4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肢体康复外骨骼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第一导轮组件,第一导轮组件设于第一支撑杆背离第二支撑杆的端部;足踝捆绑组件,足踝捆绑组件连接于第一导轮组件,足踝捆绑组件用于固定部分肢体;以及辅助捆绑组件,辅助捆绑组件包括:辅助弧形板,辅助弧形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导轮组件的一端,辅助弧形板的凹面背离第一支撑杆设置;辅助绑定带,辅助绑定带连接于辅助弧形板相对的两侧边,以固定部分肢体。

Description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骨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肢体康复外骨骼和应用该肢体康复外骨骼的肢体康复系统。
背景技术
康复临床中,在中风、脑瘫等病患的康复早期和急性期,常需要通过关节活动唤醒、重塑因脑组织损伤中断和紊乱的脑神经系统,同时还可以通过关节活动提高肌力、避免肌肉萎缩、肢体产生压疮等其他病症。
相关技术中的临床的康复科室中,大都是康复师人为地帮助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动作。因为在患者软瘫期,无法提供运动的主动力,所以此时完全需要依靠康复师出力来帮助患者进行训练,如此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和时间成本。由于每位康复师每天的康复量有限,所以无法满足脑组织损伤患者和骨科伤病患者快速增长的需求。并且通过人为地进行急性期地康复训练,不能很好地控制康复模式,如进行被动、主动、阻抗模式的有效切换,或者,相关技术中的康复训练中还会通过一些机械来辅助导向康复,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辅助机械运动轨迹不够平滑,与肢体的运动轨迹存在较大误差,导致康复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肢体固定不稳定,不仅会使肢体没有根据辅助机械进行合理的康复运动,还可能进一步对病人造成损害,导致康复效果并不理想。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肢体康复外骨骼,旨在采用外骨骼辅助人体康复时,起到导向的作用,并稳固地固定患者的肢体并使其跟随外骨骼进行合理的运动轨迹,提高康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肢体康复外骨骼,包括:
第一支撑杆;
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
第一导轮组件,所述第一导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
足踝捆绑组件,所述足踝捆绑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轮组件,所述足踝捆绑组件用于固定部分肢体;以及
辅助捆绑组件,所述辅助捆绑组件包括:
辅助弧形板,所述辅助弧形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导轮组件的一端,所述辅助弧形板的凹面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
辅助绑定带,所述辅助绑定带连接于所述辅助弧形板相对的两侧边,以固定所述部分肢体。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弧形板背离所述凹面的背面凸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一支撑杆开设有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凸起部嵌设于所述限位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弧形板在所述凸起部的背面凹设形成内嵌槽,所述辅助弧形板于所述内嵌槽底壁开设有贯穿于所述凸起部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开设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凸起部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的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的配合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的各表面为圆滑过渡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弧形板的凹面设有柔性垫。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捆绑组件还包括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固定扣连接于所述辅助弧形板的一端,所述辅助绑定带连接于所述辅助弧形板的另一端;
其中,固定时所述绑定带的自由端环绕所述部分肢体并穿过所述连接口,且连接于所述辅助绑定带的中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扣包括转动连接的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辅助弧形板,所述连接部开设有所述连接口。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中的其中之一开设有转轴孔,其中之另一设有与所述转轴孔相适配的转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肢体康复外骨骼还包括第二导轮组件,所述第二导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肢体康复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肢体康复外骨骼,所述肢体康复外骨骼包括:
第一支撑杆;
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
第一导轮组件,所述第一导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
足踝捆绑组件,所述足踝捆绑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轮组件,所述足踝捆绑组件用于固定部分肢体;以及
辅助捆绑组件,所述辅助捆绑组件包括:
辅助弧形板,所述辅助弧形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导轮组件的一端,所述辅助弧形板的凹面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
辅助绑定带,所述辅助绑定带连接于所述辅助弧形板相对的两侧边,以固定所述部分肢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再将第一导轮组件设于第一支撑杆背离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当第一支撑杆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第二支撑杆转动时,第一导轮组件可以对第一支撑杆的背离第二支撑杆的端部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足踝捆绑组件和辅助捆绑组件,其中足踝捆绑组件连接于第一导轮组件,并用于固定患者的部分肢体,而辅助捆绑组件包括辅助弧形板和辅助绑定带,辅助弧形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导轮组件的一端,辅助弧形板的凹面背离第一支撑杆设置,辅助绑定带连接于辅助弧形板相对的两侧边,以固定部分肢体的另一端。如此,通过设置辅助捆绑组件进行辅助固定,从而使患者的部分肢体被完全固定,同时将辅助弧形板的凹面背离第一支撑杆设置,使患者穿戴辅助捆绑组件时与患者的肢体外轮廓相适配,以保证固定效果,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以外骨骼辅助人体的下肢康复为例,在第二支撑杆通过与人体大腿固定后,由于第一支撑杆背离第二支撑杆的端部设置第一导轮组件上连接有足踝固定件,而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导轮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辅助捆绑组件。通过使患者的脚踝与足踝捆绑组件进行固定,而小腿靠近膝盖处的位置通过辅助捆绑组件与第一支撑杆进行固定。驱动第一支撑杆相对第二支撑杆转动,以带动大腿和小腿做屈伸运动。人体在做康复运动时,一般是处于卧姿或者是坐姿的状态,第一支撑杆在运动时,第一导轮组件与支撑面接触,通过导轮滚动能够减小第一支撑杆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从而使第一支撑杆可以顺畅地与第二支撑杆进行相对转动,进而使人体的小腿和大腿做流畅的屈伸运动,更贴合肢体正常的运动轨迹,减少动力的损耗。同时,通过辅助捆绑组件和足踝捆绑组件使得患者的小腿以下的肢体均被稳固的固定,从而使患者的小腿部分可以跟随外骨骼进行康复运动,保证康复效果。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采用外骨骼辅助人体康复时,起到导向的作用,且同时保证肢体固定的稳定性,确保肢体可以跟随外骨骼的运动轨迹,保证康复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肢体康复外骨骼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肢体康复外骨骼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肢体康复外骨骼的局部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肢体康复外骨骼的辅助捆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辅助捆绑组件的辅助弧形板和固定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肢体康复外骨骼 511 凸起部
10 第一支撑杆 512 内嵌槽
11 限位槽 52 辅助绑定带
20 第二支撑杆 53 固定扣
30 第一导轮组件 531 固定部
31 第一导轮 532 连接部
40 足踝捆绑组件 5321 连接口
41 足踝承载件 54 柔性垫
42 足踝绑定带 60 大腿固定件
50 辅助捆绑组件 70 第二导轮组件
51 辅助弧形板 71 第二导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肢体康复外骨骼100。旨在便于实现患者的下肢康复。
请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肢体康复外骨骼100包括: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20,所述第二支撑杆20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转动连接;第一导轮组件30,所述第一导轮组件30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0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杆20的端部;足踝捆绑组件40,所述足踝捆绑组件40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轮组件30,所述足踝捆绑组件40用于固定部531分肢体;以及辅助捆绑组件52,所述辅助捆绑组件52包括:辅助弧形板51,所述辅助弧形板51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0远离所述第一导轮组件30的一端,所述辅助弧形板51的凹面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10设置;辅助绑定带52,所述辅助绑定带52连接于所述辅助弧形板51相对的两侧边,以固定所述部分肢体。
其中,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的外形均大致呈杆状,其材质一般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铝质材料,铝合金材料、铜质材料、铜合金材料、铁质材料、不锈钢材料;以保证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的支撑稳定性,从而提升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的实用性、可靠性及耐久性,当然,也可以塑料材质。
第一导轮组件30包括第一转动轴(未图示)和第一导轮31,第一转动轴设于第一导轮组件30的壳体,第一导轮31可转动地套接于第一转动轴的端部,从而实现第一导轮31可以在支撑面上进行滚动,减少肢体康复外骨骼100所受到的阻力,此外,第一导轮31也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一导轮31均套接于第一转动轴,从而不仅使肢体康复外骨骼100的第一导轮组件30可以更顺畅地在支撑面上滚动,同时保证了肢体康复外骨骼100的结构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足踝捆绑组件40包括足踝承载件41和足踝绑定带42,足踝承载件41包括折弯连接的踩踏段和承载段,踩踏段和承载段朝背离第一导轮组件30的一侧形成用于安置肢体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形状于人体脚踝部的外轮廓相适配,这样可以有效固定患者的脚踝部,以防止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脚踝部发生窜动或偏转,再通过足踝绑定带42使患者的足踝与足踝承载件41固定,从而保证患者的足踝可以跟随第一导轮组件30和第一支撑杆10进行运动,使得足跟始终于踩踏段接触,这样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重力和肢体康复外骨骼100辅助力的作用,患者足底会有受力的感觉,达到类似走路时足底着地的效果,从而增加患者足部受力的本体意识,提高其自主参与感。进而提高患者的下肢康复效果。
此外,本申请的“第一导轮组件30设于第一支撑杆10背离第二支撑杆20的端部”中的“端部”,不局限于第一支撑杆10在长度方向的端面,可以理解为第一支撑杆10的自由端,也即,第一导轮组件30的安装可以是位于第一支撑杆10的自由端的,其具体的位置可以距离第一支撑杆10长度方向的端面一段距离或者就固定在端面上。
为了使患者的大腿跟第一支撑杆10可以进行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0设有大腿固定件60,以保证患者大腿固定的稳定性。更为具体地,大腿固定件60对应设于与足踝承载件41的相同侧,从而在侧向固定患者大腿部,使得患者在使用该肢体康复外骨骼100时,可以处于卧姿或者是坐姿的状态。进一步地,大腿固定件60的材质可以为橡胶、乳胶等弹性材料,也可以由多层布料和/或棉纱制成,以增加其透气性,从而方便患者使用。为了便于大腿固定件60与患者的肢体的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大腿固定件60设置为弧形结构,以便其与人体更好的贴合。
为了提高肢体康复外骨骼100的自动化程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肢体康复外骨骼100还包括动力装置(未标示),通过该动力装置驱动第二支撑杆20相对于第一支撑杆10转动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其中,该动力装置可以为电机,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传动组件将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支撑杆10和/或第二支撑杆20传动连接。例如,该传动件可以为皮带、链条或齿轮等,本申请对传动件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能够将电机的转动传递至第一支撑杆10/或第二支撑杆20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转动连接,再将第一导轮组件30设于第一支撑杆10背离第二支撑杆20的端部,当第一支撑杆10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第二支撑杆20转动时,第一导轮组件30可以对第一支撑杆10的背离第二支撑杆20的端部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足踝捆绑组件40和辅助捆绑组件52,其中足踝捆绑组件40连接于第一导轮组件30,并用于固定患者的部分肢体,而辅助捆绑组件52包括辅助弧形板51和辅助绑定带52,辅助弧形板51连接于第一支撑杆10远离第一导轮组件30的一端,辅助弧形板51的凹面背离第一支撑杆10设置,辅助绑定带52连接于辅助弧形板51相对的两侧边,以固定部531分肢体的另一端。如此,通过设置辅助捆绑组件52进行辅助固定,从而使患者的部分肢体被完全固定,同时将辅助弧形板51的凹面背离第一支撑杆10设置,使患者穿戴辅助捆绑组件52时与患者的肢体外轮廓相适配,以保证固定效果,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以外骨骼辅助人体的下肢康复为例,在第二支撑杆20通过与人体大腿固定后,由于第一支撑杆10背离第二支撑杆20的端部设置第一导轮组件30上连接有足踝承载件41,而第一支撑杆10远离第一导轮组件30的一端设置有辅助捆绑组件52。通过使患者的脚踝与足踝捆绑组件40进行固定,而小腿靠近膝盖处的位置通过辅助捆绑组件52与第一支撑杆10进行固定。驱动第一支撑杆10相对第二支撑杆20转动,以带动大腿和小腿做屈伸运动。人体在做康复运动时,一般是处于卧姿或者是坐姿的状态,第一支撑杆10在运动时,第一导轮组件30与支撑面接触,通过导轮滚动能够减小第一支撑杆10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从而使第一支撑杆10可以顺畅地与第二支撑杆20进行相对转动,进而使人体的小腿和大腿做流畅的屈伸运动,更贴合肢体正常的运动轨迹,减少动力的损耗。同时,通过辅助捆绑组件52和足踝捆绑组件40使得患者的小腿以下的肢体均被稳固的固定,从而使患者的小腿部分可以跟随外骨骼进行康复运动,保证康复效果。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采用外骨骼辅助人体康复时,起到导向的作用,且同时保证肢体固定的稳定性,确保肢体可以跟随外骨骼的运动轨迹,保证康复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辅助弧形板51用于包裹固定患者的肢体,从而辅助弧形板51可以选为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可以提供支撑力的材料,例如:ABS、POM、PS、PMMA、PC、PET等,进而在辅助绑定带52配合固定时,辅助弧形板51不仅可以稳定支撑患者的肢体的同时也轻微形变以较好地包裹住患者的肢体。辅助绑定带52为柔性绑定带,如由多层布料和/或棉纱制成,从而在固定时形变以缓冲接触于患者的肢体,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5,所述辅助弧形板51背离所述凹面的背面凸设有凸起部511,所述第一支撑杆10开设有相对应的限位槽11,所述凸起部511嵌设于所述限位槽11。可以理解,通过使辅助弧形绑定的凸起部511完全嵌设于第一支撑杆10开设限位槽11内,使得辅助弧形板51在安装时容易定位,便于将辅助弧形板51与第一支撑杆10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5,所述辅助弧形板51在所述凸起部511的背面凹设形成内嵌槽512,所述辅助弧形板51于所述内嵌槽512底壁开设有贯穿于所述凸起部511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撑杆10于所述限位槽11的底壁开设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凸起部511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的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的配合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0。可以理解,固定件可为螺钉,螺纹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便于拆装的优点,如此,简化了辅助弧形板51与第一支撑杆10的连接结构,从而降低制造成本;也保证了固定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辅助弧形板51的安装与调节。此外,通过在凸起部511的背面凹设形成内嵌槽512,从而在螺钉连接后,螺钉会全部位于内嵌槽512内而不会凸出辅助弧形板51的表面,避免干涉到后续的安装。
参照图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511的各表面为圆滑过渡设置。其中,凸起部511的各表面指代的是与限位槽11内部抵接的各个表面,为了避免安装时凸起部511的周缘过于锋利会造成安装人员的损伤,从而将凸起部511的各表面为圆滑过渡设置,从而降低安装时的危险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4,所述辅助弧形板51的凹面设有柔性垫54。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是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相对转动从而使辅助弧形板51带动患者的肢体进行运动,因此为了降低辅助弧形板51与患者的肢体的硬性接触,由于辅助弧形板51的凹面与患者的肢体接触,因此在辅助弧形板51的凹面表面设有柔性垫54,如由多层布料和/或棉纱制成,从而在固定时形变以缓冲接触于患者的肢体,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至图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捆绑组件52还包括固定扣53,所述固定扣53开设有连接口5321,所述固定扣53连接于所述辅助弧形板51的一端,所述辅助绑定带52连接于所述辅助弧形板51的另一端;其中,固定时所述辅助绑定带52的自由端环绕所述部分肢体并穿过所述连接口5321,且连接于所述辅助绑定带52的中部。可以理解的是,辅助绑定带52一端可通过螺钉固定或夹紧固定的方式于辅助弧形板51的相对固定扣53的另一侧壁上,而绑定带的自由端穿过连接口5321,通过设置开设有连接口5321的固定扣53,使得辅助绑定带52更容易进行固定,提高了患者在穿戴及解除穿戴的方便性和快捷性。为了进一步便于穿戴,节省绑定的时间,辅助绑定带52上可设置魔术贴,当辅助绑定带52的自由端穿过固定扣53的连接口5321时,可以将辅助绑定带52的自由端粘接于该辅助绑定带52的中部上,从而提高穿戴和解除穿戴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扣53包括转动连接的固定部531和连接部532,所述固定部531连接于所述辅助弧形板51,所述连接部532开设有所述连接口5321。也即,固定部531固定连接于辅助弧形板51上,连接部532开设有用于使辅助绑定带52穿过的连接口5321,而为了保证在穿戴时连接部532不会阻碍到患者,从而使连接部532与固定部531转动连接,在患者穿戴时可以将连接部532转动到不会阻碍患者的位置,当患者的肢体与辅助弧形板51接触后后,将绑定带穿过连接口5321后,通过辅助绑定带52带动连接部532使辅助弧形板51轻微形变以包裹住患者的肢体,进而保证肢体的固定,以提高康复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531和所述连接部532中的其中之一开设有转轴孔(未标示),其中之另一设有与所述转轴孔相适配的转轴(未标示);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固定部531的一端部开设有转轴孔,而连接部532的一侧边形成有转轴,通过转轴与转轴孔的配合,使连接部532相对于固定部531进行转动,需要说明的是,转轴孔的直径略大于转轴的直径,使得连接部532可以更加顺畅的转动连接于固定部531。此外,连接部532的转轴的两侧凸设有两抵接杆,两抵接杆之间的间距略大于固定部531的转轴孔两端的间距,从而在连接部532沿固定部531的转轴孔长度方向移动时,连接部532的抵接杆会抵接固定部531的侧壁,从而限制连接部532在转轴孔长度方向移动,保证肢体固定后的稳定性,提高康复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所述肢体康复外骨骼100还包括第二导轮组件70,所述第二导轮组件70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0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10的端部。为了进一步地肢体康复外骨骼100的导向作用,从而在第二支撑杆20背离第一支撑杆10的端部设置第二导轮组件70,第二导轮组件70与第一导轮组件30结构相同,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导轮71和第二转动轴(未图示),从而在患者做康复运动时,第二导轮组件70可以减小第二支撑杆20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进而使患者的肢体运动更贴合肢体正常的运动轨迹提高康复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肢体康复系统,该肢体康复系统包括两组肢体康复外骨骼100,该肢体康复外骨骼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肢体康复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两组肢体康复外骨骼100相对设置,分别应用于患者的左腿和右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肢体康复外骨骼,用于康复患者的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康复外骨骼包括:
第一支撑杆;
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
第一导轮组件,所述第一导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
足踝捆绑组件,所述足踝捆绑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轮组件,所述足踝捆绑组件用于固定部分肢体;以及
辅助捆绑组件,所述辅助捆绑组件包括:
辅助弧形板,所述辅助弧形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导轮组件的一端,所述辅助弧形板的凹面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
辅助绑定带,所述辅助绑定带连接于所述辅助弧形板相对的两侧边,以固定所述部分肢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康复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弧形板背离所述凹面的背面凸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一支撑杆开设有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凸起部嵌设于所述限位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肢体康复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弧形板在所述凸起部的背面凹设形成内嵌槽,所述辅助弧形板于所述内嵌槽底壁开设有贯穿于所述凸起部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于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开设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凸起部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的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的配合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肢体康复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各表面为圆滑过渡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肢体康复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弧形板的凹面设有柔性垫。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肢体康复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捆绑组件还包括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固定扣连接于所述辅助弧形板的一端,所述辅助绑定带连接于所述辅助弧形板的另一端;
其中,固定时所述绑定带的自由端环绕所述部分肢体并穿过所述连接口,且连接于所述辅助绑定带的中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肢体康复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包括转动连接的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辅助弧形板,所述连接部开设有所述连接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肢体康复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中的其中之一开设有转轴孔,其中之另一设有与所述转轴孔相适配的转轴。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肢体康复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康复外骨骼还包括第二导轮组件,所述第二导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
10.一种肢体康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肢体康复外骨骼。
CN201921621072.2U 2019-09-25 2019-09-25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Active CN211214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1072.2U CN211214206U (zh) 2019-09-25 2019-09-25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1072.2U CN211214206U (zh) 2019-09-25 2019-09-25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4206U true CN211214206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8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1072.2U Active CN211214206U (zh) 2019-09-25 2019-09-25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4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55494A1 (en) Sleeves for Accommodating a Circulation Enhancement Device
CN110478199A (zh) 助力式膝关节外骨骼
BR112013025094B1 (pt) suporte para o tronco ou um membro ou articulação de um ser humano ou animal
CN110711062A (zh) 腰腿助力支撑架
US20130072837A1 (en) Sleeves for accomodating a circulation enhancement device
CN215779629U (zh) 一种外骨骼绑定系统及康复外骨骼结构
CN103582472B (zh) 按摩器的可变指压球
WO2021057189A1 (zh)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CN211214206U (zh)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CN109124989B (zh) 传动装置、下肢康复外骨骼和外骨骼机器人
CN211214196U (zh)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CN217123169U (zh) 脚踝辅助外骨骼支架
CN211356549U (zh)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CN211214207U (zh)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CN211356550U (zh)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CN210704805U (zh) 刚柔混合驱动的可穿戴助力外骨骼
CN211610249U (zh) 腰腿助力支撑架
CN211214193U (zh)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CN114404229A (zh)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柔性可穿戴物执行器
CN211409997U (zh)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CN211214184U (zh)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CN211356554U (zh)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CN211214202U (zh)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WO2018143133A1 (ja) 歩行支援機
CN211214198U (zh) 肢体康复外骨骼和肢体康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