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3747U - 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3747U
CN211213747U CN201920984753.9U CN201920984753U CN211213747U CN 211213747 U CN211213747 U CN 211213747U CN 201920984753 U CN201920984753 U CN 201920984753U CN 211213747 U CN211213747 U CN 211213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otor
cross beam
driving
shoulder join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47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847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3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3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3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包括固定架、横梁、平移机构和手臂支架,所述横梁设于所述固定架内,所述横梁顶部的中点位置处通过吊杆与墙体可旋转连接,所述横梁设有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三驱动电机和卷线轴;所述手臂支架的中部通过所述吊绳吊设于所述安装架的下方,所述手臂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患者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主动进行肩关节活动度训练,改善肩关节功能障碍,设备采用悬挂式结构设计,运行过程中结构稳定,避免设备打滑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可靠性和安全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改善肩关节活动障碍一般由康复治疗师使用关节松动技术,配合物理治疗。根据临床反馈,当天效果不持久,第二天容易反弹,需要大量的牵伸才能维持较好的效果。而现有肩关节康复装置大多在底部设置行走机构配合驱动机构实现对手臂位置的辅助调节,该结构由于驱动电机悬空设置,设备动作过程中重心会发生变化,导致行走机构与行走面之间连接不稳定,会出现打滑导致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采用悬挂式结构来辅助牵引手臂进行治疗,提高关节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打滑导致二次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包括固定架、横梁、平移机构和手臂支架,所述固定架为环形且固定设置,所述固定架的内壁设有锯齿,所述横梁设于所述固定架内,所述横梁顶部的中点位置处通过吊杆与墙体可旋转连接,所述横梁设有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机体与所述横梁固定相连,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横梁的一端可旋转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固定架内壁的锯齿啮合,所述驱动齿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带动下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导向杆和传动丝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机体固定设于所述横梁,所述导向杆与所述传动丝杆平行,所述导向杆和所述传动丝杆均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杆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丝杆与所述横梁可旋转连接,所述传动丝杆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丝杆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带动下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三驱动电机和卷线轴,所述安装架同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和所述传动丝杆,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机体与所述安装架固定相连,所述卷线轴与所述安装架可旋转连接,所述卷线轴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卷线轴上设有吊绳;所述手臂支架的中部通过所述吊绳吊设于所述安装架的下方,所述手臂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通过万向连接件与墙体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均设有固定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有环形的承重板,所述横梁的底部设有承重轮,所述承重轮沿承重板滚动。
进一步地,所述吊杆包括内杆和套筒,所述内杆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相连,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内杆,所述套筒内设有轴承,所述套筒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内杆可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驱动齿轮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横梁可旋转连接,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驱动皮带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传动丝杆垂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传动丝杆靠近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中部的两侧设有连接座,所述吊绳通过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连接件为球形座,所述球形座固定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球形座相配合的球形凹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患者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主动进行肩关节活动度训练,改善肩关节功能障碍,松解软组织粘黏,维持治疗效果,患者能随时进行肩关节活动度训练,更好的维持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2)手臂支架在平移机构的牵引下动作,进而辅助患者进行肩关节活动训练,设备采用悬挂式结构设计,运行过程中结构稳定,避免设备打滑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可靠性和安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和横梁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梁与固定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梁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横梁仰视时导向杆与传动丝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横梁在第一驱动组件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横梁在第二驱动电机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平移机构的正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平移机构套设在导向杆和传动丝杆时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手臂支架的仰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万向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架,11-承重板,2-横梁,21-承重轮,3-平移机构,31-安装架,32-第三驱动电机,33-卷线轴,34-吊绳,4-手臂支架,41-第一支撑板,42-第二支撑板,43-固定带,44-连接座,45-球形座,46-球形凹槽,5-吊杆,51-内杆,52-套筒,6-第一驱动组件,61-第一驱动电机,62-驱动齿轮,63-第一皮带轮,64-第二皮带轮,65-驱动皮带,66-转动轴,7-第二驱动组件,71-第二驱动电机,72-导向杆,73-传动丝杆,74-第一锥形齿轮,75-第二锥形齿轮,8-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架1、横梁2、平移机构3和手臂支架4,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固定架1为环形且通过四根连杆固定设置在墙体8上,所述固定架1的内壁设有锯齿,所述横梁2设于所述固定架1内,所述横梁2顶部的中点位置处通过吊杆5与墙体8可旋转连接,所述横梁2设有第一驱动组件6和第二驱动组件7。
具体地,所述吊杆5包括内杆51和套筒52,所述内杆51与墙体8固定连接,所述套筒52的一端与所述横梁2固定相连,所述套筒52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内杆51,所述套筒52内设有轴承,所述套筒52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内杆51可旋转连接。为了减少横梁2与对吊杆5的拉力,避免横梁2从吊杆5上掉落,所述固定架1的底部设有环形的承重板11,所述横梁2的底部设有承重轮21,所述承重轮21沿承重板11滚动。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1和驱动齿轮6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1的机体与所述横梁2固定相连,所述驱动齿轮62的中心轴线竖直设置,所述驱动齿轮62与所述横梁2的一端可旋转连接,所述驱动齿轮62与所述固定架1内壁的锯齿啮合,所述驱动齿轮62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1的带动下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1的转轴设有第一皮带轮63,所述驱动齿轮62通过转动轴66与所述横梁2可旋转连接,所述转动轴66上固定设有第二皮带轮64,所述第一皮带轮63通过驱动皮带65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64转动。
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1、导向杆72和传动丝杆7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1的机体固定设于所述横梁2,所述导向杆72与所述传动丝杆73平行,所述导向杆72和所述传动丝杆73均沿所述横梁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杆72与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丝杆73与所述横梁2可旋转连接,所述传动丝杆73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1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丝杆73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1的带动下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具体地,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1的转轴与所述传动丝杆73垂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1的转轴设有第一锥形齿轮74,所述传动丝杆73靠近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74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7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轴72为两根,对称设置在传动丝杆73的两侧,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平移机构3滑动的稳定性。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平移机构3包括安装架31、第三驱动电机32和卷线轴33,所述安装架31同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72和所述传动丝杆73,其中导向杆72插入安装架31上的第一通孔内壁光滑无螺纹,传动丝杆73插入安装架31上的第二通孔内壁设有与传动丝杆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2的机体与所述安装架31固定相连,所述卷线轴33与所述安装架31可旋转连接,所述卷线轴33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2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卷线轴33上设有吊绳34;
如图10所示,所述手臂支架4的中部通过所述吊绳34吊设于所述安装架31的下方,所述手臂支架4包括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一端通过万向连接件与墙体8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2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42的底部均设有固定带4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41中部的两侧设有连接座44,所述吊绳34通过所述连接座44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1相连,其中吊绳34在下端分叉问两股,分别与两个连接座44相连,吊绳34在高位端合并为一股并缠绕在卷线轴33上。如图11所示,所述万向连接件为球形座45,所述球形座45固定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球形座45相配合的球形凹槽4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第一驱动电机61转动带动过程驱动齿轮62转动,进而推动横梁2绕吊杆5转动。第二驱动电机71转动带动传动丝杆72转动,进而带动平移机构3沿导向杆72滑动。通过第一驱动组件6和第二驱动组件7的配合,实现平移机构3在水平面内自由运动。第三驱动电机32转动通过卷线轴33和吊绳34带动手臂支架4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与球形座45配合可以辅助手臂在圆锥空间内任意转动,设备运动运行过程中传动结构稳定,可靠性和安全性强。

Claims (7)

1.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横梁、平移机构和手臂支架,所述固定架为环形且固定设置,所述固定架的内壁设有锯齿,所述横梁设于所述固定架内,所述横梁顶部的中点位置处通过吊杆与墙体可旋转连接,所述横梁设有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机体与所述横梁固定相连,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横梁的一端可旋转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固定架内壁的锯齿啮合,所述驱动齿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带动下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导向杆和传动丝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机体固定设于所述横梁,所述导向杆与所述传动丝杆平行,所述导向杆和所述传动丝杆均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杆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丝杆与所述横梁可旋转连接,所述传动丝杆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丝杆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带动下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
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三驱动电机和卷线轴,所述安装架同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和所述传动丝杆,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机体与所述安装架固定相连,所述卷线轴与所述安装架可旋转连接,所述卷线轴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卷线轴上设有吊绳;
所述手臂支架的中部通过所述吊绳吊设于所述安装架的下方,所述手臂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通过万向连接件与墙体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均设有固定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有环形的承重板,所述横梁的底部设有承重轮,所述承重轮沿承重板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包括内杆和套筒,所述内杆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相连,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内杆,所述套筒内设有轴承,所述套筒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内杆可旋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驱动齿轮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横梁可旋转连接,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驱动皮带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传动丝杆垂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传动丝杆靠近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中部的两侧设有连接座,所述吊绳通过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连接件为球形座,所述球形座固定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球形座相配合的球形凹槽。
CN201920984753.9U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 Active CN211213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4753.9U CN211213747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4753.9U CN211213747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3747U true CN211213747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16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4753.9U Active CN211213747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3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1403B (zh) 四肢运动康复器
CN209316388U (zh) 一种球面并联机构脚踝康复装置
CN210673718U (zh) 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辅助装置
CN211213747U (zh) 一种肩关节活动装置
CN109700638B (zh) 一种安装于轮椅座椅的绳驱动下肢关节康复机构
CN110101546A (zh) 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柔性绳驱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208319453U (zh) 一种骨科护理换药装置
CN206355274U (zh) 一种骨科护理换药装置
CN210932564U (zh) 肩关节功能智能恢复机器人
CN108784908B (zh) 一种摇滚牵引颈椎枕
CN206687800U (zh) 一种牵引床
CN112315642A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骨科牵引康复装置
CN209662096U (zh) 一种新型中医推拿理疗床
CN110811954A (zh) 一种家用腰椎牵引器
CN211188087U (zh) 一种智能肢体康复机下肢升降调节组件
CN110974516A (zh) 智能牵引器
CN209154409U (zh) 一种具有倾倒保护功能的主被动康复设备
CN205360396U (zh) 康复步健机
CN108433827A (zh) 一种整容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05163343U (zh) 引力牵引器
CN105943354B (zh) 一种姿势可调型医疗手臂按摩机器人
CN110559158A (zh) 可穿戴式上肢康复机器人
CN209595982U (zh) 一种颈椎曲度拉伸理疗器
CN110123597B (zh) 一种穿戴式康复机器人
CN209692518U (zh) 一种动力机芯及保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